第453章 想给她最好的-《大明:殿下请登基》

  皇帝会宠爱女儿,但刚出生就如此大动干戈的,很少。

  休假后的朱祁钰,就连朝会都带上了水果,与朝臣们分享喜悦。

  在“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中开始的朝会,让原本神经紧绷的官员感到些许的轻松。

  朝会是来宣告好消息的。

  陈循出列,汇报了湖广歇兵之后的民生状况。

  免税赋激发了湖广农户的种地热情,从外地调入的粮种分发到农户手中,播撒入土里,期待着来年的丰收。

  任何制度在初期都有着极好的开头,流官制也是一样。

  被派到湖广地区的官员,为了将功补过也好,建功立业也罢,都尽心尽力,努力让地里都撒满粮种。

  不少的官员亲力亲为,挽着裤腿走入田间乡野,带头耕种。

  没有足够的牛,那就亲自去拉犁。

  在陈循的汇报中,如此政通人和的场景,给了朝廷一剂强心剂。

  一人唱罢,换一人登场。

  于谦汇报的是琼岛当前的情况。

  消息好坏参半,因为之前凌辱而自杀的女人很多,让原本受伤的人口雪上加霜。

  不过,从两广募兵迁移至琼岛,以军屯式的开发方式,当前由王骥管理,生活正在恢复。

  剩下就是王直。

  接连对官场的深度清洗,给了下层官吏很多晋升的机会。

  从京察到如今的打老虎,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畏之如虎,但是想要做事的人,甘之如饴。

  王直的选择并不多,寒门是最优选,甚至是经历过科举的平头百姓。

  补缺其实没有王直以前说的那么难。

  只不过当初他的选择很多,有一大堆的关系户可以选择。

  朱祁钰在上首,听着尚书的汇报。

  这天的都察院御史很安静,都没有跑出来弹劾谁,一切都是和气融融的景象。

  朝会之后,朱祁钰又让兴安给上朝的官员封了红包,不多,一个就两银币。

  和煦的阳光带来了暖意,金水桥下的河流波光粼粼。

  大明有很多的问题,但是,现在想要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

  朱祁钰的马车不再剧烈摇摇晃晃,因为加了弹簧避震。

  这种细节上的改动,现在的大明有很多。

  科技的发展就是要服务于生活,当然,战争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朱祁钰只想回家看宝宝。

  家里多了个小生命,让朱祁钰一刻也离不开眼。

  搬家要等汪招娣养完月子。

  小生命给王府增添了许多生气,刚进来,就看到吴太后抱着襁褓在院中晃悠着,而杭惠茹则跟在其身后,拿着一个拨浪鼓旋转着。

  “小宝!你爹我回来了!”

  朱祁钰感觉自己看到宝宝后,精神都被加强了,高举双手就直接奔向宝宝。

  见状,吴太后侧身躲了过去,埋怨道:“毛毛躁躁的,别吓着囡囡!”

  在她身后偷笑的杭惠茹,迎接了朱祁钰的一次爆栗。

  襁褓中的宝宝发出咯咯的笑声,让吴太后的心都化了。

  “小宝爱我!让我抱抱!”

  朱祁钰听到笑声,立马伸手强行从娘亲手里接过襁褓。

  婴儿生长很快,本来皱巴巴的皮肤,现在已经十分光滑粉嫩,肉嘟嘟的,时不时吐出一个小泡泡。

  看到她,朱祁钰就想给她最好的,甚至是整个大明。

  他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只能被圈养在闺房之中。

  晃动的动作还不是很熟稔,嘴里脱口而出的叠词,朱祁钰也觉得十分正常。

  吴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有些无力的叹气摇头。

  谁能知道,堂堂大明至尊,回家之后就变成一个女儿奴。

  抱着女儿,朱祁钰就从王府后门走入了新家。

  路过亭台楼阁,那些光秃秃的树干还未长出新叶,地面蔫蔫的,如同杂草的枝干,在来春都会变成争妍斗艳的鲜花。

  地面上铺着防滑石砖,踏上去十分平整。

  辗转停在一处小院外,推门而入,便是跷跷板和摇摇乐。

  这是朱祁钰为自己的孩子准备的小型游乐园。

  “宝宝,快点长大,长大了就能玩这些了。”

  朱祁钰边走,边开口哄着怀抱里的婴儿。

  身后跟着吴太后和杭惠茹,她们还是第一次来这里。

  女性和孩子似乎都有差不多的爱好。

  就算是吴太后,看到这么多的娱乐设施,也是眼睛一亮。

  “陛下,这些都是给孩子玩的?”

  杭惠茹倒是没有吴太后的矜持,直接开口问道。

  “对啊,所以咱们也努把力,让这里可以给更多的孩子玩。”

  朱祁钰十分自豪说道。

  家大业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养更多的孩子。

  闻言,杭惠茹轻轻打了朱祁钰一下,垂首没有说什么。

  “是啊,惠茹,你也要多加把劲。”

  吴太后在一旁帮衬着。

  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孩子,多子多福的概念在吴太后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更何况是皇嗣。

  原本负责朱祁钰新家的工人,不少都被工部给聘用了去,当然,不是签卖身契的那种。

  蒯祥所用的工程队多是朱祁钰以前庄子的人,在经过西城建设之后,手上的活计和工部的工匠差不多,但更早的接受朱祁钰的新理念,更能满足朱祁钰的要求。

  当然,这样也让蒯祥更加方便指挥。

  对于工程队来说,除了工资和奖金,剩下的,都要交给朱祁钰。

  虽然没有成立正式的制度,但近似于包工头的模式,能让朱祁钰更加方便管理。

  更何况,现在很多工地都是朱祁钰的,工人接手下水系统和公厕建设,还是第一次接别人的活。

  有李老头他们看着,朱祁钰也不需要分太多的心。

  随着京城的发展,工程队接活只会越来越多。

  大明原本低廉的房价只会水涨船高,和任何时候的重要都市一样,房产经济总会随着发展而兴起。

  带着婴儿看了她的新玩具,连同先让自己的娘亲和爱妃熟悉新环境。

  许久后,在吴太后的强制要求下,朱祁钰才忍痛割爱,将怀中的襁褓交了回去。

  华夏并不能说对女性不好,毕竟就算重男轻女,但坐月子也是华夏特有文化。

  在朱祁钰的干预下,太医院也对坐月子时类似要喝童子尿的糟粕给去除,留下来的,就是各种滋补养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