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朝士半江西-《大明:殿下请登基》

  于谦身为圣人的头号重臣,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也算是开了一扇窗。

  至少没有籍没全家,男为奴,女为婢。

  朱祁钰看着于谦,这明显是红白脸策略。

  只不过两人没有提前打招呼而已。

  “范广!”

  朱祁钰没有回应于谦的提议,而是叫出了范广。

  “末将在。”

  人群中走出了一个范广,抱拳躬身道。

  “领,神武卫百户所,再选一千新兵,护送马权度出海。”

  “末将领命!”

  朱祁钰继续下令道:“石亨。”

  “末将在!”

  当看到范广有事做,石亨就眼馋,听到自己的名字,马上就站了出来。

  “你也别回大同了,领神武卫百户所,换防登州备倭城,掌登州水师。”

  朱祁钰玩味看着石亨,大同现在不需要这位猛将,有郭登就行了。

  相比陆地,海洋更不好管。

  石亨不是喜欢剿匪吗?

  剿海贼不也是剿?

  “末将领命。”

  石亨没有迟疑,对于回不了大同,他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之前自己的行事风格,圣人不喜,那是理所当然的。

  “在海上,朕许你便宜之权,凡非我大明官船或贡使船只,你自可随意处置,但,内里货物按例交税!”

  闻言,石亨吃惊抬头,原以为圣人不喜欢他的行事风格,但是没想到圣人直接给自己的做法加了皇权保障。

  这他就可以大开拳脚了。

  不就是交税吗?

  石亨在大同的时候,每年都按时交税。

  朱祁钰再看向马权度,开口道:“以往你是泉州登岸,往后可转备倭城。”

  登州备倭城位于渤海海峡山东一侧,和辽东旅顺交相呼应,为渤海的门户。

  马权度闻言,立马拜道:“外臣领旨。”

  或许在他下次朝贡之时,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呢?

  至于朱祁钰为何让石亨和范广领神武卫百户所,两人是知道的。

  因为目前配备火枪的,也就是这个数。

  王恭厂还未扩大生产,吴老头也还没回来。

  最后,朱祁钰看向群臣,道:“天子守国门,海疆也是如此,既然于卿求情,朕也不强求,便以渤海为试点,开海通商。”

  话音落下,不少朝臣眼睛一亮。

  要是开海通番,好处最多的便是两广、福建和浙江,连带着江西和湖南也能喝口汤。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因为江西不靠海,但是朝中大臣众多,凭借着这个优势,光是卖瓷器就能赚一大笔钱。

  解缙、杨士奇等重臣,无一不是对江西籍士子青眼有加,大力提携,在朝中抱团取暖,而士子在考取功名之前,受商户的资助,商户也需要官员的帮助才能进入一些暴利行业。

  一连串的关系之下,才使得朝士半江西。

  其他大臣,也只能看着江西文士不断崛起,也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机会来了。

  河北、山东、天津乃至辽东,都意识到了渤海这块大饼。

  相比于私贩,皇权特许的官贩更能吸引南番。

  至少不必再遭受层层剥削了不是?

  周忱目光看向了陈循,两人皆为内阁,而且还是江西人,周忱不明白,为什么陈循会同意开海。

  只有禁海,不靠海的江西才能攫取巨大的利益。

  陈循根本没有在意周忱的目光,而是看向圣人,随后带头出班道:“陛下盛德如春,仁慈如海,泽被苍生,天下臣民皆感恩于陛下恩德,陛下圣明!”

  他的目光在圣人的引导下更加长远。

  海,是禁不住的,江西能做的事,其他毗邻海疆的地区也做得。

  江浙一带,于谦崛起,往后不知还会有多少人。

  而以江西为榜样,抱团取暖的大臣,最终会形成按籍贯划分的朋党。

  到时候,大明的朝堂,就要面对无休止的党争了。

  现在,圣人看上去是退了一步,但是却是给了那些涉及私贩的大臣一个闷棍。

  周忱是不敢带头出来反对的,毕竟自己天天被圣人问候家眷,很怕九族消消乐。

  没看那文官之首,身为江西人王直,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吗?

  所以,陈循赞唱大明至尊,于谦也跟着出来,王直自然紧随其后。

  看着跪拜的大臣,朱祁钰长舒了一口气,果然,这个世界还是以拳头说话。

  不过,朱祁钰也不会妄想着事情就会这么结束。

  之后还是要多加小心一些。

  正如王直所言,一旦朱祁钰大开杀戒,那么南方真可能战乱四起,到时候,粮食跟不上,北方也别想平静下来。

  但是,朱祁钰的乘胜之威还没消失,底下的人也不敢赌。

  太监舒良退朝的声音高呼而起。

  这太监是由兴安挑选,朱祁钰过目,才当上的随侍。

  在兴安卧病的时候,就由他来侍奉圣人。

  至于为什么挑选他,自然是因为能力过得去,还有就是,朱祁钰喜欢选死人。

  特别是夺门之变后就被处死的人。

  舒良跟随在圣人身边,轻声提醒道:“陛下,皇后册封再不准备,那可就要元旦了,还有夷王的谥号悬而未决…”

  如同一个小秘书,舒良将圣人落下的事情一一禀报。

  “夷王下葬了?”

  朱祁钰停住脚步问道。

  “回陛下,是极,虽是亲王礼,但参礼人不多,德王也在守孝。”

  舒良垂首回答。

  拍了拍额头,朱祁钰把这事给忘了,难怪朱见深一直没找他玩,原来是去守孝了。

  “赐号【戾】吧。”

  朱祁钰想了想,开口道:“你去跟杨善说一下,皇后册封就定在十一月初。”

  闻言,舒良驻足躬身道:“奴婢领命。”

  随后他便留在皇宫之中,而朱祁钰辗转到了太医院。

  兴安在京城没有府邸,所以养病在此。

  董宿带着一个老人在大门处迎接圣驾降临。

  这位老人,便是之前提到过的刘纯,今年八十有六,算得上是高寿了。

  “臣等,叩见圣上。”

  朱祁钰下车,太医院众人便排列整齐跪迎。

  “免礼。”

  点了点头,朱祁钰开口,随后众人分列两旁,朱祁钰带着厂卫走入太医院之中。

  转了几个弯,便来到一处小院,兴安便是在这里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