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还请夷王离去-《大明:殿下请登基》

  朱祁镇骑着马,来到大同城下。

  刚下城墙的郭登,重新回到城头。

  “六军东归,孰料至此?”

  郭登高声喊道,目光却是愤怒。

  一如之前,他伏哭于城头,问的乃是大明皇帝。

  城下的朱祁镇仰望着那些大明的士卒,听到郭登的话,一股气瞬间堵上胸口。

  “郭登,朕因奸臣所误,如今带领大军而回,乃是拨乱反正,尔莫不是要造反?”

  朱祁镇勒着缰绳,怒气蹭蹭往上涨,斥责起了郭登。

  “夷王,你走吧,大同不会开,也不会有人出城。”

  郭登叹了口气,随后大吼道:“末将守土有责,还请夷王离去!”

  吼完之后,直接从身旁的将士手中拿过弓箭,拉弓搭弦,咻的一声,箭矢笔直飞向朱祁镇,随后就插入其马前足的土里。

  见郭登玩真的,朱祁镇想都没多想,屈辱地拉住缰绳就往回跑。

  这一切,也先都看在眼里。

  他扬起嘴角,看来这朱祁镇,还是有点用处。

  “回营。”

  也先大手一挥,没有等朱祁镇,瓦拉军就开始撤退。

  缀在队伍后面的那匹马,就好似追随主人的小犬。

  郭登直接把弓摔在地上,愤然离去。

  京城。

  滚滚的烟尘,不断有锦衣卫驾马跑入京营之中。

  “陛下,九门外的房屋妨碍守军扎营屯驻,是否拆除。”

  石亨指着行帐之外问道。

  “动摇人心,不可,再者,这些房屋留着,神机营可以以此为掩体射击。”

  朱祁钰直接否定了石亨的话,由阵地战转为巷战,对大明防守有利。

  “陛下,提督守备紫荆关右副都御史孙祥来奏:守备本关都指挥韩青,号令不严、措置无法,即今防寇之际,恐误边计,荐彭城卫带俸都指挥佥事雷通共理边防,再言三事

  一为大宁都司新添官舍军余三千人,随解随逃,不得实用,盖因饥寒迫身,请关支口粮。

  二为在关守御军马,虽有粮 料,而无草,请令附近保定等府儧运赴关,仍将续添军马、粮草量数 督运前来。

  三为守边关必得夜不收,使其探听风声,今于旗军内选夜不收四十名,委官管领,分为十拨,令其轮番缉探声息。

  请陛下定夺。”

  于谦在一旁念道。

  “准了。”

  朱祁钰答道。

  这紫荆关,很关键。

  “对了,兴安提议,造功赏牌,分奇功、头功、常功三等,以文臣主之。

  凡战挺身先行突入敌阵斩将夺旗者,与奇功牌。

  生擒达贼或斩首一级者,皆与头功牌。

  其余虽无前功而被伤者,予常功牌。

  贼平,视此论赏。

  朕以为然,既然文臣想要立武功,那便上阵试试。”

  随后,朱祁钰点了点沙盘,继续道:“吊桥不会升起,朕不能放弃九门外的士兵,若撤退,城头上的炮火会帮忙断后。

  还有,诡雷已经分派给神武卫,由他们架设陷阱,九门士兵不得踏入雷区,切记。”

  手指在沙盘上画出一条条虚线,这是雷区范围。

  “掷弹兵由张三指导,神机营配合隐藏至民居,也是配合尔等接敌之用,反正,穷寇莫追。”

  “末将领命!”

  石亨抱拳躬身,他们现在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守住京城了。

  消息被封闭,内三关被舍弃,为的就是将瓦剌的有生力量尽可能歼灭。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这时,门外守卫出声道:“陛下,锦衣卫小旗官来报。”

  “进来。”

  朱祁钰答了一声,守卫才将小旗带了进来。

  “禀报陛下,达贼已在大同周边出没,不止如此,密云方向达贼出没不绝。”

  小旗官单膝跪地,抱拳禀报,并双手捧着折叠后的纸。

  由卢忠传递到朱祁钰手中,看了几眼,朱祁钰将纸拍在桌面。

  “此次也先部聚众可能有十万之众,东路军脱脱不花可能有二万人从古北口向密云方向,中路军阿刺知院可能有五万人,从宣府方向向居庸关挺进。”

  “总数近二十万,诸位,可有信心?”

  石亨皱眉看着小旗,要是之前消息有如此速度,那么土木堡就不会那么惨了。

  说是二十万,其实主力可能就是也先和阿剌知院,至于脱脱不花,之前也是打酱油的角色。

  “末将,定当歼灭一切来犯之敌!”

  石亨领头拱手说道。

  “右都督石亨、左副总兵范广、右副总兵武兴听令。

  达贼窥视京城,特命尔等统率大军屯于九门,或设伏,或设险,或守正用军,或出奇取胜,或护守城池以逸待劳,或攻劫营阵以计陷敌,或分兵策应,务出万全。

  事定报功,升赏不吝。”

  朱祁钰目光扫视三位将领,其中就属范广最为年轻。

  “末将领旨!”

  三人单膝而跪,垂首,双手抱拳悬至头顶。

  “军情如火,朕便不拖后腿了,卢忠,锦衣卫所收情报,皆抄送予于谦和石亨。”

  朱祁钰再下令后,就出了行帐。

  在早有安排的情况下,京营大军开始有条不紊的行动了起来。

  而京城中,各处袛告开始传达。

  “圣上敕喻,有盔甲之军士,今日不出城者,斩!”

  城内的大军也开始从各个城门开始向着城外走去。

  总兵官石亨陈于德胜门,都督陶瑾陈于安定门,广宁伯刘安陈于东直门,武进伯子朱瑛陈于朝阳门,都督刘聚陈于西直门,副总兵顾兴祖陈于阜成门,都指挥李端陈于正阳门,都督刘得新陈于崇文门,都指挥汤节陈于宣武门。

  因为在朱祁钰监国的时候,于谦便开始安排,京城的百姓没有过多的慌乱。

  朱祁钰回到王府,却没看见自己的爱妃。

  身后的兴安答道:“如今周边县镇均已入城,王妃正带人连同女工一起,安置老少妇孺。”

  因为之前收购了大批的房产,这些人就能临时安置在里面,身为一国之母,此时不表现,那还要等什么时候?

  朱祁钰点了点头,问道:“护卫可带足了?”

  “厂卫、锦衣卫还有王府护卫皆至。”

  兴安微微垂首答道。

  汪招娣的安危自然不是寻常女子所能比拟。

  次日,也先领着朱祁镇来到距离大同四十公里处的阳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