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氏回了护国寺,她也出了祠堂,将裴承业去麓山书院的事情了了,舒青柠一下子松了很多,之前从庄子上做好的果干铺子也开业了。是她自己的私房开的,所以是吴婆婆在负责,生意还行,不至于亏本。
这对于舒青柠来说已经是个好开始了。
裴言之从族学下学回来,第一时间就是来跟她说话,“母亲,今日夫子说西北之地突发洪涝,淹没了十里八村,甚是严重呢。”
现在的裴言之比之以前真诚了很多,说话做事也稳重了不少。
西北洪涝一事,她今日也听张索提了一嘴。
现在张索基本为她所用,打探消息也好,行走跑腿也好,张索用起来都很是称心如意。
“西北前面几年都是干旱,今年倒好,正是秋收之际,这暴雨已经连着下了两个月,只怕今年西北难以渡过难关了。”
裴言之道,“今日夫子便以此为题,问我们学子,若是身为父母官,应该如何而为。”
舒青柠也有些好奇,“那言之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你当如何?”
裴言之咬着手指,在房中来回踱步,“如果我身为西北父母官,便应当为百姓谋福祉,以百姓利益为先,我当禀明圣上,减免赋税,让百姓能负担轻些。”
说完他双眼亮晶晶的看向舒青柠,很想得到她认同。
舒青柠没出意外的点头,对他的话表示了认可。
可也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可言之身为朝廷命官,不仅要为百姓着想,更要为朝中着想,若是出了事情就减免赋税甚至不交赋税,那国库何以为继?这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这么多的士兵需要养。”
这话一出,裴言之愣神了,他的确没有考虑周全,在他看来,他想做好百姓的父母官,可他却忘记了,他首先是朝堂之人,再是为民之官。
他垂下视线,不好意思看舒青柠,本想着在母亲的面前好好的表现表现,没想到还是思虑不周。
舒青柠感受到他情绪的变化,安慰着开口,“言之能够为民着想,已经超过绝大部分的朝廷命官了。”
她轻微叹了一口气,“在朝堂那个大染缸中,多的是人只为自己着想,出了事情第一时间想的是自保,即便百姓家破人亡,他们也要发国难财。”
“言之不用觉得自己思虑不周,最起码现在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母亲很欣慰。”
这段时日,看着母亲为兄长忙进忙出,他心中其实羡慕又嫉妒。
甚至总是在想,若是他也顺遂的入了麓山书院,那母亲也一定会给他准备,会事无巨细的安排。
可他也不敢表现出嫉妒,因为母亲说过,技不如人与其嫉妒发狂,不如自己加倍努力。
这段时日他一直都在刻苦,他一定要入麓山书院,证明自己。
今日得到母亲这些话,他总觉得眼眶热热的,可男儿有泪不轻弹,心中再如何的动容,他都死死咬紧牙关。
舒青柠怎会看不出小小少年的情绪转变,起身牵着他的手进了书房,“以后阿业不常回来,这书房便是咱们两人用,你选个喜欢的位置,母亲给你把书桌安置过去。”
两母子就这样开始动手布置书房。
这书房位置不算好,听福伯说是之前裴御少时读书的书房,不过是裴御并不喜欢文墨,就爱偷摸出去练武。
后来就闲置了。舒青柠嫁过来后,也没有让人收拾,就将就用裴御之前的桌椅,这起了心要收拾一下,倒也忙碌起来。
没想到在收拾书架的时候看到了顶上有个满是灰尘的盒子。
之前她都没有注意,便站在凳子上去取了下来,她打开了满是灰尘的盒子,盒中有些小物件,看着像是幼时所用。
有一副卷轴,年头并不久,也不知道是不是好奇心的驱使,她竟然打开了那副卷轴。
卷轴缓缓展开,入目的便是一头墨发用银冠高高束起,紧接着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轮廓清晰的少年跃然而出。
他手握红缨枪,目视前方,带着审视肃杀之气的同时又让人感觉得到他身上那股正义凛然。
好像只要不做亏心事,他便不会对你如何,他的杀气对的是敌人。
舒青柠看入了神,裴言之回头发现凑了过来,“这是父亲!”
舒青柠听到声音回神,“这是裴将军?”
裴言之点头,“我虽然没有见过如此年岁的父亲,但他眉眼身形都和父亲一致,定是年轻时的父亲。”
舒青柠的视线再次落回画卷之上,原来,他就是裴御。
果然普通顾侯夫人说的一般,他是真的俊朗非凡,有着武将的飒然,又不失文人的温润。
原来...她的夫君这般好看。
舒青柠将卷轴小心的擦拭干净,放置书架的中央位置。
知道裴御长什么样子,是她最大的收获。
西北洪涝一事,很快被京中人知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可百姓之中讨论火热,朝堂之上却没有半点动作,舒青柠从张索处得到了消息,西北之地百姓并没有得到妥善地安排,在西北有不少百姓对于朝廷的暂时无作为而愤怒不已。
甚至有好事的已经组织起来,想要上京城问个究竟,写了万民请命书。
这消息张索并不能确定真假,但在舒青柠看来,既然事出有因,那必定有七八分真。
舒青柠吩咐张索,一定要留意西北的情况,随后也让吴婆婆将她的那些嫁妆铺子都整理一下,她的铺子中有一家粮铺,她让吴婆婆多购买些米粮储存。
不为别的,只为了能未雨绸缪。
她不是圣人,不知道以后情况如何,但米粮是人不可或缺的。
她也不能保证什么,只求自己身边人能够不受影响。
就在吴婆婆准备之际,没想到门房就送来了拜贴,竟然是舒枕月递上来的。
舒青柠没想到她竟然真的递上来了拜贴,吴婆婆也很是纳闷,“姑娘,恐怕来者不善吧。”
舒青柠轻笑,并不在意,“婆婆,这是侯府,她还能翻天不成?”
吴婆婆是觉得二姑娘在府上就没有从大姑娘手上占过便宜,虽然现在二姑娘是侯府当家娘子,但她还是会担忧二姑娘会受大姑娘的欺负。
“姑娘可别掉以轻心,这么久了,为何突然来府上拜访?姑娘要不要回绝了?”
舒枕月自然不是真的和拜帖上说的是来同她姐妹叙旧的。
指不定是因为之前在平阳侯府没有得逞所以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来侯府找她的不痛快吧。
舒青柠正好今日心情不错,这账册上的数字也甚是好看,饴暖斋那边收益颇丰,她已经定下半年结算一次,每次就从战死沙场的将士中随机挑选接济。
“婆婆,她既然来了,就没有不见的道理,你去将人带来主院吧。”
提起主院,吴婆婆瞬间明白,这侯府的主院,只有她一个人居住,却是这府中除开虞氏院子以外最好的一处了。
不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就连这卧房布局什么的都是经过专人来设计的。
虽然舒青柠没觉得对她有多少的好处,她也住不下这么大的院子,平白浪费着。
但舒枕月来了,可就不一样了。
她让香云把茶点设在了小桥边上的八角亭中,人也去换了一身平常甚少穿着的织锦素衫。
虽然衣衫颜色素净,但也正是因为素净,加之是昂贵难得的织锦,着在她身上更显尊贵。
这对于舒青柠来说已经是个好开始了。
裴言之从族学下学回来,第一时间就是来跟她说话,“母亲,今日夫子说西北之地突发洪涝,淹没了十里八村,甚是严重呢。”
现在的裴言之比之以前真诚了很多,说话做事也稳重了不少。
西北洪涝一事,她今日也听张索提了一嘴。
现在张索基本为她所用,打探消息也好,行走跑腿也好,张索用起来都很是称心如意。
“西北前面几年都是干旱,今年倒好,正是秋收之际,这暴雨已经连着下了两个月,只怕今年西北难以渡过难关了。”
裴言之道,“今日夫子便以此为题,问我们学子,若是身为父母官,应该如何而为。”
舒青柠也有些好奇,“那言之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你当如何?”
裴言之咬着手指,在房中来回踱步,“如果我身为西北父母官,便应当为百姓谋福祉,以百姓利益为先,我当禀明圣上,减免赋税,让百姓能负担轻些。”
说完他双眼亮晶晶的看向舒青柠,很想得到她认同。
舒青柠没出意外的点头,对他的话表示了认可。
可也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可言之身为朝廷命官,不仅要为百姓着想,更要为朝中着想,若是出了事情就减免赋税甚至不交赋税,那国库何以为继?这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这么多的士兵需要养。”
这话一出,裴言之愣神了,他的确没有考虑周全,在他看来,他想做好百姓的父母官,可他却忘记了,他首先是朝堂之人,再是为民之官。
他垂下视线,不好意思看舒青柠,本想着在母亲的面前好好的表现表现,没想到还是思虑不周。
舒青柠感受到他情绪的变化,安慰着开口,“言之能够为民着想,已经超过绝大部分的朝廷命官了。”
她轻微叹了一口气,“在朝堂那个大染缸中,多的是人只为自己着想,出了事情第一时间想的是自保,即便百姓家破人亡,他们也要发国难财。”
“言之不用觉得自己思虑不周,最起码现在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母亲很欣慰。”
这段时日,看着母亲为兄长忙进忙出,他心中其实羡慕又嫉妒。
甚至总是在想,若是他也顺遂的入了麓山书院,那母亲也一定会给他准备,会事无巨细的安排。
可他也不敢表现出嫉妒,因为母亲说过,技不如人与其嫉妒发狂,不如自己加倍努力。
这段时日他一直都在刻苦,他一定要入麓山书院,证明自己。
今日得到母亲这些话,他总觉得眼眶热热的,可男儿有泪不轻弹,心中再如何的动容,他都死死咬紧牙关。
舒青柠怎会看不出小小少年的情绪转变,起身牵着他的手进了书房,“以后阿业不常回来,这书房便是咱们两人用,你选个喜欢的位置,母亲给你把书桌安置过去。”
两母子就这样开始动手布置书房。
这书房位置不算好,听福伯说是之前裴御少时读书的书房,不过是裴御并不喜欢文墨,就爱偷摸出去练武。
后来就闲置了。舒青柠嫁过来后,也没有让人收拾,就将就用裴御之前的桌椅,这起了心要收拾一下,倒也忙碌起来。
没想到在收拾书架的时候看到了顶上有个满是灰尘的盒子。
之前她都没有注意,便站在凳子上去取了下来,她打开了满是灰尘的盒子,盒中有些小物件,看着像是幼时所用。
有一副卷轴,年头并不久,也不知道是不是好奇心的驱使,她竟然打开了那副卷轴。
卷轴缓缓展开,入目的便是一头墨发用银冠高高束起,紧接着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轮廓清晰的少年跃然而出。
他手握红缨枪,目视前方,带着审视肃杀之气的同时又让人感觉得到他身上那股正义凛然。
好像只要不做亏心事,他便不会对你如何,他的杀气对的是敌人。
舒青柠看入了神,裴言之回头发现凑了过来,“这是父亲!”
舒青柠听到声音回神,“这是裴将军?”
裴言之点头,“我虽然没有见过如此年岁的父亲,但他眉眼身形都和父亲一致,定是年轻时的父亲。”
舒青柠的视线再次落回画卷之上,原来,他就是裴御。
果然普通顾侯夫人说的一般,他是真的俊朗非凡,有着武将的飒然,又不失文人的温润。
原来...她的夫君这般好看。
舒青柠将卷轴小心的擦拭干净,放置书架的中央位置。
知道裴御长什么样子,是她最大的收获。
西北洪涝一事,很快被京中人知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可百姓之中讨论火热,朝堂之上却没有半点动作,舒青柠从张索处得到了消息,西北之地百姓并没有得到妥善地安排,在西北有不少百姓对于朝廷的暂时无作为而愤怒不已。
甚至有好事的已经组织起来,想要上京城问个究竟,写了万民请命书。
这消息张索并不能确定真假,但在舒青柠看来,既然事出有因,那必定有七八分真。
舒青柠吩咐张索,一定要留意西北的情况,随后也让吴婆婆将她的那些嫁妆铺子都整理一下,她的铺子中有一家粮铺,她让吴婆婆多购买些米粮储存。
不为别的,只为了能未雨绸缪。
她不是圣人,不知道以后情况如何,但米粮是人不可或缺的。
她也不能保证什么,只求自己身边人能够不受影响。
就在吴婆婆准备之际,没想到门房就送来了拜贴,竟然是舒枕月递上来的。
舒青柠没想到她竟然真的递上来了拜贴,吴婆婆也很是纳闷,“姑娘,恐怕来者不善吧。”
舒青柠轻笑,并不在意,“婆婆,这是侯府,她还能翻天不成?”
吴婆婆是觉得二姑娘在府上就没有从大姑娘手上占过便宜,虽然现在二姑娘是侯府当家娘子,但她还是会担忧二姑娘会受大姑娘的欺负。
“姑娘可别掉以轻心,这么久了,为何突然来府上拜访?姑娘要不要回绝了?”
舒枕月自然不是真的和拜帖上说的是来同她姐妹叙旧的。
指不定是因为之前在平阳侯府没有得逞所以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来侯府找她的不痛快吧。
舒青柠正好今日心情不错,这账册上的数字也甚是好看,饴暖斋那边收益颇丰,她已经定下半年结算一次,每次就从战死沙场的将士中随机挑选接济。
“婆婆,她既然来了,就没有不见的道理,你去将人带来主院吧。”
提起主院,吴婆婆瞬间明白,这侯府的主院,只有她一个人居住,却是这府中除开虞氏院子以外最好的一处了。
不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就连这卧房布局什么的都是经过专人来设计的。
虽然舒青柠没觉得对她有多少的好处,她也住不下这么大的院子,平白浪费着。
但舒枕月来了,可就不一样了。
她让香云把茶点设在了小桥边上的八角亭中,人也去换了一身平常甚少穿着的织锦素衫。
虽然衣衫颜色素净,但也正是因为素净,加之是昂贵难得的织锦,着在她身上更显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