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夫君迎青梅入府?我带崽高嫁将门》

  肖平峰瞅了瞅蔺拾渊,说:“蔺管事做了官,以后我们还是朋友?若有事,你能帮我们?”

  他刚才就有些想法,但直到现在才问出来。

  他问得也委婉。

  更直白的应该说,蔺拾渊以后是不是他们的靠山?

  虽然是指挥使,可小官也是官。

  有句话说的是“小鬼难缠”,虽然比喻不贴切,但货铺那儿,时常有小吏来转悠,名义上说是抽查,维护治安,但明眼人都懂,他们要的是“孝敬钱”。

  肖平峰见刘掌柜时常打点。

  好在店主是姚青凌,背后是忠勇侯府,多少与权贵沾点边儿,而且姚青凌的名声大,他们不敢要得太狠。

  而那些背后是皇亲国戚,是门阀世家把持的商铺,小吏们是不敢去打扰的。

  其他一些没有背景的小铺子就没那么好过了,有些铺子送出去的孝敬钱比赚的还多。

  很多小铺子都只是勉强混个温饱。

  肖平峰那时候想,他们做流匪,是一次性抢,给人家一个痛快;可那些小吏是慢刀子割肉,跟那些匪盗也没什么区别。

  但蔺拾渊做了指挥使,也算是衙门里有人,由他管束

  蔺拾渊看了眼姚青凌,缓缓摇头。

  肖平峰顿时有些急了:“不是朋友?你还是要跟我们过不去?”

  蔺拾渊说:“你们的过去,随着你们的改名换姓,已经一笔勾销。只要你们不再犯事,也没有哪个人把你们卖了,我们就只是官和百姓,你们过去的一切,我都当作不知道。”

  肖平峰:“那——”

  他还有话说,姚青凌沉了口气,打断他的追问,说道:“铺子该给小吏们的孝敬钱,照常给。”

  她知道肖平峰套交情,是想要点什么好处。

  那些被索取的孝敬钱,也是他们的血汗钱,每多送出去一两银,分到他们的头上,就少一两。

  姚青凌这么说,是因为她和蔺拾渊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交换。这点小钱,她愿意送出去。

  澧国的国库已非常空虚。将士们在前线打仗时,却被克扣军饷,军需物资也时常短缺。可蔺拾渊却能常年打胜仗,不是因为他的人都不怕死,都有神光护体。

  而是他允许将士们在每一场战后,将搜刮到的敌方物资扣下,分发给将士们。

  非常时期,非常应对,姚青凌能够理解。

  而今蔺拾渊去做指挥使,他没有仗可打,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收服手下。

  就青凌所知,那些小吏的月钱不多,且经常被上边克扣,他们便从下搜刮。

  蔺拾渊若是只求做公正廉明的清官,反而对青凌不利,影响他们以后的长久谋划。

  所以青凌愿意让出一部分利益,她还要助力蔺拾渊走向更高的位置。

  肖平峰还没有养出那么长远的眼光,听到姚青凌要送钱,忍不住恼火了。

  “什么!连这也不能护着点儿我们?”肖平峰对着蔺拾渊道,“枉我一直敬重你,蔺拾渊,你也不过如此!”

  蔺拾渊的脸色难看。

  青凌沉了口气,呵斥:“肖平峰,不得为难蔺指挥使。我们已经得到指挥使的承诺,对过去既往不咎,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肖平峰咬了咬牙,把气咽回去了。

  青凌看向蔺拾渊:“从今往后,我便叫你蔺指挥使了。”

  她的手臂朝着门口舒展:“蔺指挥使先请。”

  蔺拾渊看她一眼,默了默,行了个抱拳礼之后就离开了。

  肖平峰忍不住道:“青凌小姐,为何……若你开口,他一定能答应的!”

  相处这么久,没有情也有义吧?

  姚青凌深深看他一眼,神色严肃地说:“肖平峰,以后铺子里没那么平静了。”

  青凌没有说官府准备加重户籍抽查之事,杨宽至今没开口,她也不清楚,他们的秘密泄露出去多少。

  有人已经盯上他们,蔺拾渊这时突然被起复,一切都不好说。

  但姚青凌不想在这时候告诉其他人,免得引起慌乱。

  出了杨宽这样的叛徒,若再让他们知道官府有动作,会乱了他们的阵脚。

  她只能在最大限度中,保持这艘大船的平衡稳定。

  肖平峰神色一肃,虽然没有说透,但他感觉到风雨要来了。

  青凌看着他,又说道:“肖平峰,蔺拾渊走了,我身边少一员大将。我能信任你吗?”

  肖平峰怔了怔,抹整齐衣服上的褶皱,单膝跪地:“我能有现在,是青凌小姐给的机会。将来不管如何,属下誓死追随小姐!”

  姚青凌点了点头,将他扶起:“以后,你就是荟八方的总管事,有事多和刘掌柜商量。此外,挑选几个可靠之人出来。”

  “嗯,属下记住了。”肖平峰郑重点头。

  等所有人都离开,姚青凌坐下,消化情绪。

  楼月仍然有些不安:“小姐,您怀孕的事恐怕要瞒不住了。”

  青凌点头:“我本也没有再打算隐瞒下去了。”

  其实,过了五个月这孕肚就该十分明显了,只是她后期胖得厉害,很多人都以为她和离后情绪不佳,暴饮暴食。

  能瞒到现在,已属幸运。

  有了这段时间缓冲,她的布局已经做得差不多,蔺拾渊的出走是唯一的意外。

  但她现在凡事往好处想。

  道德经说:“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还有一两个月孩子就出生,她打算主动戳破这个秘密。

  免得在孩子出生时,那些人反应过大,给她制造麻烦。

  她忽然有些期待侯府那些人的反应了。

  ……

  侯府。

  姚清绮的婚事,本应在今年下半年就定下,如今都进入九月,晋阳郡主府都没动静。

  马氏有些不安,怕晋阳郡主要退婚。

  便是不退婚,对姚清绮也不好。

  马氏一心要女儿高嫁,千挑万选,又是费了很多功夫才入了晋阳郡主的眼,订下这门亲事。

  姚清绮已经十八岁,若退亲,她往后还怎么找夫家?

  别说高嫁,退亲这名声,连像样一些的人家都找不到了。

  “都怪那姚青凌。若她还在国公府,晋阳郡主便是不给我们侯府面子,也得给大长公主面子吧。”

  马氏对姚青凌和离一事始终耿耿于怀。

  姚清绮对自己的亲事也有些着急了。

  所有人都知道了,她是郡主府的媳妇,她不能被别人笑话!

  但姚清绮不止恨姚青凌,还恨马佩贞。

  “若不是她怂恿我带着那些小姐们去铺子,哪会被姚青凌扫了面子。如今所有贵女都笑话我,堂堂侯府千金,却连自家的东西都不能碰。我这算哪门子的千金。”

  姚清绮既骂了姚青凌,也骂了马佩贞。

  马氏再怎么喜欢这个侄女,可姚清绮是她亲生的,对马佩贞也有了些怨气。

  马佩贞忍下委屈,说道:“姑母,听说晋阳郡主府在衡州的产业被山匪洗劫了,损失惨重,郡主应该是为了这事儿,才暂时不提婚事的吧。”

  衡州是郡马的老家,产业丰厚。

  永宁寺被流匪洗劫一空,匪徒至今没有归案,全国的匪患越演越烈。

  衡州不是京畿重地,匪徒们无法无天,瞄准富户就下手了。

  马佩贞又说:“姑母若是在郡主面前透露一句,清绮姐姐的嫁妆丰厚,兴许郡主会觉得两家成亲事,是冲喜的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