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嫂拿着那一叠钱,摇了摇,发出纸币独有的声音,
“哼,到手的男人又跑了,这么点钱,我能花多久啊,
我又得自己去做事养自己了。”
柳坚在一边说,
“娟嫂,这样的坏男人,没有了是好事。”
“就是,娟嫂,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会有更好的男人。”女邻居说。
阮四月没有多停留,她告辞回家。
阮四月踩着单车没有回家,第二天又到周末了。
阮四月直接走向阮青梅家去。
今天这样的大新闻,她必须要和栗丽丽和阮青梅八卦一下。
她提前打了电话告诉阮青梅,让他叫上栗丽丽在家里等着她。
她一到阮青梅家,就看到了,她们俩已经在沙发上等着她了。
“什么事啊?这么郑重其事地,让我把丽丽也叫过来。”
“就是啊四月,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能在电话里说一下,还巴巴地把我喊过来。”
“你们猜我今天见到谁了?”
“谁啊?”
阮青梅和栗丽丽异口同声。
阮四月看看阮青梅,又看看栗丽丽,分别想起来他们和邵松林的过往,
“邵——松——林!”
她一字一顿,把每一个字眼都拉得很长。
从她嘴里第一个邵字出口,阮青梅和栗丽丽的眼睛都瞪圆了。
直拉三个字说出口,阮青梅和栗丽丽对视了一眼,
阮青梅从吃惊转为不屑,
“好久没有见到他,还以为,他早就拿到老岳父家的钱,远走高飞了呢。”
栗丽丽则说,
“见到他,还巴巴把我叫过来干嘛呢?
不过是一个混蛋,有什么好说的。
我早就把他忘了,他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了。”
说着,栗丽丽去牵儿子的手,准备离开。
阮四月拉住她的衣角,
“你听我说,如果只是见到他,有啥稀罕的,是他被警察带走了。
他可能,犯下不了小的罪。”
“啊。什么罪啊?”
栗丽丽探着身子问。
阮青梅则似乎依然闪着不屑的目光,
“呵,那可不就是活该了吗,最好一辈子给他蹲大牢,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这样的人渣,给他一颗花生米都是便宜他了。”
阮青梅声情并茂地从头到尾讲了邵松林的事情。
“你们说,万一那杨文雪真的就那么死了呢,
这邵松林不得把牢底坐穿?”
栗丽丽说,
“那样碰一下,哪里至于就死了?
也许根本没有事,是邵松林自己吓自己,把自己吓成了逃犯罢了。
而且,咱们天天看新闻,也没有看到类似的新闻啊。”
阮青梅突然一拍大腿,
“谁说没有看到新闻啊,
我早就看到了,当时我还想着这么离奇的死法呢,
没想到,是她啊。”
“啊,你早就看到了,那邵松林被通缉了吗?”
“那个就不知道啊,只是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女人在家里碰到鱼缸跌伤而死,
当时我看到报纸时,也就是在一个包装纸上,随意看到的,
以为是老新闻,根本没有注意,
现在,我再想起,当时,报纸写的,确实是杨某雪来着。
可能邵松林就是被能缉来着,
只是咱们平时不关注,不知道而已。
“天啊,如果杨文雪这样真的死了,那邵松林不吃花生米,也得吃免费饭几十年了。”
栗丽丽询问的目光看看他们两个。
阮青梅嘴巴一撇,
“活该,都不是好东西,都活该。”
关于和邵松林的过去,三个女人,都不想回忆,
但是,对邵松林的将来,三个人都说得津津有味。
阮四月从包里拿出,几包牛肉,是杨灿灿给她带的土特产,
“这几包牛肉,刚好六包,这样,咱们三家分一下吧。
是一个同事,特意从老家带的特产,我已经在她家里尝过了,特别好吃”
栗丽丽看着牛肉,淡淡说,
“既然是人家从老家特意带来的,想来不错,你们雷哥就喜欢家乡味,给你雷哥吃。
谢谢四月。”
栗丽丽似乎并不太想久留,好像还有什么事要做的样子。
拿着牛肉告辞。
阮四月却没有急着走。
伸手去摸阮青梅的肚子了,
“怎么样,有动静吗?”
“嘁,才多大就有动静?还早着呢?”
刘明加班未归,两姐妹闲话着,免不得又说起阮四月和宋玉树的事。
“还没有和宋玉树说清吗?”
“嗨,说不出口,总不忍心说出口,怎么办啊?”
“你这样拖到什么时候,总不能一直拖到宋玉树有了别人,主动和你分手吧?”
“哎”
阮四月叹了口气。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不太适合谈感情,她不像阮青梅那么洒脱,
似乎没有投入过感情,她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她权利利益得失的结果,
结束一段男女关系,基本不会伤心。
只会憧憬更好的男人在前面。
而阮四月不一样,她总是不由自主投入感情,
每次情感的终结,心里难免伤感。
“我会尽快和他说明白的”
然而,还没有等到她主动和宋玉树说明白,在她工作的时候,收到宋玉树发来消息,
“四月,我知道,你不会来了。
你不必为难,尊重你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这辈子还能回到国内,希望我们还能有缘分再见,
如果我没有机会回国,我们也许就是永别了,
我的心里,永远有你的位置。”
看到宋玉树的信息,阮四月的心在抽搐着疼。
宋玉树是多么敏感的人,远隔重洋,从电话里几句话,就敏锐地看透她的内心世界。
她没有回信息,痛苦地捂着胸口面色惨白。
坐在她旁边的工友,看她脸色不对,
马上背她去工厂里的医务室。
输上了液,她的脸色才慢慢缓过来。
她努力舒缓着情绪,她给宋玉树回信息,
打了又删。
前前后后几个好几大段,最后却只发了几个字过去,
“对不起。”
她紧张地看着手机,没有再回来信息。
她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她身体缓过来了,同事劝她请假回去,
她拒绝了,
这样的时候,
越是一个人独处,越是痛苦,恰恰相反,忙碌着,反倒心情好受点。
她坚持到正常下班,去踩单车的时候,却又晕倒了。
停车场都是下班的工人,看到她晕倒,有人给马上给她喂了水和糖,
果然,她很快缓过来了,
她这一向吃得都有点少,人也瘦了不少,低血糖发作了。
她坐在马路牙子上一边吃糖,一边想缓缓再骑车走,一辆汽车停在她面前,一个男人走了下来,
“四月,这是怎么?不舒服了?要不要送你去医院?”
“哼,到手的男人又跑了,这么点钱,我能花多久啊,
我又得自己去做事养自己了。”
柳坚在一边说,
“娟嫂,这样的坏男人,没有了是好事。”
“就是,娟嫂,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会有更好的男人。”女邻居说。
阮四月没有多停留,她告辞回家。
阮四月踩着单车没有回家,第二天又到周末了。
阮四月直接走向阮青梅家去。
今天这样的大新闻,她必须要和栗丽丽和阮青梅八卦一下。
她提前打了电话告诉阮青梅,让他叫上栗丽丽在家里等着她。
她一到阮青梅家,就看到了,她们俩已经在沙发上等着她了。
“什么事啊?这么郑重其事地,让我把丽丽也叫过来。”
“就是啊四月,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能在电话里说一下,还巴巴地把我喊过来。”
“你们猜我今天见到谁了?”
“谁啊?”
阮青梅和栗丽丽异口同声。
阮四月看看阮青梅,又看看栗丽丽,分别想起来他们和邵松林的过往,
“邵——松——林!”
她一字一顿,把每一个字眼都拉得很长。
从她嘴里第一个邵字出口,阮青梅和栗丽丽的眼睛都瞪圆了。
直拉三个字说出口,阮青梅和栗丽丽对视了一眼,
阮青梅从吃惊转为不屑,
“好久没有见到他,还以为,他早就拿到老岳父家的钱,远走高飞了呢。”
栗丽丽则说,
“见到他,还巴巴把我叫过来干嘛呢?
不过是一个混蛋,有什么好说的。
我早就把他忘了,他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了。”
说着,栗丽丽去牵儿子的手,准备离开。
阮四月拉住她的衣角,
“你听我说,如果只是见到他,有啥稀罕的,是他被警察带走了。
他可能,犯下不了小的罪。”
“啊。什么罪啊?”
栗丽丽探着身子问。
阮青梅则似乎依然闪着不屑的目光,
“呵,那可不就是活该了吗,最好一辈子给他蹲大牢,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这样的人渣,给他一颗花生米都是便宜他了。”
阮青梅声情并茂地从头到尾讲了邵松林的事情。
“你们说,万一那杨文雪真的就那么死了呢,
这邵松林不得把牢底坐穿?”
栗丽丽说,
“那样碰一下,哪里至于就死了?
也许根本没有事,是邵松林自己吓自己,把自己吓成了逃犯罢了。
而且,咱们天天看新闻,也没有看到类似的新闻啊。”
阮青梅突然一拍大腿,
“谁说没有看到新闻啊,
我早就看到了,当时我还想着这么离奇的死法呢,
没想到,是她啊。”
“啊,你早就看到了,那邵松林被通缉了吗?”
“那个就不知道啊,只是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女人在家里碰到鱼缸跌伤而死,
当时我看到报纸时,也就是在一个包装纸上,随意看到的,
以为是老新闻,根本没有注意,
现在,我再想起,当时,报纸写的,确实是杨某雪来着。
可能邵松林就是被能缉来着,
只是咱们平时不关注,不知道而已。
“天啊,如果杨文雪这样真的死了,那邵松林不吃花生米,也得吃免费饭几十年了。”
栗丽丽询问的目光看看他们两个。
阮青梅嘴巴一撇,
“活该,都不是好东西,都活该。”
关于和邵松林的过去,三个女人,都不想回忆,
但是,对邵松林的将来,三个人都说得津津有味。
阮四月从包里拿出,几包牛肉,是杨灿灿给她带的土特产,
“这几包牛肉,刚好六包,这样,咱们三家分一下吧。
是一个同事,特意从老家带的特产,我已经在她家里尝过了,特别好吃”
栗丽丽看着牛肉,淡淡说,
“既然是人家从老家特意带来的,想来不错,你们雷哥就喜欢家乡味,给你雷哥吃。
谢谢四月。”
栗丽丽似乎并不太想久留,好像还有什么事要做的样子。
拿着牛肉告辞。
阮四月却没有急着走。
伸手去摸阮青梅的肚子了,
“怎么样,有动静吗?”
“嘁,才多大就有动静?还早着呢?”
刘明加班未归,两姐妹闲话着,免不得又说起阮四月和宋玉树的事。
“还没有和宋玉树说清吗?”
“嗨,说不出口,总不忍心说出口,怎么办啊?”
“你这样拖到什么时候,总不能一直拖到宋玉树有了别人,主动和你分手吧?”
“哎”
阮四月叹了口气。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不太适合谈感情,她不像阮青梅那么洒脱,
似乎没有投入过感情,她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她权利利益得失的结果,
结束一段男女关系,基本不会伤心。
只会憧憬更好的男人在前面。
而阮四月不一样,她总是不由自主投入感情,
每次情感的终结,心里难免伤感。
“我会尽快和他说明白的”
然而,还没有等到她主动和宋玉树说明白,在她工作的时候,收到宋玉树发来消息,
“四月,我知道,你不会来了。
你不必为难,尊重你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这辈子还能回到国内,希望我们还能有缘分再见,
如果我没有机会回国,我们也许就是永别了,
我的心里,永远有你的位置。”
看到宋玉树的信息,阮四月的心在抽搐着疼。
宋玉树是多么敏感的人,远隔重洋,从电话里几句话,就敏锐地看透她的内心世界。
她没有回信息,痛苦地捂着胸口面色惨白。
坐在她旁边的工友,看她脸色不对,
马上背她去工厂里的医务室。
输上了液,她的脸色才慢慢缓过来。
她努力舒缓着情绪,她给宋玉树回信息,
打了又删。
前前后后几个好几大段,最后却只发了几个字过去,
“对不起。”
她紧张地看着手机,没有再回来信息。
她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她身体缓过来了,同事劝她请假回去,
她拒绝了,
这样的时候,
越是一个人独处,越是痛苦,恰恰相反,忙碌着,反倒心情好受点。
她坚持到正常下班,去踩单车的时候,却又晕倒了。
停车场都是下班的工人,看到她晕倒,有人给马上给她喂了水和糖,
果然,她很快缓过来了,
她这一向吃得都有点少,人也瘦了不少,低血糖发作了。
她坐在马路牙子上一边吃糖,一边想缓缓再骑车走,一辆汽车停在她面前,一个男人走了下来,
“四月,这是怎么?不舒服了?要不要送你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