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糊涂账!”陈一舟说道:“我们那跟鄂省交界,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我们一直认为鱼糕也是我们的特产!反正我们又不跟他们争发源地!”
“哦!”娄小娥点点头,不经意往盘子里一看,鱼糕没几块了,连忙说道:“哎…莉莉,你给我留点!”
“别急,我这还有!”陈一舟手一挥,出现一格鱼糕,对两女说道:“这格鱼糕你们分了吧,留着慢慢吃!我明天找个理由,带两格回来放家里。”
又跟两女聊了会,告诫她们不要吃太多,才回了房间。
关好房门,先进空间,确定麦芽已经好了,就拿出来晾晒起来。
想到还要弄碎跟熟糯米混合后一起糖化,只能迟点放到厨房了!
凌晨两点,陈一舟轻手轻脚的来到厨房,拿出了麦芽。
刚往回走了几步,又折返回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拿出十斤花生,五斤芝麻和两格鱼糕!
第二天早上,陈一舟一下楼,就对上了几个人询问的眼神。
刘翠芳问道:“一舟,你昨晚出去了?”
“妈,是的。”陈一舟不等刘翠芳继续询问,主动交代道:“我想着麦芽跟糯米糖化需要时间,所以就出去了!”
赵老太太问道:“那鱼糕是怎么回事?”
“运气!”陈一舟眼都不眨的说道:“我本来就弄点麦芽,买点花生、芝麻的!没想到碰到鄂省荆市那边的人在打鱼糕,我就出钱要别人帮忙弄了两格!”
“真的?”刘翠芳觉得自已这儿子本事太大了!什么东西都能弄到,但相应的,杂七杂八的人,认识的也就多了!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真的!”陈一舟说道:“妈,我还骗您不成?”
“唉…”刘翠芳说道:“一舟,妈知道你本事大!但在外面跟人接触,一定要留个心眼,知道吗?”
“妈,您放心吧!”陈一舟说道:“我跟他们接触时,都是蒙面的,没人知道我是谁!”
“那就好!”刘翠芳放心了。
“好了!”赵老太太安排道:“一舟你们快吃了去上班!燕子,你等下就去叫你大伯过来帮忙,我跟你妈先把糯米煮了!”
“好的,奶奶!”
…………
晚上下班回家,一家人草草吃了个饭,就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刘翠芳带着陈小燕炒芝麻,炒米子(蒸熟的糯米晒干后,在锅里混合着细沙或者盐炒),炒花生。
陈一舟则跟陈爱国用一块纱布,把糖化后的混合物包裹,在盆里挤压过滤,收集液体,放进灶台上的大锅里。
液体挤压完后,为了提高出糖率,在残渣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会,继续挤压过滤。
当液体收集完毕后,生火!
先大火煮沸,去除水分和杂质,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煮。期间用熬板(类似船桨)不停的搅拌,防止糊锅。
陈小燕一直盯着锅里呢,看浓度差不多了,连忙对陈一舟说道:“哥,糖画!”
“好!我这就画!”陈一舟在案板上铺了一层芝麻,竖放上一根竹签。
拿来一个大勺子,在锅中舀了一勺糖浆,略一思索,手腕在芝麻上,凌空快速移动起来。
不一会儿,就出现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
由于天冷,糖浆凝固得很快。陈一舟拿起竹签,抖了抖附着的芝麻,小心的递给陈小燕,“拿去!”
陈小燕接过糖画,开心得飞起,“谢谢哥!”一溜烟的往客厅跑去。
两分钟后,陈小燕飞快的跑进来,“哥,再画两个!不…五个!”
刘翠芳问道:“你不是有一个了吗?要这么多干什么?”
陈小燕掰着手指头说道:“嫂子一个,小娥姐一个,小芬一个,还有家乐家福两个小屁孩呀!”
陈爱国说道:“他们就不用了,拿出去太张扬了!”
陈一舟说道:“燕子,你去叫小芬她们过来吧!在这吃没事!”
“好!我这就去叫!”
陈小燕走后,陈一舟怕锅里糖浆凝固得太快,干脆提前把糖画都画好了,还多画了两个。
又过了几分钟,陈爱国看了看糖浆的浓稠度,对陈一舟说道:“一舟,差不多了!可以开始做糖了!”
于是陈一舟给他打下手,依次做了米子糖,花生糖,芝麻棍子糖,锅巴糖和麻糖。
期间陈小燕陈小芬,带着两小过来拿糖画。看两人已经开始做糖,就站在旁边围观,想吃热乎的成品。
赵老太太、于莉、娄小娥也都来观看了一会儿。不过没多久就走了。
最后还是刘翠芳以人太多,地方小为由,才把两大两小赶到了客厅。
一个多小时后,所有糖终于做完了,陈一舟把陈爱国请到客厅喝茶。厨房交给了刘翠芳跟陈小燕收拾。
陈一舟给陈爱国递过一根烟,“大伯,辛苦了!”
“辛苦啥?能比种地辛苦?”陈爱国点上烟,笑道:“大伯能帮你干点活,说明大伯还有用!”
陈家福陈家乐举着糖画跑过来,“爷爷,吃…糖…甜…”
陈爱国乐呵呵的说道:“你们吃,爷爷吃过了!”
转头对陈一舟说道:“你看,托你的福,我跟你大妈现在都提前养老了!每天除了收拾家里,就是伺候这两小子,院子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们!”
陈一舟笑道:“让他们羡慕呗!您跟大妈好好把身体养好,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一舟说得没错!”赵老太太说道:“爱国,你上次说要好好练拳!但我看你没什么长进啊?你家那个也是,你要督促起来!没事多练练,不求多厉害,至少要把身体练好!”
陈爱国老脸一红,“妈,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带着我那口子好好练!”
“嗯!”赵老太太说道:“你要记住,身体是自已的!别搞得连我这个老太婆都不如!”
陈一舟突然想到,自已空间里的粮食快成熟了,对陈爱国说道:“大伯,您以后除了定量,就不要买高价粮了!我这里有渠道能买到平价粮食,以后您直接找我就行!”
陈爱国问道:“不为难吧?”
“哦!”娄小娥点点头,不经意往盘子里一看,鱼糕没几块了,连忙说道:“哎…莉莉,你给我留点!”
“别急,我这还有!”陈一舟手一挥,出现一格鱼糕,对两女说道:“这格鱼糕你们分了吧,留着慢慢吃!我明天找个理由,带两格回来放家里。”
又跟两女聊了会,告诫她们不要吃太多,才回了房间。
关好房门,先进空间,确定麦芽已经好了,就拿出来晾晒起来。
想到还要弄碎跟熟糯米混合后一起糖化,只能迟点放到厨房了!
凌晨两点,陈一舟轻手轻脚的来到厨房,拿出了麦芽。
刚往回走了几步,又折返回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拿出十斤花生,五斤芝麻和两格鱼糕!
第二天早上,陈一舟一下楼,就对上了几个人询问的眼神。
刘翠芳问道:“一舟,你昨晚出去了?”
“妈,是的。”陈一舟不等刘翠芳继续询问,主动交代道:“我想着麦芽跟糯米糖化需要时间,所以就出去了!”
赵老太太问道:“那鱼糕是怎么回事?”
“运气!”陈一舟眼都不眨的说道:“我本来就弄点麦芽,买点花生、芝麻的!没想到碰到鄂省荆市那边的人在打鱼糕,我就出钱要别人帮忙弄了两格!”
“真的?”刘翠芳觉得自已这儿子本事太大了!什么东西都能弄到,但相应的,杂七杂八的人,认识的也就多了!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真的!”陈一舟说道:“妈,我还骗您不成?”
“唉…”刘翠芳说道:“一舟,妈知道你本事大!但在外面跟人接触,一定要留个心眼,知道吗?”
“妈,您放心吧!”陈一舟说道:“我跟他们接触时,都是蒙面的,没人知道我是谁!”
“那就好!”刘翠芳放心了。
“好了!”赵老太太安排道:“一舟你们快吃了去上班!燕子,你等下就去叫你大伯过来帮忙,我跟你妈先把糯米煮了!”
“好的,奶奶!”
…………
晚上下班回家,一家人草草吃了个饭,就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刘翠芳带着陈小燕炒芝麻,炒米子(蒸熟的糯米晒干后,在锅里混合着细沙或者盐炒),炒花生。
陈一舟则跟陈爱国用一块纱布,把糖化后的混合物包裹,在盆里挤压过滤,收集液体,放进灶台上的大锅里。
液体挤压完后,为了提高出糖率,在残渣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会,继续挤压过滤。
当液体收集完毕后,生火!
先大火煮沸,去除水分和杂质,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煮。期间用熬板(类似船桨)不停的搅拌,防止糊锅。
陈小燕一直盯着锅里呢,看浓度差不多了,连忙对陈一舟说道:“哥,糖画!”
“好!我这就画!”陈一舟在案板上铺了一层芝麻,竖放上一根竹签。
拿来一个大勺子,在锅中舀了一勺糖浆,略一思索,手腕在芝麻上,凌空快速移动起来。
不一会儿,就出现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
由于天冷,糖浆凝固得很快。陈一舟拿起竹签,抖了抖附着的芝麻,小心的递给陈小燕,“拿去!”
陈小燕接过糖画,开心得飞起,“谢谢哥!”一溜烟的往客厅跑去。
两分钟后,陈小燕飞快的跑进来,“哥,再画两个!不…五个!”
刘翠芳问道:“你不是有一个了吗?要这么多干什么?”
陈小燕掰着手指头说道:“嫂子一个,小娥姐一个,小芬一个,还有家乐家福两个小屁孩呀!”
陈爱国说道:“他们就不用了,拿出去太张扬了!”
陈一舟说道:“燕子,你去叫小芬她们过来吧!在这吃没事!”
“好!我这就去叫!”
陈小燕走后,陈一舟怕锅里糖浆凝固得太快,干脆提前把糖画都画好了,还多画了两个。
又过了几分钟,陈爱国看了看糖浆的浓稠度,对陈一舟说道:“一舟,差不多了!可以开始做糖了!”
于是陈一舟给他打下手,依次做了米子糖,花生糖,芝麻棍子糖,锅巴糖和麻糖。
期间陈小燕陈小芬,带着两小过来拿糖画。看两人已经开始做糖,就站在旁边围观,想吃热乎的成品。
赵老太太、于莉、娄小娥也都来观看了一会儿。不过没多久就走了。
最后还是刘翠芳以人太多,地方小为由,才把两大两小赶到了客厅。
一个多小时后,所有糖终于做完了,陈一舟把陈爱国请到客厅喝茶。厨房交给了刘翠芳跟陈小燕收拾。
陈一舟给陈爱国递过一根烟,“大伯,辛苦了!”
“辛苦啥?能比种地辛苦?”陈爱国点上烟,笑道:“大伯能帮你干点活,说明大伯还有用!”
陈家福陈家乐举着糖画跑过来,“爷爷,吃…糖…甜…”
陈爱国乐呵呵的说道:“你们吃,爷爷吃过了!”
转头对陈一舟说道:“你看,托你的福,我跟你大妈现在都提前养老了!每天除了收拾家里,就是伺候这两小子,院子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们!”
陈一舟笑道:“让他们羡慕呗!您跟大妈好好把身体养好,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一舟说得没错!”赵老太太说道:“爱国,你上次说要好好练拳!但我看你没什么长进啊?你家那个也是,你要督促起来!没事多练练,不求多厉害,至少要把身体练好!”
陈爱国老脸一红,“妈,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带着我那口子好好练!”
“嗯!”赵老太太说道:“你要记住,身体是自已的!别搞得连我这个老太婆都不如!”
陈一舟突然想到,自已空间里的粮食快成熟了,对陈爱国说道:“大伯,您以后除了定量,就不要买高价粮了!我这里有渠道能买到平价粮食,以后您直接找我就行!”
陈爱国问道:“不为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