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婚事已定-《渣男逃婚,我当场改嫁了》

  半个月后。

  招氏又来了一趟长兴侯府,将与郭家的进展告知孟瑾瑶。

  孟承章与郭姑娘见了一面,看上了举止谈吐皆不俗的郭姑娘,然而郭姑娘却没看上他,嫌弃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得知此事,孟瑾瑶也仅仅是愣了一下,并没有多意外,在旁人看来,郭姑娘是应该同意这门婚事的,毕竟在大家眼里孟承章这个新科探花郎前途不可限量,但她也算是有几分了解郭姑娘,那是个文韬武略的姑娘,若是男儿身,定能继承郭将军的衣钵,只可惜是女儿身。

  招氏轻叹一声:“阿瑶,我以为这门婚事十拿九稳了,没曾想郭姑娘竟然没相中承章。”

  孟瑾瑶回道:“其实在会试前,我也想过撮合他们的,但想了想还是觉得等二弟高中之后,才有底气去提亲。母亲,您别看郭家已无男丁,没了依仗,但郭姑娘却是个非常优秀的姑娘,别看她外表温婉可人就以为她是弱女子,其实她文武双全,我是单纯的看中这个姑娘的才华与品性,才想让她做弟媳妇。”

  她说罢,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招氏道:“阿瑶,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孟瑾瑶诧异:“母亲这话何意?”

  招氏笑着回道:“我看承章这孩子是真的对郭姑娘动了心,被拒绝了虽然有些气馁,但很快就振作起来,主动追求人家姑娘。”

  闻言,孟瑾瑶更加诧异,她那弟弟是个腼腆的,提起婚事都会脸红,如今竟然会追求姑娘家?

  招氏看了她一眼,又接着道:“郭姑娘嫌弃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就亲自登门,拜郭姑娘为师,让郭姑娘传授他武艺,郭姑娘自是不同意收他为徒的,奈何这孩子心诚,在郭家大门口等了一天一夜,让郭姑娘软了心肠答应收他为徒。他们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既然成了师徒,少不得时常见面,承章兴许真能打动郭姑娘。”

  孟瑾瑶一听,也觉得有戏,便道:“那就不用着急二弟的婚事,让他们相处看看如何,若过几个月二弟的婚事还没定下来,母亲就筹备三妹妹的婚事吧,不必等二弟成婚后再出嫁了,三妹妹是姑娘家,可耽搁不得。”

  招氏含笑应声,心情甚是愉悦,女儿与鸿胪寺苏少卿的嫡幼子定亲,继子高中探花,她的好日子终于到来了,至于丈夫,她直接无视就好,这废物吵架又吵不过她,打架也打不过她,不听话就打一顿,像上次那般直接把人给打服了就好。

  -

  孟承章的婚事还没定下来,顾修文的婚事也在挑选中,但是顾萱宜的婚事却定下来了,而且还是在她还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张氏一锤定音定了下来。

  顾萱宜得知此事,还是因为她从外面回来,经过后花园时被张氏碰见,训斥她一句:“你瞧瞧你,年纪也不小了,还这般爱玩,整天不着家,从今日起就给我乖乖在家绣绣嫁衣备嫁,不然过几个月到了婆家那边,要被婆家嫌弃了。”

  此言一出,顾萱宜当即愣住,又惊又愕地望着张氏:“母、母亲,您说什么?”

  张氏看了她一眼,语重心长道:“你年纪不小了,你瞧瞧你那些交好的朋友,都已为人母了,你再拖下去就要成老姑娘了,到时候哪还有年轻小伙子愿意娶你?”

  “所以呢?”

  顾萱宜声音哽咽,两行清泪滑落,她以为自己态度强硬拒绝成婚就行了,反正母亲也奈何不得她,可如今听母亲的意思,似乎已经为她定下亲事了,而且还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

  张氏见女儿落泪,心里也不好受,便又道:“萱宜,你别怪母亲,母亲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今日有人登门提亲,人家公子一表人才,又年轻有为,若是错过了,往后可就遇不上那么好的郎君了,所以母亲就没有问你的意愿应下这门婚事。”

  顾萱宜怒声质问:“您就这样不顾我的意愿,随随便便把我许配给别人,就是为了我好?您觉得好的公子,我不一定喜欢,您有想过吗?”

  张氏不以为然道:“你怎么可能不喜欢?你不是说喜欢年纪小的吗?母亲这次给你应下的婚事,人家公子就是比你小,长得又水灵。”

  顾萱宜:“?”

  那些不过是她为了逃避婚事的搪塞之辞,如今倒成了她的择偶标准?

  张氏掏出帕子帮女儿拭去脸颊的泪水,温声说:“你放心好了,母亲不会害了你的,人家王公子比你小三岁,还是今年的新科进士,自幼与你相识,你们也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人。”

  姓王的青梅竹马?

  顾萱宜一脸茫然,泪水停留在眼眶里打转,讷讷地问:“是哪个王家的公子?”

  张氏回道:“王御史家的儿子王煦之,他的姐姐还是你的闺中密友呢,这孩子争气,今年春闱二甲第九名,前途不可限量啊,这孩子我以前见过许多次,若非他今日随父母一起登门提亲,我都不信他竟然对你有意。”

  王煦之?!

  顾萱宜目瞪口呆,脑瓜子都嗡嗡的,去年秋闱时,她在考场外见过王煦之,几年不见,长大后的王煦之与记忆中的小胖墩判若两人,后面还跟王煦之的姐姐,她的闺中密友王映秋嘀咕过:“你这弟弟长得可真水灵啊,比小姑娘还漂亮,也不知以后会便宜了哪家的小姑娘。”

  再后来,她也偶遇过王煦之好几次,可王煦之也没表现出对她有意啊。

  一个每次见面都甜甜的喊自己“萱宜姐姐”的少年,忽然间要求娶自己,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这让她有点怀疑王煦之是不是中了蛊,迷了心智。

  张氏嗔她一眼:“怎么?是不是高兴傻了?这位王公子完全符合你的择夫要求,年纪比你小,长相好看,又才华横溢,出身官宦之家,家里人口简单,没什么勾心斗角。”

  顾萱宜深深地望了母亲一眼,然后扭头就往外跑。

  张氏不明所以,忙问:“萱宜,你才刚回来,这是要去哪啊?”说着,就吩咐身边的丫鬟,“快跟上大姑娘。”

  顾萱宜没理会身后的母亲,也没理会跟上自己的丫鬟,传了车夫过来,坐上马车匆匆出了府去王家。

  傍晚时分,顾萱宜回来,也不知她与王煦之见面后说了什么,但她没有再抗拒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