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风拂动着,身上单薄的衣裳飘飘翻飞。
京都的东郊已有了点点凉意,道路两旁的农家小院里,偶尔从篱笆里透出几株玉簪花和茉莉。
不多一会儿,久赴盛名的涌泉寺迎来了今日既普通又特别的客人。
马车远远地停下,白鹿茗搀着北堂黎闲步了一段距离,两人身上的衣料虽好,但也只能算得上是寻常打扮。
白鹿茗挽着他的手臂,走了几步之后,皓臂一耷拉,手心拍在他的手心里,北堂黎的指尖自然地穿过她的五指缝,脸色霎时比平日里柔和了许多。
闻风和星华知情知趣地跟在他们五步之后。
刚踏进不过两人宽的庙门,便有一个小僧人迎了上来,也许是涌泉寺一向待众生平等,又或者是这里的人见惯了达官显贵或寒门百姓,也能从气质神态上判断出一二,对他们几人倒是很客气。
听说是来求签的,小僧便引着他们到了主殿。
主殿右侧刚进门处摆着一张书案,书案上头置着一个签筒,案中坐着一位中年僧人,僧人身后是一面挂着各类签文的布墙。
涌泉寺的大殿并不见得十分热闹,真正热闹的是偏殿和禅师们的厢房中。
京都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是不会随意在大殿之上露面的,他们所求之事一向深奥机密,马车一到便直接驶入后排厢房,由相熟的禅师们亲自接待。
白鹿茗她们今天的排场自然是没这待遇,况且,晔王府在这涌泉寺内也并无相熟的禅师。
“第一次来?”北堂黎悄声在她耳旁问道。
“不是,小时候和赵姵来过一次,还有予安和姬语。”白鹿茗道。
“赵姵在人前倒真是没亏待过你。”北堂黎嗟叹。
“那是,她惯会做这些,她的这些表面功夫还真是令我蒙荫不少。”
白鹿茗和北堂黎扣着手排在解签的队列里,不多一会儿便轮到了他们,中年僧人抬头瞟了他们一眼,“签呢?”
签呢?两人面面相觑。
这才知道原来解签要先求签,可二人没这方面的经验,竟只顾着排队。
中年僧人细看了他们一眼,无奈道:“二位是来算问子嗣的,还是算婚姻命途?”说完指了指案上的一个签筒。
瞧这二位那腻歪的样,不难猜吧。
白鹿茗不合规矩地随意从签筒里挑了一支,看也不看便摆在那僧人面前,“随便算算。”
子嗣一事,不用问他们心里也明白,而婚姻命途嘛……白鹿茗其实一点儿也不想听。
无非是好与坏两种结果,反正情人蛊早已种在二人身上,倘若婚姻命途能如她所愿,那么不听也罢,倘若是曲折坎坷……
那更是不听也罢。
而北堂黎今日的目的绝不在此,他们此番求签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她好奇的是,接下来北堂黎将会如何安排。
僧人会意一笑,依着竹签上的字转身寻到了与之对应的签文。
他默默地看完,却不将签文扯下,只空手回到案上,但笑不语。
白鹿茗却也不着急,北堂黎更无表露,一双眼睛只胶在白鹿茗一人身上。
“一切安排皆是最好的安排,阿弥陀佛。”
白鹿茗问得含糊,那僧人自然也答得含糊,他原以为到此问签之人都皆因心中有所牵挂,听他这么回答必然要追着问更详细的解答。
来到这大殿之中的信徒皆是如此。
哪知白鹿茗只因这么一句,便已喜出望外,拽着北堂黎的手愉悦地离开。
那解签僧人望着他们潇洒的背影,哽着许多要说的话噎在喉头,怎么这对夫妇如此不按套路出牌呢!
白鹿茗心里高兴,转身便掏了自己身上的碎银子投入了功德箱。
北堂黎被她拉着手,另一只手也解开了腰上的荷包袋,同她捐了一样的香油钱。
两人从前殿逛到偏殿,再从偏殿绕到了后殿,也路过香客们借宿的厢房,每一间都门窗紧闭。
可这些紧闭的厢房又如同一个个冒着气儿的蒸笼一般,让人一眼就能瞧出,这里头个个都是有料的。
北堂黎带着白鹿茗走了一条偏僻的山路,走了一会儿便见着一片菜园子。
“说吧,咱们今日到底来求什么?”白鹿茗大摇大摆地甩着他的手。
“求……你所愿。”北堂黎继续卖关子。
如她所愿?她如今所愿不就是尽快找到……
正这么想着,忽地瞥见菜园中间立着一抹熟悉的身影,正是一身男装的听雨。
而听雨之所以会在这里,正是……
予安!
白鹿茗一下松开了握着北堂黎的手,向前疾步行去,菜园里的小道软泞崎岖,并不好走,白鹿茗全然不顾因沾着泥灰而越发厚重的绣鞋,歪歪扭扭地奔向那个戴着尖斗笠,穿着粗布蓝衫,趿着分别有留着六个洞的灰色罗汉鞋,两手提着椎底水桶的消瘦身板。
“予安?!”
背对着她的粗蓝身影恍惚顿住,却没在第一时间转过头来。
听雨退开一些距离,白鹿茗再往前了几步,用手拉过那个男子。
粗布蓝衫的男子身子一抖,手里的两个尖底水桶蓦然坠地,水流漫出,又立即渗入泥地里,留下一块深色的痕迹。
白鹿茗这才发现,倔强的少年眼中噙着泪。
他从来都是笑脸迎人,一副灿烂的模样,渴望用微弱的光照亮身旁的所有人。
“予安。”
“姐姐?”
“你是我弟弟。”白鹿茗将他拽过,像哄孩子一样拍着他的背,“永远都是。”
少年靠在白鹿茗并不宽大的肩头,低声呜咽。
菜园子旁边就有一件简陋的茅草屋。
听雨在外头守着,另三人在里头坐着。
“你这几日就住在这里?”白鹿茗环顾四周,对于曾是白侍郎家的“嫡长子”,如今更可能是祈国摄政王唯一子嗣的白予安,这样的条件委实太差了些。
白予安一边倒茶,抬眸温和地看了白鹿茗一眼,算是默认了。
到底是公子哥出身,白予安的这套茶具虽然粗制,但很干净,没有一丝茶垢。
居于陋室,却不改沏茶时的贵胄风雅。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听府里的人说,那日你去找过我?”
白予安一直沉默,白鹿茗只能替他将话题挑开。
“你方才说我永远都是你的弟弟。”白予安面无表情,将一杯浓黑的粗茶推到白鹿茗面前。
“自然!”白鹿茗微微叹了口气,“前日,祈国的岱王找过我,隐隐打听了关于你的事情。”
“你知道了?”白予安脸上浮起一丝不安的愧色。
“不能说知道,不过是看着他的眉眼气度,还有所说的那些话,有了一些不太切实的联想。”白鹿茗暂时无法说出龙鳞剑一事,只能拣些相关的来说。
“是,你猜的不错,其实早在四个月前,他就私下联系过我。”
“便是在我们从皇陵回来的时候,南郊别苑相遇那一次?”白鹿茗小心翼翼问道。
白予安稍显尴尬,略微点了点头。
“他是怎么联系你的?”一直没有开腔的北堂黎淡淡问了一句。
白予安从怀中掏出两封信,玄黑的信封,上头印着一朵烫金的梅花。
北堂黎一眼便瞧出这是祈国南宫家特质的信封,因其太具有识别性,故而只会由南宫家的亲信代为传递。
究竟是谁,能够毫无痕迹地隐匿在这大褚京都之中,帮助南宫睿传递如此重要的信息?
“这两封信是谁给你的?”北堂黎续问。
————
你们对我太好了,今晚如约双更,在21:00,记得翻页~
京都的东郊已有了点点凉意,道路两旁的农家小院里,偶尔从篱笆里透出几株玉簪花和茉莉。
不多一会儿,久赴盛名的涌泉寺迎来了今日既普通又特别的客人。
马车远远地停下,白鹿茗搀着北堂黎闲步了一段距离,两人身上的衣料虽好,但也只能算得上是寻常打扮。
白鹿茗挽着他的手臂,走了几步之后,皓臂一耷拉,手心拍在他的手心里,北堂黎的指尖自然地穿过她的五指缝,脸色霎时比平日里柔和了许多。
闻风和星华知情知趣地跟在他们五步之后。
刚踏进不过两人宽的庙门,便有一个小僧人迎了上来,也许是涌泉寺一向待众生平等,又或者是这里的人见惯了达官显贵或寒门百姓,也能从气质神态上判断出一二,对他们几人倒是很客气。
听说是来求签的,小僧便引着他们到了主殿。
主殿右侧刚进门处摆着一张书案,书案上头置着一个签筒,案中坐着一位中年僧人,僧人身后是一面挂着各类签文的布墙。
涌泉寺的大殿并不见得十分热闹,真正热闹的是偏殿和禅师们的厢房中。
京都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是不会随意在大殿之上露面的,他们所求之事一向深奥机密,马车一到便直接驶入后排厢房,由相熟的禅师们亲自接待。
白鹿茗她们今天的排场自然是没这待遇,况且,晔王府在这涌泉寺内也并无相熟的禅师。
“第一次来?”北堂黎悄声在她耳旁问道。
“不是,小时候和赵姵来过一次,还有予安和姬语。”白鹿茗道。
“赵姵在人前倒真是没亏待过你。”北堂黎嗟叹。
“那是,她惯会做这些,她的这些表面功夫还真是令我蒙荫不少。”
白鹿茗和北堂黎扣着手排在解签的队列里,不多一会儿便轮到了他们,中年僧人抬头瞟了他们一眼,“签呢?”
签呢?两人面面相觑。
这才知道原来解签要先求签,可二人没这方面的经验,竟只顾着排队。
中年僧人细看了他们一眼,无奈道:“二位是来算问子嗣的,还是算婚姻命途?”说完指了指案上的一个签筒。
瞧这二位那腻歪的样,不难猜吧。
白鹿茗不合规矩地随意从签筒里挑了一支,看也不看便摆在那僧人面前,“随便算算。”
子嗣一事,不用问他们心里也明白,而婚姻命途嘛……白鹿茗其实一点儿也不想听。
无非是好与坏两种结果,反正情人蛊早已种在二人身上,倘若婚姻命途能如她所愿,那么不听也罢,倘若是曲折坎坷……
那更是不听也罢。
而北堂黎今日的目的绝不在此,他们此番求签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她好奇的是,接下来北堂黎将会如何安排。
僧人会意一笑,依着竹签上的字转身寻到了与之对应的签文。
他默默地看完,却不将签文扯下,只空手回到案上,但笑不语。
白鹿茗却也不着急,北堂黎更无表露,一双眼睛只胶在白鹿茗一人身上。
“一切安排皆是最好的安排,阿弥陀佛。”
白鹿茗问得含糊,那僧人自然也答得含糊,他原以为到此问签之人都皆因心中有所牵挂,听他这么回答必然要追着问更详细的解答。
来到这大殿之中的信徒皆是如此。
哪知白鹿茗只因这么一句,便已喜出望外,拽着北堂黎的手愉悦地离开。
那解签僧人望着他们潇洒的背影,哽着许多要说的话噎在喉头,怎么这对夫妇如此不按套路出牌呢!
白鹿茗心里高兴,转身便掏了自己身上的碎银子投入了功德箱。
北堂黎被她拉着手,另一只手也解开了腰上的荷包袋,同她捐了一样的香油钱。
两人从前殿逛到偏殿,再从偏殿绕到了后殿,也路过香客们借宿的厢房,每一间都门窗紧闭。
可这些紧闭的厢房又如同一个个冒着气儿的蒸笼一般,让人一眼就能瞧出,这里头个个都是有料的。
北堂黎带着白鹿茗走了一条偏僻的山路,走了一会儿便见着一片菜园子。
“说吧,咱们今日到底来求什么?”白鹿茗大摇大摆地甩着他的手。
“求……你所愿。”北堂黎继续卖关子。
如她所愿?她如今所愿不就是尽快找到……
正这么想着,忽地瞥见菜园中间立着一抹熟悉的身影,正是一身男装的听雨。
而听雨之所以会在这里,正是……
予安!
白鹿茗一下松开了握着北堂黎的手,向前疾步行去,菜园里的小道软泞崎岖,并不好走,白鹿茗全然不顾因沾着泥灰而越发厚重的绣鞋,歪歪扭扭地奔向那个戴着尖斗笠,穿着粗布蓝衫,趿着分别有留着六个洞的灰色罗汉鞋,两手提着椎底水桶的消瘦身板。
“予安?!”
背对着她的粗蓝身影恍惚顿住,却没在第一时间转过头来。
听雨退开一些距离,白鹿茗再往前了几步,用手拉过那个男子。
粗布蓝衫的男子身子一抖,手里的两个尖底水桶蓦然坠地,水流漫出,又立即渗入泥地里,留下一块深色的痕迹。
白鹿茗这才发现,倔强的少年眼中噙着泪。
他从来都是笑脸迎人,一副灿烂的模样,渴望用微弱的光照亮身旁的所有人。
“予安。”
“姐姐?”
“你是我弟弟。”白鹿茗将他拽过,像哄孩子一样拍着他的背,“永远都是。”
少年靠在白鹿茗并不宽大的肩头,低声呜咽。
菜园子旁边就有一件简陋的茅草屋。
听雨在外头守着,另三人在里头坐着。
“你这几日就住在这里?”白鹿茗环顾四周,对于曾是白侍郎家的“嫡长子”,如今更可能是祈国摄政王唯一子嗣的白予安,这样的条件委实太差了些。
白予安一边倒茶,抬眸温和地看了白鹿茗一眼,算是默认了。
到底是公子哥出身,白予安的这套茶具虽然粗制,但很干净,没有一丝茶垢。
居于陋室,却不改沏茶时的贵胄风雅。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听府里的人说,那日你去找过我?”
白予安一直沉默,白鹿茗只能替他将话题挑开。
“你方才说我永远都是你的弟弟。”白予安面无表情,将一杯浓黑的粗茶推到白鹿茗面前。
“自然!”白鹿茗微微叹了口气,“前日,祈国的岱王找过我,隐隐打听了关于你的事情。”
“你知道了?”白予安脸上浮起一丝不安的愧色。
“不能说知道,不过是看着他的眉眼气度,还有所说的那些话,有了一些不太切实的联想。”白鹿茗暂时无法说出龙鳞剑一事,只能拣些相关的来说。
“是,你猜的不错,其实早在四个月前,他就私下联系过我。”
“便是在我们从皇陵回来的时候,南郊别苑相遇那一次?”白鹿茗小心翼翼问道。
白予安稍显尴尬,略微点了点头。
“他是怎么联系你的?”一直没有开腔的北堂黎淡淡问了一句。
白予安从怀中掏出两封信,玄黑的信封,上头印着一朵烫金的梅花。
北堂黎一眼便瞧出这是祈国南宫家特质的信封,因其太具有识别性,故而只会由南宫家的亲信代为传递。
究竟是谁,能够毫无痕迹地隐匿在这大褚京都之中,帮助南宫睿传递如此重要的信息?
“这两封信是谁给你的?”北堂黎续问。
————
你们对我太好了,今晚如约双更,在21:00,记得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