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穷凶极恶,好吃懒做-《开局自曝假太监,女帝乐疯了》

  赵童怀得知对方是丞相身份,立刻跪在了地上。

  “属下筠州刺史赵童怀,不知丞相来到,有失远迎!”

  “还请苏丞相降罪!”

  其他官员看到赵童怀都跪下了。

  一个个也只能跟着跪在赵童怀的身后。

  苏尘看着面前的赵童怀说道。

  “不知者不怪,起来吧!”

  “是,是!”赵童怀站了起来,身后的官员也都纷纷起身。

  苏尘看着一旁的椅子说道。

  “坐吧!大家平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用因为我在场,就变得这么拘谨,这样只会拉远我们的关系。”

  赵童怀微笑着点点头,坐在了一侧的椅子上。

  其余的官员也都分别坐下,没有椅子的就在后面站着。

  “苏丞相,您怎么突然到访啊?”

  “提前派人传个信,我们好招待你啊!”

  “来的如此唐突,我们都有些招待不周了!”

  苏尘摆摆手笑道。

  “不用那么客气,赵刺史,我就是路过的!”

  苏尘目光扫视了一圈。

  “怎么没看到燕大人啊?”

  “我记得燕大人不是在这里工作吗?”

  赵刺史点着头说道。

  “是是,因为年关己近,再加上最近没什么事儿!”

  “所以,我已经提前放了假,让大家都好好回去休息了。”

  “等来年之后,好好为民做事,为百姓做事。”

  这些官员一个个嘴巴上都说的这么好听。

  如果不是不允许。

  都恨不得一个个建庙立堂。

  好把自己为百姓做过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写在上面。

  好能够让百姓们一辈子念叨着。

  “要不,我现在派人去把燕大人给叫来?”

  赵童怀试探性的问道。

  苏尘摆摆手说道,“哦,不用了!”

  “赵刺史办得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各位都忙碌了一年了,也是该歇一歇了。”

  “不过,衙门可不能没人,也要让巡防的士兵们辛苦辛苦。”

  “年关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儿,可就不好办了。”

  赵童怀不断的点着头。

  “苏丞相说得对,和我想一块去了。”

  “这件事,我也早就提醒过了。”

  “特别是给那些巡逻的士兵,也都会多一些俸禄。”

  “嗯,干的不错!”苏尘直接对赵童怀提出表扬。

  “其实我来这儿的主要目的,就是看一看火药的情况。”

  “你们的心里也应该明白,火药对我们的重要性。”

  “火药是间接推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旦落入敌国手中,将会对我们造成十分巨大的损失和打击。”

  “在刚才各位大人的带领下,我也查阅过了账目!”

  “倒是没有觉得不对的地方,赵大人管理有方,属实不易啊!”

  赵童怀立刻站起身来,双手抱拳,点头哈腰。

  “苏丞相言重了,在其位谋其政!”

  “下官身为筠州刺史,掌管筠州一切军政要务!”

  “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这不光是为了保护我们筠州百姓,更是为了保护我们国泰民安!”

  赵童怀收起姿势,看向其他的官员说道。

  “我也时常教导他们,要时刻把百姓们放在心间。”

  “百姓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我们又岂能睡得着?”

  “百姓之间无小事,凡是有关于百姓的,都必须要谨慎处理和对待!”

  其他官员立刻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是啊!赵刺史常常提醒着我们呢!”

  “没错,苏丞相,赵刺史所言,也正是我们所想,所做,该做的事情。”

  “是吗?那太好了。”苏尘笑着点点头,随后脸色跟着阴沉下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城内的灾民是怎么回事啊?”

  “不是说百姓之间无小事吗?不是说百姓穿不暖,吃不饱,你们也睡不着吗?”

  “我倒是看着你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街头上的百姓,却不是如此啊!”

  赵童怀没想到苏尘会立刻提出来问题。

  他仔细的想了想,也是迅速作出解答。

  “苏丞相,街头上的那些灾民乞丐什么的。”

  “这些,也不能完全是我们的责任啊!当然,我们也不是再推卸责任。”

  “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其他地方的灾民,来到了我们这里。”

  “在他们刚来的时候,我们也接纳过他们。”

  “可您却不知道,他们不是什么灾民,更像是一群刁民。”

  “我们官府给吃喝,他们一个个就住在我们衙门口。”

  “天天吵吵嚷嚷的要让我们提供餐饮。”

  “苏丞相,您也知道,我们筠州就这么大的地方。”

  “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余粮给他们啊?”

  “万一我们筠州有个灾害什么的,我们可怎么办啊?”

  刘大人也是立刻站出来说道。

  “赵刺史说都没错,那群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一个个有手有脚的,却不想着做点事,就只想着偷鸡摸狗的事情。”

  “我们也是看出来了她们的本性,所以才断了他们的救济。”

  “不是我们狠心,我们也实在是没办法。”

  “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啊!”

  这俩人三言两语,倒是把一切都给推得干干净净。

  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有责任,可责任在哪儿呢?

  这不全部都是他们的责任吗?

  还好苏尘之前了解过情况。

  那些人根本不是外来的人口,就是本地人。

  今年有几个村庄发大水,村庄里的一切都给毁了。

  也是因为这场大水,夺走了无数人的性命。

  几个村子零零散散四五百人口的地方。

  一夜之间,只剩下几十个人。

  几十个人到了城里,却根本没有得到过任何的接济。

  他们找到官府的目的,也是为了活下去。

  也希望官府能够帮忙出一些钱,帮助他们再建设村庄。

  可从始至终,他们连这位高高在上的赵刺史的面儿都没有见到。

  每次过来都会被打走,甚至有几个人因为被毒打,落下了终身残疾。

  苏尘也想不明白,原本老实巴交的农民。

  怎么到了他们的嘴里,就变成了穷凶极恶、好吃懒做之徒?

  这问题究竟是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