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这是猪食吗-《悠闲修仙的厨神》

  青云山上青云宗,青云山下青云村。

  青云村正好位于青云山山门三百步处。

  青云宗乃是大宗派,在修仙界久负盛名,上上下下不下三千人。

  更何况,天下景慕青云宗的凡夫俗子不知凡几。

  所以,青云山山门外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

  青云村的村民得地利之便,纷纷做起了买卖。

  他们有开餐馆的,有开客栈的,有开书铺的,当然卖的都是些修真秘籍。

  这些秘籍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倒是生意还行。

  村口那些商铺最偏僻的角落,有一个饮食店。

  饮食店主体是一间茅草屋,门口支着一个布棚子,摆着三张旧桌椅,一个黄泥垒成的炉灶。

  临近晌午的时候,炉灶上面架着一口铁锅,正烧着热水。

  一个穿着青色旧衫、长相俊秀的少年正懒洋洋的往灶膛里面续着柴火。

  少年名叫吴知意。

  穿越到这修仙世界已经半月有余……

  吴知意在原来的世界,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出于对美食的爱好,去兰翔学了一个厨师。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打算以后努力努力,提高厨艺,自己给自己做好吃的,顺便解决就业问题。

  他这个人,特别能吃苦,当然只是做到了前四个字。

  莫名穿越之后,吴知意开始很兴奋,以为会得到什么神级系统,好好嘚瑟一把。

  可是直到目前为止,系统连个影都没有,自己只能天天在这里帮衬着这一世的母亲在自家的饮食摊打杂。

  母亲名叫顾小莲,只会做一些寻常的小菜和面食。

  味道谈不上极好,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好的调料,好的食材,好的烹饪方法。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嘛。

  吴知意上手试试,味道也是一般般,甚至不如母亲。

  他知道,这是因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口味,人们已经习惯了母亲的那种烹饪方法和味道。

  骤然用自己学的那点三脚猫功夫,也是雕不出花来,反而让人觉得怪怪的。

  所以吴知意选择了随遇而安,就这么着,别饿着肚子就好。

  母亲今天去十里外的镇上买些面粉,吩咐吴知意在家守着。

  灶膛里面的火苗噼里啪啦的闪烁不停,吴知意黯然神伤。

  系统啊系统,你老人家是不是忘了我呀?

  “喂,给爷煮碗面吃,快饿死了。”

  正当吴知意走神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暴喝。

  他抬起头,看见一个满脸胡子的壮汉站着路边,大口喘着气,手里牵着一匹同样气喘吁吁的枣红马。

  吴知意缓缓起身,想要回屋里拿些面条出来。

  壮汉以为吴知意不搭理他,顿时怒了,“小子,耳朵聋了吗?叫你给爷煮碗面充充饥,你不想做生意了吗?信不信爷把你这摊子掀了。”

  吴知意皱皱眉头,暗想这人素质怎么这么差。

  不过自家是做生意的,不求发大财,但也要和气生财。

  于是压下不快,挤出些笑容,“大爷你稍候,我这是去屋里拿些面条,马上给你煮面。”

  壮汉伸手不打笑脸人,撇了撇嘴,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那就快点,爷还赶着上青云山拜师学艺呢,错过了今天,又得等上半月,你担待得起吗?”

  说到青云山,壮汉缓了缓脸色,显见他对青云宗的向往。

  吴知意对什么修仙没有兴趣,一个字,累。

  他听说修仙需要一层一层的境界攀升,什么筑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

  听着就觉得累。

  而且还听说修仙达到金丹境界,可以炼丹吸气,取大自然之精华,吸日月天地之灵气,吃饭也不是必须的了。

  可是,那多没意思啊。

  没了美味,就算是做了神仙,也少了一种乐趣。

  吴知意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去屋里拿出昨晚就准备好的手工面条。

  水是已经烧开,直接把面下锅里即可。

  壮汉把马系在路边的小树上,然后找了张桌子,在旁边大咧咧的坐下。

  “小子,好了没有啊?爷一大早就赶路,到现在还没有吃东西呢,赶紧的。吃完爷还要上山拜师呢。”

  吴知意回头笑了笑,“大爷你放心,一会就好。”

  估摸着面条应该煮熟了,吴知意揭开木锅盖。

  锅里顿时冒出一阵白气,雾腾腾的。

  等白气稍微散开了些,吴知意瞧了瞧面条的颜色。

  应该熟了,那就起锅吧。

  他把面条捞起来,放在一口大海碗里面,加了一小勺子油,撒点盐和葱花。

  这碗面条的看相很好,清汤白面。

  可惜没有更好的调料了,不然这面条应该会更可口。

  “大爷,你的面条来了,请慢用。”

  吴知意把面条端上桌,随手从竹筒里面抽出一对竹筷子,递给壮汉。

  壮汉的确是饿极了,几乎是把筷子从吴知意手里抢过去,然后从碗里挑出一大坨面条送进嘴里。

  才吃了几口,壮汉就脸色大变,将筷子一甩,“噗”的一声将送进嘴里的面条都吐了出来。

  “这是猪食吗?太特么的难吃了,你存心耍大爷我吗?”

  吴知意心想这面条他也煮了不少次,招呼过很多客人。

  可从来没有客人反应这么大。

  不至于吧……

  壮汉腾地站起来,猛拍桌子,大声责骂:“你小子是不是不会煮面啊?这是给人吃的吗?”

  这时路过的几个行人都被吵嚷声吸引过来。

  其中有青云村的一个老伯,认识吴知意。

  他开口劝和:“这位壮士,吴知意这小孩可能手艺不到家,您就担待些,让他再给你煮碗面赔罪。”

  壮汉犹自愤怒不已,一边骂着,一边继续拍着桌子。

  “你们都看看,不是大爷我不讲道理,可是这小子煮的面条实在太难吃了。没有金刚钻,揽什么瓷器活呢。我看趁早把门关了,省得祸害人。”

  吴知意一直没有吭声,心里头在想这是怎么回事。

  按道理自己捞面的时机,作料的分量都是依照以往的惯例来的,不至于难吃得像猪食。

  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

  可是自己怎么样才能解开这个误会呢?

  吴知意想了想,有了一个主意。

  壮汉还在跟众人抱怨,而且越说越气,见吴知意没有任何表示,顿时猛地一掀桌子。

  啪。

  大海碗掉在地上摔成几瓣。

  汤汤水水也洒得到处都是。

  围观和劝和的众人吓得一跳,往后缩了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