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燕京九大纨绔,突然流传名声-《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杨一笑此前的布局,开始悄无声息发动。

  燕京之地,大唐京师,坐落着各家重臣的府邸,每家都有一个或者两个纨绔。

  所谓纨绔,全是假装,然而,外人不明所以啊。

  反而感觉合情合理,因为家大业大出现浪荡子的情况太正常了,如果高门大阀没有纨绔,反而让人感觉到不合理。

  尤其是,燕京几个纨绔的名声在外……

  比如中书省宰相之家,那个臭名昭着的嫡长子,一提起宋寄远这个名字,上至朝廷官员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不皱眉的。

  口碑这一块,宋寄远硬的很。

  虽然前不久改邪归正,并且率领粮队去赈灾,但是归来之后旧态复萌,又变成以前的愚蠢贪婪。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没改。

  只有杨一笑跟核心重臣们才知道,这是他们给年轻一代设定的人设……

  然而这事在外人眼里,只会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实。

  越是聪明人,越容易自信,他们分析人性,坚信人的贪婪天性不会改。

  比如宋寄远这种人,在外人眼中便是蠢货。

  ……

  最近一段日子,燕京非常热闹。

  由于册立大典的环节一直持续,各方势力随着路途不断远近到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各地三品以上重臣也纷纷进京,准备在最后一环的时候献礼道贺。

  无论古今中外,同体制之下的官员会相互争夺利益的,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谁都想建功立业往上升。

  对外之时,同仇敌忾,对内之时,相互竞争,而只要能保证是良性竞争,杨一笑和重臣们持鼓励态度。

  三品以上重臣进京,每一位都代表着他们下面有不少继承官员。

  比如道级最高长官,下面最起码十几个州级府尹,而府尹之下呢,会有许许多多的县令。

  当重臣进京恭贺册立储君之时,这些下面的官员也跟着有所动作,他们没有资格参与册立大典,但他们不放弃这次天赐良机。

  走门路啊,必须走门路!

  动用旧情也好,送上治地特产也行,只要有一丝门路,就想尽办法去敲门,意图只有一个,为他们任职的地方申报工程资金。

  至于为什么要争?

  老老实实在家里等着上面调拨扶持款项不行吗?

  呵呵,这一点无论古代还是后世,也无论华夏中原还是西方,几千年来的情况都一样,官场体制之内是必须争的。

  钱就那么多,各地都想发展……

  如果不向上面争抢,上面凭什么把扶持资金拨给你?

  就比如大唐国库现在虽然拥有巨资,但是再大的巨资也不可能平均发给各地,必然根据地域情况有所偏厚,批下资金的时候各有不同。

  对于基层官员而言,小小的偏厚对他们就是天大的差距。

  别的县域批下十万贯资金,自己的县域仅仅拿到几千贯,人家用十万贯大肆兴修水利,自己县域连一条小沟渠都修不起……

  两三年之后,人家县域灌溉良田导致粮产增收,自己这里呢,老百姓还是苦哈哈的……

  吏部考核拔擢官员的时候,自己有什么功绩压过别县。

  况且还有一点,名声很不好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是王朝末年也就罢了,官员们躺平贪财倒也无所谓,可大唐是开国初期,吏治清明不养躺平的官。

  谁治理无能,谁就把官帽子自己交回来,在当地百姓的一片骂声之中,灰溜溜的滚蛋。

  功绩,民望,对于基层官员而言,开国初期最不可或缺的两项。

  最关键的是,不只是基层官员如此,他们的顶头上司也想升官,所以催促乃至逼迫他们努力建功立业。

  这种情况之下,各地官员不得不争。

  趁着此次大唐册封储君大典,趁着他们的顶头上司进京朝拜,各地官员也纷纷上京,或是亲自来或是派出有关系的来……

  这些人天天在燕京之中奔走,几乎想尽一切办法去走动门路!

  既是为了家乡百姓,也为了他们自己的功绩。

  他们每天堆着笑脸的去拜门子,渴盼自己所在的地域能被批下资金。

  ……

  渐渐地,官员们总结出一些经验,拜门子不能乱拜,因为朝堂重臣们不敢胡乱收礼,所以,应该通过重臣之家的子嗣家人入手。

  与此同时,也不知从哪里传出消息,似乎是好事之辈专门总结,传出一个关于‘燕京九大公子’的说法。

  这燕京九大公子,个个都是纨绔,排名第一的臭名昭着,赫然便是口碑很硬的宋寄远。

  排名第二的,叫做刘天宝……

  据说才四岁年纪,但是很有影响力,这小家伙不但是礼部尚书刘伯瘟的儿子,而且每天要进宫和皇家子嗣一起玩耍。

  无论皇帝杨一笑还是皇后顾朝露,对这个孩子的疼爱简直视如己出。

  据说这孩子调皮的很,前年曾经在宫里放火玩,竟然把皇家内府的府库给烧了,结果帝王杨一笑竟然抱着小家伙哈哈大笑,连连说,烧的好,不愧是朕的调皮小侄子。

  皇后同样对小家伙宠溺到骨头里,丝毫没有治罪小家伙放火的意思,反而十分担心,第一时间询问小家伙有没有被吓着。

  这些消息对于底层官员而言,让他们看到了眼前一亮的曙光。

  妙啊,门路这不就来了么?

  燕京九大公子,宋寄远臭名昭着,脑子笨,性子贪!

  据说只要送点稍微值钱的土特产,这个混账纨绔就帮着送礼的官员说好话……

  已经有几十个县域的官员,因为走通门路而获得好处,原本工部压着不批的水利申请,短短时间就通过了工部审核,户部压着不批的资金,转眼之间就调拨出来。

  很明显啊,这就是宋寄远的帮助,毕竟是中书省宰相的儿子,虽然纨绔但是有着帮忙的实力。

  此外,还有那个小家伙刘天宝,据说他的帮助更有力度,前几天刚刚帮一个州的州尹申请了十几个基建立项,工部第一时间批复,户部第一时间给钱……

  据说那个州域被拨款扶持的力度很大,仅是用于以工代赈的资金就高达两百多万。

  如此消息流传出来之后,哪个官员不感觉到眼馋?

  不但基层的官员们眼馋,就连州级乃至道级的大官也眼馋。

  ……

  【第一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