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大唐君臣又又又开演了-《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杨一笑又和重臣们开演了!

  这一段时期,各地各级官署都在盯着燕京。

  每一个官员都想走走门路,获取以工代赈的资金获取功绩,天下各方也全动盯着大唐,派出探子探查大唐为什么要制定这种开支巨大的国策。

  然而谁能想到,燕京突然发生一件大事。

  很快,街头巷尾流传各种小道消息。

  据说是在某日的早朝之时,大唐皇帝杨一笑突然暴怒,竟然动用雷霆手段,把一个核心臣子治罪。

  帝王心狠啊……

  不念旧情啊……

  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对于朝堂之事说的有鼻子有眼,都说杨一笑开始变的冷血,要对最初的追随者下手了。

  各方势力的探子兴奋了,拼命的想要打听内幕,渐渐地,这事情被查的水落石出,各方探子连忙发出消息,自以为掌握了大唐的权力变动……

  据说,这件事的内幕是这样的:

  那一日,皇帝杨一笑雷霆暴怒,才刚刚开启早朝,便对着一个重臣厉声质问……

  “周怀仁,尔可知罪?”

  “朕念你早早跟随之功,开国封赐给你尚书之位,然而你这几年干了什么,你对得起朕的信任吗?”

  “刑部从上到下,查过几个案子?”

  “一年十二个月,抓过几个贪官?”

  “大唐开国即将六年时间,然而刑部大牢每一年都是空荡荡……”

  “每次朕问你的执法如何,你回答总是官员清廉如水,无人贪腐,无人犯罪。”

  “混账东西,你把朕当傻子吗?”

  “我大唐即便再怎么吏治清平,难道真就连一个贪官也没有吗?这不符合世事常理,也不符合人心各异……”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是你,你这个执掌一国法度的刑部尚书,敷衍了事,甚至收受贿赂袒护贪官。”

  “你啊你,让朕失望透顶!”

  “但这不只是你一个人的错,而是朕这个大唐皇帝也有错,朕忽然想起来,你骨子里就是这样一个人。”

  “想当初你担任泾县县尉,勒索贪钱的名声几乎满县皆知,而朕竟然忽视了这一点,朕竟然让你执掌刑部。”

  “是朕的错,是朕的错……”

  “不该念及旧情,不该给你高位。这等于是把老鼠关进谷仓,给你提供了贪腐的机会。”

  “因此,朕必须亡羊补牢!”

  “周怀仁,莫怪朕不讲情面……”

  “传旨,刑部尚书周怀仁,尸位素餐,才干不足,虽未查实其人贪腐,然而刑部现状令人怀疑,即刻罢黜周怀仁尚书之位,由重臣直接贬斥为庶民。”

  ……

  探子们查到的内幕,是花费了重金获取的,来自好几位朝堂大臣的家人,是亲耳听到大臣讲述早朝发生的事情。

  起先探子们并不敢相信,认为这可能是夸张性的传言,然而经过多方打探,买通好多个重臣之家的家人进行佐证,最终终于确定,这件事竟然是真的。

  大唐三省六部,位列刑部尚书的一位大佬,杨一笑的最早一批追随者之一,曾有恶棍之名的周怀仁真被罢官了。

  据说,皇帝杨一笑在早朝之后仍旧暴怒异常。

  不但将这个功臣罢官,还准备查抄整个周家。

  幸亏满朝文武努力帮忙说好话,再加上门下省宰相唐青云的妻子进宫啼哭,说是和周家的夫人有着姐妹情谊,不忍心看到周家满门被查抄治罪。

  整个天下都知道,唐青云的夫人没脑子,最主要是非常贪财,属于见钱眼开的典范。

  所以探子们立马就做出推测,这位唐夫人肯定收了周家的好处,因此才会进宫啼哭,帮着周怀仁开解罪责。

  而凡是熟悉大唐崛起经历之人,岂能不知道这位唐夫人的力度,只要这位夫人出手帮忙,哪怕触犯国法也能大事化小。

  只不过由于门下省宰相唐青云看的紧,一向严厉约束自己的夫人不允许贪财,所以,这位夫人才很少出面给人求情。

  可一旦她出面求情,那必然能让法外容情。

  探子们推测这次唐夫人之所以会出面,显然是唐青云也对周家产生了同情,故而,才放任妻子收受周家的好处。

  于是,出现了唐夫人进宫啼哭的一幕。

  真的做到了法外容情啊……

  哪怕是心肠再硬的帝王,终究也要讲一些亲情,尤其是这位唐夫人,在整个大唐的力度很大。

  因为她不单是杨一笑的岳母,而且还是皇后顾朝露的干娘,据说早年间在泾县搜刮了970两白银,竟然全都花在了女婿杨一笑的身上。

  明明这女人是那么贪财,为了搜刮以至于传出‘天高三尺’的骂名,然而她对女婿是真的疼爱,970两白银花出去没有一点不舍。

  天下人曾经有所戏言,给这位夫人起了个代号,叫做‘花光九百七十两”,说的便是当初她搜刮钱财给女婿花用的典故。

  明明贪财但却舍得为女婿花光,岂能不被大唐皇帝记着恩情?因此,她进宫啼哭肯定能保住周家。

  原本周怀仁是直接贬为庶民的,但是经过唐夫人的努力有所缓解……

  再加上这个老周自己也在努力补救,竟然赤膊上身背着荆条跪在皇宫门口,大哭嚎啕,泪流满面,不断诉说追随大唐帝王的过往,终于让皇帝的心中柔软之处被触动……

  那一日,燕京皇宫门口有很多人目睹了一幕:

  乃是大唐皇帝杨一笑亲自走到皇宫门口,看着赤膊上身背着荆条请罪的周怀仁,连续长叹数声,面色有所不忍。

  周怀仁则是趁机上前,跪在地上抱着皇帝大腿连连哀求。

  于是,大唐皇帝的心中柔软越发被触动。

  那一日的围观者,几乎都听到了皇帝对周怀仁的宽恕之言:

  “你啊你,何至于今日这般田地。曾经也是功臣,为朕攻城略地,悍不畏死,敢冒弓矢……”

  “朕给你丰厚赏赐,让你担任刑部尚书之位,而你,辜负了朕的信任。”

  “历朝历代以来,国法触之该死,然则,朕心里毕竟有所不忍……”

  “周怀仁,你听好了,朕不再把你贬为庶民,但是你刑部尚书的位子肯定是不能再坐下去。”

  “犯了国法,必须惩处……”

  “只不过由于满朝文武替你求情,再加上朕念及你早年的功绩,因此,朕给你个机会让你将功赎罪。”

  “传旨下去,周怀仁发配北方边境,除非是他战死沙场,又或者立下破天之功,否则的话,这一辈子不赦免允许归京。”

  这就是燕京发生的大事!

  很多人都亲历了皇宫前的一幕。

  从最开始的流言传播,到探子们多方打探,再到皇宫门前大唐皇帝亲自现身,给了最早追随者一个将功赎罪机会,这所有环节的情节,让人升不起任何怀疑。

  因此,整个天下很快都传播相关的消息:大唐曾经的刑部尚书,现在被发配去守边境了。

  据说,皇帝只给了他五万兵马!

  据说,皇帝要求他用五万兵马守住整个金国南下的所有防线。

  周怀仁如果想被赦免归京,唯有立下破天的战功才允许。

  谁都知道,这很难,仅仅五万兵马,除非是不要命的疯子,否则的话,怎么可能面对金国立下破天战功。

  ……

  消息还在天下各方势力之中不断传播,大唐皇宫的重臣们却又一次在宫里吃饭。

  这一次吃的是打边炉,也就是后世的烫火锅。

  君臣们嘻嘻哈哈,气氛非常的融洽。

  如果这一幕被外人看到,恐怕立马会满脸不可思议,只因,周怀仁竟然也在吃火锅的行列中,并且,皇帝杨一笑亲自给他夹菜吃……

  “今次这番演戏,堪称一石二鸟,不但有利于震慑各地各级官员,而且趁机把老周派去北方防守狼族。”

  “咱们闹出这么大的动作,任何人的心里都会相信,老周他心里必然憋足了劲,必然会为了赦免归京而拼命……”

  “再配合他以前的疯子名声,以及最近几年故意扮演的无赖,所以啊,整个金国肯定会警惕防备他为了功劳而发疯。”

  “这件事对咱们的发展大计有利,只是苦了老周要去边境饱受风霜……”

  “来来来,朕亲自你烫的肉片,你好生吃上一顿,算是朕给你践行。”

  ……

  【第一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