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帮你做好-《被赶出大院,卷家财拒白月光下乡》

  对于肖时衍的要求,顾姑姑一点也没在意。

  也就是给他找个人帮忙做衣服罢了,她有很多这样的关系。

  况且又不是不要钱。

  “是这样的,棉花是两块钱一斤。主要是去年的棉花收购价格是一块三毛五一斤,加上运输等关系。

  所以成品的定价是两块一斤。这是四斤,就是八块钱,棉花票你有吧?”

  “有的,我这有二十斤棉花票。到时候,还要麻烦姑姑帮忙买十六斤棉花,做两床棉被。一床十斤的,和一床六斤的。”

  肖时衍说着,就拿出了二十斤棉花票,还有四十块钱,递了过去。

  顾姑姑有些奇怪的看了过来,她可是听侄子说,肖时衍是被赶出来的。

  肖时衍大概猜测到了顾姑姑的疑问,摸了摸后脑勺,“腼腆”的笑道:“这是我上次翻译稿子拿到的钱,还没来得及用呢。”

  最后这一句是说给顾思成听的,他知道自已有钱就会给江心妍用。

  现在手上有钱,他是从杜建阳手上拿到的。

  肖时衍还没来得及完全清点,但那一捆钱数量就不少,最少是数千元。

  反正肖时衍肯定是不缺钱的,但也要为这些钱找个来路才行。

  顾姑姑没有多说,又带着肖时衍到了瑕疵布这里,说道:“这卡其色的布,还是很适合你们年轻人的。

  一身棉衣,看你的样子,七尺左右应该够了。我帮你做大一点,你这孩子的身体还在长,不过就是太瘦了,我给你做大一点,往后你多吃点,长高一点,壮实一点。”

  肖时衍点头,应下了顾姑姑的好意,想了想,说道:“那给我做两身吧。也好有个换的。”

  顾姑姑深以为是的说道:“你说的对。且,一身棉衣,大概是一斤多一些的样子的棉花。

  但东北那边冬天很冷,我给多加一点,用两斤棉花,绝对给你做的保暖。本来就预备了你两身的,总要有个换洗的。”

  一身棉衣要七尺布,顾姑姑给量了十五尺出来,总要有个余量。

  “这瑕疵布瑕疵不大,就是染色有点不均匀,我让他们把不均匀的这些,都给你做到内衬里。这样外面就不显。这种瑕疵布是不要票的,但一尺还是要四毛钱,十五尺,就是六块钱。”顾姑姑解释了一句。

  瑕疵布也不是谁都能买的,基本上都是供销社的员工内部解决了。

  顾姑姑是主任,她自已也有一份。

  但也不能直接白给。

  顾姑姑不会这么做,肖时衍也不会答应。

  给他买布,就是帮忙了。

  这要是直接白给,那其他亲戚知道了,怎么解决?

  肖时衍不多说,直接找出了六块钱递了过去。

  顾姑姑一直在观察肖时衍,发现他一点想法都没有,也是微微点头。

  这要是想要白拿,那她也不会答应,回头还要去跟哥哥嫂子说一声。

  这人不适合侄子交朋友。

  肖时衍自已有钱,不需要贪图哥哥家的钱,只是在职权范围内,适当的帮一点忙。

  这是可以的。

  何况她的那一份瑕疵布拿回去了,也要找人卖出去。

  正好肖时衍需要,卖给他,正合适。

  弄完这些,顾姑姑又道:“对了,你马上要下乡了。

  这里还有些奶粉,你要不要来一点?”

  肖时衍自然是来者不拒,刚入手了几千块,不多买点,也对不起自已。

  他反正也不缺钱,干脆就点头。

  然后又是转了一圈,还买了不少桃酥,桂花酥,果脯什么的。

  拿回去,也要给顾思成家里送一份。

  毕竟收留自已住几天,加上还要拜托顾思成的爸爸去帮忙把自已定到东北去下乡。

  这几年,去乡下下乡已经名额不多了。

  更多的还是去农场和兵团。

  下乡活动已经开始了十几年,村里都基本饱和了。

  再送过去,村里也要反对的。

  不过名额还是有的,就是不太好弄。

  南方那边倒是好弄一些,但南方一年四季都要下地干活。

  特别是赣西湘西一带,冬天生活不比东北要好。

  东北冬天猫冬,只要不出门,屋里烧了炕,猫在屋子里,比南方可要舒服多了。

  赣西那边,冬天湿冷,那寒气好像要从毛细血孔里钻进到骨头里去。

  那个冷,太难承受了。

  肖时衍觉得,自已要是回南方去,冬天得抱着炉子过日子。

  前世他就是南方人,深受其害。

  他又不缺劳动,为什么要选南方呢?

  至于冷,只要多穿衣服,不出门,躺炕上,暖和着呢,怕什么?

  最后,肖时衍又给了三块钱的代工费,才收拾了东西,和顾思成一起回了大院。

  顾妈妈看到两人抱了一大堆东西回来,也有些惊讶。

  这一趟出去,就准备了这么多?

  肖时衍不是被赶出来的吗?

  哪来的钱?

  她可不相信,杜家肯给肖时衍钱。

  不过她也没有多问,反正肯定不是顾思成给的。

  顾思成平时有钱都会尽快花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个年纪的孩子,胃都好像是无底洞一样。

  出去玩一会,就饿得很,然后手里有点钱,就都给花了。

  自已吃不完,不是还有兄弟么?

  这个年纪的孩子,也义气的很,不吃独食。

  好在顾思成的几个朋友,都不是穷人。

  肖时衍也会翻译,也赚钱呢。

  甚至肖时衍赚的钱,可能比工人都要多。

  顾思成当时也跟他们说过,他们当时听到的时候,都惊讶的很。

  收拾好了东西,顾思成让肖时衍住在了隔壁的房间:“这是我大哥以前的房间,不过他在部队当兵,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这几天你就住这吧,我知道你的脾气,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喜欢单独一个人住。要不然……”

  看着顾思成那个热切的眼神,肖时衍打了个冷颤。

  他觉得,抵足而眠什么的,还是不要了。

  他又不是曹操和刘备,不需要和其他人抵足而眠。

  肖时衍点点头,撞了撞顾思成的肩膀:“谢了,兄弟。”

  “这有什么,一世人,两兄弟。”

  从屋里出来,肖时衍看顾妈妈已经在准备晚饭了,还打算帮忙:“阿姨,我来给你打下手吧。”

  顾妈妈连忙推辞:“得了,你们坐着聊天就好。这做饭啊,我一个人就好,你们年轻人知道怎么做饭?”

  肖时衍笑道:“我也是厨房的小能手呢,晚上我来露一手吧?”

  最终,他还是没能挡住顾妈妈的热情。

  说起他是厨房小能手,顾妈妈就更心疼了,这么大点的孩子,怎么能吃这么多苦?

  那杜家人,不当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