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声音就来自那里-《功德996:咸鱼躺平,三界封神!》

  小巷只剩下那辆闪烁着暗银色冷光的顶级超跑,如同一个来自遥远未来的造物,突兀地停在这片破旧的时间尘埃里,等待着它的主人。

  沉重的木门在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小巷里陈腐潮湿的夜气。

  ……

  浓郁!厚重!

  顾小眠几乎是瞬间被一股复杂的气味浪潮淹没:陈年旧纸的干燥木质气息,混杂着某种珍贵草药晒干后的清冽苦涩,老旧墨锭久经岁月的松烟芬芳,还有防虫蛀用的芸香草那独特的微辛香气……

  它们层层叠叠,交织融合,形成一种奇异的、让人不由自主放松下来却又精神异常敏锐的氛围。

  奇妙的,是潜藏在这所有气味之下的,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抚摸过千万年沉积岩层的时间凝滞感。

  古老的兰香不再如夜炤身上那般清冽,反而多了一丝沉淀的温润。

  适应了光线,顾小眠才看清眼前的景象。

  这不是一个寻常意义上的书店。

  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要深邃、广阔得多!

  一排排高耸入顶的乌木书架如同沉睡的巨人阵列般向前延伸,直没入视线的尽头,消失在由无数典籍本身散发的微弱灵性光辉构筑的、朦胧的微光薄雾之中。

  这些书架古老得仿佛见证了数个纪元的变迁,木料黝黑发亮,纹理深刻,表面甚至包着一层玉石般的温润包浆,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暖意。

  书架上密集地堆叠着书籍。

  但这里没有整齐划一的新书,触目所及,尽是古卷、旧抄、竹简、丝帛、碑拓、甚至龟甲兽骨!

  它们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泛黄的宣纸线装书压着残破的绢帛古籍;布满虫蛀孔的旧羊皮卷斜靠着刻满小篆的石板;一摞摞沉重的简牍被厚重的铜镇纸勉强固定;更有无数残缺书页如同枯叶蝶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附在某些书架的特殊空隙里,微微起伏……

  空间的尽头看不清边界,无数书架组成无尽的回廊,一直通向视线无法穿透的黑暗深处。

  顾小眠甚至感觉到,这个空间的维度仿佛在轻微的晃动、折叠。

  光线并非来自现代阳间的电灯。

  无数形态各异的古灯盏悬挂在书架的横梁上,或者随意放置在堆满杂物的角落矮几上:

  青铜莲灯:灯座是古老的蟠螭纹,燃烧着极其缓慢、几乎凝固的碧色烛火。

  温润青玉灯:形如竹节,内里流淌着自行发光的柔和暖白光晕。

  琉璃走马灯:光影摇曳中,灯壁上雕刻的模糊人形与异兽似乎在无声地流动故事。

  素白瓷碗灯:碗底飘着一点点油脂般的金色火光,光芒稳定却异常微弱。

  这些光源共同构成了书店核心区域那种既古老又温暖、既微弱又足够照亮字迹的特殊氛围。

  脚下是早已磨损得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深色地砖,缝隙里积着厚厚的灰色灰尘,踩上去有种异常的绵软和寂静。

  空气中飞舞着极其微小的、似乎由纯粹书卷气构成的金色光尘,在古灯光芒下如同安静的精灵。

  “唦……唦……唦……”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细微、带着某种奇特规律的摩擦声,从前方的光暗交界处传来。

  顾小眠立刻循声望去。

  只见在离门口最近、堆满了各种兽骨拓片和甲骨残片的巨大乌木书架之间,有一片还算规整的空地。

  那里放着一张低矮的茶几,材质像是风化严重的沉船木板。

  茶几上,摆着一个巨大的砚台——一方沉重的、通体暗紫、表面似乎有着天然星云状纹路的龙尾砚。

  旁边是几个墨锭(漆黑如夜、殷红如血、朱砂赤色),一个青铜笔架山,还有一盏造型古朴、燃烧着稳定金色火苗的豆形古陶灯。

  声音就来自那里。

  一只修长、骨节分明、指腹带着明显薄茧的手,正捏着一块古朴的鹅卵形松烟墨锭,在巨大的紫色星石砚台上,不急不缓地研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