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氧化铝陶瓷,从火箭到导弹(二)-《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587章 氧化铝陶瓷,从火箭到导弹(二)

  飞机在高空飞行,方文在驾驶飞机的同时,也在用异能观察着后舱的情况。

  在码放整齐的瓷器木箱旁边,七位新乘客拘束的坐在折迭椅上,龚修能则在旁边陪着他们。

  显然,他们并没有坐过飞机,对于高空飞行有一种本能的恐惧。

  方文出声道:“诸位不要紧张,我会安全将你们带到目的地的。”

  “长官,要多久时间到啊”其中一位问道。

  “本次飞行,预计耗时7小时,不会中途降落中转,你们可以在飞机上休息。”

  方文说完,剩下的事情就交给龚修能来做。

  龚修能热情询问道:

  “你们有没有觉得哪里不适比如头晕,耳鸣、想吐之类的”

  七人回复各有不同,有的才起飞时有点不适但现在已经恢复,有的感觉气闷想吐。

  龚修能对这些情况很清楚,取出泰山航空的特制晕机药,给不舒服的人服用,并吩咐要多休息,不要走动。

  七位乘客逐渐平复了紧张情绪,那些晕机症状也得到缓解。

  时间一点点过去,飞机从江西出发,飞到了湘东南的交战区。

  虽然通过雷达索敌装置与日军战机错开,方文还是驾驶飞机爬升高度到6000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飞过交战区,接下来的航程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七个小时2000公里的航程,中途进行了一次机内油料补充,就这样直接飞到了缅北基地。

  飞机降落后,一行人从飞机上下来,方文这才说明自己的身份。

  “现在已经抵达基地,有些事情可以说了。我叫方文,泰山航空总经理,也是邀请你们参与新材料研发的人。走吧,我先带你们去安顿,然后再谈正事。”

  说着,方文带着七人前往研究院的住宅区,给两家人安排了两套住房。

  随后,他带着两名陶瓷专家前往研究院,并召集化工组开会。

  人都到齐后,方文出声道:“这两位就是我从4000里外请来的陶瓷专家,有请两位做下自我介绍。”

  掌声中,两人站起。

  年长些的师傅先说:“我叫周景堂,师从“珠山八友”王大凡,在瑶里开窑烧瓷。我旁边这位是我徒弟和女婿陈守业,也是从小就学的手艺。”

  “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你来吗”方文问道。

  周景堂摇头:“现在兵荒马乱,家中作坊已经停业多时,家里几口人吃喝拉撒都顾不上,听说有活计,我就答应了。”

  “我们泰山的福利待遇一直都不错,这个你可以放心。找你们来,主要是想要仰仗你们的瓷器烧制经验,为我们的军用武器提供帮助。”

  “武器”周景堂茫然,与女婿对视一眼,他们只知道做陶瓷,从没想过会和武器扯上关系。

  在两人的疑惑中,方文继续说明。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武器,用来对付日本鬼子。但这种武器发射时,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普通金属材质会在高温下融蚀变形,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可以贴在金属上的陶瓷材料,好借助陶瓷的耐高温特点抵御高温。”

  两人在试图理解方文的话,实际上耐高温陶瓷涂料和传统陶瓷已经不是一个东西了。

  为此,方文说出自己记忆中的耐高温陶瓷涂料的一些知识。

  “我的意思是,陶瓷涂层在高温下熔融和分解等变化而不断自耗,从而带走大量热量,起到对物体的热屏蔽作用。而你们的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的功能,请你们来,就是想要结合你们掌握的陶瓷工艺,在我们的装置上附上一层耐高温釉体。”

  他这么一说,两人懂了。

  釉料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釉料会发生熔融、流动,最终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光滑、致密的玻璃质层。

  这层玻璃质层可以起到隔离外界高温、保护陶瓷坯体的作用,类似于耐高温陶瓷涂料在高温下通过自身变化来保护基底材料。

  陈守业不禁说出自己的理解:“就是说,要在你们的设备上做一层釉料,好在高温下起到隔热的作用。”

  “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相应的釉料配方,但没有陶瓷制作的经验,因此想请你们参与其中,也许能攻克这个难关。”

  经过一番交流后,两名陶瓷师傅总算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随即加入了化工组的新材料研发。

  陶瓷,这种中华传承悠久的工艺品,却早就随着科技变迁,已经成了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材料。

  方文主持研发的氧化铝陶瓷,就是陶瓷在工业上非常重要的一项应用。

  这种技术,目前只掌握在德国和美国的少数企业手里。

  他们利用掌握的技术,将氧化铝陶瓷做成火塞,锅炉内衬,发动机燃烧室内衬等多种耐高温材料。

  也正是因为这种技术的垄断,才让其他国家无法在耐高温装置上有所突破。

  同样,方文的工业体系,也对这种材质有着很大依赖,一旦欧洲全面开战,那时候这种材质的原料根本就不可能买到,只能自己制作。

  因此,掌握高质量的氧化铝陶瓷技术,不光能提升火箭弹性能,还可以扩充泰山的工业实力。

  紧张的研究工作进行着,化工组将氧化铝进行原料预处理,然后由两名陶瓷师傅做出衬套,再放进高温窑中进行烧制。

  这个过程中,即便是请来了两名陶瓷专家,也一样出现了连续性失误。

  毕竟氧化铝材质和他们的高岭土并不一样,需要的温度和高热变化过程也是不同的。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不断的烧制,并将每次烧制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一次次的数据排除。

  这是一个非常枯燥,且有可能长时间不会有结果的过程,并不是方文想要的。

  为了尽快缩短这个过程,方文决定参与其中,看看自己的异能和宝物能否起到促进作用。

  他也借此机会整理一番自己掌握的能力。

  机械感知是基础能力,来自印第安青铜小鼎的危险预警,来自蚕从纵目宝石的透视眼能力,还有南美马赛克宝石的召唤昆虫能力。

  这些能力,似乎都不能在耐高温陶瓷的研发中帮到忙。

  对了,还有一个秘宝。

  就是从格陵兰岛获得的维京王符文戒指。

  这个戒指可以产生奇特的雷电之力,但威力并不大,只不过能麻痹几米外的人。

  如此秘宝,在古代却是神器一般的存在,带着戒指的王者勇士隔空召唤雷电麻痹敌人,宛如神灵。

  可在方文手里,只用了一次,就是在对半导体设备进行优化的时候,借用了符文戒指的能力进行电场感应。

  对了,电场感应。

  实际上高温环境下,因为材料结构的变化,肯定会产生电荷释放,从而让电场变化。

  有了这个思路后,方文立刻去操作。

  研究院西面新建的窑区,方文戴上符文戒指,准备参与又一次的氧化铝陶瓷烧制。

  他从周景堂手里接过准备烧制的摆动喷管配件,喷管内衬已经贴上了氧化铝内衬,一种含 alo粉末、go烧结助剂、pva粘结剂的混合物。

  同时,他向右手食指的戒指注入了能量。

  顿时,电场感知开启。

  这是一种奇怪的感知状态,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一个个电场组成。

  有强有弱,相互作用。

  但基本上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方文用手指在坯体上摸去,胚体电场出现短暂的“涟漪式震荡”,这是胚体原子间微小位移以及人体电场干扰下导致的电荷重新分布。

  在方文的手指移开后,又恢复了原状。

  随后,方文将胚体放入窑中,由周景堂关上窑口,开始点火烧制。

  这时,方文给戒指注入了更多能量,以获得更强的电场感知。

  他‘看到’了。

  随着炉温升高,窑中的胚体电场出现高频不规则波动。

  从化学组那里的理论上看,应该是pva粘结剂开始分解为 、ho等小分子,极性分子脱离原有排列,电荷剧烈运动导致的电场紊乱。

  “温度是多少”方文连忙问道。

  化工组的人将一根金属探温器从窑中抽出,回道:“400度。”

  对此,方文没有说什么,只是将这个温度节点,以及变化记在心里。

  很快,第二个高温变化阶段出现。

  胚体电场波动突然“断崖式减弱”。

  这是胚体物质中的pva在高温下大量分解,剩下氧化铝和氧化镁的无机颗粒。

  在配方反应中,叫做脱脂过程,去除材料中的有机物。

  方文立即让化工组的人再次测温。

  550度。

  等等,方文从电场变化中,发现了问题。

  胚体的脱脂过程不完整,还有残留。

  而这时,温度却在继续升高,并不利于彻底脱脂。

  所以,氧化铝陶瓷的制作过程,并非是一次性的。

  他果断要求停止这次烧制。

  另开了一窑继续。

  但这次,有特别要求。

  温度需要保持在400——600度之间,持续一小时。

  果然,这种方式烧制下,胚体的脱脂过程很彻底。

  随后,窑口开启,滚烫的胚体件被夹出,放入另一个窑中。

  这个窑温度要求达到1800度。

  温度不断升高中,方文能感应到新的“离子型电场”缓慢增强。

  这是氧化铝因热运动加剧,脱离晶格束缚成为“自由离子”形成的微弱电场。

  当温度接近 1200度时,电场中突然出现“短暂的平滑区”,这是氧化镁烧结助剂融化形成玻璃相信号,玻璃相中的 o-快速迁移,暂时平衡了 al 的电荷分布,使电场波动减小。

  当温度达到 1600度时,离子电场强度骤升新高,信号从“弥散状”转为“致密的块状分布”,这是氧化铝晶界融合的关键阶段,自由离子在晶界处集中迁移,形成强电场。

  这个环节很关键,氧化铝陶瓷能否烧结成型,就要看反应的是否充分。

  方文连忙出声道“保持这个温度。”

  保持窑温,是两位陶瓷专家的技术活,两人立即开始忙碌起来。

  在两人的努力下,窑温上升速度减缓,从1600度缓慢升至1800度。

  这个过程中,氧化铝陶瓷化在逐渐成型。

  方文这才出声:“关窑火,等冷却。”

  两名陶瓷专家立即按照要求去操作。

  接下来就是等到窑温自然冷却,然后取出烧结好的胚体看看效果了。

  这需要一段时间,方文先行离开,只留下两名陶瓷师傅和化工组的人等待。

  周景堂和徒弟对视一样,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师父,这方总经理在干嘛啊。”

  “我也看不懂,但总觉得他做的好像是对的。”

  “你看不懂怎么能知道对错”

  “当年我师父烧过一窑他没有烧制过的新品,也是这么心中有数般。”

  “真要是烧制好了,那可真神了。”

  研究院三楼方文独立办公室内。

  从窑区回来的方文,将自己记下的反应过程,以及关键数据抄录在纸上,并进行注明。

  每个温度,每个步骤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烧制窑从一个变成两个,先要进行400-600度的脱脂窑,然后才是高温窑烧结。

  这应该才是成功的关键。

  可是否是对的,还得看成品,撰写完氧化铝陶瓷烧制工艺步骤的方文,离开了办公室,前往其他厂区视察。

  24小时过去,窑温已经降至自然温度,该开窑了。

  周景堂和徒弟小心打开窑口,将其中的胚体取出。

  随后交给化学组进行检测。

  经过一番检测后,霍端阳拿着报告找到方文报喜:“总经理,烧制成功了,这是第一件烧制成功的胚件,你的说下烧制的经验,好给我们借鉴。”

  方文微笑道:“我昨天已经将数据和我的一些猜测写出来了,给你。”

  他将两页纸递给霍端阳。

  看着纸上的内容,霍端阳不禁出声道:“你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对应的反应过程都写下来了。要是这些数据是对的,完全可以按照你的进行复制,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做出成品。那我现在就去组织重新开窑。”

  霍端阳兴冲冲离开了。

  化工组按照方文写的内容,进行了一比一复刻。

  重新烧制的过程非常顺利,氧化铝陶瓷竟然真的可以按照那些步骤烧制出来。

  至此,泰山有了属于自己的耐高温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现在有了耐高温材料,新的火箭弹就可以使用新的摆动喷管配件。

  这样的话,原本在60年代才会出现的导弹,就有了提前实现的可能。

  更关键的是,在没有芯片技术的情况下,方文也可以实现‘惯性机械制导’了。

  一旦实现的话,那将是超越v-2火箭的战略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