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皇做梦都没想到《西游记》的作者,竟然是他那才华出众的小舅子沈平。
“真是沈平?”
楚皇面露惊讶,赞叹道:“他可真是才华横溢啊!善诗词、善策论、善书法,如今竟然书都著的这么好?简直是文曲星下凡啊!这孩子是真对朕的胃口啊!”
沈宁笑呵呵道:“臣妾起初也很惊讶,没想到这书竟是他写的。”
楚皇疑惑道:“那他为何要著书啊?是因为喜欢吗?”
沈宁解释道:“沈平说是喜欢,不过臣妾看是因为他想赚点钱花。”
“著书赚钱花?”
楚皇无奈摇头,“不过这倒也符合他的身份。”
说着,他又问道:“那著书赚钱吗?”
沈宁直言道:“著书不一定赚钱,但他这本《西游记》很赚钱。”
楚皇十分好奇,“很赚钱?能有多赚钱?”
沈宁道:“沈平说五日赚了近万两。”
“???”
楚皇瞠目结舌,不可思议的望着沈宁,“多少?!五日赚了近万两!?”
他虽然是皇帝。
但五日赚近万两这数字,还是让楚皇忍不住大惊。
他没想到沈平这本书竟然会如此赚钱。
沈宁微微点头,沉吟道:“这还只是《西游记》第一卷,还仅仅是在应天府五日赚的钱。”
楚皇忙追问道:“那他想写几卷?”
沈宁应声道:“沈平说要写十二卷,一个月一卷,而且他和宋恺与刘子晋两人已经成立商行,准备自己进行印刷,然后经由漕运运到其他省府进行售卖。”
“虽然后续单卷售价肯定没有这么高,但市场在扩大,书卷在增多,如果他们漕运顺利,臣妾保守估计,这本书能给他们带来几十万两的利润!”
楚皇:???
他感觉人都懵了。
他万万没想到,沈平著一本书,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这他娘的简直是天才啊。
楚皇忙问道:“这......这也是沈平想出来的主意?”
沈宁点点头,“没错,沈平的想法,刘子晋当商行掌柜,宋恺去找的漕运关系,他们明日就要开始干了。”
她对于楚皇没有任何隐瞒,也没必要隐瞒。
她就是要让楚皇知道,她们是自己人,自己人没有秘密。
“真是了不得啊!”
楚皇想着那几十万两,眼眸泛亮,“朕没想到,沈平竟还是个经商天才。”
说着,他看向沈宁,问道:“那......那他为何不找朕呢?宋恺有关系,朕也有关系啊!朕是他亲姐夫啊!”
沈宁:......
你当然有关系。
你是楚国皇帝,谁能有你的关系硬?
沈宁忙解释道:“陛下放心,您若是需要,沈平的钱就是您的钱。”
楚皇尴尬一笑,“宁儿你看,朕不是这个意思。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何况朕是个皇帝。朕的意思是,咱们之间的关系不用搞的这么生分,朕是皇帝不假,但朕也是他的姐夫啊!”
“他不偷不抢,不欺行霸市,不搜刮民脂民膏,靠自己本身赚钱,朕高兴都来不及,肯定会支持他啊!”
沈宁问道:“陛下,要不这商行,您也入一伙?”
听闻此话。
楚皇十分激动。
他自然想入伙。
他真是穷怕了,但偏偏身边又没有争气的给他搞钱。
“这哪合适啊!”
楚皇连连摆手,“朕又没出钱也没出力,上来就入伙,那不是强盗吗?”
说着,他继续摆手,“不行不行!这不合适!”
沈宁沉吟道:“陛下,这没什么不合适的,您不是说最近锦衣卫都缺响了吗?”
“是啊!”
楚皇无奈叹息道:“明面上的锦衣卫有户部拨响,但暗中的锦衣卫都是靠着朕的私库支撑!这次江南水患都快将朕的私库掏空了,朕也正为此事发愁!”
沈宁继续道:“沈平他们的书虽然能走漕运,但毕竟途径的省府不算多。他们若是用马车将书辗转到地方,路上会很麻烦,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反正京城锦衣卫也时常到省府办差,您何不调出来一个小旗,专门帮沈平押送书籍?”
“只要有锦衣卫跟着,那这书无论运到哪都畅通无比,您帮沈平这么大的忙,拿三成利润总归不算多吧?一个小旗的人马换三成利润,也解决了您私库的紧张啊!这样您的锦衣卫才能发展壮大!”
她自然是希望沈平和楚皇的利益纠缠在一起的。
因为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会更近。
有人损害沈平的利益,那就是损害楚皇的利益,楚皇能坐视不理吗?
所以沈宁给楚皇三成利润看似多,但对于沈平的长远利益来看,一点都不多。
三成利润换皇帝当靠山?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听着沈宁的话。
楚皇眼眸泛亮,面露欣喜,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这......这不太好吧?朕就出一个小旗的人,就拿人家沈平三成利润?”
沈宁解释道:“关键您若是不出这个小旗的人马,这生意他们就不好做,甚至做不成,那就没有钱赚,所以这有什么不好的?您跟沈平客气什么?”
说着,她低声道:“沈平说今后他还会让刘子晋做点别的生意,肯定能赚钱,这么好的机会,陛下得抓住啊!”
楚皇接着道:“那朕占三成多不多?”
“不多不多。”
沈宁忙道:“宋恺和刘子晋各占两成,陛下和沈平各占三成,这是多好的事啊?现在沈平这书刚出第一卷,而且商行刚刚成立,正缺陛下提携他们呢!”
楚皇笑呵呵道:“那......那朕就入一伙?明日你跟沈平说说,这伙算咱们两人的。”
“没问题。”
沈宁笑吟吟道:“那就算臣妾和陛下两人的。”
.......
翌日。
国子监放学后。
沈平和宋恺两人直奔刘子晋买的宅子而去。
刘子晋直接请了几天假,准备将这摊子事彻底支起来。
反正他已经彻底放弃科举,先将商行撑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城西府院内。
刘子晋正争分夺秒的指挥着招募的工匠,安装印刷器械,将买的油墨、纸张等运到屋子内。
“真是沈平?”
楚皇面露惊讶,赞叹道:“他可真是才华横溢啊!善诗词、善策论、善书法,如今竟然书都著的这么好?简直是文曲星下凡啊!这孩子是真对朕的胃口啊!”
沈宁笑呵呵道:“臣妾起初也很惊讶,没想到这书竟是他写的。”
楚皇疑惑道:“那他为何要著书啊?是因为喜欢吗?”
沈宁解释道:“沈平说是喜欢,不过臣妾看是因为他想赚点钱花。”
“著书赚钱花?”
楚皇无奈摇头,“不过这倒也符合他的身份。”
说着,他又问道:“那著书赚钱吗?”
沈宁直言道:“著书不一定赚钱,但他这本《西游记》很赚钱。”
楚皇十分好奇,“很赚钱?能有多赚钱?”
沈宁道:“沈平说五日赚了近万两。”
“???”
楚皇瞠目结舌,不可思议的望着沈宁,“多少?!五日赚了近万两!?”
他虽然是皇帝。
但五日赚近万两这数字,还是让楚皇忍不住大惊。
他没想到沈平这本书竟然会如此赚钱。
沈宁微微点头,沉吟道:“这还只是《西游记》第一卷,还仅仅是在应天府五日赚的钱。”
楚皇忙追问道:“那他想写几卷?”
沈宁应声道:“沈平说要写十二卷,一个月一卷,而且他和宋恺与刘子晋两人已经成立商行,准备自己进行印刷,然后经由漕运运到其他省府进行售卖。”
“虽然后续单卷售价肯定没有这么高,但市场在扩大,书卷在增多,如果他们漕运顺利,臣妾保守估计,这本书能给他们带来几十万两的利润!”
楚皇:???
他感觉人都懵了。
他万万没想到,沈平著一本书,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这他娘的简直是天才啊。
楚皇忙问道:“这......这也是沈平想出来的主意?”
沈宁点点头,“没错,沈平的想法,刘子晋当商行掌柜,宋恺去找的漕运关系,他们明日就要开始干了。”
她对于楚皇没有任何隐瞒,也没必要隐瞒。
她就是要让楚皇知道,她们是自己人,自己人没有秘密。
“真是了不得啊!”
楚皇想着那几十万两,眼眸泛亮,“朕没想到,沈平竟还是个经商天才。”
说着,他看向沈宁,问道:“那......那他为何不找朕呢?宋恺有关系,朕也有关系啊!朕是他亲姐夫啊!”
沈宁:......
你当然有关系。
你是楚国皇帝,谁能有你的关系硬?
沈宁忙解释道:“陛下放心,您若是需要,沈平的钱就是您的钱。”
楚皇尴尬一笑,“宁儿你看,朕不是这个意思。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何况朕是个皇帝。朕的意思是,咱们之间的关系不用搞的这么生分,朕是皇帝不假,但朕也是他的姐夫啊!”
“他不偷不抢,不欺行霸市,不搜刮民脂民膏,靠自己本身赚钱,朕高兴都来不及,肯定会支持他啊!”
沈宁问道:“陛下,要不这商行,您也入一伙?”
听闻此话。
楚皇十分激动。
他自然想入伙。
他真是穷怕了,但偏偏身边又没有争气的给他搞钱。
“这哪合适啊!”
楚皇连连摆手,“朕又没出钱也没出力,上来就入伙,那不是强盗吗?”
说着,他继续摆手,“不行不行!这不合适!”
沈宁沉吟道:“陛下,这没什么不合适的,您不是说最近锦衣卫都缺响了吗?”
“是啊!”
楚皇无奈叹息道:“明面上的锦衣卫有户部拨响,但暗中的锦衣卫都是靠着朕的私库支撑!这次江南水患都快将朕的私库掏空了,朕也正为此事发愁!”
沈宁继续道:“沈平他们的书虽然能走漕运,但毕竟途径的省府不算多。他们若是用马车将书辗转到地方,路上会很麻烦,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反正京城锦衣卫也时常到省府办差,您何不调出来一个小旗,专门帮沈平押送书籍?”
“只要有锦衣卫跟着,那这书无论运到哪都畅通无比,您帮沈平这么大的忙,拿三成利润总归不算多吧?一个小旗的人马换三成利润,也解决了您私库的紧张啊!这样您的锦衣卫才能发展壮大!”
她自然是希望沈平和楚皇的利益纠缠在一起的。
因为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会更近。
有人损害沈平的利益,那就是损害楚皇的利益,楚皇能坐视不理吗?
所以沈宁给楚皇三成利润看似多,但对于沈平的长远利益来看,一点都不多。
三成利润换皇帝当靠山?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听着沈宁的话。
楚皇眼眸泛亮,面露欣喜,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这......这不太好吧?朕就出一个小旗的人,就拿人家沈平三成利润?”
沈宁解释道:“关键您若是不出这个小旗的人马,这生意他们就不好做,甚至做不成,那就没有钱赚,所以这有什么不好的?您跟沈平客气什么?”
说着,她低声道:“沈平说今后他还会让刘子晋做点别的生意,肯定能赚钱,这么好的机会,陛下得抓住啊!”
楚皇接着道:“那朕占三成多不多?”
“不多不多。”
沈宁忙道:“宋恺和刘子晋各占两成,陛下和沈平各占三成,这是多好的事啊?现在沈平这书刚出第一卷,而且商行刚刚成立,正缺陛下提携他们呢!”
楚皇笑呵呵道:“那......那朕就入一伙?明日你跟沈平说说,这伙算咱们两人的。”
“没问题。”
沈宁笑吟吟道:“那就算臣妾和陛下两人的。”
.......
翌日。
国子监放学后。
沈平和宋恺两人直奔刘子晋买的宅子而去。
刘子晋直接请了几天假,准备将这摊子事彻底支起来。
反正他已经彻底放弃科举,先将商行撑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城西府院内。
刘子晋正争分夺秒的指挥着招募的工匠,安装印刷器械,将买的油墨、纸张等运到屋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