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山高路远,愿君平安-《与君决》

  B边塞的风沙刮的人脸生疼。

  坐在城墙上,南玉书瞧着旁边的南屿川。

  南玉书的声音随着风飘进了他的耳朵里。

  “受了这么多的罪,你后悔吗?”

  面对她的询问,南屿川扭过头来看着她,灿然一笑。

  “自然无悔。姊姊,你还记得横渠四句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她轻轻吟诵着,仿佛又回到了当时在学堂共同学到此篇时的情景。

  最初南屿川身上也有一些世家子弟的坏毛病。

  可后来或许是这四句启发了他,自此发愤图强,一心只为了百姓。

  因此,她怎么可能不记得呢?

  正如她今日来到西疆一样。

  虽说有为了南屿川的缘故,但也不妨碍她心中惦记着百姓。

  君子论迹不论心。

  论心无圣人,论迹无君子。

  南屿川轻笑一声,“姊姊,你可有悔?”

  “生死无悔。”

  南玉书认真的回道。

  她的眼里带着光,目之所及皆是风沙与霜雪的边城。

  边塞的风沙,让太多人迷失了回家的路上。

  可若是有机会,她还是希望待那些守护了百姓的英雄们回家。

  “你为女子身,有许多迫不得已和无可奈何。姊姊,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南屿川实在是太认真了。

  认真到南玉书热泪盈眶。

  她自幼与南屿川游相同的抱负。

  可这一切最终还是被一句女子身打破了。

  她是女子,本就该待在后院里,相夫教子,生儿育女。

  她是女子,本就该操持庶务,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守好妇道。

  抛头露面可不是女子该做的事情。

  从前南玉书也问过为什么,最终得到的答案也就一句——

  “你是女子,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好在还南屿川明白她心里的苦,日日不停歇的为前朝之事奔忙着。

  他所做的每一份都该有南玉书的功劳。

  虽说明面上她不能抛头露面。

  但南玉书始终是站在南屿川身后最坚定的军师。

  “南大人,南嫔娘娘,百姓们要见你们!”

  后头走上来了一位将领,脸上带着激动之色。

  他对着南玉书和南屿川拱了拱手。

  “如今疫情已经止住了,就连洪涝也暂时有所消退。百姓们如今总算是有了喘息之机,因此想见二位一面。”

  南屿川和南玉书对视一眼,一同下了城墙往城内走去。

  百姓们大多集聚于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免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

  而那些身患疫情的人已经被隔离了起来。

  如今有了南玉书带来的药材,日日吃着药,病情也有所好转。

  他们双方并不在同一处,可这一刻目光所及终处落在了南玉书和南屿川的身上。

  还不如等他们询问缘由,百姓们纷纷自发跪倒在地。

  “多谢南娘娘,多谢南大人救命之恩。”

  听着百姓们一声高过一声的声浪,热泪盈眶的感觉再次涌了上来。

  他们的付出并没有白费。

  誓与边城共存亡的决心也被百姓们看到了。

  “诸位请起。”

  南玉书和南屿川缓解了自己激动不平的内心之后。

  南玉书扬声说道。

  “诸位便是要谢,也该谢陛下英明神武。吾乃后宫妃嫔,乃是有了陛下的恩典,才能够带着粮食和药材前来此处。”

  说到这里,她深吸口气,这才继续。

  “若非陛下英明,调集了京城周边的食物与药材,只怕我只身前来也不能有任何用处。再者,南大人也是被陛下派来的,足以证明陛下慧眼识人。”

  她把所有的功劳全部都堆到了魏玄祁的身上。

  这是她和魏玄祁之间的约定。

  同样也是她的不得已而为之。

  南屿川也明白南玉书的难处,立刻朝着京城的方向下跪,高声附和。

  “微臣多谢陛下赏识之恩。今日西疆边境平定,有赖于陛下的英明。吾皇之名,万世流传。”

  而随着他这一番话落下,百姓们也纷纷高声呼喊

  “吾皇之名,万世流传。”

  “吾皇之名,万世流传。”

  在好不容易将百姓们激动的心安抚好之后,南玉书和南屿川这才回了城主府。

  “你怪我吗?”

  二人坐在大堂内,南玉书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南屿川只是笑着摇头。

  “姊姊做的事情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我知你的报复,也知你的心意,哪里会怪你呢?更何况若非子子不顾自身安危,对着陛下威逼利诱,只怕这些药材和粮食也是送不到这里来的。”

  他知道这背后一切都会有南玉书的努力。

  南玉书深深点头。

  二人相视一笑,有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

  而等他们启程回京的那一天,西疆的边塞已经完全平定。

  或许这里的风沙依旧大的惊人,可总有一些人祖祖辈辈守在这里,守护者边疆,守护着边疆的百姓。

  有朝一日,或许这里也能变成一片安乐之地。

  洋洋洒洒的马车队已经等在了城墙下,南玉书今日妆容庄重,端的是一副大气威严的样子。

  她容貌娇艳,身着一身偏红色宫服。

  头上的金钗鸾冠更是映衬出了她的光芒四射。

  在他们启程这一日,百姓们纷纷前来相送。

  南屿川就站在南玉书身旁,身着一身玄色官袍。

  他的一只手臂微微抬起,南玉书的手顺势搭了上来。

  站在城墙上看着下方挨挤挤的人群,他们只觉得这些日子的努力没有白费。

  疫情和洪涝带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可总有人在绝望中焕发生机。

  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诸位请回吧。”

  在场众人的眼眶皆有些酸涩,而有些百姓更是痛哭流涕。

  “南娘娘,南大人,我们舍不得你们走。”

  听着下方人的高呼,南玉书深吸口气。

  “此去回程,愿诸君于此永世安宁。愿西疆平静,我朝再无战争侵略之扰。此后或许再无重逢之日,在此祝愿大家平安喜乐!”

  她一番话落下,南屿川在身旁接口。

  “有缘与诸位度过一段时间,已是三生有幸。西疆的风沙养了西疆的风土人情,此后,山高路远,愿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