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时机已到,再临前线!-《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绍儿,你有没有觉得,兄长刚才笑得很阴险?”

  火炉旁,孙尚香压着嗓音说道。

  孙绍不动声色,把仅剩的烤鱼夹起,默默送入口中,道:

  “我阿父才不阴险呢。”

  “这不是你阿父。”孙尚香强调道:“你阿父早就去世了。”

  “你阿父才去世呢。”孙绍气鼓鼓反驳。

  孙尚香被怼的不轻,立马恼羞成怒,拎着孙绍的后脖领提起。

  “阿父救...唔唔唔...”

  孙绍刚要呼救,就被捂住嘴巴。

  “敢跟我顶嘴?哼!”孙尚香夹着孙绍去往远处...

  另一边。

  蒋干看着发笑的周瑜,没来由一阵毛骨悚然。

  “公瑾...你笑什么呢?”

  蒋干又倒了杯酒,囫囵吞枣喝下去,不像是暖身子,反而像是压惊...

  “士元让你来的吧?”周瑜笑眯眯发问。

  “嗯...”蒋干试探道:“公瑾意下如何,咱们赶快启程离开吧?”

  “不急。”周瑜重新躺回摇椅上,“待我再钓上几尾鲜鱼,正好佐酒。”

  对于蒋干的到来,周瑜心中已经明了。

  一方面,庞统通过蒋干,来给自己通风报信。

  另一方面,也是有意救下蒋干性命。

  从头到尾、自始至终,蒋干都被君臣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耍的团团乱转。

  哪怕到了此时,依旧浑然不觉。

  倘若不去管蒋干,待到“赤壁之战”结束,绝对会被曹操千刀万剐泄愤...

  估计庞统也是心里过意不去,这才在临走脱身之时,把蒋干支到周瑜这边,也算是给了一条活路。

  到底是自己发小,何况还有一定才能,留在身边任用挺不错。

  别看蒋干被耍的像是个傻子,那是因为周瑜先知先觉,与庞统有心算无心,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正常而言,蒋干绝对是一位优秀的说客,辩论之名独步江淮,无人能敌。

  “这都什么时候了...”蒋干焦急道:“咱们先离开,等到了丞相那边,有喝不完的美酒、享不尽的佳肴。”

  “子翼。”周瑜优哉游哉道:“既来之、则安之,我还能害你不成?”

  “公瑾。”蒋干有些坐不住,“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莫要瞒我。”

  “士元间也。”周瑜悠悠道:“所谓的铁索连舟,乃是必死之局,曹操败局已定。”

  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在蒋干耳中,无异于晴天霹雳,整个人呆愣当场。

  “你...你们...”

  蒋干猛然起身,表情惊骇欲绝,一度失语不能言。

  “待会儿给家里写封信。”周瑜提醒道:“趁着尚未东窗事发,赶快让他们离开,免得被曹贼夷灭三族。”

  “我在庐江留有人手,可以接应他们。”周瑜自顾自说道:“从今往后,就留在我身边做事,肯定不会亏待你。”

  蒋干宛如一尊雕塑,任凭江风拂面,此刻都没了知觉...

  腊月严寒,但蒋干内心更冷!

  “看来我已经无法离开了...”

  “都是朋友,子翼何必挑明?”

  “嘶...”蒋干深吸一口凉气,“公瑾,放着丞相的远大前途不要,非要屈居孙刘之下吗?”

  “谁告诉你,我是为了孙刘而战呢?”

  周瑜说罢猛然提杆,一尾大鱼被带上来。

  “噔噔噔...”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孙尚香与孙绍就像问道腥味的小猫,眼巴巴又跑过来。

  “你们够了啊。”周瑜板着脸道:“吃了一整天了,剩下的鱼获要拿回去,留作晚膳所用。”

  姑侄二人齐齐露出失望之色,但想到晚膳有鱼吃,又立马高兴起来。

  夕阳西下,一行人踏着暮色而归。

  蒋干认命般跟在身后,得知真相后,已经不奢望还能离开,内心感到无尽的迷茫...

  回到府上,周瑜把孙绍交给大乔,把鱼获交给小乔。

  然后带着蒋干去往书房,并派人去通知顾邵与陆逊。

  “写吧。”

  周瑜把笔墨推到蒋干面前,道:

  “别说我不够意思,至少没坑你以及全家性命。”

  “唉~”蒋干长叹一声,提笔开始写信。

  不写不行,除非蒋干想让家族被夷灭,否则只能听从周瑜的安排。

  “笃笃笃...”

  待到蒋干写完书信,敲门声适时响起。

  “进。”

  陆逊与顾邵推门而入,看到蒋干后都是一愣。

  旋即意识到什么,不由满眼期待看向周瑜。

  “铁索连舟成矣。”

  “恭喜长辈!”

  两个小年轻都非常兴奋,同时对周瑜升起无限景仰。

  从无到有,他们是亲眼见证,周瑜的计划一步步走向成功。

  能在当今天下大势下,从曹刘孙三家中火中取栗,很难不升起钦佩之情。

  “孝则。”

  “晚辈在。”

  “你辛苦一趟。”周瑜递过信件,“持此物连夜返回淮南,把子翼的家人接走。”

  “还有诸将的家眷,也都已经抵达庐江,一并全都带来。”

  江东一众青壮武将,全都签下投名状,已经回信把家人秘密送往庐江。

  孙权以及主力大军都在前线,后方的看管并不严。

  加上时下隆冬,不出门也很正常,消失一批人神不知鬼不觉...

  “晚辈遵命。”顾邵接过信件。

  “伯言,俘虏如何了?”周瑜转而问道。

  “回长辈,让他们上阵作战,恐怕还有些难度。”陆逊回答道:“但老老实实跟着咱们,绝对没有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安抚与犒赏,两千俘虏已经初步稳定下来。

  让他们为周瑜效死,目前尚且不现实。

  但跟着白吃白喝,这些人倒也没意见。

  “很好。”周瑜颔首道:“不需要他们作战,能老实跟着足矣。”

  “引火之物准备如何?”

  “长辈放心,已经准备非常多,足够燃起一场滔天大火!”陆逊语气振奋。

  “做好准备,物资装船。”周瑜安排道:“等到家属都接来,立即启程去往前线。”

  周瑜笃定有东南风,但具体哪天刮,心里却也没底。

  必须尽早抵达前线,待到战机出现后,能第一时间发起进攻。

  待到安排妥当,顾邵与陆逊顾不上晚饭,立即前去忙碌事务。

  起身离开书房,蒋干被软禁在此,暂时委屈一下。

  等周瑜来到餐桌上时,大乔、小乔、步练师、孙尚香已经齐齐在此等候。

  “开饭!”

  周瑜施施然坐下,夹起一块鱼肉送入口中。

  年关临近,年年有余...

  对于各路诸侯而言,过完年之后,天下间就会“多余”出来一位新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