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重归故里,传宗接代,开枝散叶-《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公瑾还真是看得起我啊。”

  庞统自顾自开口,不禁陷入迟疑之中,显然内心在犹豫。

  说到底,若只是交朋友,周瑜自然是绝佳的对象。

  但若是选择效忠效力,周瑜目的的底子太差劲...

  周瑜见状不仅没失望,反倒有些惊喜。

  自己什么情况?一穷二白!

  在这种情况下,庞统都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陷入犹豫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好兆头。

  周瑜非常清楚,眼下就差一把火,庞统或许就会答应下来。

  “我听闻,刘备客居荆州,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刘玄德三顾茅庐,遂有诸葛孔明的隆中对。”

  “未出草庐而敢断言天下三分,助刘玄德成就一番大业。”

  周瑜激将道:“瑜自诩不弱于人,眼下的处境与当时的刘玄德也没区别,不知道凤雏有没有卧龙的魄力与自信呢?”

  当初刘备一穷二白,寄人篱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而诸葛亮更是放言,按照隆中策略行事,天下三分刘备有其一。

  眼下,周瑜与当初的刘备差别不大,都是一穷二白,并且遇到了与卧龙齐名的凤雏。

  卧龙有魄力与自信,助刘备成就一番事业。

  凤雏有没有这个魄力与自信呢?

  倘若不敢答应,是不是说明,凤雏不如卧龙呢?

  “公瑾。”庞统幽幽道:“这个激将法并不高明...”

  以庞统之智,岂能看不出周瑜的把戏?

  “自然。”周瑜莞尔一笑,“但激将法并不怕被看穿。”

  看穿又如何?

  只要庞统不是聋子,周瑜这一番话入他耳中,心中就很难不泛起涟漪。

  “如何证明凤雏不弱于卧龙?”周瑜自问自答,“当然是与卧龙一样,选择一条同样艰难的道路。”

  “如何证明凤雏强于卧龙?”周瑜微笑道:“我可以助士元一臂之力!”

  “哈哈哈~”庞统顿时仰天大笑,“好一个周公瑾!”

  “明明是你有求于我,现在反倒成你帮我?”

  “当今天下,所剩诸侯无非曹刘孙。”周瑜分析道:“曹操大势已成,士元就算前去投效,论资排辈也得不到重用。”

  曹操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

  庞统就算有天大的名声,过去之后也能屈居之下。

  “再说刘备,已经被卧龙抢先一步。”周瑜嘴角微翘,“凤雏难道要拾人牙慧,去给卧龙当副手吗?”

  “至于孙权。”周瑜不屑道:“气量狭小,连我都不能容,能成什么大事?”

  “除此三家外,刘琦、刘焉如豚犬耳,韩遂、马超如蛮夷耳,追随他们就如明珠暗投,一身抱负不能施展。”

  “士元!”周瑜沉声道:“放眼天下,舍我其谁!”

  “你我联手,何尝不是一种互相成就?”

  话音落下,船舱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周瑜看着面前的庞统,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该拱的火也拱了,接下来就看对方如何选择。

  “呵呵。”

  庞统忽而发笑,笑容中充满释然。

  “一切都是天意啊,静极思动走一趟江东,就正好与公瑾相识...”

  庞统说是来江东躲避战祸,这个说法对也不对。

  以襄阳庞氏的家世,庞统躲在家里,也不会受到战火波及。

  所谓的静极思动,无非是荆州已经归顺曹操,而庞统并不想为其效力,这才跑来江东躲一躲,避免被曹操下令征召。

  好巧不巧,庞统刚来到江东,就得以结识周瑜。

  并且在一日之间,周瑜又从江东出走。

  这一系列变故,在庞统看来简直就是天意的安排。

  大名鼎鼎的凤雏客走他乡,纵横江淮的周郎辞官归乡,命运让两人相遇相识。

  眼下,面对周瑜发出的邀请,若是拒绝...岂不是辜负上天的安排?

  念及此处,庞统最终下定决心。

  “公瑾,你成功说服我了。”

  “哈哈哈~”

  周瑜好似卸下千斤重担,如释重负大笑。

  “得凤雏先生相助,大事成矣!”

  “既然刚才提到孔明的隆中对,如今我们行船于长江之上...”庞统笑而问道:“不知周郎对我的“江上对”是否感兴趣?”

  周瑜神色一敛,严肃郑重道:“请先生赐教,周郎洗耳恭听!”

  “当今天下,大势清晰。”庞统侃侃而谈,“曹操大军压境,孙刘联手对敌。”

  “天下何去何从,皆凝聚在此一役之上。”庞统分析道:“此战无非两种结果,曹操胜、孙刘败;曹操败、孙刘胜。”

  “曹操胜,旌旗席卷天下,余者传檄而定!”

  “孙刘胜,一切皆有可能...”

  庞统的意思很明白,倘若曹操获胜,周瑜就别折腾了,在大势面前一切都是扯淡。

  只有孙刘联军获胜,将曹操的势力赶回北方,才会有变数发生。

  “公瑾。”庞统正色道:“若让你主持大战,胜负...”

  “必胜!”

  都没等庞统把话说完,周瑜便直接表明态度。

  “任凭曹操有百万大军,在水上作战也绝非我敌手!”

  没有一丝迟疑、没有一丝犹豫、更没有一丝胆怯。

  这一刻,周瑜身上散发的强烈自信心,不禁令庞统为之动容。

  “好!”庞统一拍大腿,道:“公瑾既有必胜之心,我便舍命陪君子一次!”

  言毕,庞统霍然起身,郑重对着周瑜下拜,道:

  “承蒙公瑾看得起,吾愿效犬马之劳!”

  “快快请起!”周瑜相对而拜,激动道:“此乃天授凤雏于吾!”

  “主公!”

  “士元!”

  二人四手紧紧握在一起,不由同时仰天大笑。

  或许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历史上庞统也是先追随周瑜...

  “士元,你的“江上对”是什么,快快与我说来。”周瑜忍不住道。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周瑜顿时愕然,脱口道:“这不是孔明的隆中对策吗?”

  “哈哈~”庞统抚须而笑,“然也。”

  “眼下只有荆州能落入手中。”庞统自信道:“且看是孔明助刘备得之,还是我助主公得之。”

  “计将安出?”周瑜连忙请教。

  “重返联盟,统帅孙刘!”庞统不假思索。

  周瑜追问道:“我已出走江东,如何重返?”

  “主公且安心返乡。”庞统神秘一笑,“会有人帮咱们、求咱们重返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