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刘备:兵力后勤都比周瑜雄厚,优势在我!-《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当当当~~~”

  连绵不绝的鸣金声响起,不仅仅限于张刘联军。

  面对周瑜率军到来,成都城头同样敲响警钟,无数大军来到城头上戒备。

  同样,四散城外的张刘联军,也不敢继续保持原本的阵型。

  四万大军开始收缩阵型,放弃继续包围成都,转而全军聚集在一起。

  随着周瑜的到来,成都的格局随之发生剧变。

  城头上。

  “完了完了...”

  刘璋六神无主,慌里慌张、自言自语道:

  “大耳贼与贼道人还没走,这这这...怎么又来个周瑜?这该如何是好!”

  “主公无忧。”严颜安慰道:“老朽定保成都无虞。”

  “能无忧么...”刘璋一拍大腿,“早知道就不该宰周瑜,肯定签订的条约太苛刻,这才把周瑜惹恼,兴兵大举进攻咱们。”

  “咳咳~”严颜轻咳一声,提醒刘璋注意言辞。

  刘璋忙不迭醒悟,意识到刘巴还在场,不平等条约正是出自后者之手。

  刚才的一番言论,不免有埋怨的意味在其中。

  “都怪那个诸葛匹夫!”刘璋猛然破口大骂,“若非受他蛊惑,我岂会交恶周瑜?”

  “没错。”严颜连忙附和,“大耳贼狼子野心,一开始就没安好心!”

  刘巴见状心中暗笑,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如今刘巴在成都的地位。

  刘璋将其依为心腹,严颜更是视为军师。

  尤其是在“许靖事件”之后,刘巴俨然是刘璋麾下第一文臣,深受信任与重视。

  “使君、老将军。”刘巴开口道:“我觉得周瑜突然前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嗯?”刘璋忙不迭追问,“先生此话怎讲,周瑜肯定是来报复咱们,还能有什么益处不成?”

  “城外若只有刘备,或者只有周瑜,对成都而言自然是一件坏事。”刘巴伸手指着城外,“但眼下城外有两只恶虎,说不定就是好事啊。”

  “先生之意...”严颜眼睛一亮,“坐山观虎斗?!”

  “然也!”刘巴抚须道:“刘备与周瑜本就有仇,双方还都惦记成都,不管是出于仇恨还是利益,双方必然对上。”

  “恶虎在城外,咱们在城内,暂时不会有任何危险。”刘巴继续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甚至会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妙啊!”刘璋一拍大腿反应过来,“只要周瑜与刘备争斗起来,成都就没有危险。若周瑜与刘备能两败俱伤,咱们就能化险为夷!”

  “使君英明!”刘巴拱手道:“正是这个道理。”

  “好好好!”刘璋欣喜道:“依先生之见,咱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守好城池,静观其变。”刘巴言简意赅。

  “老将军。”刘璋当即吩咐,“就按照先生计策行事!”

  “老朽遵命。”严颜没有任何意见。

  刘璋拉着刘巴的手,亲切道:“若无先生教诲,璋恐怕早沦为阶下囚,甚至是冢中枯骨。”

  “使君既然庇护我,在下自当报答使君。”刘巴正气凛然道。

  “退敌之事,先生可一言决之!”刘璋承诺道:“璋定当言听计从!”

  “定保使君性命无忧!”刘巴同样也给出承诺。

  乍一听没任何毛病,但实际上...

  保刘璋性命与保成都安危,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城外。

  四万张刘联军,已经全部收缩至一处。

  瞭望台上,以刘备、张鲁为首者,都在眺望江水上的舰队。

  “来者不善呐。”刘备神色严峻,“从战船数量来看,周贼动用的兵力不俗。”

  “两三万之众。”诸葛亮推测道:“数量上不及咱们,看来也是怕荆州空虚,被曹操、孙权趁虚而入,留下了一定兵力留守。”

  “刘皇叔。”张鲁沉声道:“周瑜突然前来,局势愈发复杂,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怕什么?!”张飞嚷嚷道:“咱们兵力更多,周瑜小儿敢来,定教他有去无回!”

  “翼德说的没错。”关羽抚须道:“周贼只善水战,步战不过泛泛之辈,上岸一战定不是我军敌手。”

  “主公!”赵云拱手道:“末将愿为先锋,率军前去挑战一二。”

  不否认周瑜水战的能力,但关张赵明显对己方步战的本领更自信,根本就不带怕的。

  “不急。”刘备摆手道:“且看周贼接下来作何反应,是否有上岸的打算。”

  “刘皇叔。”张鲁询问道:“若周瑜不上岸,就赖在船上不走,咱们又当如何?”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联军固然不虚周瑜上岸。

  但反之,周瑜不上岸...联军也没什么办法。

  “孔明。”刘备问策道:“对此你可有什么见解?”

  “那就耗着便是。”诸葛亮稍作沉吟,“周贼显然是刚突破白帝城,溯江而上、转入岷水,然后再一路至此。”

  “想必此时此刻,周瑜出兵的消息,已经被送到曹操、孙权的案前。”诸葛亮笃定道:“此二人绝不会错失良机,肯定会找荆州的麻烦。”

  “待到荆州战事吃紧之时,且看周贼还能否坐得住?”诸葛亮最后道:“是舍了荆州不要,跟咱们继续在此对峙,还是返回荆州救援呢?”

  众人听罢诸葛亮的分析,不由暗暗点头,觉得有几分道理。

  “反正咱们也不强攻。”法正紧接着道:“跟刘璋耗着是耗,多一个周瑜也没什么影响。”

  “先把周瑜耗走,再把刘璋耗到山穷水尽,益州照样还归咱们!”

  见两位重要谋士都这么说,刘备听罢心中大定,振奋道:

  “好,那就继续耗着,咱们在葭萌关有的是粮食!”

  “刘璋也好、周贼也罢,他们的后勤肯定都不如咱们!”

  因张松暗中输送,以及收取今秋北部农税,刘备在葭萌关确实有大量屯粮。

  首先可以确定,这些粮草比之成都的库存,肯定要雄厚不少,这也是刘备敢于对耗的原因。

  其次周瑜远道而来,哪怕是走水运,路上不会有什么折损,但输在后继无力。

  且荆州比之益州,产粮量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刘备觉得周瑜也耗不过己方。

  继刘璋方面,敲定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后,刘备方面也定下计策,选择与周瑜对耗下去。

  “耗着也好。”张鲁认可道:“以免咱们与周瑜两败俱伤,到头来白白便宜刘璋。”

  “是这个道理。”刘备连连点头。

  岷水之上。

  舰队抛锚停船,完全没有上岸的意思。

  周瑜与庞统并肩而立,站在座舰顶层眺望。

  “看来刘备、张鲁方面,没有跟咱们交手的意思。”周瑜望着敌营笑道:“正中士元的计策啊。”

  “呵呵~雕虫小技而已。”庞统轻笑抚须,“此刻刘璋也好、刘备也罢,肯定认为咱们是刚到蜀中。”

  之所以没从葭萌关直接南下,而是选择兜一个圈子,为的就是迷惑敌人。

  从葭萌关去往成都,周瑜率军势必自北向南杀来。

  行军方向会暴露情况,以诸葛亮的智慧,不难猜到葭萌关陷落。

  庞统的计策就是反其道行之,先从葭萌关退回江州,然后再从江州赶来成都。

  周瑜率军走岷水赶来,行军方向变成了从南往北而来。

  在惯性思维下,所有人都会觉得周瑜攻破白帝城之后,就溯江而上一路直达成都。

  岂不知,周瑜已经入蜀多日。

  先去葭萌关兜了一圈,然后又兜了一圈,假意入蜀之后就直奔成都。

  “孔明肯定不想跟咱们两败俱伤。”庞统侃侃而谈,“看架势,打定主意要把咱们耗走,显然是在寄希望于曹操、孙权之辈。”

  “或者说自负后勤雄厚,想拖到咱们粮尽退兵。”

  “刘备后勤确实雄厚。”周瑜忍不住笑道:“不过如今都进了咱们的口袋。”

  拿下葭萌关后,周瑜可谓发了笔横财,囤积的粮草一口气都拉走了...

  “哈哈哈~”庞统闻言大笑,“拖吧!耗吧!”

  “再过些天,去往葭萌关的运粮队迟迟不归,孔明想必就能察觉不对。”

  “不过到那时也就晚了。”庞统得意道:“等敌军发现葭萌关已经丢失,根本没有粮草运粮,估计他们离着断粮也就不远。”

  “咱们拖到刘备、张鲁粮尽,主公即可上岸进攻,把他们一网打尽!”庞统振奋道:“等收拾了刘备、张鲁后,再掉头进攻成都。”

  “有子初在城中为内应,想必成都唾手可得!”

  “士元这次又胜过诸葛一阵呐!”周瑜称赞道。

  “哪里。”庞统咧嘴一笑,谦虚道:“分明是主公强于刘备!”

  “哈哈哈~”君臣二人相视大笑。

  诸葛在明,庞统在暗,有心算无心之下,前者定然落入后者圈套。

  刘备窃蜀未果,周瑜坐拥荆州,后者的底蕴必然强于前者。

  自然而然,这两对君臣组合的对决,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刘备方面自负陆战更胜一筹,粮草更加雄厚。

  岂不知,周瑜方面压根没打算上岸,还暗中把葭萌关掏了。

  双方都在等着对方粮尽退兵,可惜刘备方面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