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张任:大耳贼?贼道人?以我观之,插标卖首-《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罪将张任,拜见周公。”

  “将军快快免礼。”周瑜亲自搀扶,“当不得如此称呼。”

  这称呼当初就有人喊,一方面自家老爷子严词反对,另一方面周瑜也有些羞耻。

  周公的地位已经类似圣人,周瑜可没脸被人这么喊,否则也太不害臊了。

  张任在思前想后,最终还是选择向周瑜投降。

  其一,不想让刘璋落到张鲁手中。

  其二,不想让益州落到刘备手中。

  第一点不必多言,刘璋与张鲁的恩怨,张任作为属下知之甚详。

  第二点...张任就是单纯厌恶刘备。

  毕竟从刘备没入蜀时,张任就强烈反对,后续更是强烈反对刘备掌兵。

  在张任的视角中,周瑜进攻益州,好歹还算有正当理由,因食盐之事而起。

  但刘备反攻刘璋,那就是纯粹的恩将仇报。

  自然而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张任宁愿周瑜获得最终胜利,也不想看到刘备小人得志。

  “明公,罪将有一事相求!”张任跪在地上不起身,“还望您一定答应!”

  “将军请讲。”周瑜正色道:“在下无有不允!”

  “只要您能救我主一命,罪将这条命就卖给你。”张任下拜道:“从今往后,为明公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周瑜郑重承诺,“此一役,无论如何我都会保全刘璋性命。”

  “有违此言,天诛地灭!”

  “多谢明公!”张任感激再拜。

  古人郑重承诺,周瑜当众发下誓言,足以让张任看到诚意。

  要知道,在司马懿对着洛水胡咧咧之前,这种誓言性质的承诺。

  但凡当众说出口,就不用去怀疑真实性。

  “将军可以起身了。”

  “谢明公。”

  周瑜弯腰搀扶,张任这才从地上起身。

  “不瞒将军。”周瑜再度开口,“目前蜀中的情况是这样...”

  没做任何隐瞒,周瑜把刺探到的军情,详细告知张任。

  刚才众文武也在商议,尚且没讨论出一个所以然,周瑜想问问张任有何看法。

  毕竟相较于外人,张任在蜀中多年,肯定能加了解情况,说不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谏言。

  “明公,我谏言先灭张刘二贼。”张任听罢立马表态。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让周瑜先去跟刘备、张鲁拼个你死我活,刘璋岂不是坐山观虎斗?

  待到鹬蚌相争、两败俱伤,刘璋就能跳出来渔翁得利。

  一时间,众文武心思急转,甚至看向张任的目光都流出冷意。

  周瑜不置可否,开口道:“接着说。”

  张任径直起身,从案几上拿起笔墨,径直来到一堵墙前站定,提笔就开始在上边勾勒。

  众人见状不解,但很快就看出眉目,这分明就是蜀中大致的地理地形图。

  但张任绘画出大概轮廓后,最后划出三条纵向的线条,分布在蜀中内、外、中三部分区域。

  “明公请看。”张任又在地图上,分别标注几个重要城池关隘。

  如成都、雒县、葭萌关、白水关...不一而足。

  “我主在成都,城中驻军两万。”

  “北边的雒县,城中驻军一万。”

  “然后就是张鲁与刘备,此刻正在强攻雒县,二人合兵四万。”

  “明公位于白帝城。”张任再度标出眼下的位置,然后又在地图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横线,与之三条纵线相连。

  纵线不清楚,但横线从蜀中延伸至白帝城,显然是长江无疑。

  自然而然,三条纵线明显是蜀中的区域性河流。

  “这三条河分别是岷水、沱水、涪水。”张任继续讲解,“沿长江逆流而上,可分别进入这条三河中。”

  “其中,岷水与沱水,都可以抵达成都。”

  “一条相对靠内,一条相对开外,故而这两条河也被分别称为内水、外水。”

  “而第三条则被称为中水。”张任指着其中一条纵线,手指在地图上延伸,“走这条河可以直抵葭萌关附近!”

  “砰!”周瑜兴奋的一拳砸在案几上,“妙哉!”

  讲到这里,众人哪里还能不明白。

  不管是周瑜方面,还是张任方面,都知晓刘备是从葭萌关南下。

  自然而然,葭萌关必然是刘备的后勤据点。

  “明公。”张任沉声道:“末将建议走中水入蜀,先不去往成都,绕开主战场,趁着敌明我暗,咱们直取葭萌关!”

  “一方面,拿下葭萌关,可以掐断敌军的粮草后勤。”

  “另一方面,还可以掐断敌军离开的退路。”

  “打蛇七寸,真乃妙计也。”庞统赞不绝口。

  “保蜀中太平者。”周瑜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将军也!”

  “明公过奖了。”张任情绪低落,“只是不想我主蒙难,能不想让蜀中落入奸人之手,大耳贼忘恩负义,贼道人蛊惑百姓,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将军放心!”周瑜承诺道:“周某不敢自诩仁义,但绝对不会祸害蜀中!”

  “多谢明公。”张任欠身一礼。

  “诸位。”周瑜环顾众人,“对于张将军的策略,谁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众人互相看了几眼,没人站出来说话。

  很显然,对于张任提出的策略,在座众人一致赞同,哪怕庞统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不得不感慨,还是本地人更了解蜀中。

  尤其张任还是本地将领,比之普通人更加熟悉山川河流,设计出合适的战术战略。

  “好。”周瑜沉声道:“既然都不说话,那就按照张将军的方略进军!”

  “魏延。”

  “末将在。”

  “命你率亲兵营,留守白帝城,接应后续粮草。”

  “遵命。”魏延小小失落。

  相较于留守工作,显然上前线更有吸引力。

  不去管魏延的小心思,周瑜紧接着开口,道:

  “张将军,益州军方面...还劳烦您出面一二。”

  “遵命。”张任径直答应。

  有张任出面,俘虏的益州军定能快速融入大军。

  对底层士卒而言,既然将军都投降了,他们也没死扛的道理。

  “剩余大军...”周瑜起身道:“随我直扑葭萌关,掐断敌军的粮道与退路!”

  白帝城就留下八百亲兵,剩下的三万大军一股脑都带走。

  尽管留守兵力不多,但足以保证白帝城的安全。

  毕竟,方圆千里范围内,已经没有其他敌人。

  没有任何势力的力量,能够威胁到白帝城。

  “谨遵命!”一众文武纷纷起身领命。

  随即,白帝城开始紧锣密鼓准备起来...

  ——————

  成都。

  刘璋站在城头上,探头探脑朝北仔细倾听,耳中已经没有隐约传来的喊杀声,昭示着战事暂且停了下来。

  “贼军真的停手了...”刘璋欣喜道:“昼夜不停打了十天,终于是停下来了。”

  “呵呵。”刘巴轻笑道:“昼夜轮番十日攻,就算是牲口也知道累。”

  “看来吴懿最终扛下来了。”严颜欣慰道:“缓一口气,后续还能再支撑一段时间,形势一片大好!”

  “哈哈哈~”刘璋得意大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到二贼进攻雒县再次受挫,我看火候就差不多了!”

  对于刘璋这番言论,刘巴与严颜都没反驳。

  或许没那么绝对,但只要雒县能扛住,难受的绝对是张刘联军。

  无法派遣斥候刺探详细战况,成都方面只能如此分析。

  只不过不能说全错,但也不尽然全对。

  雒县目前的情况,显然与成都方面的推测,还是有着一定的出入。

  尤其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恐怕任凭刘璋想破脑袋,都想象不出此等画面。

  雒县衙门。

  吴懿、费观二人看向来者,脸上都带着费解之色。

  “孝直,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法正端坐下方,抚须轻笑,说道:

  “二位,可愿归顺刘皇叔?”

  吴懿也好、费观也罢,乍闻此言都是一呆,二人不禁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