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老妖婆欺负大乔?周瑜第一个不答应!-《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嫂嫂,您怎么来了?”

  不清楚大乔的来意,这让孙权有种失控的感觉。

  尤其这些年来,在孙权的默许、暗示下,大乔母子过得并不好...

  大乔没有说话,径直朝主位逼去。

  不得已,孙权只能起身让开位置。

  没办法,大乔明面上是长嫂,手里又捧着孙策的灵位。

  众目睽睽之下,孙权不能有半点不敬之意。

  大乔正襟危坐,将灵位重重放在案几上,冷声道:

  “妾本寡居之人,不该在人前抛头露面,今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小乔也来到周瑜身边坐下,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我听闻,城中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大乔凤眼一横,看向孙权质问道:“仲谋,可有此事?”

  大乔所言,自然指的是诸葛亮传出的谣言闲话。

  此事已经被周瑜戳穿,但知晓实情者并不多,起码孙权以及众文武不知晓。

  “嫂嫂息怒...”孙权连忙解释,“都是一些刁民乱嚼舌根,小弟已经处理。”

  “刁民?怕不是曹操吧!”大乔冷哼道:“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是刁民能写出来的辞赋?”

  “仲谋,你大哥临终前,把大位传给你继承。”大乔质问道:“你这个吴侯是怎么当的?就这么被人欺辱到脸上吗?!”

  “嫂嫂息怒,嫂嫂恕罪。”孙权下拜请罪,“是小弟做得不好,平白让嫂嫂受辱。”

  “我的丈夫已经去世,不知我丈夫的旧部可还在?!”

  “曹操老贼,这不仅是在欺辱我!更是在欺辱先主!欺辱整个江东!”

  “你们若是畏战,不如把我们姐妹拱手送人、讨好曹操!”

  有道是主辱臣死,大乔此言一出,下边文臣武将的被激得眼珠子都红了...

  江东,乃孙策开创出的基业。

  除了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乃是孙坚的旧部外。

  剩余的文臣武将,包括周瑜、张昭都是孙策时期的大臣。

  简而言之,在场的绝大多数,全是孙策的旧部。

  大乔披麻戴孝、手捧灵位,当众说出如此一番话,效果可想而知。

  “夫人放心,我等誓死不降!”

  “定要与曹操老贼决一死战!”

  “曹贼欺人太甚,必须开战!”

  一时间,大殿上群情激奋,再无人敢于说什么投降,开战情绪都被调动起来。

  “公瑾。”

  “在。”

  “你是江东的大都督。”大乔沉声道:“如今江东有多少可战之兵?”

  “回夫人。”周瑜大声道:“我江东有精兵五万,粮草战船无数!”

  “好!”大乔愤愤道:“曹贼辱我江东太甚,当倾其所有、全力以赴而战!”

  看到这里,诸葛亮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周瑜迟迟没有发作。

  原来后手在这里,心中感慨周瑜算计之巧妙。

  造谣二乔之事,周瑜显然要一鱼两吃。

  不仅以此拿捏诸葛亮,逼迫签下不平等盟约。

  更要以此拿捏孙权,逼孙权不得不拿出全部兵力迎战。

  曹操欺辱孙策遗孀,欺辱孙权的长嫂。

  尤其孙权的位置,还是从孙策身上继承。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敢不全力以赴?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眼下孙权敢说半个“不”字,别说大乔、周瑜不答应,下边的文武都不答应。

  低头阴沉着一张脸,孙权心中快速思索破局之策。

  周瑜与小乔对视一眼,夫妻二人相视而笑。

  五万大军已经拿出来,接下来就该攥到周瑜的手中。

  “公瑾,你本就是江东的大都督,此战就由你来统帅三军将士。”大乔直接说道。

  不等周瑜开口,孙权急忙跳出来阻拦。

  “嫂嫂容禀,小弟已经任命程老将军与公瑾兄长,分别担任左右都督。”

  全军出击的事情,孙权没办法阻拦。

  但在人员任命上,大乔就不能一言决之,孙权还是有开口的余地。

  “令出二门,乃军中大忌!”大乔反问道:“连我一介妇道人家都懂的道理,仲谋何以如此糊涂?”

  “这...”孙权辩解道:“程老将军经验丰富,公瑾兄长才智过人,二人取长补短、相互搭配,对此战更为有利。”

  孙权这话倒也挑不出毛病,大乔一时间不知如何反驳,向小乔投来求助视线。

  昨晚姐妹二人对了一晚上“台词”,孙权之言显然不在预演剧本内,对大乔而言有些超纲。

  小乔看向周瑜,周瑜依旧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看向...诸葛亮!

  心中叹息一声,诸葛亮明知道被利用,但还是不得不出面。

  尽管江东已经拿出五万大军,但令出二门确实不妥,诸葛亮也明白这个道理。

  此战关乎刘备势力存亡,诸葛亮不想有任何风险。

  “吴侯此言差矣。”诸葛亮开口帮衬,“江淮之间,谁人不知?水战无出周郎其右者。”

  “程老将军确实经验十足,但更多的是在陆战上。”诸葛亮侃侃而谈,“此一役对战曹操,显然是要在水上决出胜负,大都督的经验、能力更值得信赖。”

  程普虽然是三代老将,但却不是南方人...甚至还是幽州人!

  尽管在江东多年,水战肯定也会,但跟周瑜碰瓷还差远了。

  “在我看来,程老将军的经验,既不能帮到大都督,还会导致令出二门。”诸葛亮拱手道:“在下愚见,还是只由大都督统帅便是。”

  “孔明。”孙权不悦道:“此乃我江东内政,不需外人置喙。”

  “吴侯这话不对。”诸葛亮反驳道:“盟军不仅有江东的五万大军,更有我方的两万大军,在下也需要为己方的士卒负责。”

  “对于大都督...”诸葛亮沉声道:“我代表刘皇叔方面,深表支持,并愿意全权听从大都督的吩咐与调遣。”

  “倘若换作其他人...”诸葛亮摇头不再多言。

  简而言之,周瑜当盟军统帅,刘备方面言听计从,换作其他人则不买账!

  大乔与诸葛亮,一内一外,全力支持周瑜,并把孙权彻底架住。

  有心反对,苦思冥想却找不到角度...一时间孙权心急如焚!

  “军国大事,岂容你一个寡妇在此说三道四?”

  门口再度响一道声音,众人下意识回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