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夏侯涓家书一封,马幼常出使邺城-《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邺城

  丞相府。

  “拜见丞相!”

  大殿内无数文武,尽皆起身恭迎。

  曹操居中而行,从一排排群臣旁边擦身而过。

  走到主位之上,曹操施施然坐下,轻声道:

  “都坐吧。”

  “谢丞相!”

  群臣躬身再拜,回到各自位置上落座。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可有什么大事发生?”曹操开口询问。

  自赤壁大败后,曹操并未第一时间回到北方。

  先是退居襄樊,而后又去支援合肥。

  在合肥监督一段时间水军组建,曹操又北上回到家乡谯县。

  一直拖到现在,曹操才在大败后,第一次返回邺城。

  “启禀丞相。”荀攸起身道:“您南巡期间,邺城一切如常、河北风平浪静。”

  “呵呵~”曹操自嘲一笑,“公达不必为我隐晦,败了就是败了,以前又不是没败过。”

  “丞相胸襟,令人钦佩。”荀攸微微欠身。

  “公达坐镇后方,才教人更加安心呐。”曹操嘉奖道:“吃了这么大败仗,后方没冒出来牛鬼蛇神作乱,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对于其他诸侯而言,治下有人举旗造反的事情,发生次数要多得多。

  “丞相过奖了。”荀攸回到位置坐下。

  “既然内部无事,那就说说外部吧。”曹操微微提高嗓音,“各路诸侯进来都有什么动向?校事府出来回话。”

  校事府,曹操组建的特务机构。

  对内,秘密监察官员。

  对外,暗中收集情报。

  “启禀丞相,凉州有报,韩遂起兵征讨武威太守张猛。”

  “瞧瞧。”曹操嗤笑道:“肯定是得知我赤壁大败、实力大损,立马就不安分起来。”

  赤壁之战前,或者说曹操南下荆州前。

  西北方面的马腾、韩遂两大军阀,对于朝廷的态度已经非常恭敬。

  马腾举族入朝,全家搬到邺城定居,这就算是彻底归附曹操。

  只留下长子马超,在外统领原来的部队。

  韩遂没马腾这么干脆,但派遣了一个儿子前来邺城,说白了就是质子。

  二人这种行动,无疑表明他们对于曹操的态度。

  显然是又敬又畏,不想与之为敌。

  但赤壁大败后,韩遂立马耐不住寂寞。

  立即开始在凉州境内扩充势力,率军吞并武威郡。

  反观马腾,估计此时肠子都悔青了...

  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哪怕曹操坐拥北方,也绝对是伤筋动骨的重创。

  如此大败传遍天下,足够让许多诸侯重新蠢蠢欲动。

  “唉~”曹操长叹道:“赤壁之战,天时有变,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可恨!”

  众文武闻言皆沉默不语,好在曹操只是感慨一句,没有过多伤春悲秋。

  “南边呢?”曹操再度发问,“听闻此前周孙刘三家又起冲突,后续结果如何?”

  “启禀丞相,周瑜夺取江夏,孙权退守江东,刘备流窜入蜀。”

  “好一个周公瑾。”曹操忍不住道:“荆州这块宝地,竟还真让他站稳了。”

  “另有消息传来,周瑜下令在荆州境内,大兴教育、大办医疗,而且统统不收取费用。”

  “啧~”曹操轻哼道:“好一手邀买人心的手段。”

  “丞相。”荀攸开口道:“周瑜文韬武略,不可小觑啊。”

  “嗯。”曹操深以为然,“没想到戎马倥偬半辈子,半路又突然杀出个周瑜,真教人意想不到...”

  当今天下诸侯,全都是早早起家,然后延续至今。

  哪怕孙权年幼,可孙氏基业也是其父、其兄早早打下的基业。

  在各大势力都定型时,异军突起冒出个“新诸侯”,这是所有人都没料到的事情。

  “经此一役,大军短期无力南顾,尽可能想办法间接干涉吧。”曹操转而说道:“即日起,屯田养兵、休养生息、恢复军民。”

  “待到缓过来这股劲...”曹操眼神冷冽,“先把西北这群匹夫收拾干净!”

  “喏!!!”

  ——————

  江陵。

  夏侯氏缓缓睁眼,发现床帏已经被拉开。

  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只是稍稍有些刺目,下意识眯了眯眼睛。

  期待的目光看向一旁,发现空荡荡没人,心中不由略微失落。

  昨夜初次侍寝周瑜,多少还是会期待,能在夫君怀里醒来...

  夏侯氏旋即便摇头失笑,暗想怎会生出小女儿心态。

  “醒了?”周瑜的声音在屋内响起。

  夏侯氏眸子顿时露出一抹惊喜,快速在屋内张望。

  这才看到周瑜精赤着上身,盘腿坐在一旁的案几前,持笔正在写着什么。

  “夫君!”夏侯氏甜甜喊了一声。

  顾不得酸软的腰膝,随意披上一件纱衣起身。

  白嫩的莲足踩踏在地板上,迈着小碎步来到近前。

  “您在做什么呢?”夏侯氏依偎过来。

  周瑜适时放下毛笔,拦住佳人杨柳小腰,笑道:

  “夫人是妙才将军之女,妙才将军又是曹公之弟,我勉强算是半拉女婿呗。”

  “噗嗤~”夏侯氏忍不住发笑,“夫君真会说笑,您一战逞威,曹伯父恐怕不敢攀这门亲。”

  “哈哈~我想也是。”周瑜笑着附和,“攀不攀亲且不说,写封信打个招呼总没错,也算全了礼节。”

  说话间,竹简上的墨迹已干,周瑜将其卷起。

  “来吧。”周瑜示意道:“你也给家中写信,我派人一起送过去。”

  夏侯氏挤进周瑜怀里,撒娇道:

  “妾不堪鞭笞,现在浑身骨头都酥了,还请夫君相助。”

  “好。”

  周瑜会心一笑,从身后揽住夏侯氏,下巴搁在她的香肩上。

  就像大人教小孩写字那般,夏侯氏握着笔,周瑜握着她的手。

  “多谢夫君。”

  夏侯氏道谢一声,然后开始书写家信。

  此举既是撒娇,又能让周瑜过目信件内容。

  否则夏侯氏写完后,再让周瑜检查内容,未免就显得有些生分。

  很快,夏侯氏就写完信件,上边没太多内容,就是说了下近况而已...

  “夫人贤惠。”周瑜凑在夏侯氏耳垂边,轻声道:“无需这般小心翼翼,为夫信得过你。”

  感受着周瑜言语中浓浓的信任,夏侯氏心都醉了...

  转身扑进周瑜怀中,藕臂紧紧抱住。

  “夫君~”夏侯氏动情道:“妾身要您疼爱...”

  “现在?”周瑜眉头一挑。

  “嗯!”

  得到夏侯氏的肯定答复,周瑜一把将其抄住抱起。

  夏侯氏惊呼一声,连忙环住周瑜脖颈。

  “来人呐。”周瑜大声道:“把信件给军师送去。”

  说罢,便抱着夏侯氏朝榻上而去,口中调笑道:

  “加班咯~”

  ......

  城外,码头。

  “交代的都记住了吗?”

  “先生放心,学生谨记。”

  马谡背着行囊,身旁还跟着几个随从。

  “信件拿好,这是你的保命符。”庞统叮嘱道:“此去邺城,务必谈好购盐之事,事成之后,我亲自为你请功。”

  “学生绝不负先生所托!”

  “去吧。”

  庞统站在岸边,目送马谡登上船只,逐渐消失在视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