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围点打援?周瑜看穿奸计!-《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的气氛为之一顿。

  “具体什么情况?”

  “快说啊!”

  “到底怎么回事儿?”

  短暂寂静后,诸将七嘴八舌、急切询问情况。

  “肃静!”

  周瑜威严的声音响起,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赶路辛苦,先下去休息片刻,喝口水、喘口气,再来告知不迟。”

  孙刘已然出兵围城,众人还在长沙,无论如何都来不及赶回。

  早一刻知晓、晚一刻知晓,已然没有意义。

  “谢主公。”信使被人搀扶下去。

  “为将者,遇事切记冷静。”周瑜训诫道:“自己先慌了神,还如何能分析情况呢?”

  “谨受教!”诸将齐齐垂首。

  魏延目睹这一幕,心中赞叹不已,这才是王者风范...

  待到众人逐渐平静下来,周瑜再度开口,道:

  “孙刘围城,说明咱们的事情已经暴露,两家意识到被耍了。”

  “故而同仇敌忾,联合出兵进攻南郡。”

  片刻后,信使去而复返,已经没有气喘吁吁之态。

  “说说吧,具体是如何暴露?”周瑜对此比较好奇。

  “回主公,江陵方面也不太确定。”信使回答道:“孙刘骤然发难、突袭南郡、包围江陵,事先没有任何征兆。”

  “我军斥候一直都有盯梢,孙刘两家一直在江夏对峙,并未传来异常情报。”

  “看来对方早已知晓,只是引而不发罢了。”周瑜推测道:“孙刘假装对峙,迷惑麻痹我方。”

  “子山、子敬两位先生,也是这般判断。”信上附和一句,继续道:“孙刘乃是在夜间发难,乘船连夜出发,天亮后便抵达江陵、兵临城下。”

  “我军斥候来不及提前预警,因而被对方得手。”

  待到信使说完,众人都在消化内容,一时无人言语。

  “君侯,江陵守军几何?孙刘敌军几何?”魏延忍不住询问。

  “守军五千,敌军...”周瑜粗略一算,“至少有四万之众。”

  “八倍之差...”魏延皱眉道:“不好守啊。”

  “战况如何?”周瑜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呃...”信使愣了下,脱口道:“还没开打,孙刘两家一直在打造器械。”

  “嗯?”周瑜眼神一凝,察觉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追问道:“你出来前,敌军围城几日?”

  “回主公,三日有余。”

  “一次试探佯攻都没有?”

  “没有。”

  周瑜听罢不由陷入沉思,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对了。”信使从怀中取出一物,“这是子敬先生给您的信。”

  周瑜把信件拿到手中,立即拆开查看内容。

  信中,鲁肃把孙朗前来、定下婚事,以及孙尚香离开之事,详细告知周瑜。

  并在信中猜测,或许是孙朗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导致孙刘知晓情况。

  “你是怎么从城中出来的?”周瑜突兀询问。

  正常而言,四万大军围城,足以把江陵围的水泄不通。

  “回主公,晚上借夜色偷偷溜走,倒也没遇到什么麻烦...”

  “呵呵~”周瑜轻笑一声,“原来是在钓我呢!”

  刚才就意识到哪里不对,结合鲁肃信件,以及信使突围的难度,终于明白关键点在何处。

  “主公,您有什么发现?”吕蒙连忙追问。

  “信上说,孙朗曾去过江陵,代孙权巡视。”周瑜分析道:“不难判断,孙刘肯定借机刺探清楚虚实,知晓城中具体兵力。”

  “在明知江陵守军不多的情况下,却并未迫不及待发动进攻。”周瑜继续道:“甚至信使可以轻易溜走出来...”

  “到底是联军疏忽呢?还是故意为之呢?”

  孙刘联军走水路抵达江陵,不存在行军劳累的问题。

  安营扎寨后,只需打造出简易的云梯,就能对江陵发动进攻。

  甚至可以在江夏,提前打造好云梯,装船后运到前线。

  兵临城下直接发动攻城,不给任何反应的时间,江陵大概率要失守。

  可偏偏孙刘在明知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还不紧不慢打造攻城器械,甚至让信使轻易溜出来...

  多方面综合下来,让周瑜有了一个隐约的猜测。

  “敌军是想引诱君侯回军救援。”魏延脱口而出。

  “很有可能!”甘宁大声赞同。

  “孙刘忌惮主公。”吕蒙沉声道:“怕江陵城破,您索性就不回去,直接留在荆南发展势力。”

  “这是想把咱们引回去,然后再一网打尽呐。”蒋钦也回过神。

  “咱们留在荆南,孙刘还需辛苦来攻,不如引咱们回去省事。”陈武也顺着思路往下捋。

  “如此说来...”凌统机灵道:“江陵暂时安全!”

  “在咱们回军之前,应当没有破城的危险。”徐盛紧随其后。

  “除非明确知晓,我军不回去了,孙刘才会直接吃下江陵。”潘璋最后总结。

  周瑜见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事情分析的七七八八,不由大感欣慰。

  诸将或许综合能力,不如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但也绝非泛泛之辈,当得起时之良将的水准。

  “你们说的不错。”周瑜沉声道:“所以不用太过心急,尽快整编好长沙的兵力,咱们再回军救援也不迟!”

  “遵命!”诸将起身答应。

  庆功宴便议事,商讨之后便立即散去,诸将纷纷前去忙碌。

  荆南之行,得兵六千之众。

  要拉着这群人去跟孙刘干仗,必须好好收拢一下军心,免得一碰就碎...

  “文长。”周瑜看向待在原位的魏延,问道:“子翼呢?”

  “回君侯,子翼先生在我家中,或许还在睡呢...”

  “嗯。”周瑜微微颔首,“你能弃暗投明,我非常欣慰,往后就留在我身边。”

  “承渊。”

  “在。”默默立于身后的丁奉开口答应。

  “交接一下,往后由文长来统领亲兵营。”

  “喏。”丁奉当即领命。

  魏延闻言大喜,下拜道:“谢君侯栽培!”

  “错了。”周瑜微笑提醒。

  魏延稍稍一愣,连忙开口道:“谢主公栽培!”

  “对咯。”周瑜当即起身,吩咐道:“陪我出去一趟。”

  “主公要去哪里?”魏延立即询问,“末将对长沙还算熟悉。”

  “黄老将军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