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没日没夜的忙碌,桃溪村总算勉强收拾出了个大概模样。
祠堂被清理出来,虽然依旧破败,但至少能遮风挡雨,成了全村人临时的庇护所。
村中的空地被平整出来,杂草和垃圾也被清走,看起来不再那么像鬼村了。
赵老七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召集了各家户主,站在祠堂前的空地上。
他指着周围那些经过初步清理、但依旧残破不堪的木屋和院子,声音沙哑而无力:
“乡亲们,屋子……大概就这些了。有好有坏,有大有小。都说说吧,这……该怎么分?”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片沉默。
村民们互相看了看,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和依赖。
桃溪村的这些村民,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或手艺人,逃荒路上习惯了听从指令,让他们出力干活没问题,但让他们自己动脑子想这种关乎各家利益的分配方案,却是一个个都成了闷葫芦,全都眼巴巴地望着赵老七,指望他拿主意。
等了半天,没人吭声,赵大俊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爹,你说了算呗,你说咋分就咋分。”
这句话像是点燃了导火索,赵老七连日来的疲惫、压力、恐惧和此刻的无奈瞬间爆发了!
他气得额头青筋直跳,几乎要七窍生烟,猛地一跺脚,吼道:
“我说了算?!我说了算?!什么都我说了算!要你们长脑子是干嘛用的?就知道蛮干吗?这是大家的事!都得想辙!”
村民们被他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跳,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他,现场气氛更加凝固了。
赵老七吼完,胸口剧烈起伏,看着眼前这群唯唯诺诺的村民,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但他也知道,发火解决不了问题,村里的决定最终还得靠他。
强压下怒火,喘了几口粗气,大脑飞速运转,片刻之后,他咬着牙,几乎是逼着自己想出了一套眼下最可行的方案:
“行!都没主意是吧?那我来说!”
他声音低沉却带着决断,“咱们现在不搞那么细!也搞不起!首要任务是先安顿下来,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他伸手指点着:
“第一,祠堂最大最结实,但那是祖宗的地方,不能常住,家里有老人、孩子多、或者身体不好的,优先安排到祠堂两边的厢房里暂住!那里稍微修整一下还能将就!”
“第二,剩下那些还能勉强住人的木屋,别管院子大小了!按家里男丁的人头算!家里男丁多的,出力多的,就分稍微大一点、结实一点的屋子!男丁少的,就分小点的!这样公平,谁也别抱怨!”
“第三,那些完全塌了、根本没法住的破屋子,先不管!把还能用的木头、瓦片都拆下来,集中堆放!以后盖新房或者修房子都用得着!”
“第四,现在是困难时期,谁都别挑三拣四!分到好点的屋子的,也别说就永远是你的!等以后村子缓过来了,咱们再重新丈量土地,统一规划,好好盖新房!到时候再重新分!”
“第五,分到屋子后,自己家负责修缮!村里会尽量提供工具,但材料、人力,主要靠自己!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衬着点!”
他环视一圈,目光锐利:“就这么办!有没有意见?”
这套方案虽然粗糙,但至少给出了明确的原则和暂时的解决办法,优先照顾了弱势群体,也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并且最后那一句“到时候重新再分”给未来留下了调整规划的空间,不至于现在就把屋子定死。
村民们互相看了看,虽然有些人心里可能有点小九九,但谁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而且赵老七正在气头上,也没人敢反驳,于是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没意见!”
“听七叔的!”
“就这么办吧!”
见众人没有异议,赵老七这才稍稍缓了口气,但眉头依旧紧锁,房屋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生计,那些田地现在长什么样他都不清楚。
他立刻接着安排下一件事:“屋子的事暂时这样定!大俊!”
“哎,爹!”
“你立刻带上一队人,不用多,五六个机灵点的就行!拿着地图,去查看咱们村周边的田地!看看还有多少地能耕种?荒成了什么样?水源灌溉方不方便?大概能有多少亩?摸清楚了赶紧回来告诉我!”
“好嘞!”赵大俊领命,立刻点了几个年轻人的名字,拿着那份简陋的地图就朝村外走去。
赵老七看着儿子带人离开的背影,心中依旧沉甸甸的,他揉了揉发痛的额角,这个村,真是没他不行啊。
然而,赵大俊一出村口,面对眼前延绵起伏、荒草杂树丛生的野地,赵大俊和他带来的几个青年全都傻眼了,刚才的干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地图上倒是简单标注了几块区域的形状和“田”字,可眼前……哪有什么田地的样子?
除了荒草就是灌木,偶尔能看到一些歪倒的、腐烂的田埂痕迹,但也早已被野草吞没。
所谓的“上田”、“中田”、“下田”在图上有标记,可现实中,在他们眼里,全是差不多的“荒地烂田”!
“大俊哥,这……这从哪儿开始量啊?”一个青年挠着头,一脸茫然。
赵大俊强装镇定,抖开地图,比对着远处的山形,看了半天,额头上急出了汗:
“应、应该是这边吧?地图上画了个水洼,那边好像有个水坑?”
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发现那不过是个雨后积成的小水潭,周围根本看不出田地的轮廓。
“那……那就从村口开始,拉着绳子往外量?”另一个青年提议。
“咋量?这草比人都高,绳子都拉不直!”立刻有人反驳。
赵大俊没了主意,只能硬着头皮说:
“那就……就先绕着村子走一圈,看看大概有多大!”
于是,一行六人在比人还高的荒草灌木中艰难穿行,衣服被划破,身上被蚊虫叮了无数个包。他们勉强辨认着可能曾是田埂的土垄,或者某些疑似被耕种过的平地,但范围完全无法确定。
至于水源灌溉?
地图上倒是画了两条细线表示溪流,他们确实找到了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但水量不大,而且蜿蜒曲折,根本看不出原先的水渠走向。另一条标注的溪流,他们来回找了好几圈,只发现一条早已干涸的、长满杂草的沟壑。
忙活了大半天,日头都偏西了,六个人累得筋疲力尽,浑身脏污,却连一亩地的边界都没能确定下来,更别提分清等级、探查水源了。
收集到的信息只有:“地很多,都很荒”、“有一条小溪,水不大”、“还有条沟,没水了”。
赵大俊垂头丧气地领着人回到村里,赵老七满怀期待地迎上来:
“怎么样?摸清楚了吗?大概有多少亩?好地多不多?”
祠堂被清理出来,虽然依旧破败,但至少能遮风挡雨,成了全村人临时的庇护所。
村中的空地被平整出来,杂草和垃圾也被清走,看起来不再那么像鬼村了。
赵老七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召集了各家户主,站在祠堂前的空地上。
他指着周围那些经过初步清理、但依旧残破不堪的木屋和院子,声音沙哑而无力:
“乡亲们,屋子……大概就这些了。有好有坏,有大有小。都说说吧,这……该怎么分?”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片沉默。
村民们互相看了看,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和依赖。
桃溪村的这些村民,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或手艺人,逃荒路上习惯了听从指令,让他们出力干活没问题,但让他们自己动脑子想这种关乎各家利益的分配方案,却是一个个都成了闷葫芦,全都眼巴巴地望着赵老七,指望他拿主意。
等了半天,没人吭声,赵大俊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爹,你说了算呗,你说咋分就咋分。”
这句话像是点燃了导火索,赵老七连日来的疲惫、压力、恐惧和此刻的无奈瞬间爆发了!
他气得额头青筋直跳,几乎要七窍生烟,猛地一跺脚,吼道:
“我说了算?!我说了算?!什么都我说了算!要你们长脑子是干嘛用的?就知道蛮干吗?这是大家的事!都得想辙!”
村民们被他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跳,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他,现场气氛更加凝固了。
赵老七吼完,胸口剧烈起伏,看着眼前这群唯唯诺诺的村民,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但他也知道,发火解决不了问题,村里的决定最终还得靠他。
强压下怒火,喘了几口粗气,大脑飞速运转,片刻之后,他咬着牙,几乎是逼着自己想出了一套眼下最可行的方案:
“行!都没主意是吧?那我来说!”
他声音低沉却带着决断,“咱们现在不搞那么细!也搞不起!首要任务是先安顿下来,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他伸手指点着:
“第一,祠堂最大最结实,但那是祖宗的地方,不能常住,家里有老人、孩子多、或者身体不好的,优先安排到祠堂两边的厢房里暂住!那里稍微修整一下还能将就!”
“第二,剩下那些还能勉强住人的木屋,别管院子大小了!按家里男丁的人头算!家里男丁多的,出力多的,就分稍微大一点、结实一点的屋子!男丁少的,就分小点的!这样公平,谁也别抱怨!”
“第三,那些完全塌了、根本没法住的破屋子,先不管!把还能用的木头、瓦片都拆下来,集中堆放!以后盖新房或者修房子都用得着!”
“第四,现在是困难时期,谁都别挑三拣四!分到好点的屋子的,也别说就永远是你的!等以后村子缓过来了,咱们再重新丈量土地,统一规划,好好盖新房!到时候再重新分!”
“第五,分到屋子后,自己家负责修缮!村里会尽量提供工具,但材料、人力,主要靠自己!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衬着点!”
他环视一圈,目光锐利:“就这么办!有没有意见?”
这套方案虽然粗糙,但至少给出了明确的原则和暂时的解决办法,优先照顾了弱势群体,也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并且最后那一句“到时候重新再分”给未来留下了调整规划的空间,不至于现在就把屋子定死。
村民们互相看了看,虽然有些人心里可能有点小九九,但谁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而且赵老七正在气头上,也没人敢反驳,于是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没意见!”
“听七叔的!”
“就这么办吧!”
见众人没有异议,赵老七这才稍稍缓了口气,但眉头依旧紧锁,房屋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生计,那些田地现在长什么样他都不清楚。
他立刻接着安排下一件事:“屋子的事暂时这样定!大俊!”
“哎,爹!”
“你立刻带上一队人,不用多,五六个机灵点的就行!拿着地图,去查看咱们村周边的田地!看看还有多少地能耕种?荒成了什么样?水源灌溉方不方便?大概能有多少亩?摸清楚了赶紧回来告诉我!”
“好嘞!”赵大俊领命,立刻点了几个年轻人的名字,拿着那份简陋的地图就朝村外走去。
赵老七看着儿子带人离开的背影,心中依旧沉甸甸的,他揉了揉发痛的额角,这个村,真是没他不行啊。
然而,赵大俊一出村口,面对眼前延绵起伏、荒草杂树丛生的野地,赵大俊和他带来的几个青年全都傻眼了,刚才的干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地图上倒是简单标注了几块区域的形状和“田”字,可眼前……哪有什么田地的样子?
除了荒草就是灌木,偶尔能看到一些歪倒的、腐烂的田埂痕迹,但也早已被野草吞没。
所谓的“上田”、“中田”、“下田”在图上有标记,可现实中,在他们眼里,全是差不多的“荒地烂田”!
“大俊哥,这……这从哪儿开始量啊?”一个青年挠着头,一脸茫然。
赵大俊强装镇定,抖开地图,比对着远处的山形,看了半天,额头上急出了汗:
“应、应该是这边吧?地图上画了个水洼,那边好像有个水坑?”
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发现那不过是个雨后积成的小水潭,周围根本看不出田地的轮廓。
“那……那就从村口开始,拉着绳子往外量?”另一个青年提议。
“咋量?这草比人都高,绳子都拉不直!”立刻有人反驳。
赵大俊没了主意,只能硬着头皮说:
“那就……就先绕着村子走一圈,看看大概有多大!”
于是,一行六人在比人还高的荒草灌木中艰难穿行,衣服被划破,身上被蚊虫叮了无数个包。他们勉强辨认着可能曾是田埂的土垄,或者某些疑似被耕种过的平地,但范围完全无法确定。
至于水源灌溉?
地图上倒是画了两条细线表示溪流,他们确实找到了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但水量不大,而且蜿蜒曲折,根本看不出原先的水渠走向。另一条标注的溪流,他们来回找了好几圈,只发现一条早已干涸的、长满杂草的沟壑。
忙活了大半天,日头都偏西了,六个人累得筋疲力尽,浑身脏污,却连一亩地的边界都没能确定下来,更别提分清等级、探查水源了。
收集到的信息只有:“地很多,都很荒”、“有一条小溪,水不大”、“还有条沟,没水了”。
赵大俊垂头丧气地领着人回到村里,赵老七满怀期待地迎上来:
“怎么样?摸清楚了吗?大概有多少亩?好地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