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才出口,阿蛮就后悔了。
这无疑是个愚蠢的问题,当你无法甄别答案,发问不仅毫无意义,还给了别人再次撒谎的机会。
“什么事?我跟程敏能有什么事?”这是回避。
“你到底什么意思,有什么话能不能明说?”这是反诘。
“我跟程敏能有什么事,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这是不满和委屈。
又俗又老套的三部曲,却最是有效。三招出完,质问者往往都得反过来道歉。
阿蛮有些懊恼,却不吃这一套,并且惊讶地发现,对于阿成这一连串反应,自己竟然不生气。
只是有点难过。
阿蛮没有激烈回应,表现得仿佛这是一场不着边际的闲聊,直到阿成离开,他仍在懒散地摆弄着面前的茶具。
看着阿成的背影消失,阿蛮才意识到自己的怯懦。
潜意识里,自己似乎并不期望得到答案。
无论真相是什么,它必定是不美好的,如果敏姐的遭遇与阿成有关,自己又能做什么?自己可以对橙子做什么?
阿蛮忽然想起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阿成穿着一双崭新的耐克鞋,踮起脚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然后抬起腿伸到自己面前,炫耀说:“看看,名牌!”
阿成再不是当年那个心思单纯的少年。
自己也不是了。
水烧开时,棉花正从亭前经过。
“没睡清醒去补个觉,坐在这里发什么呆?”
看到棉花一脸关心,阿蛮咧嘴笑笑,说:“水好了,喝一杯?”
“喝个鬼。”棉花给了个白眼,进屋去了。
棉花才走,蓝蓝又过来了,在对面坐下,端起阿蛮给沏的茶,闻了闻,才问道:“你刚才和橙子聊什么了?”
“没聊什么,怎么了?”阿蛮问。
蓝蓝饮了茶,放下杯子,问道:“我计划做手机的事,你想得怎么样了?”
阿蛮乐了,说:“你计划开厂,哪需要我来想,你自己想好就成了。”
听阿蛮这样说,蓝蓝不乐意了,没好气地说:“这不是让你给些建议嘛!你这么大一个脑袋,不用起来也太浪费了。”
阿蛮不为所动,只说:“我又没做过手机,没有建议,你想好了就去做,遇到问题再想办法不迟。”
蓝蓝看他推得干净,语气不善地警告:“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把你的钱亏光,你别对我鬼叫。”
阿蛮喝了口茶,抬眼瞅着蓝蓝,嘴角撇了撇,懒得接话,又自顾喝茶。
蓝蓝想开厂组装手机的事,在家里提了不止一两回了,阿蛮不是没有仔细想过,甚至心里早已经有了几个版本的腹案。只是到最后,突然决定放手不管,让她自己去折腾。
蓝蓝做生意有些年了,就凭她选定在这个时间节点建厂,就能看出她对市场机会的把握。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过多插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阿蛮抬起头,目光审视着蓝蓝,脸上不自觉浮起一抹由衷笑意。
蓝蓝也早已不是月亮湾时的样子。
“你笑个鬼哦。”蓝蓝没好气地撇撇嘴,“好好的怎么把茶几搬亭子里来,有客人要来?”
阿蛮不确定会不会有客人来,但他在等,有很多事情悬而未决,有些在等发展,有些在等结果。
孟童韵那边的工作不知道开始了没有,曹爽那边随时可能有异变,老童这边肯定也会有大动作,孟梧声针对游家又将如何收场······
阿蛮总觉得很快就能等到点什么,第一壶茶还没喝完,就有客人到了。
来的是黎太平和江海,这两个老战友一路说说笑笑,进到亭子里也不客气,各自找个方凳就一屁股坐下。
蓝蓝迎进来客人就走开了,阿蛮给老板们沏上茶,调侃道:“我是闲惯了的懒汉,两位老板今天怎么这么有空?”
相对于江海的庞大身躯,板凳太小,远没有沙发坐得舒服。
江海换了几个姿势,才勉强坐定,感叹道:“还是你们年轻人厉害,啧啧,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不明白这糙汉子为何大发感慨,阿蛮疑惑地看向黎太平。
黎太平含笑,意外地问:“你不上网的吗?岭南论坛上热榜第一了。”
阿蛮听得一头雾水。
江海见状,大为兴奋,解释道:“有人把游家的败落写成帖子了,比小说还精彩,不只岭南论坛上评论过百万,其它网络平台上也转载疯了。”
阿蛮不禁也好奇起来。
原来有好事者,从游家崛起开始追溯,到几年前参股厚信,又从厚信的股权争端引出孟桐韵被刺,再之后在一连串暴风骤雨般的报复之下败退鹏城。
前一部分多用春秋笔法,连猜带蒙,硬是把一些不清不楚的细节写得如迷似雾,十分吸引读者。
到后面,孟桐韵遭遇刺杀,游家被孟梧声报复败退鹏城,故事开始清晰起来。
江海的叙述粗陋,黎太平不时从旁补充,最后总结说道:“一个月时间,鹏城顶尖的游家彻底败亡,主要成员全部收押,只剩几个女眷带着几个小孩远走海外。”
黎太平感叹未完,忍不住道:“游家三代人,黑白两道人际网络,明暗两份庞大家财,被大孟总抽丝剥茧连根拔起,除了抬手放走的那几个,可以说是处理得干净利落不带半点泥水。”
阿蛮专心听着,很少插话,黎江二人非常尽兴地,将整个过程中格外高妙的几个局一一细述,分析,点评。
“早知道大孟总厉害,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
阿蛮已经记不清这是黎太平的第几次赞叹了。
阿蛮为他们沏上茶,随口说道:“江湖上从来不缺善于谋划做局之人,声哥在羊城这边成就大势,自然会有这类人才主动找上门。厉害的不是手段,厉害的是分寸拿捏。”
黎江二人何等老辣,阿蛮一说,二人顿有同感,连连称是,又大笑相互敬茶。
虽然同住这片别墅,黎江却都不是什么闲人,从他们进到小花园,家里人知道他们必然有事要谈,都退走了,所以园子里显得格外安静。
茶喝过,故事讲完,阿蛮才问道:“两位老板今儿怎么这么有雅兴?”
江海说:“我家敏敏早上去港城了。”
黎太平也道:“黎聪前天就去了。”
“嗯?”阿蛮不解,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黎太平也不绕弯子,说道:“汇率连跌三天,上面的政策要公布了吧?”
都是自己人,阿蛮也不隐瞒,说道:“我也不确定,估计也就这两天了。”
黎太平问道:“依你看,汇率会走到什么位置?”
“我也不确定。”阿蛮顿了顿,叹气说道:“老实说,这些事情,已经超出我能力范围了。”
喜欢梦游的咸鱼
这无疑是个愚蠢的问题,当你无法甄别答案,发问不仅毫无意义,还给了别人再次撒谎的机会。
“什么事?我跟程敏能有什么事?”这是回避。
“你到底什么意思,有什么话能不能明说?”这是反诘。
“我跟程敏能有什么事,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这是不满和委屈。
又俗又老套的三部曲,却最是有效。三招出完,质问者往往都得反过来道歉。
阿蛮有些懊恼,却不吃这一套,并且惊讶地发现,对于阿成这一连串反应,自己竟然不生气。
只是有点难过。
阿蛮没有激烈回应,表现得仿佛这是一场不着边际的闲聊,直到阿成离开,他仍在懒散地摆弄着面前的茶具。
看着阿成的背影消失,阿蛮才意识到自己的怯懦。
潜意识里,自己似乎并不期望得到答案。
无论真相是什么,它必定是不美好的,如果敏姐的遭遇与阿成有关,自己又能做什么?自己可以对橙子做什么?
阿蛮忽然想起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阿成穿着一双崭新的耐克鞋,踮起脚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然后抬起腿伸到自己面前,炫耀说:“看看,名牌!”
阿成再不是当年那个心思单纯的少年。
自己也不是了。
水烧开时,棉花正从亭前经过。
“没睡清醒去补个觉,坐在这里发什么呆?”
看到棉花一脸关心,阿蛮咧嘴笑笑,说:“水好了,喝一杯?”
“喝个鬼。”棉花给了个白眼,进屋去了。
棉花才走,蓝蓝又过来了,在对面坐下,端起阿蛮给沏的茶,闻了闻,才问道:“你刚才和橙子聊什么了?”
“没聊什么,怎么了?”阿蛮问。
蓝蓝饮了茶,放下杯子,问道:“我计划做手机的事,你想得怎么样了?”
阿蛮乐了,说:“你计划开厂,哪需要我来想,你自己想好就成了。”
听阿蛮这样说,蓝蓝不乐意了,没好气地说:“这不是让你给些建议嘛!你这么大一个脑袋,不用起来也太浪费了。”
阿蛮不为所动,只说:“我又没做过手机,没有建议,你想好了就去做,遇到问题再想办法不迟。”
蓝蓝看他推得干净,语气不善地警告:“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把你的钱亏光,你别对我鬼叫。”
阿蛮喝了口茶,抬眼瞅着蓝蓝,嘴角撇了撇,懒得接话,又自顾喝茶。
蓝蓝想开厂组装手机的事,在家里提了不止一两回了,阿蛮不是没有仔细想过,甚至心里早已经有了几个版本的腹案。只是到最后,突然决定放手不管,让她自己去折腾。
蓝蓝做生意有些年了,就凭她选定在这个时间节点建厂,就能看出她对市场机会的把握。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过多插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阿蛮抬起头,目光审视着蓝蓝,脸上不自觉浮起一抹由衷笑意。
蓝蓝也早已不是月亮湾时的样子。
“你笑个鬼哦。”蓝蓝没好气地撇撇嘴,“好好的怎么把茶几搬亭子里来,有客人要来?”
阿蛮不确定会不会有客人来,但他在等,有很多事情悬而未决,有些在等发展,有些在等结果。
孟童韵那边的工作不知道开始了没有,曹爽那边随时可能有异变,老童这边肯定也会有大动作,孟梧声针对游家又将如何收场······
阿蛮总觉得很快就能等到点什么,第一壶茶还没喝完,就有客人到了。
来的是黎太平和江海,这两个老战友一路说说笑笑,进到亭子里也不客气,各自找个方凳就一屁股坐下。
蓝蓝迎进来客人就走开了,阿蛮给老板们沏上茶,调侃道:“我是闲惯了的懒汉,两位老板今天怎么这么有空?”
相对于江海的庞大身躯,板凳太小,远没有沙发坐得舒服。
江海换了几个姿势,才勉强坐定,感叹道:“还是你们年轻人厉害,啧啧,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不明白这糙汉子为何大发感慨,阿蛮疑惑地看向黎太平。
黎太平含笑,意外地问:“你不上网的吗?岭南论坛上热榜第一了。”
阿蛮听得一头雾水。
江海见状,大为兴奋,解释道:“有人把游家的败落写成帖子了,比小说还精彩,不只岭南论坛上评论过百万,其它网络平台上也转载疯了。”
阿蛮不禁也好奇起来。
原来有好事者,从游家崛起开始追溯,到几年前参股厚信,又从厚信的股权争端引出孟桐韵被刺,再之后在一连串暴风骤雨般的报复之下败退鹏城。
前一部分多用春秋笔法,连猜带蒙,硬是把一些不清不楚的细节写得如迷似雾,十分吸引读者。
到后面,孟桐韵遭遇刺杀,游家被孟梧声报复败退鹏城,故事开始清晰起来。
江海的叙述粗陋,黎太平不时从旁补充,最后总结说道:“一个月时间,鹏城顶尖的游家彻底败亡,主要成员全部收押,只剩几个女眷带着几个小孩远走海外。”
黎太平感叹未完,忍不住道:“游家三代人,黑白两道人际网络,明暗两份庞大家财,被大孟总抽丝剥茧连根拔起,除了抬手放走的那几个,可以说是处理得干净利落不带半点泥水。”
阿蛮专心听着,很少插话,黎江二人非常尽兴地,将整个过程中格外高妙的几个局一一细述,分析,点评。
“早知道大孟总厉害,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
阿蛮已经记不清这是黎太平的第几次赞叹了。
阿蛮为他们沏上茶,随口说道:“江湖上从来不缺善于谋划做局之人,声哥在羊城这边成就大势,自然会有这类人才主动找上门。厉害的不是手段,厉害的是分寸拿捏。”
黎江二人何等老辣,阿蛮一说,二人顿有同感,连连称是,又大笑相互敬茶。
虽然同住这片别墅,黎江却都不是什么闲人,从他们进到小花园,家里人知道他们必然有事要谈,都退走了,所以园子里显得格外安静。
茶喝过,故事讲完,阿蛮才问道:“两位老板今儿怎么这么有雅兴?”
江海说:“我家敏敏早上去港城了。”
黎太平也道:“黎聪前天就去了。”
“嗯?”阿蛮不解,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黎太平也不绕弯子,说道:“汇率连跌三天,上面的政策要公布了吧?”
都是自己人,阿蛮也不隐瞒,说道:“我也不确定,估计也就这两天了。”
黎太平问道:“依你看,汇率会走到什么位置?”
“我也不确定。”阿蛮顿了顿,叹气说道:“老实说,这些事情,已经超出我能力范围了。”
喜欢梦游的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