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拆东墙-《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朱存枢感觉背后一凉:“管事,你来捡!”

  管事背后发凉,颤颤巍巍的捡起肥皂,交给了秦世子朱存枢。

  靳良玉的商队里,一小队人脱离了队伍。

  “赵大哥,我们去做什么?”一个人问到领头的。

  忠实教徒赵小六拿出圣女给他的锦囊。

  “圣女说了,让我们拯救西安府的百姓!”

  “先找一个商号,那种半死不活的,我们去给他盘下来。”

  一行人拿出从西安府这边驿卒给的信息。

  “有一个郭氏粮行,被秦王府打压的快顶不住了,我们去找他!”

  “嘿嘿,正好是粮行呢,李大人也有一个!”

  西安东大街的骡马市,在嘉靖年间是牲畜交易的地方。

  后来人慢慢多起来后,骡马市逐渐发展成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等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

  骡马市里,一间卖粮食的商号,老掌柜郭槐看着空无一人的店铺,唉声叹气。

  “这秦王府真不是人啊,联合几大商户把粮食涨那么高的价格!”

  “百姓们都快买不起了!”

  郭槐看着店铺里所剩无几的粮食,思考着从哪里进货。

  此时,秦王府的管事带着狗腿子来到了郭家商号。

  身后还跟着几个衙役。

  “哟,这不是郭掌柜吗?”

  “还没决定卖给我们秦王府吗?”

  “我们世子说的话你记得没?这店铺一平米八吊钱给你折算。”

  郭槐摇了摇头:“我这店铺祖祖辈辈流传,若是我卖了,百年之后如何见地下的亲人呐!”

  “我不卖!”

  秦王府管事也不气:“你可想好了,你如果不卖店铺,可没人敢卖给你粮食啊!”

  郭槐闭上双眼,叹了一口气:“我关店也不卖的!”

  反派一般会怎么说?

  管事的撇了撇嘴:“哼,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走!”

  如果不是怕站在一旁的御史,可能早就动手了吧!

  一旁郭槐的儿子看着父亲:“爹,不如我们搬家吧!”

  “这店铺锁了就锁了,反正也没人敢得罪秦王府!”

  “已经好几天都没来客人了!”

  郭槐道:“儿子啊,你说的有道理,你和你娘去收拾东西,我等那些给过钱的老客户们取完米面,就闭店!”

  郭槐的儿子郭淳点了点头,走出了店铺。

  店铺外,几个站的笔直的年轻人看着骡马市中间这个店铺,三层楼,木质结构的建筑在东大街也算是比较大的了!

  赵小六看见出来了一个人走出《郭氏粮行》。

  上前问道:“这是郭槐老先生的粮行吗?”

  郭淳一脸警惕的问道:“这里是郭氏粮行,你们是来买粮的吗?”

  “我劝你们赶紧走吧,秦王府看上这个店铺了,有人买东西会被秦王府的人赶走的。”

  果然有几个地痞无赖已经看向这边了。

  赵小六等人看着周围几个地痞无赖。

  也不在意。

  说道:“我们是山西来的行商,想在西安府开个店铺。”

  “人生地不熟的,想要找个本地商户合作!”

  郭淳看着这几个人,有些怀疑。

  内心:“这几个人没有一点商人的样子,倒是像边军来着,来者不善啊!”

  郭淳突然想到前段时间不是有边军叛变了吗!

  怪不得不怕地痞呢!

  郭淳也不想在店铺门口惹事,把赵小六等人带进了店铺。

  老掌柜郭槐正在拿着鸡毛毯子扫粮行角落的灰尘。

  见到有客人进来:“几位客官是来买粮食的吗?真不好意思,我这里没有什么粮食了!”

  赵小六摇了摇头:“我们也是商人,想和本地的商户合作,我们有粮食,可以放在你们的店铺卖!”

  郭槐可不信有人敢在西安得罪秦王府。

  赵小六似乎看出了郭掌柜的疑惑:“我们老掌柜的是山西大商人,跟秦王府有生意往来。”

  “秦王府会给几分薄面的!”

  郭槐听到这些人和秦王府有关就准备送客。

  赵小六道:“郭掌柜的先别着急,你只要出一个店铺的位置,粮食和其他货物我们提供,店铺还是在你的名下!”

  郭槐问道:“你们真的这么好心?”

  赵小六:“我们可以签下契约,找官府的人公证!”

  此时赵小六身后的一人说道:“我们也可以不和你们合作,反正在这西安,有的是想和我们做生意的。”

  “你们本来就干不下去了,听我们的说不定能起死回生!”

  赵小六赶紧赔笑道:“郭掌柜,不好意思,年轻人火气大!”

  生意人,以和为贵。

  郭槐笑道:“没关系的,这小兄弟说的确实是实话。”

  “我们正准备关门,你们倒是查的很清楚啊!”

  整个西安府,有些势力的店铺都被秦王府打压,地痞无赖坐在酒楼门口,在找些乞丐。

  几个月前西安府最大的酒楼便姓了朱。

  听说酒楼那一家掌柜的跳了井。

  赵小六:“这些事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了,毕竟这东大街只有你们家粮行最大。”

  郭槐看了一眼店铺,认命般的道:“你们先坐下吧。”

  郭槐掌柜内心:刚来一批扮演黑脸的,现在又来一批扮演白脸的,如果不同意,怕是家人有危险啊!

  到现在郭槐都不相信这些人不是秦王府的。

  赵小六坐下之后,让身后的人拿出契约。

  双手交给郭槐。

  郭淳:“你们搞得还挺正规!”

  赵小六:“干什么事都得专业,干一行爱一行嘛!”

  一旁的郭槐看着契约不淡定了。

  “你们这契约是真的吗?”

  赵小六:“白纸黑字!”

  郭淳问道:“爹,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他们欺辱人太甚?”

  郭槐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然后飞快在契约上印上自己手印。

  郭淳拿过契约:“我们的店铺,怎么才二八分啊?”

  郭槐:“二八分不少了,我们还得给他们看店铺呢!”

  这也是郭槐同意的地方。

  祖辈留下来的产业,没有断送在他手里就行。

  并且还能在一辈子的店铺里继续生活。

  而对于李冰来说,此时打入西安府,一来可以做生意,

  二来嘛,郭氏粮行便成了白水县安排在西安的一颗眼睛。

  它会慢慢的侵蚀着整个西安府。

  同一时间,一家西安府的勾栏上演着同样的戏码。

  秦王府鉴于御史的笔锋,不敢做的那么嚣张,反而给了李冰渗透的机会。

  靳良玉见到白水县的几个人回来,意味着事情办完了,便不再停留,找到一家酒楼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