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难兄难弟-《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

  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正方:“这个口子不能开,不然以后林丹汗会变本加厉!”

  反方:“可是你们想过大同将士和百姓的安危没有,他们时刻被蒙古铁骑盯着啊!”

  “难道就让数万子民生活在蒙古人的屠刀下吗?”

  正方:“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祖训,不可违背!”

  反方:“我们这不是割地纳贡,只是和蒙古人做生意,叫市赏。”

  “不是赔款!”

  崇祯一听,心中打定主意:“哈哈哈,既然不是赔款,那就可行。”

  “既然之前就有,那么恢复蒙古右翼的市赏就行了,不过是每年十几万两白银而已!”

  “对,这没有违背祖训,我们没有妥协!”

  大臣们见皇帝都拍板了,也就没有争的必要了。

  接下来便是照例拍拍马屁,等下班就行了。

  “陛下英明,我们没有妥协!”

  “陛下英明,这下大同的数万军民有救了!”

  “唉”人群中夹杂着几声叹息,跟热火朝天的朝堂格格不入。

  都是装糊涂的高手啊!

  ……

  林丹汗坐在宝马上,听着明廷派来大同的使臣们商议。

  “我们陛下说明蒙友谊长存,所以恢复蒙古右翼三万户的市赏!”

  “记住不是赔款!不是赔款!不是赔款!”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林丹汗听说说恢复市赏之后开怀大笑。

  “这不明廷皇帝就给我们市赏了嘛!我们察哈尔部落要崛起啦!”

  “我就说我的计划不会出错的,我还有很多计划,保证复兴部落的荣光!”

  手下的人:“大汗威武!”

  不得不说这一个蒙古的大汗,一个明王朝的皇帝,还挺像的!

  林丹汗带着抢来的辎重和人口朝着部落赶去。

  白水县。

  苏泰心神不宁了几天之后,发现这几天都没有百姓和衙役找他们母子的麻烦。

  终于放下心来。

  额哲倒是没有在意这些事情,继续去学堂学习。

  思考再三之后,下定决心找到李冰。

  县衙里,苏泰找到了李冰:“李知县!”

  “怎么了?”

  苏泰犹豫了一下:“我从商人那里得知了皇太极亲征了察哈尔部。”

  “皇太极的性格十分稳健,既然亲征了,那么他就有很大把握占领漠北蒙古。”

  李冰揉了揉眉头:“照你这么说,林丹汗打完大同就会发现家没了???”

  “是的!”

  “意思是他还得没完没了的扰边?”

  “嗯,没错。”

  苏诗雨在一旁道:“土默特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让林丹汗部无暇侵边?”

  李冰点了点头:“等下次晋商黄云发回来时我们多派些人去送火器。”

  “民团兵没有远征作战的能力,后勤跟不上的,只能靠土默特部落了。”

  “嗯!”

  现在的白水县能力太小,责任当然越小。

  白水县工业区提高了兵工厂火器的产量。

  并且白水县自己培训的驿卒开始往西边的州县安排了,

  由于受限于人才数量,效率很低。

  在白水县安排如何给林丹汗找麻烦的时候,林丹汗满心欢喜的走在回部落的路上。

  突然两个察哈尔部的人骑着马出现在林丹汗面前。

  “大汗,大汗,不好啦!”

  林丹汗:“有什么不好的,我们要来了明廷的市赏,每年有数十万两银子呢!”

  报信人甲:“不是啊,大汗,您去打土默特的时候,皇太极带着叛部攻打了我们,家被偷了!”

  报信人乙:“我们还是偷的马匹跑出来的!”

  林丹汗不敢相信的问道:“你们说我在西征的时候,皇太极趁机占领了我的部落,抢占了我的子民?”

  报信人疯狂点头。

  林丹汗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当场昏厥过去。

  当他醒来的时候被部下带到宣府外的喀喇沁部了,

  这个地方水草肥美,之前的喀喇沁部被他打败后想不到成了他的容身之处。

  原本想着打败顺义王卜失兔之后能将蒙古右翼连在一起,占领河套草原和土默川。

  好接受明朝的赏赐!

  结果土默特部没打下来,老家还被偷了!

  现在手下能作战的不到五万人。

  说起来都是泪啊!

  悲惨程度比崇祯更甚,简直是一对难兄难弟!

  林丹汗喃喃自语:“我没有失败,我还有个计划!”

  反观另一个势力,后金。

  如今过得就比较滋润了,皇太极把察哈尔旧部占领后,听从了范文程的建议。

  并没有像林丹汗一样杀杀杀,反而允诺让部落的人加入后金,享受和后金人一样的待遇。

  这一政策不仅让蒙古众部心生感激,还给那些没有归顺的部落一个希望。

  同时也给那些明汉人边军一个信号,投降就能受到重用和丰厚的奖励!

  如今的皇太极简直强悍的可怕,虽然依旧打不过明朝。

  但是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最重要的是皇太极很年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年轻,还有思想上的。

  如今辽东以西的察哈尔旧部也都尽归后金。

  回到都城的皇太极差点蹦起来,这次也太顺利了吧!

  最重要的是绕道攻打京师的路途已经打通了,可以随时去明廷的城墙根转转了。

  皇太极大笑:“哈哈,我太牛逼了,让我叉会儿腰!”

  范文程也稽首:“恭喜天聪汗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皇太极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就是天命!

  毕竟他做什么都很顺利。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李冰这个来捣乱的人,确实是这样。

  ……

  崇祯元年十月末

  天上依旧没有下一滴雨水,陕西的百姓依旧看不到希望。

  而官吏们又要疯狂征收赋税来给林丹汗凑市赏,顺便捞一点装自己口袋里。

  百姓们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到前辈王二。

  比如府谷的王嘉胤正式揭竿而起,还有其他人。

  并且边军的将领和监军的太监们们还会想法敲诈军户,把卫所兵的屯田都霸占了。

  边军活不下去的时候也会想两个月前宁远叛乱的前辈。

  比如固原的边军也谋划闹饷。

  好了,大明的腐朽之路已经正式开始了,谁来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