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志得意满。本以为再无烦忧。
不想第二日一早,就听说陇西伯家老二熊清求见。
朱维桢负手立于飞檐之下,绯色龙袍被日光映得刺目,阶前跪着的青年脊背笔直,左臂以布带吊在胸前。
他被父亲带去边关数年,抚州之战时,被塞进齐顺大军做了先锋,率五百骑踏破古尔图大纛,左肋却挨了狼牙槊一记,几乎透骨。除此之外,左臂也骨折了。
昨日庆功宴都是在家里养伤的。
熊清进殿叩首,“臣请陛下以臣之功,收回赐婚圣旨。”
“臣心既许一人,再分二意,无论是对县主,还是对府中妻儿,皆是不公。”
即便是几年前,朱维桢也极少细看这位躺在父亲军功上和家族庇佑下享受的富贵乡公子哥。可现在,看他满脸风霜,比起之前的俊美少年,竟有其父的凌厉厚重之感。便是历经蜕变,亦其心不改。
朱维忽然笑了,笑意不达眼底,“你知道县主等了你多少年吗?你可知抗旨何罪?”
青年再次叩首,“陛下,臣昨日已拜访过县主,县主同意了。若陛下以为臣罪当诛,臣请一身当之。”
朱维桢挑眉,却没再说什么。
天子口含天宪,让皇帝收回圣旨?他的功劳还不够!
拿陇西伯府来抵还差不多。
不过此时是大胜之时,皇帝不欲在这个时候闹出个君臣闲话来引人揣测。
只叫人宣召了陇西伯府主事的世子来,又让皇后召县主入宫问话。
御书房外,铜鹤香炉吐着细细的烟,在朱漆廊柱间蜿蜒。
陇西伯世子沈珏几乎是跌进来的,他今日本要去京郊巡庄,被急召入宫,一路策马而来。
“臣……臣教弟无方!”他重重跪下去,额头抵着金砖,声音发颤。这位素来端方的世子,此刻连呼吸都带着惶恐。
熊清就跪在兄长右侧,不顾皇帝在上,沉声与他兄长说,“大哥,我与衡娘,你非得她有十样百样好,才配的叫你欣赏一二,喜爱一二。而我不一样,我不是个完人,她也不是个完人,我只要她陪着,我两一起往前走,有好的一起笑,有不好的一起改,我就能万分的安心来面对这世间种种了。至于其他功名利禄,人生向往,那不瞒你说,先头我差点死的时候,已经把一辈子的妄想全都想了一遍,把一辈子的担忧都害怕了一遍。可等我活过来再次为未来打算时,脑子清醒,不清醒时,我都十分清楚,我在做什么。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但我现在不做,我就会遗憾悔恨一辈子。而我以后就算有一点后悔,可只要想到今日的誓言,我也会认同自己的选择。”
听了他一大搂子话,只叫皇帝无语叹气。
这位陇西伯二公子,就算人气势变了,看着长进了,但是一叫他说起话来,本性露出来,那个脑瓜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叫人无语头疼。
皇帝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殿中碎开。叫下面跪着的陇西伯世子猛地抬头,指尖在发抖,只想捂住弟弟的嘴。
先时因为弟弟受伤而心痛的兄弟情意在全家身家性命前荡然无存。
“臣……”世子声音嘶哑,“臣弟妄言,求陛下宽恕。”
至于被同样宣召的同安县主,是由广安郡王妃陪她一起进宫的。
坤宁宫的香兽里燃着沉水,烟气蜿蜒,广播郡王妃带着同安县主跨过朱漆门槛时,还有些茫然。
皇后端坐在西窗下,凤袍上的翟纹被日光照得刺目,开口直言问道,“昔日陛下赐婚,今日那陇西伯府上却以军功求陛下收回圣旨,说是县主同意了?”
太皇太后去世,王府便是奉迎,可还是与宫中生疏了许多,皇后问话问的突然,私下里女儿又未和她讲,因而郡王妃并不知道细情,此时听闻当即一惊。
王府得皇帝赐婚在前,陇西伯府便是立了功劳也不该狂妄到让陛下收回圣旨,很何况县主在京里担着逼走了未婚夫婿的名声等了好些年,这样一想,广安郡王妃本欲据理力争。
可同安县主瞧着母妃头上不知何时冒出来的一缕白发,再抬头看皇后脸上浅浅挂着的虚假笑意,自己本就不是强硬之人,活了这么久就一根筋的坚持过这样一件事,这些年为了她,背地里看笑话的许多,她再执着,总不是不愿意让自己的母亲为了她,在皇后面前失礼失仪,落下罪名的。
她眨了眨眼,忍下心头难堪,对着皇后起身再拜道,“娘娘容禀,臣女少时,原是喜欢他俊美温柔的,便是他温柔不对臣女,可他能站出来维护心上人,即便是做不好,也是让人感动的。那时臣女想着,若是做了他的知心人,得了夫君一心体贴维护。夫妻之道,便是如此。”
“可是他几年不改其意。臣女亦有所思,与其三人痛苦,不如他二人美满。”
同安县主一番少女心思,说的皇后动容,开口为她辩解道,“少时诵诗书,追寻这些,也是有的。”
同安县主盈盈再拜,“娘娘所言甚是,喜爱时辗转反侧,决断时亦当断即断。臣女以前年轻,执着这些,可现在想通了,他非喜悦于我,我执着的,他都不会给我。既喜爱他对心上人的一心一意,便不该去破坏他们的情意。”
“我若真去毁他这点一意孤行,反倒辜负了当年自己动心的缘故。”
王妃望着女儿,恍惚间看见当年那个攥着同心佩、偷偷躲在屏风后看少年的小姑娘,一时心酸,不知如何言语。
而皇后垂下眼,护甲划过茶盏,“如此,便差人如实与陛下回话吧。”
得了坤宁宫回话,朱维桢便叫兴安去收回旨意。
更不愿再见叫自己出尔反尔的苦鸳鸯。
摆手叫他们都赶紧走。
宫门外的御街长而直,斜阳把青石板照得发亮,陇西伯府两兄弟驻马阶下,世子翻身下马,他先伸手去扶弟弟——熊清左臂还吊在胸前,两人并肩而立,见王妃先身,先一步躬身行礼。
“舍弟鲁莽,累县主清誉,陇西伯阖府羞愧。”
熊清与兄长一起低头时,后颈突兀地露出一条新伤,血痂未褪,像一道丑陋的赭色锁链。
同安县主忽然想起,他们初遇时,熊清白衫翻飞,后颈白净得如上好的瓷。
今日新伤旧伤,不复往日俊美,可在同安县主眼里,也并不难看可怖。
王妃鬓边那缕新添的白发在风里微微颤。她原想板着脸骂两句,却见熊清脸色苍白,一副凄惨模样,到底是刚立了大功的,不好为难,她抬手冷漠道,“罢了,起来说话。”
“少将军请起。”同安县主第一次用这个称呼,声音轻,却带着笑。“我少时执着喜欢的,本就是文弱少年。如今少将军与旧时大有不同,不必再说相负之语,也不必愧疚。”
说完,她转身与母亲上了马车。
世子拍拍弟弟的肩,低声道:“走吧,祖母和母亲还在家里等你,别再叫她们忧心了。”
兄弟二人翻身上马,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马车帘子落下前,她最后看了一眼,两骑绝尘而去,至今仍不知道为何会喜欢那么久的人,终于不再与她相干了。
车轮辘辘,郡王妃握住女儿的手,掌心潮而热。
同安县主轻轻回握,声音散在暮鼓声里:“娘,回家吧。以后……不提了。”
喜欢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不想第二日一早,就听说陇西伯家老二熊清求见。
朱维桢负手立于飞檐之下,绯色龙袍被日光映得刺目,阶前跪着的青年脊背笔直,左臂以布带吊在胸前。
他被父亲带去边关数年,抚州之战时,被塞进齐顺大军做了先锋,率五百骑踏破古尔图大纛,左肋却挨了狼牙槊一记,几乎透骨。除此之外,左臂也骨折了。
昨日庆功宴都是在家里养伤的。
熊清进殿叩首,“臣请陛下以臣之功,收回赐婚圣旨。”
“臣心既许一人,再分二意,无论是对县主,还是对府中妻儿,皆是不公。”
即便是几年前,朱维桢也极少细看这位躺在父亲军功上和家族庇佑下享受的富贵乡公子哥。可现在,看他满脸风霜,比起之前的俊美少年,竟有其父的凌厉厚重之感。便是历经蜕变,亦其心不改。
朱维忽然笑了,笑意不达眼底,“你知道县主等了你多少年吗?你可知抗旨何罪?”
青年再次叩首,“陛下,臣昨日已拜访过县主,县主同意了。若陛下以为臣罪当诛,臣请一身当之。”
朱维桢挑眉,却没再说什么。
天子口含天宪,让皇帝收回圣旨?他的功劳还不够!
拿陇西伯府来抵还差不多。
不过此时是大胜之时,皇帝不欲在这个时候闹出个君臣闲话来引人揣测。
只叫人宣召了陇西伯府主事的世子来,又让皇后召县主入宫问话。
御书房外,铜鹤香炉吐着细细的烟,在朱漆廊柱间蜿蜒。
陇西伯世子沈珏几乎是跌进来的,他今日本要去京郊巡庄,被急召入宫,一路策马而来。
“臣……臣教弟无方!”他重重跪下去,额头抵着金砖,声音发颤。这位素来端方的世子,此刻连呼吸都带着惶恐。
熊清就跪在兄长右侧,不顾皇帝在上,沉声与他兄长说,“大哥,我与衡娘,你非得她有十样百样好,才配的叫你欣赏一二,喜爱一二。而我不一样,我不是个完人,她也不是个完人,我只要她陪着,我两一起往前走,有好的一起笑,有不好的一起改,我就能万分的安心来面对这世间种种了。至于其他功名利禄,人生向往,那不瞒你说,先头我差点死的时候,已经把一辈子的妄想全都想了一遍,把一辈子的担忧都害怕了一遍。可等我活过来再次为未来打算时,脑子清醒,不清醒时,我都十分清楚,我在做什么。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但我现在不做,我就会遗憾悔恨一辈子。而我以后就算有一点后悔,可只要想到今日的誓言,我也会认同自己的选择。”
听了他一大搂子话,只叫皇帝无语叹气。
这位陇西伯二公子,就算人气势变了,看着长进了,但是一叫他说起话来,本性露出来,那个脑瓜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叫人无语头疼。
皇帝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殿中碎开。叫下面跪着的陇西伯世子猛地抬头,指尖在发抖,只想捂住弟弟的嘴。
先时因为弟弟受伤而心痛的兄弟情意在全家身家性命前荡然无存。
“臣……”世子声音嘶哑,“臣弟妄言,求陛下宽恕。”
至于被同样宣召的同安县主,是由广安郡王妃陪她一起进宫的。
坤宁宫的香兽里燃着沉水,烟气蜿蜒,广播郡王妃带着同安县主跨过朱漆门槛时,还有些茫然。
皇后端坐在西窗下,凤袍上的翟纹被日光照得刺目,开口直言问道,“昔日陛下赐婚,今日那陇西伯府上却以军功求陛下收回圣旨,说是县主同意了?”
太皇太后去世,王府便是奉迎,可还是与宫中生疏了许多,皇后问话问的突然,私下里女儿又未和她讲,因而郡王妃并不知道细情,此时听闻当即一惊。
王府得皇帝赐婚在前,陇西伯府便是立了功劳也不该狂妄到让陛下收回圣旨,很何况县主在京里担着逼走了未婚夫婿的名声等了好些年,这样一想,广安郡王妃本欲据理力争。
可同安县主瞧着母妃头上不知何时冒出来的一缕白发,再抬头看皇后脸上浅浅挂着的虚假笑意,自己本就不是强硬之人,活了这么久就一根筋的坚持过这样一件事,这些年为了她,背地里看笑话的许多,她再执着,总不是不愿意让自己的母亲为了她,在皇后面前失礼失仪,落下罪名的。
她眨了眨眼,忍下心头难堪,对着皇后起身再拜道,“娘娘容禀,臣女少时,原是喜欢他俊美温柔的,便是他温柔不对臣女,可他能站出来维护心上人,即便是做不好,也是让人感动的。那时臣女想着,若是做了他的知心人,得了夫君一心体贴维护。夫妻之道,便是如此。”
“可是他几年不改其意。臣女亦有所思,与其三人痛苦,不如他二人美满。”
同安县主一番少女心思,说的皇后动容,开口为她辩解道,“少时诵诗书,追寻这些,也是有的。”
同安县主盈盈再拜,“娘娘所言甚是,喜爱时辗转反侧,决断时亦当断即断。臣女以前年轻,执着这些,可现在想通了,他非喜悦于我,我执着的,他都不会给我。既喜爱他对心上人的一心一意,便不该去破坏他们的情意。”
“我若真去毁他这点一意孤行,反倒辜负了当年自己动心的缘故。”
王妃望着女儿,恍惚间看见当年那个攥着同心佩、偷偷躲在屏风后看少年的小姑娘,一时心酸,不知如何言语。
而皇后垂下眼,护甲划过茶盏,“如此,便差人如实与陛下回话吧。”
得了坤宁宫回话,朱维桢便叫兴安去收回旨意。
更不愿再见叫自己出尔反尔的苦鸳鸯。
摆手叫他们都赶紧走。
宫门外的御街长而直,斜阳把青石板照得发亮,陇西伯府两兄弟驻马阶下,世子翻身下马,他先伸手去扶弟弟——熊清左臂还吊在胸前,两人并肩而立,见王妃先身,先一步躬身行礼。
“舍弟鲁莽,累县主清誉,陇西伯阖府羞愧。”
熊清与兄长一起低头时,后颈突兀地露出一条新伤,血痂未褪,像一道丑陋的赭色锁链。
同安县主忽然想起,他们初遇时,熊清白衫翻飞,后颈白净得如上好的瓷。
今日新伤旧伤,不复往日俊美,可在同安县主眼里,也并不难看可怖。
王妃鬓边那缕新添的白发在风里微微颤。她原想板着脸骂两句,却见熊清脸色苍白,一副凄惨模样,到底是刚立了大功的,不好为难,她抬手冷漠道,“罢了,起来说话。”
“少将军请起。”同安县主第一次用这个称呼,声音轻,却带着笑。“我少时执着喜欢的,本就是文弱少年。如今少将军与旧时大有不同,不必再说相负之语,也不必愧疚。”
说完,她转身与母亲上了马车。
世子拍拍弟弟的肩,低声道:“走吧,祖母和母亲还在家里等你,别再叫她们忧心了。”
兄弟二人翻身上马,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马车帘子落下前,她最后看了一眼,两骑绝尘而去,至今仍不知道为何会喜欢那么久的人,终于不再与她相干了。
车轮辘辘,郡王妃握住女儿的手,掌心潮而热。
同安县主轻轻回握,声音散在暮鼓声里:“娘,回家吧。以后……不提了。”
喜欢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