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别苗头-《屯满物资后穿到农家当地主》

  一群婆子婶儿们搁一块唠,你一嘴我一句,架不住旁人还有听一耳朵就走的。

  打了水,说说笑笑的又各回各家去了。

  路上碰着关系好的,偷摸得说两句。

  昨天苗老太赶着驴车来的,又拉了老些东西,今个儿早就传遍整个潘家村了。

  最后这话成啥了。

  “听说没,潘婶儿见不得儿媳娘家好,可着劲儿在外头编排人咧。”

  “啥玩意儿?我没听说啊,这多会儿的事呦。”

  “那你不成,这事整个村的人都知道啦。”

  说话的人又是一顿巴拉巴拉,脸上的表情都跟着乱动。

  “要不我就说不能跟潘家那老太婆走得太近了,你看给我说着了吧,那人不行......”

  有人听得迷惑了,儿媳娘家有钱了,挣着银子喽。

  这不好事嘛。

  有啥可藏着掖着的。

  你当婆婆的不也脸上有光嘛。

  再碰上那疼闺女的爹娘,即便嫁出去的闺女那也疼得紧咧,隔三差五的给婆家送点稀罕玩意儿。

  “我看是潘婶儿傻,没准儿就是绒花嫂故意瞒着咧。”

  一个小媳妇儿随口一说可是说着了。

  偏上了年纪的大娘婶子们不信,哪个就傻成这样了。

  “潘绣花啊,就是驴脾气。”

  “就她们老大家的,模样俊的咧,人家在县城还有家底,往少说啊......”

  “也得这个数!”

  那婆子伸出手比了个巴掌。

  众人看得直倒吸一口气,又是眼红又是羡慕。

  都是一个村儿的,咋就差下咧。

  “不过老话说得好,人各有命,咱也犯不着眼红啥,尤其潘绣花的性子呦啧啧......”

  这语气,一听就是知道点儿什么呀。

  “李婶儿,你是不知道啥呀?搁我们说说呗。”

  年轻的小媳妇儿巴巴的过去,搁兜里抓小半把烧熟的麦子,都是搁地里头捡的然后搁灶火里头一烧。

  吃一粒儿嘴里头一股苦味。

  村里人也就拿这当个零嘴哄哄孩子。

  大人鲜少有人舍得。

  李婆子慢慢悠悠的捏一粒儿吃,撇嘴,“昨个儿你们不是都去瞧了嘛,没听说余子媳妇儿说的话嘛,明显是对她这个婆婆不满意喽。”

  “她那个肚皮呦,多少年不下蛋,还对潘婶儿不乐意?”

  “就是,潘婶儿就是给她休了谁也不能说啥!”

  听热闹凑热闹的你一句,我一句,唠的好不热闹。

  李婆子忽然问了一句,“休了,那可是个金元宝,这要搁你们能舍得?”

  舍不得。

  十个人九个保准舍不得。

  剩一个例外是傻子。

  “你们舍不得,人潘绣花舍得,昨个儿都瞅着没?那脸色......”

  李婆子作势脸一板,嘴一抿,立马学出了五六分的像,逗得人直乐。

  “黑得跟锅底一样样儿的,要我还送她回来,想得美咧。”

  “那没准儿真是潘婶儿委屈咧。”

  “她委屈?”

  李婆子大笑,“她哪回不委屈呀,回回委屈,可不就是想跟老大两口子要钱贴补小儿子嘛。”

  这明摆着的事儿。

  “要么我说她,你说你老跟老大两口子老要钱要东西那都是干啥玩意儿,那最后整得金元宝都不乐意给你了,你再搁哪儿找钱去?”

  李婆子这话一说出来,众人登时哄笑。

  “可不嘛,别看那宁温如跟个小妖精似的,模样可是俊的很,整个潘家村找不出那么板正的。”

  “咱余子也不孬,配得上咧。”

  “我听着,潘婶儿别是想给余子重娶一个吧。”

  “那宁温如指定不能愿意,满子不都有俩儿子了,实在不行给他哥过继一个不就成了。”

  你这样猜,我这样猜,李婆子觉着潘老太就是欠收拾,那要是长尾巴保管翘上天。

  宁温如以前的性子就是太弱了。

  昨儿个打了一架最后还不是好好的啥事没有。

  动不动就把孝敬挂嘴上。

  县城的铺子没了她家老大就不成了咋地,整得多厉害似的,不就认得俩字嘛。

  她儿子也就是小两岁。

  要不然还有潘有余啥事儿啊,都快给人当赘婿了还整天嘚瑟个没完没了的。

  “眼瞅着老大家的不成了,也不知道好好笼络笼络绒花,你说那亲家都送上门来了……”

  这个时候,有人觉得这话说的太偏颇了。

  “哎哎快瞧,潘婶子过来了,李婶儿别说了。”

  一个小媳妇儿戳了旁边人一下,让她别说了。

  不想这李婆子是个脾气直的,且着一向和潘老太面和心不和,好不容易抓着小辫子了。

  闭嘴?

  咋可能咧。

  大喇喇的扯着嗓门喊道:“谁过来打水了呀?你绣花婶儿?那不能,人生了俩个孝顺儿子哪用自个儿来打水,这话快甭说啊,搁你绣花婶儿听着了……”

  “给我听着咋地?”

  潘老太板着脸过去,手里的桶往下一扔,就那么爱答不理的别了李婆子一眼。

  “现在我这不就听着了嘛,我咋地你啦。”

  “哎呦喂,这不李绣花嘛,刚还唠着你福气大的咧,多少天才见着你过来打个水。”

  李婆子阴阳怪气的挖苦,“不过你家小儿媳肚子快生喽,满子可不得护着紧着点儿,顾不上你这个当娘的太正常咧,媳妇儿可不得比老娘亲嘛。”

  说完这话,假模假样的拍了自个儿一脑门。

  “瞅我这记性,余子昨儿个不是回来了嘛。”

  瞅了眼潘老太后头,没见着潘有余的影儿。

  叹了口气,“潘绣花呀,这话我说你别不乐意,余子都三十好几的大老爷们了,再过几年都能当爷爷的人咧,咋还这么惯着,住县城尽享福去了,连个水都提溜不了咋地可不成。”

  李婆子每说一句,潘老太脸色就越难看几分。

  这可不都故意说的嘛,偏人家抓了个准儿。

  专往你心口戳刀子,笑呵呵的你还不能翻脸。

  这个时候,不知道哪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多了一嘴。

  “当啥爷爷咧,潘有余这会儿连个丫头片子都没捞着笑死个人了哈哈哈哈……”

  众人登时哄笑,恶意的有,纯看热闹的也有。

  “别是不能生吧?”

  “肯定不能生,这都多少年了,我家老二和余子前后脚娶的媳妇儿,我大孙子明年就得说亲了。”

  喜欢屯满物资后穿到农家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