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可得,仙道亡矣。
“余名白修,自幼学剑,七岁握剑,九岁剑术大成,十岁以剑明道,破境先天,十二岁试剑天下,历时五年,走遍诸国,全无敌手。
“年十七岁,为先天绝顶,与剑仙论招,胜之,始闻上古仙道之说。遂起寻仙访道之心,故远离江湖,觅求长生。
“此后三十余年,东走汪洋,西走荒漠,北走冰原,南走万山,又渡海远行,走上了万古以来未曾有人踏足的土地,一无所获。
“年七十二岁,于南海一小岛观天静坐时,见霞光漫天流淌,一盏长明宝灯从天而降,以真气沟通,竟得以驾御天地伟力,遂证陆地神仙。
“又百余年,奔走四方,寻找仙道路径,在天山得禁制三篇,在西海得丹法五篇,终在匡山得仙道正法《烈阳神火功》。
“年百七九岁,时近寿终,得悟仙道些微奥妙,至此方知上古以降,天地大变,已无人能采气入体,更无人能进仙道之门。
“长生无望,此生虚度,此间种种,尽可自取。惟愿日后天地再变,来者得享长生之时,对余祭拜一二,感激不尽。”
陆承在这封信里感受到了浓烈的遗憾与不甘,同时他也知道了这座石室的主人,即那具骸骨的身份。
竟是一千三百年前,名动天下的剑道天才,史上最年轻的先天绝顶,曾在招式上胜过神剑宗陆地神仙“剑仙”的,白修!
这样的武道天才,本应横压江湖百余年,却在最巅峰的时候选择了退隐江湖,彻底消失在了世人眼中,行踪成谜。
千余年来,无论在任何史书中,白修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衍生了无数的话本小说,将他演绎出了种种不同的形象。
没想到他当年竟是寻仙访道去了,还成了陆地神仙。
只可惜,终究还是未得长生,寿尽坐化于此。
“从信里的内容来看,白修已经获得了修仙功法,而且他作为陆地神仙是可以调动天地元气的,居然还是不能采气入体修仙。”
陆承将目光看向了那盏长明不灭的宝灯,暗道,“这应该是一件法器吧,先天绝顶得法器之助,可调动天地自然之力,便是陆地神仙。
“难道说用这种方式调动的天地元气无法引入体内进行修炼?”
虽然他对此有些好奇,但也没有贸然尝试。
这毕竟是一位陆地神仙留下来的遗府,而且明显还是一个接触过修仙,甚至修炼过禁制的陆地神仙,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
于是,陆承运转法力,将那封信用法力包裹着摄到了面前,用神魂力量将其包裹后,直接施展了“炼物术”,然后意识上升,来到了金光空间之中。
那封信果然飘出来了一缕文气,在那巨大的金光书架之上,凝结成了一本薄薄的书籍,里面信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多了这封信的制作过程记录。
看来这信里并没有隐藏什么信息,而且确实是那白修倾注了心血留下来的绝笔信。
大概率没什么恶意。
不过,陆承接下来还是小心翼翼的探查着石室内的一切。
最终将那些玉瓶、书籍、竹简、玉牌、锦囊袋、小铜炉等各种事物,都摆放在了那张放有莲花灯的石桌上。
他没有去动那盏莲花灯。
在神魂力量的感知中,莲花灯散发的气息极度强大,十分恐怖,让他有一种随便一点灯火就能把自己化为灰烬的感觉。
陆承最先拿起来观察的是那个蓝色的锦囊袋,在神魂力量的感知中,这东西的表面附着淡淡的灵气,但又十分的温和,没有什么攻击性。
他尝试着用法力将蓝色锦囊袋包裹,下一瞬就感觉自己的神魂力量受到了无形力量的吸引,精神感知坠入了一个小型空间之中。
陆承先是一惊,随即便是狂喜,甚至忍不住惊呼:“居然是一个储物袋!白修是在哪弄到的?”
这小型空间高丈许,底部十平左右,放的东西不多,只有两个玉瓶,三张符箓,两册书籍,几乎是空空荡荡一片。
白修没有法力,打不开这储物袋,只将它当做了普通的装饰物,现在倒是便宜了陆承。
不过,他发现这储物袋里,不论是玉瓶上的标签,还是装符箓的玉盒标签,还是那些书籍,都是用的上古文字。
而白修在那封信里提到的禁制三篇,丹法三篇,以及所谓的仙道正法《烈阳神火功》,全都是用正常文字书写的。
千年前的文字与现在的文字虽然有些差别,但也已经相差不多,绝大部分字形都是完全相同的,少部分不同的也完全能理解意思。
“曾有人做了翻译?”陆承的眉头微皱,暗道,“在过去的这三四千年里,还有人能认识那种上古文字?倒也不无可能。
“这个世界的历史明显有不小的谜团,等以后文气充足了,或许可以再‘问问天地’,获取一些天地记录的‘知识’。
“那么接下来,还是先在这里修炼一番,将那些即将消散的灵气转化成法力,以免灵气消散,白白地浪费掉。”
不过,他毕竟只有炼气二层的修为,就算全力吸收灵气,也难以将如此之多的灵气在短时间内消耗完。
等他将之前消耗的法力全部恢复的时候,先前炼化出来的灵气都只消耗了不到两成,而且有小部分已经开始消散。
陆承睁开双眼,看向桌上的两本书籍,正是禁制三篇和丹法三篇。
他挥手间就将这两本书籍炼化成灵气,随着金光一闪,两道文气被汲取出来,金光空间内的书籍也就随之成型。
虽然是正常的文字,但他还是要用这种方式验证一下信息。
在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陆承才开始研习禁制三篇中的一道禁制——“摄宝禁”。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收摄无主的法器法宝的禁制,正适合用来收取那盏神秘的莲花宝灯。
若是能将这盏宝灯收取,或许就能把那些灵气利用起来了!
得益于服食文气的悟性加成,陆承学习“摄宝禁”的速度极快,迅速返回了现实,对那盏莲花宝灯打出了一道“摄宝禁”。
随即,那盏莲花宝灯光芒大盛,原本只是一点豆子大小的光焰瞬间暴涨,照的整座石室亮如白昼。
不过,陆承并未感受到任何有伤害的力量,他的神魂力量已经随着“摄宝禁”一起,来到了那盏莲花宝灯的内部。
呈现在他神魂感知中的,是七十二道繁复至极,灿若星海的法器禁制!
“余名白修,自幼学剑,七岁握剑,九岁剑术大成,十岁以剑明道,破境先天,十二岁试剑天下,历时五年,走遍诸国,全无敌手。
“年十七岁,为先天绝顶,与剑仙论招,胜之,始闻上古仙道之说。遂起寻仙访道之心,故远离江湖,觅求长生。
“此后三十余年,东走汪洋,西走荒漠,北走冰原,南走万山,又渡海远行,走上了万古以来未曾有人踏足的土地,一无所获。
“年七十二岁,于南海一小岛观天静坐时,见霞光漫天流淌,一盏长明宝灯从天而降,以真气沟通,竟得以驾御天地伟力,遂证陆地神仙。
“又百余年,奔走四方,寻找仙道路径,在天山得禁制三篇,在西海得丹法五篇,终在匡山得仙道正法《烈阳神火功》。
“年百七九岁,时近寿终,得悟仙道些微奥妙,至此方知上古以降,天地大变,已无人能采气入体,更无人能进仙道之门。
“长生无望,此生虚度,此间种种,尽可自取。惟愿日后天地再变,来者得享长生之时,对余祭拜一二,感激不尽。”
陆承在这封信里感受到了浓烈的遗憾与不甘,同时他也知道了这座石室的主人,即那具骸骨的身份。
竟是一千三百年前,名动天下的剑道天才,史上最年轻的先天绝顶,曾在招式上胜过神剑宗陆地神仙“剑仙”的,白修!
这样的武道天才,本应横压江湖百余年,却在最巅峰的时候选择了退隐江湖,彻底消失在了世人眼中,行踪成谜。
千余年来,无论在任何史书中,白修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衍生了无数的话本小说,将他演绎出了种种不同的形象。
没想到他当年竟是寻仙访道去了,还成了陆地神仙。
只可惜,终究还是未得长生,寿尽坐化于此。
“从信里的内容来看,白修已经获得了修仙功法,而且他作为陆地神仙是可以调动天地元气的,居然还是不能采气入体修仙。”
陆承将目光看向了那盏长明不灭的宝灯,暗道,“这应该是一件法器吧,先天绝顶得法器之助,可调动天地自然之力,便是陆地神仙。
“难道说用这种方式调动的天地元气无法引入体内进行修炼?”
虽然他对此有些好奇,但也没有贸然尝试。
这毕竟是一位陆地神仙留下来的遗府,而且明显还是一个接触过修仙,甚至修炼过禁制的陆地神仙,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
于是,陆承运转法力,将那封信用法力包裹着摄到了面前,用神魂力量将其包裹后,直接施展了“炼物术”,然后意识上升,来到了金光空间之中。
那封信果然飘出来了一缕文气,在那巨大的金光书架之上,凝结成了一本薄薄的书籍,里面信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多了这封信的制作过程记录。
看来这信里并没有隐藏什么信息,而且确实是那白修倾注了心血留下来的绝笔信。
大概率没什么恶意。
不过,陆承接下来还是小心翼翼的探查着石室内的一切。
最终将那些玉瓶、书籍、竹简、玉牌、锦囊袋、小铜炉等各种事物,都摆放在了那张放有莲花灯的石桌上。
他没有去动那盏莲花灯。
在神魂力量的感知中,莲花灯散发的气息极度强大,十分恐怖,让他有一种随便一点灯火就能把自己化为灰烬的感觉。
陆承最先拿起来观察的是那个蓝色的锦囊袋,在神魂力量的感知中,这东西的表面附着淡淡的灵气,但又十分的温和,没有什么攻击性。
他尝试着用法力将蓝色锦囊袋包裹,下一瞬就感觉自己的神魂力量受到了无形力量的吸引,精神感知坠入了一个小型空间之中。
陆承先是一惊,随即便是狂喜,甚至忍不住惊呼:“居然是一个储物袋!白修是在哪弄到的?”
这小型空间高丈许,底部十平左右,放的东西不多,只有两个玉瓶,三张符箓,两册书籍,几乎是空空荡荡一片。
白修没有法力,打不开这储物袋,只将它当做了普通的装饰物,现在倒是便宜了陆承。
不过,他发现这储物袋里,不论是玉瓶上的标签,还是装符箓的玉盒标签,还是那些书籍,都是用的上古文字。
而白修在那封信里提到的禁制三篇,丹法三篇,以及所谓的仙道正法《烈阳神火功》,全都是用正常文字书写的。
千年前的文字与现在的文字虽然有些差别,但也已经相差不多,绝大部分字形都是完全相同的,少部分不同的也完全能理解意思。
“曾有人做了翻译?”陆承的眉头微皱,暗道,“在过去的这三四千年里,还有人能认识那种上古文字?倒也不无可能。
“这个世界的历史明显有不小的谜团,等以后文气充足了,或许可以再‘问问天地’,获取一些天地记录的‘知识’。
“那么接下来,还是先在这里修炼一番,将那些即将消散的灵气转化成法力,以免灵气消散,白白地浪费掉。”
不过,他毕竟只有炼气二层的修为,就算全力吸收灵气,也难以将如此之多的灵气在短时间内消耗完。
等他将之前消耗的法力全部恢复的时候,先前炼化出来的灵气都只消耗了不到两成,而且有小部分已经开始消散。
陆承睁开双眼,看向桌上的两本书籍,正是禁制三篇和丹法三篇。
他挥手间就将这两本书籍炼化成灵气,随着金光一闪,两道文气被汲取出来,金光空间内的书籍也就随之成型。
虽然是正常的文字,但他还是要用这种方式验证一下信息。
在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陆承才开始研习禁制三篇中的一道禁制——“摄宝禁”。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收摄无主的法器法宝的禁制,正适合用来收取那盏神秘的莲花宝灯。
若是能将这盏宝灯收取,或许就能把那些灵气利用起来了!
得益于服食文气的悟性加成,陆承学习“摄宝禁”的速度极快,迅速返回了现实,对那盏莲花宝灯打出了一道“摄宝禁”。
随即,那盏莲花宝灯光芒大盛,原本只是一点豆子大小的光焰瞬间暴涨,照的整座石室亮如白昼。
不过,陆承并未感受到任何有伤害的力量,他的神魂力量已经随着“摄宝禁”一起,来到了那盏莲花宝灯的内部。
呈现在他神魂感知中的,是七十二道繁复至极,灿若星海的法器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