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月球的自转变慢了-《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

  刘阳和郭剑在办公室里看着新闻发布会。

  之前和大首长通话的时候,大首长就告诉过他,会把旭日一号曝光。

  所以对于发布会现场的场面,刘阳心里是有数的。

  发展需要能源。

  人类已经跟传统的化石能源死磕了数千年。

  没错,早在东汉时期,龙国人就已经发现了石油。

  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描述了陕西延安一带的石油。

  这是关于石油的最早期文字记载。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次使用‘石油’一词,并详细记录其特性,还尝试用石油烟制墨,同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不得不说沈括的眼光是超前的。

  相比文字记载,对石油的实际运用就早得多了。

  公元一世纪,龙国老祖先就在延安地区发现了石油。

  公元347年,开凿出原油井,深达240米,采用竹制钻杆开凿。

  宋朝时期,石油就有记载,被用于烧火做饭、点灯取暖。

  这应该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对石油的运用了吧。

  所以化石能源主导了人类社会发展数千年。

  尤其近两三百年,人类的进步更是紧紧的围绕化石能源展开。

  而现在不同了,可控核聚变的出现,让龙国人首先告别了化石能源的桎梏。

  让龙国人首先踏入了新的能源时代。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旭日一号引起的涟漪只会越来越大。

  用雷霆滚滚来形容都不为过。

  时代变革的大幕,从这一刻被龙国人拉开了。

  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

  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与石油的开发。

  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发明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这让龙国人一直处在非常被动的局面。

  不能制定标准,不能制定框架,只能被迫接受。

  现在不同了,真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帷幕被龙国人一把拉开。

  龙国已经成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真正的领头人。

  在这场划时代的能源革命,与工业革命中。

  只有龙国人才能带领人类前进。

  但凡不跟上队伍的,将会被无情的淘汰,被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

  对此,刘阳毫不怀疑。

  “笃笃笃”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郭剑快步走了过去,打开了房门。

  “小强,你回来了?”门外站着的正是边小强。

  “嗯,刚回来就过来了,有事情要向所长报告。”

  “快点进来吧。”

  郭剑侧身把边小强让进了办公室,然后顺手关上了房门。

  “所长!”边小强走到办公桌边上,对刘阳敬了一个礼。

  “小强,回来了,来来,这边坐。”

  刘阳起身,笑着把边小强迎到了沙发区。

  郭剑很快就泡好了两杯茶水,端了过来。

  然后自己也坐到了一边。

  “小强,怎么样,种子取回来了吗?”

  刘阳指了指边小强面前的茶杯,示意他自己端来喝。

  边小强点了点头,然后道:“所长,第一批种子已经取回来了,并且交给龙科院农科所的人了。”

  “根据空天战机的数据分析,这批种子在月球育种情况非常好,这次应该会有不少好东西。”

  这次他是去取回放在月球表面的育种箱的。

  之前也是他把育种箱送到月球去的,不过这次只是取回了其中的第一批。

  “那就好,随着在月球育种的时间越长,种子异化的情况应该会更加显着,等把全部的种子都取回来了,应该是会有不少好东西的。”

  刘阳点点头,很认同边小强的说法。

  “所长,这是你交代我的事。”边小强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

  之前刘阳交代过边小强,再次进入月球背面轨道,看看能不能再捕捉到信号。

  看来是捕捉到了。

  刘阳接过U盘,并没有马上去电脑上破解。

  现在边小强和郭剑都还在,他还不希望这个事情让太多人知道。

  上一段破解的内容,也只有他和大首长清楚。

  除此之外,甚至钱老刘阳都没说。

  这件事情太大的,不得不小心处置。

  “辛苦了。”刘阳伸手接过U盘。

  “不辛苦,不过所长,我发现了些奇怪的现象。”边小强皱着眉头道。

  “哦?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月球的自转变慢了。”边小强说到这的时候,眉头皱得更紧了。

  不光他,边上坐着的郭剑也是一样的。

  自从参加了军营集训后,他们在天空物理学、地球大气学、海洋学等学科也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月球自转变慢,意味着什么他们非常清楚。

  月球的自转周期被精准调整为 27.32 天,与绕地球公转周期完全一致。

  正因为这样才导致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其实只能看到一面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在这种步调一致下,月球和地球之间形成了‘潮汐锁定’。

  ‘潮汐锁定’这是地球对月球长期潮汐引力作用的稳定结果。

  若 “潮汐锁定失衡”,意味着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逐渐偏离,月球将缓慢 “解锁”—— 背面会逐渐更多地暴露在地球视野中,最终可能实现 “完全自转可见”。

  也就是地球和月球各转各的。

  问题是,地球上大海的潮汐是月球与太阳引力对地球海洋、大气乃至地壳的周期性拉扯结果。

  其中月球占据主导,在影响地球潮汐的作用上,它差不多贡献了70%的作用。其他30%则是来源于太阳。

  所以潮汐的周期、幅度、涨落时间完全依赖月球的公转与自转节律。

  假如潮汐锁定失衡,就会直接打破这一稳定模式,带来不可控的后果。

  比如潮汐周期与频率的改变

  当前地球由月球引发的潮汐的 “太阴潮”周期约为12 小时 25 分钟,每天形成两次涨潮、两次落潮。

  若月球自转与公转失衡,其对地球的引力 “作用点” 会随自转产生额外变化,导致:

  潮汐周期偏离 12 小时 25 分钟,可能变为 11 小时或 者13 小时 。

  当然随着月球自转变慢,这个时间有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变化,现在谁都说不好。

  部分地区可能从每天两次涨落的“半日潮” 转为每天一次涨落 的“全日潮” 。

  或出现更复杂的 “混合潮”,彻底打乱沿海地区的潮汐节律。

  想到这,刘阳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

  喜欢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