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

  刘进步和张梅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忙碌。

  人逢喜事精神爽,能力的成长永远都是让人喜悦的。

  两口子在厨房里边干活,边聊天。

  只不过一会是家乡话,一会又无缝切换为其他的外语。

  纯正的英语、法语、泰语、德语......从厨房里不断的传出来。

  并不是俩人故意显摆,而是这些语言对他们来说都是母语级别。

  有的语境下泰语的表达方式更好,那就自然会切换到泰语了。

  德语的表达更加准确,那就自然切换到德语了。

  只是纯粹的无意识反应而已。

  刘阳下楼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看到自己爸妈这么高兴,刘阳也很欣慰。

  最早他还想在龙科院食堂给爸妈找份工作打发时间。

  现在看来,如果真让他们去食堂,就他们这动不动就各种外语满天飙的情况。

  怕是要不了一顿饭的功夫就会成为大家的焦点。

  想不出名都难。

  现在还不是出名的时候,就只能先委屈他们一下,继续在家待着了。

  刘阳想得非常清楚,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自己羽翼未丰就要低调行事。

  一切都准备好了,大风一起,自然扶摇而上。

  没多会洪武几人也来了,并且把完成的论文都交给了刘阳。

  吃过饭,众人驱车又来到了马洪涛的实验楼。

  虽然和龙科院博士生的比试没有了。

  但是该给众人下载的知识还要继续。

  刘阳一直没有偏离自己的短期目标:向高层争取资金、启动可控核聚变的制造。

  之前刘阳提出200亿的项目资金,其实真正要用到可控核聚变上面的没多少。

  他只是借可控核聚变这个名头多搞点钱。

  资金的真正大头,他还有其他的用途。

  林申、马洪涛、孟火生、钱大豪早早就等在实验室了。

  纷纷把自己写的论文都交给了刘阳。

  刘阳抽了点时间把大家的论文都过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

  便通过内部网络把论文通通发给了数学所的秦所长。

  然后刘阳也就不再关注这件事了。

  开始给众人下载物理相关的知识。

  一旦争取到项目资金,刘阳会马上着手可控核聚变的制造。

  不是研发,是制造。

  如果之前在魔都科技学院搞出来的可控核聚变装置是简易版的话。

  刘阳接下来要制造的就是真正的可控核聚变1.0版本。

  可控核聚变1.0版本是可以直接投入商用的。

  在1.0版本面前,简易版只能算是玩具。

  除此之外还要制造核电池,有这个东西才能保障单兵机甲能源的需求。

  做这些事情,除了资金以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人了。

  集训被叫停,那就从身边的人开始。

  宫雨桐、林申、马洪涛、再加上洪武小组、孟火生、钱大豪等人勉勉强强也够用了。

  至于刘进步和张梅,就算知识也给他们下载了,刘阳没想让他们参与。

  两人劳碌了一辈子,刘阳希望他们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哪怕讲讲课、写写书、给孩子搞搞科普、到处旅游,只要他们愿意,刘阳无条件支持。

  还是十三个人,还是在会议室。

  这次大家都有了经验,很快都进入了状态。

  每人身边都有一大堆的高能量食物。

  今天准备得比昨天还要充分。

  一切准备妥当刘阳便启动了系统。

  开始给众人下载物理学知识。

  ......

  另外一边,龙科院数学所。

  秦所长昨晚一直没睡好。

  白天的经历让他实在是太震撼了,作为一名数学家,他见证了人类数学史上的奇迹。

  不光如此,在刘阳的讲授下他自己也受益匪浅。

  天不亮他就来到了所里,等着众人的论文。

  《数学进展》和《数学学报》是国内最顶尖的数学期刊。

  其中《数学进展》以发表高水平的数学研究论文而闻名,涵盖广泛的数学领域,是了解龙国数学研究前沿的重要窗口。

  《数学学报》创办于1882年,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发表原创的数学研究成果。

  当然除了这两份期刊之外还有《应用数学》、《数学的实践与认知》、《应用数学和力学》等等。

  也都是很不错的期刊,只不过面对的数学方向有所不同。

  知名度上比《数学进展》和《数学学报》稍微要差一些。

  秦所长昨天答应了刘阳,投稿的事情他来操作。

  这两份期刊就是他要投稿的期刊,因为这么多的论文,任何一家期刊都吃不下。

  昨天下午从会议室离开之后,秦所长就分别联系了这两家的主编。

  告诉了他们下午发生在会议室的事。

  还把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张梅的解题过程也发给了他们。

  张梅的解题过程刘阳是揉碎了、掰开了跟他们讲过的。

  搞懂了所有的推导过程,秦所长觉得自己的数学水平又上了大大的一个台阶。

  有了这样的体验,他才对刘阳心悦诚服。

  知道刘阳是有真材实料的。

  十大难题的推导过程刘阳都看过,刘阳说没问题,秦所长就坚决的相信没问题。

  但是光他相信没用啊,一般投稿都有审稿环节。

  期刊的主编要是因为看不懂,就把论文通通都枪毙了,到时候秦所长找谁说理去?

  所以昨天一出会议室,秦所长就开始联系两个期刊的主编。

  只讲述他在会议室的所见所闻是不够的。

  三人马上开始了网络会议,秦所长把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的推导过程,也像刘阳一样,揉碎了、掰开了给两位主编分享。

  虽然他的水平比不上刘阳,好在刘阳之前讲述的时候,他是真正搞懂了的。

  所以哪怕讲得不是那么生动、流畅。

  哪怕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直搞到了深夜。

  好在最后《数学发展》和《数学学报》的两位主编,也把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的推导过程搞明白了。

  能做到顶尖数学期刊主编的也不是一般人,都是数学界响当当的人物。

  这个推导过程的含金量他们是非常清楚的。

  尤其是他们自己也搞明白之后,对之前秦所长所描述的会议室里的一切,便又深信了几分。

  都期待着众人的论文。

  喜欢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