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新型学习系统-《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

  告别洪武,刘阳和宫雨桐又回到了三楼的办公室。

  宫雨桐在收拾茶几上的茶杯。

  刘阳已经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工作了。

  他现在要把三天后给人员集训的设备搞出来。

  根据目前的地球科技,刘阳已经在脑海中的科技树里,选定了一款产品。

  这款产品虽然只是最低级别的,但是足以彻底改变现在人类的学习方式。

  假如把这种产品推广,龙国人短时间内就会实现每个人学识的恐怖增长。

  只要是适龄人,人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

  人人都可以成为顶尖的艺术家。

  到时候唯一限制彼此之间不同的,就只有大脑利用率的差别。

  有人天生大脑利用率就高些,那么这种人就能承载更多的知识。

  而低些的就只能承载得少些。

  但是无论如何,就平均大脑利用率的水平所承载的知识,也远超当前的知识水平。

  以后地球上就只会有两种人。

  一种是通过新技术学习的人。

  另外一种就是依然使用现在手段学习的人。

  这两种人的差别就好比是人类和大猩猩的差别。

  当然这种差别体现在对于先进科技的掌握,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上。

  刘阳知道,其实这套产品比可控核聚变还要厉害。

  因为只有拥有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才是一个种群的未来。

  人类要想在浩瀚的星空中走得再远些,就离不开整个人类族群的整体提升。

  这种提升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还要有智力、学识方面的。

  刘阳在电脑上又建立了一个文件夹《新型学习系统》。

  他给这个系统取了个普通的名字,很快这个文件夹里就多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文件。

  这是宫雨桐第一次看见刘阳操作电脑。

  她感觉都看到刘阳手指的残影了。

  办公室里只有刘阳指尖触碰电脑键盘发出的轻轻碰撞声。

  宫雨桐不敢打扰刘阳,收拾完茶几之后,在沙发上轻轻的坐了下来。

  时间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过去。

  刘阳的速度没有丝毫慢下来的意思。

  宫雨桐看了眼手表,已经下午五点四十了。

  刘阳像这样已经工作了一个多小时了。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刘阳的呼唤。

  “雨桐,请来一下。”刘阳已经停下了对电脑的操作,朝宫雨桐招了招手。

  “雨桐,这个是三天后我们要用到的设备。”刘阳按了下鼠标,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头盔模样的设备。

  “用这个来学习?”宫雨桐盯着屏幕上的头盔,这个头盔在她看来非常的科幻。

  “嗯,就是要用到它,你看。”刘阳又点了一下鼠标。

  宫雨桐就看到本来是开放式的头盔,慢慢的降下了一道黑色的罩子,整个头盔就变成半封闭式的了。

  “这个装置能激发人类的松果体,从而实现快速学习。”刘阳解释道。

  “是吗?这么神奇?”宫雨桐惊讶的盯着屏幕上的头盔又仔细看了看。

  “等你真正体验的时候,才知道它到底有多神奇。”刘阳看着宫雨桐惊讶的表情笑了笑。

  “刘阳,你是说通过它就能和知识核心连上?”午饭后在回宏志楼的路上,刘阳可是向她讲过知识核心的事情的,可惜被可恶的章程打断了。

  “这个还不行,还无法连接到真正的知识核心,不过可以连接到我们提供的知识核心。”刘阳解释道。

  “也就是说,有个知识库,然后通过这个设备和知识库连接,大脑就能下载知识了?”

  “对,就是这个意思。”

  “哇塞,实在是太酷了。对了,刘阳,这个系统安全吗?”

  “非常安全,其中信息的传播电流是微安级的,没有任何风险。”

  “刘阳,你实在是太厉害了。”现在的宫雨桐对刘阳是深信不疑,朝刘阳竖起了大拇指。

  “我再厉害,一个人有什么用?要大家一起厉害才行。”刘阳笑着说。

  “没有带头人,大家也厉害不起来啊。”宫雨桐也笑着道。

  “哈哈,别夸我了,等东西先做出来再说吧。”刘阳笑着又打开了一份文件:“这些是材料清单。”

  刘阳边说边站起来,把位置让给了宫雨桐。

  “雨桐,你看看院里有没有这些材料?”

  宫雨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刘阳的位置上,移动着鼠标开始仔细的看起材料清单来。

  刘阳也不影响她,走到了一边。

  宫雨桐看得很仔细,同时还在文件上做标识。

  其中她还打了好几个电话,确认其中的某些材料。

  足足忙了个把钟头,宫雨桐才结束。

  “刘阳,除了这几种其他的材料全部找齐了。”宫雨桐指着材料清单上几种标红的材料道。

  “雨桐,辛苦了。”刘阳没想到宫雨桐做事这么麻利:“这几种这个世界上都不会有,我们得自己生产。”

  “哇,这么厉害?新型材料?”

  “嗯,全新的材料。”刘阳点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弄吗?”宫雨桐问。

  “全是化学方式,问题不大。”

  听到刘阳的话,宫雨桐才放下心来。

  刚才这几种材料她可是问了好多人,大家都说没听过。

  她还发愁到哪里去找呢。

  现在刘阳说可以自己做出来,她才放心。

  “刘阳,生产在哪里进行呢?宏志楼可没有设备,总不能还要采购设备吧。”宫雨桐问。

  “你在看看生产工艺和流程。”刘阳说完又调出了一份文件:“院里你比我熟悉,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生产的地方?”

  “我们要生产多少?批量太大的话,院里肯定不行,毕竟科研和批量生产是不同的。”宫雨桐没有看文件,而是先向刘阳确定数量。

  “你稍等一下,我算算看。”刘阳开始在脑中计算一共有多少人。

  中午吃饭的时候给出去了136个名额。

  下午给了郭司令3支特战小队名额,每支特战队12人,一共36人。

  给了廖司令30个名额,外加一支特战小队12人,一共42人。

  国安局长也给了30个名额,外加刘泉小队,只是不知道刘泉小队多少人,刚才忘记问了。

  刘阳掏出手机给一楼的洪武打了个电话。

  “武哥,你知道刘泉他们小队多少人吗?”

  “刘泉小队比我们多,他们8个人,怎么了?”

  “没事,我刚才在统计人数,忘记问你,他们多少人了。”

  “对了刘阳,我已经把名额的事情报告局里了,我们局长非常高兴,他让我好好谢谢你。”洪武电话里乐呵呵的道。

  “你跟局长说一声,不用谢,要不是你们,我父母现在什么情况还不好说呢。”刘阳对洪武道。

  又说了两句,刘阳便结束了通话。

  国安刘泉特勤组8人,加上给局长的30人,也就是38人。

  那么这次集训一共参加的人员总数252人。

  “雨桐,到目前为止参加人数252人,打个富余量,就算270套吧。”刘阳把数据报给了宫雨桐。

  “怎么样,雨桐院里有能生产的地方吗?”

  刘阳看向宫雨桐问道。

  “刚才你在打电话的时候,我看了一下生产工艺和流程,我觉得马组长他们的实验室设备就能行。”刚才宫雨桐已经把龙科院的各研究所筛了一遍。

  “你说的是马洪涛的二维态材料小组吗?”刘阳问。

  喜欢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