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阳哭得睡着了,眼泪还挂在脸上。
方清昼用手指轻轻蹭了下她的下巴,指尖抹掉了湿润的泪水。
她抬起头,窗外正对着的楼房里亮着几排灯光。两栋居民楼离得太近,她能看见光线簇拥下的两个依靠着的影子。
显得沈知阳特别的孤独。
实际上,方清昼第一眼见到沈知阳的时候,没有看出她对自我的认知定位有严重错误。
梁老师去世后,她决定去了解一下这位让师长临终尤在牵挂的受害人。领路的护士给她播放了沈知阳家中的监控。
多数时候,沈知阳没有太过异于常人的举动,不是那么难照顾。她喜欢一个人蹲在角落,对着窗户发呆。
事情的起因是她刚满十岁的弟弟,趁着父母不注意,在沈知阳吃饭的时候,一脚踢翻了她面前的碗。
男孩做完这个动作后立刻朝监控摄像头的方向看去,眼珠滚动着想表现出无辜的模样,只是以他这个年纪的能力做得不够自然,反而显得鬼头鬼脑。
还没来得及跑路,沈知阳已发出一声细长的尖叫,扑过去咬住了他的手臂。
这一口的力道近乎要生生撕扯下他的血肉。男孩当即痛得嚎啕大哭,使劲拉扯沈知阳的头发,歇斯底里地发出求救:“爸——爸!”
父亲听到哭喊冲过来,跟着急红了眼,用手指去掐沈知阳的下巴。
可沈知阳的战斗力极强,仿佛不知疼痛,脸上皮肤被捏出几道明显的红肿都没有松口,直到父亲开始一手掐她的脖颈,一手捂她的鼻子。她无法呼吸,脸憋得青紫,才怨恨地松开了牙关。
父亲就着余劲将人一把掀飞,掼到了地上。
沈知阳在地上翻滚了两圈,撞到墙壁后停了下来,她像只蓄势待发且野性难驯的猛兽,人没站稳,就去抄起地上的不锈钢饭碗,“哐”的一下全力砸上她爸的脸。
中年男人脚步踉跄,俨然被砸得眼冒金星,发红的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此时妹妹也过来加入了混战。她试图去抱住沈知阳的腰,被后者抬腿一脚给轻松撩开了。
女孩儿坐在地上,扯着嗓子惊悚地大喊:“她发疯了,妈——!妈她又疯了!”
弟弟捂着伤口跑开,扑进从卧室跌跌撞撞赶过来的母亲怀里。
母亲吓得心惊肉跳,抱着儿子悲泣道:“为什么会这样啊?这个家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此时父亲终于制住了沈知阳,膝盖顶着她的背,将人牢牢按在地上。
沈知阳双腿不安分地踢踹,脸还在冲着男孩的方向龇牙咆哮。她的嗓子早已嘶哑,发出的声音粗得像是含着血沫。
各种高低起伏、近乎刺破耳膜的怪叫连在一起,宛如一场世界末日。
母亲搂着男孩儿,回去拿了条毛巾,按住他血流不止的手臂,哭嚎着将人带出房间。
几人相继离开,沈知阳迅速恢复了安静。
父亲心力交瘁地放开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历来健壮威严的男人,垮塌着肩膀,慢慢的,也开始放声哭起来。
沈知阳无动于衷,摸摸自己脖子上的伤口,起身走到了另外一边。
方清昼看完后有点震撼于她的彪悍。简直是个坦克式的战将。
但方清昼的第一直觉并不认为她是应激后的暴怒,更像是直白感受到了来自敌人的羞辱,所以坚定地护卫。牙齿不过是她唯一锋利的武器。
这个观点多半无人认同。
护士收起手机,叹息着道:“梁教授发现她身上有伤,帮忙报警,这是他们主动交给警方和妇联的视频。大家坐一起商量了下,但问题的根本难以解决。”
“妇联的人联系到我们,询问我们能否暂时帮忙接收,我们同意了,把人带了过来,单独安置在这个房间。可是她的情况,我们这边的医生也没有适合的经验,毕竟她不需要打针吃药,她不是身体出了问题。”
她说着停在一扇门前,拧开后侧身让出一半的位置,示意方清昼先从缝隙观察一下沈知阳的情况。
“她蹲在左边靠窗的那个角落。陌生的环境会让她很不安。不过可能是因为她刚从地下室出来的时候就被送来过我们这里,面对我们的状态还算稳定。”
她怕方清昼误以为沈知阳无药可救而放弃帮助,一个停顿都不带地补充道:“对比起刚开始,她的情况已经改善了非常多。那时候我们没注意,有三个同事不慎被她咬伤。”
方清昼靠近,凝视着角落里蜷缩成一团的身影,过了会儿才问:“为什么?”
护士详细地解释:“一个是因为想要解掉她脖子上的项圈;一个是想让她学着睡到床上;还有一个是给她送了一顿饭,看她把饺子扔到地上再去舔,下意识想要阻止她。因此我们才确定,她的自我认知出现了问题。”
沈知阳对外界的动静有很及时的反应,听见声音后一直抬头注视着大门。
方清昼与她四目相对,问:“她能说话吗?”
护士言辞慎重地道:“幸运的是她还具备一定的语言功能,因为吕坚承偶尔会逼她背诵一些艰深拗口的论文片段来精神折磨她。但目前还无法跟我们建立正常的沟通,只是鹦鹉学舌。她缺乏社会认知,对特定行为有难以扭正的坚持。最开始的时候,还极端排斥陌生人。据说老师教会她如何独立上厕所、用餐具吃饭、在床上睡觉,就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他父母见希望渺茫,不再怎么积极配合。”
沈知阳见两人长时间停在门口,没了兴趣,继续侧仰着脑袋,对着窗外发呆。
说明不怕生人,只是会对某些特定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强烈的应激反应。
方清昼跟着收回视线,没什么感情地说:“我查了下,当时募集到的社会捐款,少说有四五百万。”
护士心绪复杂,即便见多了类似的情况,仍是有些唏嘘,低敛着眉目道:“可是她才十六岁。24小时的护工看护,再加上特殊的矫正治疗,需要的费用远远超过他们的预算……他们更优先考虑另外两个小孩未来的生活。这是很残酷的现实……”
方清昼点点头,迈步走了过去。
护士怕她会轻举妄动,在后面小心喊了一声,紧张地跟了上来。
方清昼站定在沈知阳的面前,叫她的名字,等她将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朝她伸出了手。
沈知阳的眼神顿时变得有些慌乱,先是盯着她的手心,再是求助地望向她的脸。
直到方清昼摊平手掌,说了句“右手”,她才有些高兴地听从指令,搭了上去。
护士肌肉紧绷,时刻准备着在冲突爆发时将方清昼拉走,意外看到少女脸上绽放出的笑容,觉得万分刺眼,紧紧皱起眉头。
方清昼握着她的手转过方向,带动着上下轻轻晃动,告诉她:“这个才叫握手。”
沈知阳找到了自己习惯的状态,对方清昼表现出额外的亲切,不自觉身体前倾朝她靠近了一点。对方清昼的碰触也没有再进行回避。
只是表情中带着些茫然。
护士胸腔泛起一股浓烈到几乎胃部作呕的憎恶情绪,紧跟着又被一股难言的悲凉感冲得眼眶发红,忍不住内心的酸楚,小声道:“她以后怎么办?她父母不大可能接她回去了。她留在那种环境里,也无法得到多少改善。”
方清昼蹲到她身侧,顺着她的视角往外看。
玻璃有些模糊,上面交错着各种杂乱的划痕。今天的天气也不明郎,是成片浑浊的灰,搅混了一格格框在窗户里。
可是沈知阳看得目不转睛。
方清昼先是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沈知阳没有反应。
方清昼又加大力气推了推她,指向窗户。
这次沈知阳对着她看得久了点。
或许是先前的互动留有成效,沈知阳大方地给她让出了一点位置。
方清昼确定道:“你很喜欢外面的天空。”
沈知阳没有回答。
护士张了张嘴,感觉有什么闷闷的哽在喉咙口,又吐不出能描述心境的话,挫败地别开视线,心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无力感。她想到什么,试探地问:“我听说过梁教授那个项目。你可以帮她吗?”
方清昼默不作声,环顾一圈房间摆设,走到桌边拿起一本书。
护士绞尽脑汁地多说,妄图打动她:“这是我们给她准备的绘本。她经常会翻。破旧不是被她折损的,我们收到捐赠的时候就有。”
方清昼翻了两页,放下书。再次朝沈知阳伸出手,强调过正确的姿势后,扭头对护士道:“我明天再来看她。”
第二天,方清昼带来一个巴掌大的蓝色小夜灯。
拍一拍,里面的光线会照亮出一幅天空的图案。浅蓝色的底布上飘着几片棉絮似的白云。
沈知阳挪不开眼睛,身体小幅度地动了动。
方清昼熄灭夜灯,给她示范了两次。
于是沈知阳学会了开灯。
护士本想说不能留危险物品在房间里,见沈知阳好奇地、轻轻地把脸贴到那盏灯上,酸涩地把话咽了回去。
这次离开的时候,沈知阳在方清昼坚毅眼神的注视中,不情不愿地学会了握手。
送她出门时,护士拐弯抹角地恳请:“她有学习能力,不是吗?她还挺聪明的。”
方清昼回避道:“是的。”
方清昼的行程里排着一堆的工作,再抽出空,已经是隔了几天。
这次她带来了一沓的绘本。
护士不报什么期望了,给她讲述了沈知阳近期的状况。说到一件小事,苦笑说:“她宝贝地给我展示了她的灯,我想教她跟你多说话……可惜她什么都不懂。”
方清昼正听着,沈知阳主动朝她伸出了手。
方清昼有点受宠若惊。
沈知阳拉着她走到墙边,指着上面用指甲抠出的一张笑脸。
沈知阳的指甲被护士剪得很短,以防她发狂时会把人挠伤。她贴着墙面,一点一点地抠出痕迹,指缝里还留着条暗红的血线。
她手段稀缺,懵懂无知,连喜怒哀乐都不擅传达。
可是她学会了沟通。
或许是意识到了方清昼的特殊,哪怕并不明确,她依旧努力地做出了尝试。
这让方清昼觉得她像是一盏接错了线路的灯。
她本来可以发亮,但是后来短路了。
可她还是想发亮的。
方清昼弯腰对着那张笑脸看了许久,下定决心,转头对护士说:“请帮我联系一下她的监护人。”
从此之后,沈知阳在三夭有了一个特别的记录档案:YCCD-001
方清昼用手指轻轻蹭了下她的下巴,指尖抹掉了湿润的泪水。
她抬起头,窗外正对着的楼房里亮着几排灯光。两栋居民楼离得太近,她能看见光线簇拥下的两个依靠着的影子。
显得沈知阳特别的孤独。
实际上,方清昼第一眼见到沈知阳的时候,没有看出她对自我的认知定位有严重错误。
梁老师去世后,她决定去了解一下这位让师长临终尤在牵挂的受害人。领路的护士给她播放了沈知阳家中的监控。
多数时候,沈知阳没有太过异于常人的举动,不是那么难照顾。她喜欢一个人蹲在角落,对着窗户发呆。
事情的起因是她刚满十岁的弟弟,趁着父母不注意,在沈知阳吃饭的时候,一脚踢翻了她面前的碗。
男孩做完这个动作后立刻朝监控摄像头的方向看去,眼珠滚动着想表现出无辜的模样,只是以他这个年纪的能力做得不够自然,反而显得鬼头鬼脑。
还没来得及跑路,沈知阳已发出一声细长的尖叫,扑过去咬住了他的手臂。
这一口的力道近乎要生生撕扯下他的血肉。男孩当即痛得嚎啕大哭,使劲拉扯沈知阳的头发,歇斯底里地发出求救:“爸——爸!”
父亲听到哭喊冲过来,跟着急红了眼,用手指去掐沈知阳的下巴。
可沈知阳的战斗力极强,仿佛不知疼痛,脸上皮肤被捏出几道明显的红肿都没有松口,直到父亲开始一手掐她的脖颈,一手捂她的鼻子。她无法呼吸,脸憋得青紫,才怨恨地松开了牙关。
父亲就着余劲将人一把掀飞,掼到了地上。
沈知阳在地上翻滚了两圈,撞到墙壁后停了下来,她像只蓄势待发且野性难驯的猛兽,人没站稳,就去抄起地上的不锈钢饭碗,“哐”的一下全力砸上她爸的脸。
中年男人脚步踉跄,俨然被砸得眼冒金星,发红的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此时妹妹也过来加入了混战。她试图去抱住沈知阳的腰,被后者抬腿一脚给轻松撩开了。
女孩儿坐在地上,扯着嗓子惊悚地大喊:“她发疯了,妈——!妈她又疯了!”
弟弟捂着伤口跑开,扑进从卧室跌跌撞撞赶过来的母亲怀里。
母亲吓得心惊肉跳,抱着儿子悲泣道:“为什么会这样啊?这个家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此时父亲终于制住了沈知阳,膝盖顶着她的背,将人牢牢按在地上。
沈知阳双腿不安分地踢踹,脸还在冲着男孩的方向龇牙咆哮。她的嗓子早已嘶哑,发出的声音粗得像是含着血沫。
各种高低起伏、近乎刺破耳膜的怪叫连在一起,宛如一场世界末日。
母亲搂着男孩儿,回去拿了条毛巾,按住他血流不止的手臂,哭嚎着将人带出房间。
几人相继离开,沈知阳迅速恢复了安静。
父亲心力交瘁地放开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历来健壮威严的男人,垮塌着肩膀,慢慢的,也开始放声哭起来。
沈知阳无动于衷,摸摸自己脖子上的伤口,起身走到了另外一边。
方清昼看完后有点震撼于她的彪悍。简直是个坦克式的战将。
但方清昼的第一直觉并不认为她是应激后的暴怒,更像是直白感受到了来自敌人的羞辱,所以坚定地护卫。牙齿不过是她唯一锋利的武器。
这个观点多半无人认同。
护士收起手机,叹息着道:“梁教授发现她身上有伤,帮忙报警,这是他们主动交给警方和妇联的视频。大家坐一起商量了下,但问题的根本难以解决。”
“妇联的人联系到我们,询问我们能否暂时帮忙接收,我们同意了,把人带了过来,单独安置在这个房间。可是她的情况,我们这边的医生也没有适合的经验,毕竟她不需要打针吃药,她不是身体出了问题。”
她说着停在一扇门前,拧开后侧身让出一半的位置,示意方清昼先从缝隙观察一下沈知阳的情况。
“她蹲在左边靠窗的那个角落。陌生的环境会让她很不安。不过可能是因为她刚从地下室出来的时候就被送来过我们这里,面对我们的状态还算稳定。”
她怕方清昼误以为沈知阳无药可救而放弃帮助,一个停顿都不带地补充道:“对比起刚开始,她的情况已经改善了非常多。那时候我们没注意,有三个同事不慎被她咬伤。”
方清昼靠近,凝视着角落里蜷缩成一团的身影,过了会儿才问:“为什么?”
护士详细地解释:“一个是因为想要解掉她脖子上的项圈;一个是想让她学着睡到床上;还有一个是给她送了一顿饭,看她把饺子扔到地上再去舔,下意识想要阻止她。因此我们才确定,她的自我认知出现了问题。”
沈知阳对外界的动静有很及时的反应,听见声音后一直抬头注视着大门。
方清昼与她四目相对,问:“她能说话吗?”
护士言辞慎重地道:“幸运的是她还具备一定的语言功能,因为吕坚承偶尔会逼她背诵一些艰深拗口的论文片段来精神折磨她。但目前还无法跟我们建立正常的沟通,只是鹦鹉学舌。她缺乏社会认知,对特定行为有难以扭正的坚持。最开始的时候,还极端排斥陌生人。据说老师教会她如何独立上厕所、用餐具吃饭、在床上睡觉,就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他父母见希望渺茫,不再怎么积极配合。”
沈知阳见两人长时间停在门口,没了兴趣,继续侧仰着脑袋,对着窗外发呆。
说明不怕生人,只是会对某些特定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强烈的应激反应。
方清昼跟着收回视线,没什么感情地说:“我查了下,当时募集到的社会捐款,少说有四五百万。”
护士心绪复杂,即便见多了类似的情况,仍是有些唏嘘,低敛着眉目道:“可是她才十六岁。24小时的护工看护,再加上特殊的矫正治疗,需要的费用远远超过他们的预算……他们更优先考虑另外两个小孩未来的生活。这是很残酷的现实……”
方清昼点点头,迈步走了过去。
护士怕她会轻举妄动,在后面小心喊了一声,紧张地跟了上来。
方清昼站定在沈知阳的面前,叫她的名字,等她将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朝她伸出了手。
沈知阳的眼神顿时变得有些慌乱,先是盯着她的手心,再是求助地望向她的脸。
直到方清昼摊平手掌,说了句“右手”,她才有些高兴地听从指令,搭了上去。
护士肌肉紧绷,时刻准备着在冲突爆发时将方清昼拉走,意外看到少女脸上绽放出的笑容,觉得万分刺眼,紧紧皱起眉头。
方清昼握着她的手转过方向,带动着上下轻轻晃动,告诉她:“这个才叫握手。”
沈知阳找到了自己习惯的状态,对方清昼表现出额外的亲切,不自觉身体前倾朝她靠近了一点。对方清昼的碰触也没有再进行回避。
只是表情中带着些茫然。
护士胸腔泛起一股浓烈到几乎胃部作呕的憎恶情绪,紧跟着又被一股难言的悲凉感冲得眼眶发红,忍不住内心的酸楚,小声道:“她以后怎么办?她父母不大可能接她回去了。她留在那种环境里,也无法得到多少改善。”
方清昼蹲到她身侧,顺着她的视角往外看。
玻璃有些模糊,上面交错着各种杂乱的划痕。今天的天气也不明郎,是成片浑浊的灰,搅混了一格格框在窗户里。
可是沈知阳看得目不转睛。
方清昼先是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沈知阳没有反应。
方清昼又加大力气推了推她,指向窗户。
这次沈知阳对着她看得久了点。
或许是先前的互动留有成效,沈知阳大方地给她让出了一点位置。
方清昼确定道:“你很喜欢外面的天空。”
沈知阳没有回答。
护士张了张嘴,感觉有什么闷闷的哽在喉咙口,又吐不出能描述心境的话,挫败地别开视线,心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无力感。她想到什么,试探地问:“我听说过梁教授那个项目。你可以帮她吗?”
方清昼默不作声,环顾一圈房间摆设,走到桌边拿起一本书。
护士绞尽脑汁地多说,妄图打动她:“这是我们给她准备的绘本。她经常会翻。破旧不是被她折损的,我们收到捐赠的时候就有。”
方清昼翻了两页,放下书。再次朝沈知阳伸出手,强调过正确的姿势后,扭头对护士道:“我明天再来看她。”
第二天,方清昼带来一个巴掌大的蓝色小夜灯。
拍一拍,里面的光线会照亮出一幅天空的图案。浅蓝色的底布上飘着几片棉絮似的白云。
沈知阳挪不开眼睛,身体小幅度地动了动。
方清昼熄灭夜灯,给她示范了两次。
于是沈知阳学会了开灯。
护士本想说不能留危险物品在房间里,见沈知阳好奇地、轻轻地把脸贴到那盏灯上,酸涩地把话咽了回去。
这次离开的时候,沈知阳在方清昼坚毅眼神的注视中,不情不愿地学会了握手。
送她出门时,护士拐弯抹角地恳请:“她有学习能力,不是吗?她还挺聪明的。”
方清昼回避道:“是的。”
方清昼的行程里排着一堆的工作,再抽出空,已经是隔了几天。
这次她带来了一沓的绘本。
护士不报什么期望了,给她讲述了沈知阳近期的状况。说到一件小事,苦笑说:“她宝贝地给我展示了她的灯,我想教她跟你多说话……可惜她什么都不懂。”
方清昼正听着,沈知阳主动朝她伸出了手。
方清昼有点受宠若惊。
沈知阳拉着她走到墙边,指着上面用指甲抠出的一张笑脸。
沈知阳的指甲被护士剪得很短,以防她发狂时会把人挠伤。她贴着墙面,一点一点地抠出痕迹,指缝里还留着条暗红的血线。
她手段稀缺,懵懂无知,连喜怒哀乐都不擅传达。
可是她学会了沟通。
或许是意识到了方清昼的特殊,哪怕并不明确,她依旧努力地做出了尝试。
这让方清昼觉得她像是一盏接错了线路的灯。
她本来可以发亮,但是后来短路了。
可她还是想发亮的。
方清昼弯腰对着那张笑脸看了许久,下定决心,转头对护士说:“请帮我联系一下她的监护人。”
从此之后,沈知阳在三夭有了一个特别的记录档案:YCC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