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达灰溜溜地回到宛陵。此时粮食已经分发下去,但最多只够每户吃二十天,看架势再下一波粮食也不会有了,等这部分粮食吃完了之后百姓们该如何过冬呢?纪明达不敢细想。奇怪的是,宛陵的情形如此糟糕,却挡不住一些外乡人纷至沓来,他们当中有生意人模样的,也有自称来走亲戚的,理由不一而足。
过了十余日,百姓手头的存粮越来越少,市井上的粮食价格已达到过去的十倍。百姓们一边感叹粮价太高买不起,一边却又买不到。说来也奇怪,这么贵的粮食往往一露头就被买光了,而且买家们似乎也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富户,而是几个平日里东游西逛、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纪明达虽心有疑惑,到底也没有精力去管他们。
又过了两日,一队顶盔掼甲、气势凛然的人闯入县衙。为首的一进门就大声嚷道:“县令纪明达何在?”
纪明达见那些人身着绛衣大冠、外罩鱼鳞甲,知道来者不是普通人,忙作揖道:“卑职便是纪明达,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为首的那人道:“在下卫尉少禄萧镇岳,奉旨查办宛陵被盗一案。纪县令,对不住了。给我拿下!”
左右立即闪出三个人,两个将他的胳膊反扭,一个绕到他背后在膝窝上一击。只听“咣当”一声,纪明达双膝重重地砸在地上,疼得他出了一身冷汗。背后那人一把薅起他的头发,强迫他抬头。
萧镇岳道:“纪明达,你可知罪?”
纪明达脑袋还是懵的,但也知道事态严重,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卑职自上任以来一直秉公职守,不知所犯何罪,还请将军明示。”
萧镇岳道:“本将方才说了,此次前来是奉旨调查宛陵被盗一案。纪县令不打算说点什么?”
纪明达被问得莫名其妙:“奉旨?将军,您说我县内有盗窃案,这卑职不敢说没有。眼下年成不好,百姓吃不饱饭,偷盗之事时有发生。只是卑职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大案竟然惊动了陛下。”
萧镇岳冷笑道:“还装糊涂?本将说了,宛陵被盗案!不是寻常百姓家,是宛陵!你听不懂人话吗?”
“宛……宛陵?”纪明达这才想起,宛陵县之所以名为“宛陵”,就是因为境内有一座名叫宛陵的古代王陵,传闻是一千多年前的南楚惠王之墓。不过此陵十分神秘,从未见过天日,他当县令这些年也只是听说过,并未当真,难道是这座陵被盗了?
他忐忑地问道:“将军说的是南楚惠王陵?”
萧镇岳笑道:“没错,纪县令终于想起来了?记得就好,少受些受皮肉之苦。”
纪明达只觉得冤枉,虽说王陵在自己的地界上,但那不是朝廷的财产,看管前朝王陵这种事也不是他的职责。为什么一座千年前的王陵被盗,朝廷要拿自己开刀?他问道:“将军,卑职不解,为何宛陵被盗要责问卑职?王陵被盗也不是卑职指使的!”
萧镇岳厉声道:“不是你指使的,可你参与了分赃啊。纪明达,本将劝你还是老实交代,你的上司唐谨言已经招了。”
“招了?什么招了?您说唐郡守?”纪明达诧异地问。
“对啊,他都招了,你就别负隅顽抗了,没有意义。”萧镇岳道。
“将军,卑职不曾认识那盗墓之人,更不曾参与分赃,卑职冤枉!”纪明达大呼。
“把他带下去严加看管!待本将搜出实证,定要将你好好定罪!”萧镇岳道。
纪明达被关的半个多月内,萧镇岳带人搜遍了整个府衙,派人严加盘查当地的钱庄、当铺、赌场等地方,甚至连纪明达的老家都差人去查了,一无所获,只好暂时放了他。纪明达终于重获自由,但当他步入衙门的时候,发现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你们……”纪明达刚开口又把话咽了回去,低头看了看自己,果然身上还穿着那一套白底黑边的短衣。虽然没有那个标志性的“囚”字,却也跟囚衣差不离。他赶紧回到后边的卧室里换了身衣服。等他再次出来的时候,两班捕快聚集在大堂等着他。
“本县不在的这几日发生了不少事吧?你们一件件说与本县听。”纪明达道。
“大人,我们手下几个弟兄家里快断粮了,求大人多少赏一点,就当是小人们预支的月钱。”领班的李老爹道。
纪明达忙唤来负责钱谷的邬师爷,问:“衙门里还有多少谷米?”
邬师爷瞟了两眼李老爹,一言不发。
纪明达道:“没了?”
邬师爷道:“大人您不在的那些几天,衙门里没人主持大局,就……就乱了。小人今儿早上刚查过,仓库都是空的。”
“什么?都空了?”纪明达大惊失色:“那你们这几日吃什么?”
邬师爷又不说话了。
李老爹道:“大人,如今黑市上有不少粮食,只是价格很贵,要不……”
纪明达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几两碎银子,苦笑道:“只有这些了。”
李老爹有些急了,道:“大人,这点银子够几个人塞牙缝的?”
纪明达道:“李老哥,你们都是本县雇佣的,按理说本县该管你们和家人吃饱饭。但是自从他们……”后面的话他没好意思说,就在刚才换衣服的时候,他发现卧室早就被人翻过多次,他平日里积攒的一些金银细软也不见了。
李老爹显然也想到了这一茬。他看了其他捕快们一眼,对纪明达拱手道:“那我等就不打扰大人了,告辞。”
李老爹等人走后,纪明达没心思处理政务。他命人关了大门,将邬师爷找来细细询问。原来自从他被收监,整个县衙就乱了套,人人躲在屋里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卫尉那几位爷。那些人也是毫不客气,将县衙里里外外掘地三尺翻了个遍,只搜到了十来匹绸缎、几样不知值钱的玉器首饰和二百多两银子。至于他们说的王陵被盗,倒是确有其事,事发地点就在陵卫乡以北,发生泥石流的山上。
邬师爷道:“大人可知道那地方为什么叫陵卫乡?因为那里曾经是南楚国孝陵卫的驻地。小人跟着他们去看了一眼,远远望见半山腰上像被削去了一块。听他们说,南楚惠王墓原本十分隐秘,一百多年前,淳于国偶然挖出了几个随葬坑,但主墓穴一直未曾找到。要不是上个月那里爆发了泥石流,被那几个盗墓贼掘出了青膏泥层,恐怕再过几百年也未必找得到。”
纪明达也想起了一些事:“他们来之前,我确实发现近日县内出现了不少陌生人,有说做买卖的,也有说走亲戚的。我当时就感觉不对劲,眼下县里正遭灾呢,没有多少像样的买卖可做,若说走亲戚,也该是本县的灾民去外地投亲靠友,哪有外地人扎堆到灾区走亲戚的道理?还有,一些平日里不务正业的人似乎一下子变得有钱了,出手阔绰,就在萧镇岳来的前一日,他们当中有个人还以十倍的价格买走了整整一石粮食。可惜我这些日子一直在赈灾、安抚百姓,对这些异常现象并未多加留意,是我疏忽了。如今看来,或许这一切都与陵墓被盗一案有关。对了,萧镇岳自称是奉旨前来查案,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南楚惠王陵被盗会惊动陛下?”
邬师爷叹道:“说起来大人您这是时运不济,要是换成别的陵墓也就罢了,偏偏这南楚惠王是陛下的父亲生前的好友!”
“竟有这事?不是说南楚惠王死了一千多年了吗?”纪明达惊呼。
邬师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大人呐,咱们东帝陛下不就是活了一千七百多岁?西帝更久,都快两千岁了。小人也是偶然听到了萧将军的手下嚼舌根,说是有人得到了一幅石刻画,画上有个人长得有八分像 陛下,拿着当宝贝献给了尚书郎田文澜。田大人又拿给陛下看了,您猜怎么着?画上的人居然是陛下的父亲!又有他根据石刻上的字推断出来这是一副南楚惠王的随葬品,通常是放在主墓室里的,这才发觉南楚惠王陵被盗的事,所以派了卫尉少禄来查案子。南楚惠王那叫一个惨啊,墓里都被盗空了。南楚国本来就不是富国,随葬品不多。这帮狗贼,连他的棺材板都撬走了,遗体就胡乱扔在一旁,断成几截不说,风吹日晒地很快就要烂没了。还是萧将军找人收敛了遗骸,重新下葬的。”
纪明达苦笑道:“南楚惠王是挺惨的,死了一千多年还被人掘墓。但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他们为什么认定了我与盗墓贼有勾结?”
邬师爷见四下无人,压低了声音道:“小人听说,是唐郡守告发的您。陛下原本差人责问的是唐郡守,他就把您给推了出来。大人,小人跟随您多年,知道您是位清官,断断乎干不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可是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这些日子,百姓们十亭有九亭的人都在议论,说您既然与盗墓贼有勾结,必定私藏了许多值钱的宝贝。您以为刚才李老爹为什么找您要粮食?衙门里的情形他最清楚了,萧镇岳手下那帮人来过之后但凡值两个钱的东西都不翼而飞。待他们走后,衙门里有些人监守自盗,库里本来还有些粮食的,也被……唉!”
纪明达明白了,那些粮食八成是李老爹等人弄走的。他们将粮食倒腾一空后,故意再问他要粮食,是想让他将私藏的宝物变卖换来银钱。
“这都是污蔑!污蔑!”纪明达几乎要出离愤怒了,但他的愤怒就像打在了空气上,收不到任何回应。
注:渤海国为了避讳,将所有带“卿”的官名都改成“禄”字。
喜欢东洲往事
过了十余日,百姓手头的存粮越来越少,市井上的粮食价格已达到过去的十倍。百姓们一边感叹粮价太高买不起,一边却又买不到。说来也奇怪,这么贵的粮食往往一露头就被买光了,而且买家们似乎也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富户,而是几个平日里东游西逛、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纪明达虽心有疑惑,到底也没有精力去管他们。
又过了两日,一队顶盔掼甲、气势凛然的人闯入县衙。为首的一进门就大声嚷道:“县令纪明达何在?”
纪明达见那些人身着绛衣大冠、外罩鱼鳞甲,知道来者不是普通人,忙作揖道:“卑职便是纪明达,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为首的那人道:“在下卫尉少禄萧镇岳,奉旨查办宛陵被盗一案。纪县令,对不住了。给我拿下!”
左右立即闪出三个人,两个将他的胳膊反扭,一个绕到他背后在膝窝上一击。只听“咣当”一声,纪明达双膝重重地砸在地上,疼得他出了一身冷汗。背后那人一把薅起他的头发,强迫他抬头。
萧镇岳道:“纪明达,你可知罪?”
纪明达脑袋还是懵的,但也知道事态严重,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卑职自上任以来一直秉公职守,不知所犯何罪,还请将军明示。”
萧镇岳道:“本将方才说了,此次前来是奉旨调查宛陵被盗一案。纪县令不打算说点什么?”
纪明达被问得莫名其妙:“奉旨?将军,您说我县内有盗窃案,这卑职不敢说没有。眼下年成不好,百姓吃不饱饭,偷盗之事时有发生。只是卑职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大案竟然惊动了陛下。”
萧镇岳冷笑道:“还装糊涂?本将说了,宛陵被盗案!不是寻常百姓家,是宛陵!你听不懂人话吗?”
“宛……宛陵?”纪明达这才想起,宛陵县之所以名为“宛陵”,就是因为境内有一座名叫宛陵的古代王陵,传闻是一千多年前的南楚惠王之墓。不过此陵十分神秘,从未见过天日,他当县令这些年也只是听说过,并未当真,难道是这座陵被盗了?
他忐忑地问道:“将军说的是南楚惠王陵?”
萧镇岳笑道:“没错,纪县令终于想起来了?记得就好,少受些受皮肉之苦。”
纪明达只觉得冤枉,虽说王陵在自己的地界上,但那不是朝廷的财产,看管前朝王陵这种事也不是他的职责。为什么一座千年前的王陵被盗,朝廷要拿自己开刀?他问道:“将军,卑职不解,为何宛陵被盗要责问卑职?王陵被盗也不是卑职指使的!”
萧镇岳厉声道:“不是你指使的,可你参与了分赃啊。纪明达,本将劝你还是老实交代,你的上司唐谨言已经招了。”
“招了?什么招了?您说唐郡守?”纪明达诧异地问。
“对啊,他都招了,你就别负隅顽抗了,没有意义。”萧镇岳道。
“将军,卑职不曾认识那盗墓之人,更不曾参与分赃,卑职冤枉!”纪明达大呼。
“把他带下去严加看管!待本将搜出实证,定要将你好好定罪!”萧镇岳道。
纪明达被关的半个多月内,萧镇岳带人搜遍了整个府衙,派人严加盘查当地的钱庄、当铺、赌场等地方,甚至连纪明达的老家都差人去查了,一无所获,只好暂时放了他。纪明达终于重获自由,但当他步入衙门的时候,发现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你们……”纪明达刚开口又把话咽了回去,低头看了看自己,果然身上还穿着那一套白底黑边的短衣。虽然没有那个标志性的“囚”字,却也跟囚衣差不离。他赶紧回到后边的卧室里换了身衣服。等他再次出来的时候,两班捕快聚集在大堂等着他。
“本县不在的这几日发生了不少事吧?你们一件件说与本县听。”纪明达道。
“大人,我们手下几个弟兄家里快断粮了,求大人多少赏一点,就当是小人们预支的月钱。”领班的李老爹道。
纪明达忙唤来负责钱谷的邬师爷,问:“衙门里还有多少谷米?”
邬师爷瞟了两眼李老爹,一言不发。
纪明达道:“没了?”
邬师爷道:“大人您不在的那些几天,衙门里没人主持大局,就……就乱了。小人今儿早上刚查过,仓库都是空的。”
“什么?都空了?”纪明达大惊失色:“那你们这几日吃什么?”
邬师爷又不说话了。
李老爹道:“大人,如今黑市上有不少粮食,只是价格很贵,要不……”
纪明达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几两碎银子,苦笑道:“只有这些了。”
李老爹有些急了,道:“大人,这点银子够几个人塞牙缝的?”
纪明达道:“李老哥,你们都是本县雇佣的,按理说本县该管你们和家人吃饱饭。但是自从他们……”后面的话他没好意思说,就在刚才换衣服的时候,他发现卧室早就被人翻过多次,他平日里积攒的一些金银细软也不见了。
李老爹显然也想到了这一茬。他看了其他捕快们一眼,对纪明达拱手道:“那我等就不打扰大人了,告辞。”
李老爹等人走后,纪明达没心思处理政务。他命人关了大门,将邬师爷找来细细询问。原来自从他被收监,整个县衙就乱了套,人人躲在屋里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卫尉那几位爷。那些人也是毫不客气,将县衙里里外外掘地三尺翻了个遍,只搜到了十来匹绸缎、几样不知值钱的玉器首饰和二百多两银子。至于他们说的王陵被盗,倒是确有其事,事发地点就在陵卫乡以北,发生泥石流的山上。
邬师爷道:“大人可知道那地方为什么叫陵卫乡?因为那里曾经是南楚国孝陵卫的驻地。小人跟着他们去看了一眼,远远望见半山腰上像被削去了一块。听他们说,南楚惠王墓原本十分隐秘,一百多年前,淳于国偶然挖出了几个随葬坑,但主墓穴一直未曾找到。要不是上个月那里爆发了泥石流,被那几个盗墓贼掘出了青膏泥层,恐怕再过几百年也未必找得到。”
纪明达也想起了一些事:“他们来之前,我确实发现近日县内出现了不少陌生人,有说做买卖的,也有说走亲戚的。我当时就感觉不对劲,眼下县里正遭灾呢,没有多少像样的买卖可做,若说走亲戚,也该是本县的灾民去外地投亲靠友,哪有外地人扎堆到灾区走亲戚的道理?还有,一些平日里不务正业的人似乎一下子变得有钱了,出手阔绰,就在萧镇岳来的前一日,他们当中有个人还以十倍的价格买走了整整一石粮食。可惜我这些日子一直在赈灾、安抚百姓,对这些异常现象并未多加留意,是我疏忽了。如今看来,或许这一切都与陵墓被盗一案有关。对了,萧镇岳自称是奉旨前来查案,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南楚惠王陵被盗会惊动陛下?”
邬师爷叹道:“说起来大人您这是时运不济,要是换成别的陵墓也就罢了,偏偏这南楚惠王是陛下的父亲生前的好友!”
“竟有这事?不是说南楚惠王死了一千多年了吗?”纪明达惊呼。
邬师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大人呐,咱们东帝陛下不就是活了一千七百多岁?西帝更久,都快两千岁了。小人也是偶然听到了萧将军的手下嚼舌根,说是有人得到了一幅石刻画,画上有个人长得有八分像 陛下,拿着当宝贝献给了尚书郎田文澜。田大人又拿给陛下看了,您猜怎么着?画上的人居然是陛下的父亲!又有他根据石刻上的字推断出来这是一副南楚惠王的随葬品,通常是放在主墓室里的,这才发觉南楚惠王陵被盗的事,所以派了卫尉少禄来查案子。南楚惠王那叫一个惨啊,墓里都被盗空了。南楚国本来就不是富国,随葬品不多。这帮狗贼,连他的棺材板都撬走了,遗体就胡乱扔在一旁,断成几截不说,风吹日晒地很快就要烂没了。还是萧将军找人收敛了遗骸,重新下葬的。”
纪明达苦笑道:“南楚惠王是挺惨的,死了一千多年还被人掘墓。但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他们为什么认定了我与盗墓贼有勾结?”
邬师爷见四下无人,压低了声音道:“小人听说,是唐郡守告发的您。陛下原本差人责问的是唐郡守,他就把您给推了出来。大人,小人跟随您多年,知道您是位清官,断断乎干不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可是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这些日子,百姓们十亭有九亭的人都在议论,说您既然与盗墓贼有勾结,必定私藏了许多值钱的宝贝。您以为刚才李老爹为什么找您要粮食?衙门里的情形他最清楚了,萧镇岳手下那帮人来过之后但凡值两个钱的东西都不翼而飞。待他们走后,衙门里有些人监守自盗,库里本来还有些粮食的,也被……唉!”
纪明达明白了,那些粮食八成是李老爹等人弄走的。他们将粮食倒腾一空后,故意再问他要粮食,是想让他将私藏的宝物变卖换来银钱。
“这都是污蔑!污蔑!”纪明达几乎要出离愤怒了,但他的愤怒就像打在了空气上,收不到任何回应。
注:渤海国为了避讳,将所有带“卿”的官名都改成“禄”字。
喜欢东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