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股份-《我去明末救义士》

  何参事躬身行礼,转身离去,还没出门,被郑芝龙唤住:“修远,你这手里拿的是什么?”

  返回身的何参事看了看手里的报纸,笑道:“都督,这物件你还没见过吧?是江左周报。”说着走上前把报纸放到案头。

  “江左周报?我好像听森儿提过此物,看着有点像告示么。”说着郑芝龙拿起了报纸,打开看了起来,马上微微皱起了眉。

  何参事赶紧道:“应该更像朝廷的邸报,只是没有装订,就这么一大张,分了好几版,是那个叫什么江左报社印发的,据说也是那朱家的产业。”

  郑芝龙嘟哝道:“这上面怎的这么多字,我看着奇怪,草体字吗?”

  “他们叫这简体字,倒也不是什么新创,的确如都督所说,平日里只有草书时才用。笔画倒是简单不少,初看是有点不适应,这几个月看下来都习惯了,平时我也会写一些,的确方便一点。”何参事回道。

  郑芝龙点点头:“哦,这看着稍有点吃力,这上边还有券银兑换价,五两八钱,这是又涨了吗?”

  “又涨了,上周我记得是五两五钱。”

  “涨的这么多!我们以后和这朱家做生意可是要多留心眼,不知道芝凤那里和那小子谈的怎样了?”

  何参事凑上前来道:“谈的不错,二将军还没跟您说起吗?朱家答应从我们这里采购大宗的货物都预付布券,我们拿着这布券就可以直接从他们那里买货了,日本和荷兰人那里的独家贸易权也定了,这样的话,除了货物五成的正常利润之外,我们还拿到了这券银兑换的黑市价差,前两天我去下面的集市看了,差不多又是两成,加起来都快赶上卖去南洋的收益了。”

  郑芝龙脸上一点都没有欣喜的样子,翻转了报纸继续看着,问道:“这报纸多久印发一期?”

  “回都督,一周也就是七天会更新一期。”

  “一周?七天?倒是有趣,那就是每个月有四期咯?哪里卖的?多少钱?”

  “是很有趣,你看这报纸上有日期,在这里,癸未年五月初九,星期二,这星期就是七日一个周期,为金木水火土另加日月,称其为星期,又称一周。”

  郑芝龙微微一笑:“那不就是耶诞教之法?他们称之为礼拜,七日一个礼拜日。”

  “都督明鉴,想必这江南朱家也是和这耶诞教多有关联。”

  “不错,这次他们来求亲,就是为了家里那个远赴鹰洋之地的子侄,据说也是入了教的,倒是和我女儿也算般配。”郑芝龙随口说着,突然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手中的报纸,神情颇为吃惊。

  何参事接话道:“这报纸是路上从小孩手里买的,也就是两张毛券,便宜得很,我看是这朱家也是钱多的烧的,就这一张报纸光纸张的费用就不止了,按市面价,这份报纸至少要两钱银子才能... ...”

  话未说完,就被郑芝龙打断了,他放下报纸指着第三版的一处道:“这篇长文你看过吗?”

  何参事伸过头去,瞄了一眼,道:“看过,这第三版都是些市井传闻,趣闻轶事,按他们这上面的说法:‘道听途说,颇多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上一期还记载了江南朝廷大员争风吃醋,为争夺小妾,大打出手的事件呢。真假难辨。”

  郑芝龙笑着摇摇头:“什么真假难辨,这就是真的,这布政使司新来的彭参议就是那争妾的一方,另一方是苏淞巡抚,那女子还和这朱家颇有干系!有趣不有趣?”

  “还和朱家有干系?那这报纸上怎么还登了?这种丑事不是快遮掩起来,如何还传的天下皆知?”

  郑芝龙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呵呵,我却不知道这事朱家会自揭其短,有趣有趣,那往日的报纸你还在吗?你去找来我看看。”

  “回都督,这报纸自两月前二将军就让我为其一并购买,他那议事房里都有归集,我这就可以去取。”

  “哦,二弟现在也看这报纸吗?很好,我是一直叫他也要多读些书,好改改性子。”

  “呵呵,二将军书是读不进的,只是见这报纸上面的一些趣闻有趣,才买来一看,也算是聊胜于无。”

  “也好,你过去取报纸时,一并把他叫来,把他那里往日的报纸都给我拿来。”

  “是,属下这就去。”

  郑芝龙拿起报纸又继续读了下去。不多久郑鸿逵的大嗓门就从门外一路进了屋子:“大哥,唤我来何事?”

  郑芝龙起身离座笑容满面迎上前来:“听说你现在也喜欢起看这报纸了,此事甚好,叫你来就是和你聊聊这报纸上的趣闻轶事。”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大哥有什么事情要安排,我也是实在闲得无聊,看这报纸上的记载有趣,才拿来看看,想着大哥也一直要我多读书,这也算是读书了吧?”

  “算,算。何参事,你把报纸放我这里,就去忙吧,朱家那里的事你可要抓紧办了。”

  “是,属下一定办妥!”何参事行礼告辞,快步出门去了。

  “大哥这是又要和这朱家有什么生意要做?”

  “来,咱们坐下慢慢说。”郑芝龙拉着郑鸿逵相邻而坐,道:“前几日你和那朱公子谈的怎样?对他和朱家你印象如何?”

  “这小子倒不是什么有心机之人,虽不是什么纨绔,心思也算单纯,有什么话也是直来直去,颇对我的脾气。朱家在生意上也很是大气,没有锱铢必较,所以我们谈的也算是非常顺利。”郑鸿逵竹筒倒豆子般说了自己的想法。

  郑芝龙微笑着听完,想了想道:“施琅有没有向你禀报他的巡海之事?”

  郑鸿逵点头道:“说了,只找到些残板断片,应是被大炮打的稀碎,没找到一个活口。”

  “你觉得这朱家的船、炮如何?”

  “很强,应是那西洋巨炮或红衣大炮,堪比那荷兰红毛的舰炮。”

  “你来看看这个。”郑芝龙起身拿了案上的卷宗递给郑鸿逵,又补充道:“特别是后面的口供笔录。”

  郑鸿逵从小就跟着郑芝龙驰骋海上,他不但参加并指挥了十年前和红毛鬼的海战,和其他大大小小的海盗水战也不下百次,那真是身经百战的海战专家。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惊道:“这怎么可能?两艘沙船几炮就被打成了碎片,这就是那些红毛鬼的舰炮也做不到吧!如果洋夷的大炮有如此威力,我们的火船还怎么靠的上去?”说完他用狐疑的眼光看向郑芝龙:“这些人的口供可信吗?”

  “芝凤,你想想这市舶司的太监和戏班里的乐工他们有什么必要说谎吗?而且他们之间也看不出有什么关联。我之前倒是更怀疑施琅那小子,你说呢?”

  “施琅不会看错,我记得何参事当时还问了船工和水兵,讲的都一样,他们也没必要隐瞒或说谎。”郑鸿逵的眉头拧在了一起:“大哥,你是不是想说这朱家的炮可能不是从洋夷那里买的?”

  “不单单是炮,还有他们手里那些厉害的火铳,你有见过能如此连发的火铳吗?”

  “难道这些火炮和火铳都是朱家他们自己造的?”郑鸿逵惊叫道。

  郑芝龙点头道:“完全可能,我这次把你大嫂从江户接来后,就惊讶于朱家出产的那些货品,还有这次他们送来的聘礼里面,有好些真是巧夺天工,以他们的能力,他们自己能铸炮造铳再正常也不过了。”

  “大哥说的是,朱家现在不是要和我们联姻了吗?这样看来还真是一件好事!”

  郑芝龙起身把卷宗放回案头,又拿了报纸过来,坐在弟弟身边,道:“我却是更觉得奇怪了!”

  “奇怪?大哥难道不同意这门亲事?”

  “芝凤,你想呀,之前我们传话要和朱家合作,他们找了个理由推脱了。我们传了两句狠话过去,他们就上门来求和提亲,这次的商谈也是你出面的,除了旗金这一条外,其他都是我们占了大便宜,如果说是他们害怕我们的实力,才谈成这样的条件,我会觉得很正常。可是以他们这次表现出来的战力,现在朱家明明有了掀桌子的能力,却突然退让至此,你难道不感觉奇怪吗?”

  “或许,大哥,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本来提出的合作方式的确是他们办不到的呢?我记得那朱公子来之时就和我解释了他们是一种什么共有制,拿不出股份来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