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见状,带头冲锋,想要尽快撕开一道口子。
韩世忠在阵中见状,提着长枪冲杀过来,迎战张俊。
双方军士展开猛烈厮杀。
半个时辰后,张俊的攻势被韩家军死死挡住,未能前进一步。
正在此时,后方的军士匆匆来报:“张将军,大事不妙!我军后方出现一支军马,已经将我军后路拦住。”
张俊闻言大惊,喃喃道:“不好,中计了!这可如何是好?”
“张将军,前面被死死挡住。不如回身掩杀,从后面突出重围如何?”
张俊没有丝毫犹豫,下令道:“留下一支军马,抵挡面前的梁山草寇。剩余军士,随本将军杀回去!”
“是,张将军!”
宋军立刻调头,想要从身后突出重围。
然而让张俊没想到的是,奋力冲杀了一个时辰,结果如出一辙。
宋军被团团围住。
而韩世忠那边,并未率领手下军士冲杀过来。
眼看着天色渐暗,张俊手下将领陈旷建议道:“张将军,梁山贼寇没有立即对我们发起进攻,应该是在等待援军。这样吧,末将愿领一支军马,从斜刺杀出,去盐官城领援兵前来。不知张将军意下如何?”
“好!今晚三更,你领着三千军士,冲杀出去。能不能解掉此围,就看陈将军了!”张俊拍拍陈旷的肩膀,意味深长道。
“张将军放心,末将定会领兵来援!”
当晚三更时分,陈旷领着三千军士,从南门方向冲杀出去。
韩世忠早有防备。
双方激战了一个时辰,陈旷带着一百余名亲卫,突破重围,往盐官城方向去了。
韩世忠见状,赶忙派出哨骑,前去通报赵杰。
赵杰得知消息时,已经是五更时分。
他嘴角挂着微笑,说道:“好!就是要他们进盐官城!传令下去,让所有将领和军士做好迎敌准备!”
“是!王爷!”
梁山营寨内,所有军士严阵以待,只等赵杰的一声令下。
半个时辰后,戴宗匆匆来报:“启禀王爷,盐官城一支军马,从南门出城去了,大概有三万余人!”
“好!”
赵杰出了中军帐。
他对外面的军士喊道:“众将士听令,随本王以最快速度往西南方向行军,跟韩将军的军马会合!”
赵杰领着五万大军,迅速出寨。
大军还未跟韩世忠的军马会合,就撞上了陈旷从城内带出来的援兵。
双方摆开阵型,在旷野上激战。
关胜、呼延灼、鲁智深三人奋勇当先,杀入宋军阵中。
宋军将领陈旷见状,一人独战三将。
可惜他的实力还不足以赢下任何一人。
只三个回合后,陈旷败走。
他不敢恋战,下令大军迅速往张俊军所在撤退。
刚狂奔出去十几里,又撞上了韩世忠的韩家军。
双方厮杀到正午时分,三万援军已经折损大半。
陈旷来不及多想,一心只想跟张俊的军马会合。
宋军像不要命似的冲杀进去,总算突破了韩家军的防线。
张俊见援军赶到,立马迎了上来。
陈旷满身血污,已经筋疲力尽。
他喘着粗气,禀告道:“张将军......大事不妙......梁山的援军立马就到。不能......再耽搁了!”
张俊眉头皱成一团。
关乎全军安危。
他必须当机立断。
“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往临平镇方向迅速后撤!这次,无论如何都得冲破梁山贼寇的防线!”
“是!”
张俊一马当先,领着剩余的宋军,往后冲杀。
韩家军拼死抵挡,跟宋军大战了一个时辰。
防线被宋军撕开一道口子。
张俊瞅准机会,厉声高喊:“众将士,梁山草寇的防线已破,随本将军厮杀出去!”
“杀!杀!杀!”
宋军士气大振,以最快速度从撕开的口子撤出。
等到赵杰的大军和韩世忠赶到,张俊已经领着剩余宋军,突破重围。
这一战下来,张俊只带走了两万军士。
剩余宋军将近有四万余人,被梁山诛杀。
梁山大军大获全胜。
赵杰神色如常,高举手中的佩剑,喊道:“众将士听令,盐官城内还有两万守军,都随本王前往盐官城,夺下城池!”
“是!王爷!”
赵杰领着大军,兵锋一转,往盐官城狂奔。
盐官城内的守将得知张俊的大军被梁山击退,尽皆惊慌不已。
守城主将在城墙上,望见密密麻麻冲杀过来的梁山军士,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这怎么能抵挡得住?”
他身后的副将上前建议道:“将军,张将军的大军已经被梁山击退。我军现在是孤军奋战,短时间内不可能会有援军了。依末将之见,不如......”
“哎!两万孤军,如何能抵挡得住梁山这么多军士的猛攻?将军,为了手下军士的性命。你看......”
守城将领纷纷出来劝说。
宋军守城主将,仰天长叹一声,开口说道:“事已至此,拼死抵抗也守不住城池了。传本将军将令,插起白旗,出城投降!”
“遵命!”
赵杰领着大军,顺利进入盐官城内。
两万投降的宋军,赵杰将他们调拨到后方的海盐城。
随后他在城内大摆筵席,犒赏三军。
与此同时,张俊脸色铁青,带着残兵退回临平镇。
此时的临平镇内,有宋军守城军士六万余人。
镇内驻扎不下如此多的军士,张俊不得不分兵出去,将大半军士驻扎在城外的营寨。
盐官城一失,临安城西北方向已没有了大的城池。
张俊不得不将军情,报知临安城内的皇帝赵构。
赵构得知消息,慌乱不已。
他立刻传下旨意,让吴玠、吴璘领兵支援张俊。
吴玠、吴璘那边收到旨意。
两人都无奈摇头。
他们手下的军士一旦派出去支援张俊,守住原来的城池,几乎无望。
但圣旨又不能违抗。
两人商议以后,吴玠主动撤出湖州。
他领着手下八万大军,往临平镇方向而来。
两日后,吴玠的大军在临平镇与张俊的军马会合。
两人经过商议,在临平镇外扎下营寨,组成两道防线,严防梁山军士来袭。
吴玠的军马前来支援张俊的消息,很快就传入赵杰耳中。
他派出崇德城内的守军一万,往北行军,去占领湖州。
韩世忠在阵中见状,提着长枪冲杀过来,迎战张俊。
双方军士展开猛烈厮杀。
半个时辰后,张俊的攻势被韩家军死死挡住,未能前进一步。
正在此时,后方的军士匆匆来报:“张将军,大事不妙!我军后方出现一支军马,已经将我军后路拦住。”
张俊闻言大惊,喃喃道:“不好,中计了!这可如何是好?”
“张将军,前面被死死挡住。不如回身掩杀,从后面突出重围如何?”
张俊没有丝毫犹豫,下令道:“留下一支军马,抵挡面前的梁山草寇。剩余军士,随本将军杀回去!”
“是,张将军!”
宋军立刻调头,想要从身后突出重围。
然而让张俊没想到的是,奋力冲杀了一个时辰,结果如出一辙。
宋军被团团围住。
而韩世忠那边,并未率领手下军士冲杀过来。
眼看着天色渐暗,张俊手下将领陈旷建议道:“张将军,梁山贼寇没有立即对我们发起进攻,应该是在等待援军。这样吧,末将愿领一支军马,从斜刺杀出,去盐官城领援兵前来。不知张将军意下如何?”
“好!今晚三更,你领着三千军士,冲杀出去。能不能解掉此围,就看陈将军了!”张俊拍拍陈旷的肩膀,意味深长道。
“张将军放心,末将定会领兵来援!”
当晚三更时分,陈旷领着三千军士,从南门方向冲杀出去。
韩世忠早有防备。
双方激战了一个时辰,陈旷带着一百余名亲卫,突破重围,往盐官城方向去了。
韩世忠见状,赶忙派出哨骑,前去通报赵杰。
赵杰得知消息时,已经是五更时分。
他嘴角挂着微笑,说道:“好!就是要他们进盐官城!传令下去,让所有将领和军士做好迎敌准备!”
“是!王爷!”
梁山营寨内,所有军士严阵以待,只等赵杰的一声令下。
半个时辰后,戴宗匆匆来报:“启禀王爷,盐官城一支军马,从南门出城去了,大概有三万余人!”
“好!”
赵杰出了中军帐。
他对外面的军士喊道:“众将士听令,随本王以最快速度往西南方向行军,跟韩将军的军马会合!”
赵杰领着五万大军,迅速出寨。
大军还未跟韩世忠的军马会合,就撞上了陈旷从城内带出来的援兵。
双方摆开阵型,在旷野上激战。
关胜、呼延灼、鲁智深三人奋勇当先,杀入宋军阵中。
宋军将领陈旷见状,一人独战三将。
可惜他的实力还不足以赢下任何一人。
只三个回合后,陈旷败走。
他不敢恋战,下令大军迅速往张俊军所在撤退。
刚狂奔出去十几里,又撞上了韩世忠的韩家军。
双方厮杀到正午时分,三万援军已经折损大半。
陈旷来不及多想,一心只想跟张俊的军马会合。
宋军像不要命似的冲杀进去,总算突破了韩家军的防线。
张俊见援军赶到,立马迎了上来。
陈旷满身血污,已经筋疲力尽。
他喘着粗气,禀告道:“张将军......大事不妙......梁山的援军立马就到。不能......再耽搁了!”
张俊眉头皱成一团。
关乎全军安危。
他必须当机立断。
“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往临平镇方向迅速后撤!这次,无论如何都得冲破梁山贼寇的防线!”
“是!”
张俊一马当先,领着剩余的宋军,往后冲杀。
韩家军拼死抵挡,跟宋军大战了一个时辰。
防线被宋军撕开一道口子。
张俊瞅准机会,厉声高喊:“众将士,梁山草寇的防线已破,随本将军厮杀出去!”
“杀!杀!杀!”
宋军士气大振,以最快速度从撕开的口子撤出。
等到赵杰的大军和韩世忠赶到,张俊已经领着剩余宋军,突破重围。
这一战下来,张俊只带走了两万军士。
剩余宋军将近有四万余人,被梁山诛杀。
梁山大军大获全胜。
赵杰神色如常,高举手中的佩剑,喊道:“众将士听令,盐官城内还有两万守军,都随本王前往盐官城,夺下城池!”
“是!王爷!”
赵杰领着大军,兵锋一转,往盐官城狂奔。
盐官城内的守将得知张俊的大军被梁山击退,尽皆惊慌不已。
守城主将在城墙上,望见密密麻麻冲杀过来的梁山军士,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这怎么能抵挡得住?”
他身后的副将上前建议道:“将军,张将军的大军已经被梁山击退。我军现在是孤军奋战,短时间内不可能会有援军了。依末将之见,不如......”
“哎!两万孤军,如何能抵挡得住梁山这么多军士的猛攻?将军,为了手下军士的性命。你看......”
守城将领纷纷出来劝说。
宋军守城主将,仰天长叹一声,开口说道:“事已至此,拼死抵抗也守不住城池了。传本将军将令,插起白旗,出城投降!”
“遵命!”
赵杰领着大军,顺利进入盐官城内。
两万投降的宋军,赵杰将他们调拨到后方的海盐城。
随后他在城内大摆筵席,犒赏三军。
与此同时,张俊脸色铁青,带着残兵退回临平镇。
此时的临平镇内,有宋军守城军士六万余人。
镇内驻扎不下如此多的军士,张俊不得不分兵出去,将大半军士驻扎在城外的营寨。
盐官城一失,临安城西北方向已没有了大的城池。
张俊不得不将军情,报知临安城内的皇帝赵构。
赵构得知消息,慌乱不已。
他立刻传下旨意,让吴玠、吴璘领兵支援张俊。
吴玠、吴璘那边收到旨意。
两人都无奈摇头。
他们手下的军士一旦派出去支援张俊,守住原来的城池,几乎无望。
但圣旨又不能违抗。
两人商议以后,吴玠主动撤出湖州。
他领着手下八万大军,往临平镇方向而来。
两日后,吴玠的大军在临平镇与张俊的军马会合。
两人经过商议,在临平镇外扎下营寨,组成两道防线,严防梁山军士来袭。
吴玠的军马前来支援张俊的消息,很快就传入赵杰耳中。
他派出崇德城内的守军一万,往北行军,去占领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