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宋军两路大败-《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赵杰领着梁山军士,往北向秀州方向后撤。

  两日后,大军撤回秀州城内休整。

  回到秀州城内后,赵杰立刻将戴宗喊到身边。

  他右手托腮,对戴宗说道:“戴枢密,你即刻传令下去,派出哨探前往西边,让种师道、种师中两位将军,领军往东攻击。吴玠、吴璘的大军出现在临安附近,那西边肯定防备稀疏。正好可趁机夺下西边的宋朝城池!”

  戴宗拱手行礼,答道:“王爷此言甚是,卑职这就让哨骑出去传达将令!”

  “好!”

  戴宗退出议事厅,出去行事。

  再说宋朝皇帝那边,得知梁山军士撤退的消息后,下旨让吴玠、吴璘的大军撤回临安城内驻守。

  随后,赵构又下旨给建康城内的守军,让他们出兵趁机攻打宜兴、真州等地,伺机夺回失地。

  建康守军接到圣旨后,分兵两路。

  一路四万军马攻打宜兴,另一路也是四万人马攻打真州。

  等到赵杰得知消息,宋军两路军马都已经兵临城下。

  他赶忙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

  秀州议事厅内,还未等赵杰发话。

  卢俊义率先出来请战:“王爷,末将愿领镇岳军,前往宜兴打退宋军!”

  话音刚落,韩世忠出来说道:“王爷,末将愿领韩家军,前去支援真州!”

  赵杰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真州城内有守军两万,宋军要想重新夺回城池,也要费些时日。再说镇江还有宗老将军的本部军士,可让赵立将领领兵前去支援真州。至于宜兴嘛,就由卢俊义将军领兵前去支援吧!”

  卢俊义抱拳行礼道:“王爷放心,有镇岳军在,宜兴丢不了!”

  他说完后,转身出了议事厅。

  卢俊义在城内点齐镇岳军四万余人,一刻不停,从北门出城,往宜兴去了。

  戴宗则是施展神行法,赶往镇江,传达赵杰的将令。

  卢俊义的镇岳军经过两日的行军,率先赶到宜兴。

  此时,宜兴的守军一万余人,正在和宋军激战。

  双方已经大战了两日,守军损失大半。

  卢俊义毫不犹豫,即刻下令:“镇岳军听令,本将军在王爷面前立下军令状,这宜兴不容有失。大敌当前,随本将军厮杀过去!杀!杀!杀!”

  镇岳军齐声呐喊着,朝着正在攻城的宋军后方,厮杀过去。

  宋军那边没有丝毫防备,被突然冲杀过来的镇岳军毫无防备。

  半个时辰不到,宋军的后方,被卢俊义的镇岳军打得节节败退。

  全部注意力都在攻城的宋军主将得知消息,大惊失色。

  他连忙让左右两翼的骑兵赶往后军支援。

  可惜,这些骑兵全都被镇岳军死死挡住。

  双方厮杀了一个时辰,宋军阵型大乱,纷纷后撤。

  宋军主将见抵挡不住身后的军士,连忙下令停止攻城。

  他领着宋军只能向后撤退。

  卢俊义追杀了一阵后,眼看宋军走远,这才领军撤回宜兴。

  这一战下来,宋军只剩下两万余名军士。

  而此时的宜兴城内,梁山军士总共有四万余人。

  宋军主将很不甘心,后撤二十里后扎下营寨,准备明日继续攻城。

  当晚三更时分,卢俊义领着一万镇岳军,从宜兴城内杀出。

  宋军虽然有所防备,但抵挡不住镇岳军的冲杀。

  双方在宋军寨内厮杀了两个时辰,宋军全线溃败。

  宋军主将再也不敢重新扎寨,领着剩余的一万余名败军,撤回建安城去了。

  再说真州城那边,守城军士坚守了两日后,宋军毫无办法。

  正在双方僵持之时,赵立领着宗泽旧部两万余人赶到。

  赵立急着建功,丝毫没有犹豫就对宋军发起了冲锋。

  宋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猝不及防。

  半个时辰不到,宋军就自乱了阵脚。

  城内的梁山守军见有援兵赶到,打开城门,从城内厮杀出来。

  宋军在两面夹击之下,阵型大乱。

  一个时辰不到,宋军丢盔弃甲,后撤十里重新扎下营寨。

  赵立领着军士进入城内休整。

  两军合兵一处,城内还有将近三万军士。

  一夜无事发生。

  次日清晨,宋军继续前来攻城。

  赵立领着五千军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从城内杀出。

  宋军主将见状,派出手下将领出阵交战。

  赵立提着长枪,双腿一夹马腹,纵马疾驰而出。

  两人在阵前交战,斗了二十余个回合。

  宋军出战将领被赵立斩杀在阵前。

  梁山军士士气大振,在身后发出震天的呐喊声。

  宋军那边士气低落,主将见状,朗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冲锋,攻打城池!”

  将令一下,宋军阵中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之后便是几通战鼓之音。

  一万余名宋军,在盾牌兵的掩护下,发起了强行攻城。

  城墙上的守军用投石车、火炮发起了反击。

  一个时辰后,宋军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赵立见状,大手一挥,下令道:“众将士听令,轮到我们建功的时候到了。都随本将军杀出城去,杀退这些宋军!”

  随后他立刻下城,在城内点了两万军士,从城内杀出。

  宋朝军士吓了一跳,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守军会主动从城内冲出。

  赵立如入无人之境,领着本部军马冲进宋军阵中。

  两个时辰不到,宋军全线溃败。

  宋军主将见大势已去,右手高举,下令道:“撤,全军后撤!”

  将令刚下,宋军撒腿就跑。

  赵立领着大军在身后紧追不舍。

  一直到追杀到将近天黑,宋军败退人马,只剩下一万人不到。

  主将领着败军,也往建康城方向去了。

  赵立取胜后,领着军士撤回真州。

  他立刻派出哨探,前往秀州回报获胜的消息。

  而卢俊义那边取胜后,领着镇岳军返回秀州去了。

  宋军的两路军马,都是大败而回。

  宋朝皇帝赵构得知消息,无奈摇头。

  他再也不敢让建康城内的守军,继续向其他城池发起反击。

  赵杰那边得知打退了两路宋军,大喜过望。

  他下令重赏赵立,随后在秀州城内大摆宴席,犒赏镇岳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