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该休息了。”自从皇帝身体“康复”后又开始忙于朝政起来,每每皇帝忙得废寝忘食之时,侍候在旁的安陵容便会提醒他歇一歇或用膳用点心之类的。
安陵容醒过来当日,虽然已是傍晚时分,但她依旧拖着还尚有些疲惫的身体去看望才刚醒不久的皇帝。
不出所料在屏退众人之后,皇帝又再次询问安陵容手伤的事,言语间暗示他已经知道她手是怎么受的伤,知晓瞒不过安陵容自然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皇帝坦白。
莫了,她直直对上皇帝的眼,坚定道:“为了皇上莫说叫臣妾割腕放血,就算要臣妾这条命来换臣妾也是甘愿的。”
皇帝本要借这件事好好训诫安陵容,叫她不许再做这种损伤自己身体的事,可对上她坚定的目光就什么训诫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最终他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叹息,而后小心翼翼将安陵容搂进怀中。
她的心意他一直都是知晓的,而经过这一回他也越发清楚她这份心意的难得。
随着他病重昏迷不醒的时日越长,这宫里宫外的人或多或少都开始有了自个儿的小心思纷纷开始为将来的事做打算,唯有她一颗心全扑在他身上……
经历了一回濒死的体验,皇帝感悟良多,也越发明了应当怜取眼前人。是也,之后他对安陵容的行为也多有纵容。
如眼下他批阅奏折安陵容侍候在一旁,连奏书的内容都能叫她看,更甚者连他召见朝臣安陵容也无需回避。
对此情形自然有朝臣不满,担心后宫干政祸乱朝纲,不过全都被皇帝给压下了,挑了几个蹦跶得厉害的杀鸡儆猴之后,也无人敢再置喙什么。
说实话虽然坚持时刻陪伴他左右的是安陵容,但皇帝私心里也不愿安陵容离开他的视线,险些因为昏迷不醒被儿子夺了位的皇帝,此时正是敏感的时候,如今只有安陵容在他身边他才能安心,不然也不会连召见朝臣也不让安陵容回避。
安陵容倒是没想到经此一事,皇帝竟隐隐对她产生了依赖之情,不过这也正合她的意。不知道皇帝这份依赖纵容会持续多久,因此她抓住每一次陪伴皇帝处理朝政的机会拼了命地学习。
从前皇帝不是想教导她学会如何在宫里斗争吗?如何在宫里斗争这玩意儿她早就炉火纯青了不需要皇帝来教导,不过为了不辜负皇帝的一番好意,她倒是可以让皇帝教导她别的东西。
只做一个摄六宫事的皇贵妃,乃至未来做执掌后宫的皇后有什么意思?
她要做的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人。
要做一个国家的掌权人,自然不能不知这个国家是如何运行的,不能不知该如何治理国家,不能不知该如何处理朝政,不能不知朝堂之上各种纷杂的关系……
这许多东西并非是查阅经史典籍就能知晓的,也不是她把光幕中的内容全都记下就能清楚的。
她需要实践历练,也需要一个好老师教导。前者暂时还没办法做到,不过后者,皇帝不就是个好老师吗?
所以在皇帝身体康复后重新开始处理朝政,安陵容便借口不放心,担忧皇帝忙于朝政不顾惜自己身体为由坚持陪伴皇帝左右。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理由,还有个暗地里皇帝不好反驳的理由是他曾多次答应过安陵容不再服用丹药却还是违背了,这回更是因为丹药险些……所以除了担忧皇帝太过勤政不顾身体,安陵容还是来盯着不叫皇帝再服用丹药的,为此不惜将两个孩子都抛下不管。
因着皇帝的理亏与依赖,安陵容顺利陪伴皇帝左右,除了皇帝上朝实在不便,其余时刻二人几乎没有分开过。
起初安陵容只是在皇帝批阅奏折时替皇帝磨墨,之后因皇帝身子刚好精力不济,便由她给皇帝读奏折,再然后皇帝会随口与她聊几句奏折上的内容,一步步地到与他提及朝政……
安陵容是个很好的倾听者,皇帝说什么她都耐心地听,就算说什么也只是附和皇帝,绝不会说什么自己份内之外的话。
皇帝自然也不需要安陵容的什么回应,他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听他诉说抱怨的人,许多不便说与别人听的,在安陵容这儿他都可以尽情诉说。
皇帝不说是个多好的老师,但为君的能力却是卓越的,因此只从倾听中安陵容便需到了许多。
安陵容从来不缺耐心也不缺毅力,下定决心去学的无论再难她都能学会,这回亦是如此。
在安陵容拼命汲取各种为君之道的时候,宫里宫外又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件是甄嬛有孕,曝出消息时她已经遇喜三个月了,另一件也是皇家添丁的喜事——果亲王侧福晋孟静娴也怀上了身孕了。
说实话两个孩子都在安陵容的意料之中,若无意外甄嬛肚子里这个孩子便是原本她和皇帝唯一亲生的孩子胧月;而孟静娴虽说提前几年嫁给了果郡王,想必凭着她的聪明约莫又像原本轨迹中那样猜到果郡王真正倾慕的人是谁,然后算计果郡王……
原本轨迹里胧月是皇帝最后一个平安诞生的亲生孩子,这一回自然也如此。
安陵容自己没打算再生了,她当然也不想自己弘昭弘曦再多几个异母的弟弟妹妹分薄本该属于他们皇阿玛的宠爱,哪怕一丝一毫她都不允许,甄嬛这一胎已经是她最后的容忍了。
想叫后宫妃嫔生不出孩子,把心思放在对付嫔妃上有什么意思,当然得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也不知皇帝发没发现他身体虽然康复了,可是却无法再人道了。
除了叫皇帝大病一场,躺在病床上意识清醒却怎么也醒不过来,被太医们隐晦地判了死刑,差点被儿子夺位之外,再不能人道便是她给皇帝的另一个教训。
希望这回惨痛的经历能叫皇帝好好地长个记性。
不过孟静娴的结局,安陵容却不希望再如原本轨迹一样,孟静娴活着于她而言反而更好,不说旁的只是她活着可以给浣碧添堵这一点,便是安陵容乐见其成的。
且她不只要叫孟静娴活着,还要叫孟静娴成为果亲王嫡福晋,这样好把侧福晋的位置腾一个出来。
有人不是心心念念着果郡王吗,她便再做一回成人之美的事。
安陵容醒过来当日,虽然已是傍晚时分,但她依旧拖着还尚有些疲惫的身体去看望才刚醒不久的皇帝。
不出所料在屏退众人之后,皇帝又再次询问安陵容手伤的事,言语间暗示他已经知道她手是怎么受的伤,知晓瞒不过安陵容自然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皇帝坦白。
莫了,她直直对上皇帝的眼,坚定道:“为了皇上莫说叫臣妾割腕放血,就算要臣妾这条命来换臣妾也是甘愿的。”
皇帝本要借这件事好好训诫安陵容,叫她不许再做这种损伤自己身体的事,可对上她坚定的目光就什么训诫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最终他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叹息,而后小心翼翼将安陵容搂进怀中。
她的心意他一直都是知晓的,而经过这一回他也越发清楚她这份心意的难得。
随着他病重昏迷不醒的时日越长,这宫里宫外的人或多或少都开始有了自个儿的小心思纷纷开始为将来的事做打算,唯有她一颗心全扑在他身上……
经历了一回濒死的体验,皇帝感悟良多,也越发明了应当怜取眼前人。是也,之后他对安陵容的行为也多有纵容。
如眼下他批阅奏折安陵容侍候在一旁,连奏书的内容都能叫她看,更甚者连他召见朝臣安陵容也无需回避。
对此情形自然有朝臣不满,担心后宫干政祸乱朝纲,不过全都被皇帝给压下了,挑了几个蹦跶得厉害的杀鸡儆猴之后,也无人敢再置喙什么。
说实话虽然坚持时刻陪伴他左右的是安陵容,但皇帝私心里也不愿安陵容离开他的视线,险些因为昏迷不醒被儿子夺了位的皇帝,此时正是敏感的时候,如今只有安陵容在他身边他才能安心,不然也不会连召见朝臣也不让安陵容回避。
安陵容倒是没想到经此一事,皇帝竟隐隐对她产生了依赖之情,不过这也正合她的意。不知道皇帝这份依赖纵容会持续多久,因此她抓住每一次陪伴皇帝处理朝政的机会拼了命地学习。
从前皇帝不是想教导她学会如何在宫里斗争吗?如何在宫里斗争这玩意儿她早就炉火纯青了不需要皇帝来教导,不过为了不辜负皇帝的一番好意,她倒是可以让皇帝教导她别的东西。
只做一个摄六宫事的皇贵妃,乃至未来做执掌后宫的皇后有什么意思?
她要做的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人。
要做一个国家的掌权人,自然不能不知这个国家是如何运行的,不能不知该如何治理国家,不能不知该如何处理朝政,不能不知朝堂之上各种纷杂的关系……
这许多东西并非是查阅经史典籍就能知晓的,也不是她把光幕中的内容全都记下就能清楚的。
她需要实践历练,也需要一个好老师教导。前者暂时还没办法做到,不过后者,皇帝不就是个好老师吗?
所以在皇帝身体康复后重新开始处理朝政,安陵容便借口不放心,担忧皇帝忙于朝政不顾惜自己身体为由坚持陪伴皇帝左右。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理由,还有个暗地里皇帝不好反驳的理由是他曾多次答应过安陵容不再服用丹药却还是违背了,这回更是因为丹药险些……所以除了担忧皇帝太过勤政不顾身体,安陵容还是来盯着不叫皇帝再服用丹药的,为此不惜将两个孩子都抛下不管。
因着皇帝的理亏与依赖,安陵容顺利陪伴皇帝左右,除了皇帝上朝实在不便,其余时刻二人几乎没有分开过。
起初安陵容只是在皇帝批阅奏折时替皇帝磨墨,之后因皇帝身子刚好精力不济,便由她给皇帝读奏折,再然后皇帝会随口与她聊几句奏折上的内容,一步步地到与他提及朝政……
安陵容是个很好的倾听者,皇帝说什么她都耐心地听,就算说什么也只是附和皇帝,绝不会说什么自己份内之外的话。
皇帝自然也不需要安陵容的什么回应,他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听他诉说抱怨的人,许多不便说与别人听的,在安陵容这儿他都可以尽情诉说。
皇帝不说是个多好的老师,但为君的能力却是卓越的,因此只从倾听中安陵容便需到了许多。
安陵容从来不缺耐心也不缺毅力,下定决心去学的无论再难她都能学会,这回亦是如此。
在安陵容拼命汲取各种为君之道的时候,宫里宫外又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件是甄嬛有孕,曝出消息时她已经遇喜三个月了,另一件也是皇家添丁的喜事——果亲王侧福晋孟静娴也怀上了身孕了。
说实话两个孩子都在安陵容的意料之中,若无意外甄嬛肚子里这个孩子便是原本她和皇帝唯一亲生的孩子胧月;而孟静娴虽说提前几年嫁给了果郡王,想必凭着她的聪明约莫又像原本轨迹中那样猜到果郡王真正倾慕的人是谁,然后算计果郡王……
原本轨迹里胧月是皇帝最后一个平安诞生的亲生孩子,这一回自然也如此。
安陵容自己没打算再生了,她当然也不想自己弘昭弘曦再多几个异母的弟弟妹妹分薄本该属于他们皇阿玛的宠爱,哪怕一丝一毫她都不允许,甄嬛这一胎已经是她最后的容忍了。
想叫后宫妃嫔生不出孩子,把心思放在对付嫔妃上有什么意思,当然得从根源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也不知皇帝发没发现他身体虽然康复了,可是却无法再人道了。
除了叫皇帝大病一场,躺在病床上意识清醒却怎么也醒不过来,被太医们隐晦地判了死刑,差点被儿子夺位之外,再不能人道便是她给皇帝的另一个教训。
希望这回惨痛的经历能叫皇帝好好地长个记性。
不过孟静娴的结局,安陵容却不希望再如原本轨迹一样,孟静娴活着于她而言反而更好,不说旁的只是她活着可以给浣碧添堵这一点,便是安陵容乐见其成的。
且她不只要叫孟静娴活着,还要叫孟静娴成为果亲王嫡福晋,这样好把侧福晋的位置腾一个出来。
有人不是心心念念着果郡王吗,她便再做一回成人之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