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昭明抬眼,面露诧异。
他和父皇不是商量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变卦了?
难不成,是想要再“你来我往”一番再同意?
堵上一旁这些蠢蠢欲动人的嘴?
盛昭明赶紧争取道,“父皇,边境有异,我身为太子怎能置身事外?请您允我前往。”
天佑帝仍旧摇头,“你乃太子,身系一国安危,岂可以身试险?朕,不同意。”
一旁的朝臣也纷纷道,“殿下,而今只是一场小侵,小打小闹的,不算什么,您何必要亲自去?”
“再说,就算是大战,自有将士们出征,您身为太子,当以社稷为重。”
“是啊,西北边境这些年虽然安稳,但西荒部落之人一直贼心不死,倘若被他们得知您在西北的消息,恐是要多生事端。”
也有人说的直白,“西北边境凶险,您千金之躯,还是留在盛都为好。”
盛昭明态度坚决,“本宫当初在东海水师时,也曾以东海水师统帅之职,亲自上阵击杀海寇,也算有行伍经验,如何不能去?”
“至于威胁,西北有西北军镇守,自是安全无虞,便是有些风浪,大的过本宫当日迎战海寇的风浪?”
说着,盛昭明又上前一步,“儿臣恳请陛下允准。”
天佑帝垂着眼,没搭话。
这......
见太子态度斩钉截铁的,而陛下似乎要动摇了,众人立刻调转枪头。
“陛下,太子殿下可是您最疼爱的儿子,他的安危乃朝堂所系,臣等请陛下择一良才前往。”
前几日陛下被太子殿下催的不耐烦,可千万别想着为了将人打发走就同意啊。
众朝臣希望天佑帝的态度能再坚决点。
天佑帝的目光继续在人群里游弋。
很快,一个老头站了出来,“不若老臣去吧。”
众人哗然。
居然是“摆烂”了十几年的许国公,许峰。
有人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去瞥殿外的天。
这太阳也没从西边出来啊。
就连盛昭明也震惊不已。
他是找许国公当“助手”,没说让人顶头阵啊。
感觉到了他的目光,许国公朝他动了动唇角,又用眼神去瞄天佑帝。
殿下,看明白了吧?
陛下有主意呢!
盛昭明拧眉。
父皇为何突然改了主意?
在众朝臣的惊讶目光里,天佑帝朗声道,“既然镇国公宝刀未老,有心为国出力,朕就允了。”
自许国公卸甲归田后,他都婉拒别人喊他的封号“镇”,说是觉得力有不逮,有愧这个字。
此时,陛下重新喊许峰为镇国公,立刻又让人想到了他曾经威风凛凛的模样。
瑞王的人看了一眼,只觉得情况有些不妙,立刻有人上前道,“陛下,镇国公年纪大了,舟车劳顿的,且西北苦寒,还是换个人选吧。”
天佑帝充耳不闻,继续道,“我朝边境安稳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西北军需要边防巡抚督率,那北地也是需要的。”
他目光落在许国公身上,“而今镇北军并非是镇国公担任总兵,西北边境之事,北地极有可能也会发生......”
这,话里的意思可就耐人寻味了。
陛下想要干什么?
孙曦上前一步,“陛下说的极是,不若陛下想个万全之策,提前消弭隐患。”
天佑帝微笑颔首,“知我者,孙爱卿也。”
“朕想要在西北和北地的交界处,苍岭山脉附近设置苍岭总督军司,命镇国公为督军,统辖两营。”
众人面面相觑。
一下去督管两处运营?
这未免太儿戏了吧?
西北军有八万,镇北军有五万,加起来总共十三万的将士。
且不说两处军营将官配不配合督管,就是能配合,镇国公一人能忙得过来?
一把年纪了,别死在来回奔波的路上。
许是天佑帝说的“信息量”太大,众人一时间都陷入沉默。
天佑帝继续问孙曦,“爱卿以为如何?”
孙曦立刻道,“陛下,所言甚是。朝野上下将帅之才虽多,但难有镇国公经验丰富,多年领兵,深谙军营运转之道,有他担任督军,最好不过!”
哎呀,孙首辅这个马屁精,也不看看人家多大年纪了?
这合适吗?
孙曦不理一旁众人的眸光,继续念着“台词”,“陛下,老臣觉得镇国公一身本领也该让年轻后辈学一学,不若您再指派个年轻人作为副手同往?”
“你说的对。”
天佑帝的视线又落在人群中。
看来看去。
盛昭明“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儿臣恳请父皇允准,儿子还年轻,朝中有您坐镇,不若随镇国公去西北历练历练?”
“请陛下放心,儿臣一定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天佑帝起身大骂,“逆子!”
众朝臣连忙跪下,“陛下息怒。”
天佑帝恨铁不成钢的望着盛昭明,“好啊,让你别去你非得要去,一定要忤逆朕?”
说完,不等盛昭明回答,立刻道,“行啊,你要去就去,朕是管不了了。”
说着,拂袖离开。
“恭送陛下。”
等天佑帝一走,孙曦将盛昭明扶了起来,“太子殿下,快些起来。”
说着,又压着声音道,“给你看的册子,您到底看完了没?有人选了不?”
看在他刚才这么配合帮忙的份上,麻烦太子殿下快点选了人,好了了他的“事”。
盛昭明嘿嘿一笑,“孙首辅,本宫马上就要随国公爷去西北,这事晚点睡。”
孙曦知道他说的是事情,无奈摇头,“罢了罢了。”
他给安行写信说清楚,不是他不努力,是太子殿下不配合,可千万不能把他的“小秘密”说出去啊。
今日天佑帝的动作太大,诸多官员下了朝各自约了起来,准备各自去商议。
盛昭明则是拦住了许国公的去路,“国公爷,今日为何主动请缨?”
可与之前商议好的不同。
许国公看了他一眼,嘴里露出一丝苦笑,“殿下,还是自己去问问陛下吧。”
喜欢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他和父皇不是商量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变卦了?
难不成,是想要再“你来我往”一番再同意?
堵上一旁这些蠢蠢欲动人的嘴?
盛昭明赶紧争取道,“父皇,边境有异,我身为太子怎能置身事外?请您允我前往。”
天佑帝仍旧摇头,“你乃太子,身系一国安危,岂可以身试险?朕,不同意。”
一旁的朝臣也纷纷道,“殿下,而今只是一场小侵,小打小闹的,不算什么,您何必要亲自去?”
“再说,就算是大战,自有将士们出征,您身为太子,当以社稷为重。”
“是啊,西北边境这些年虽然安稳,但西荒部落之人一直贼心不死,倘若被他们得知您在西北的消息,恐是要多生事端。”
也有人说的直白,“西北边境凶险,您千金之躯,还是留在盛都为好。”
盛昭明态度坚决,“本宫当初在东海水师时,也曾以东海水师统帅之职,亲自上阵击杀海寇,也算有行伍经验,如何不能去?”
“至于威胁,西北有西北军镇守,自是安全无虞,便是有些风浪,大的过本宫当日迎战海寇的风浪?”
说着,盛昭明又上前一步,“儿臣恳请陛下允准。”
天佑帝垂着眼,没搭话。
这......
见太子态度斩钉截铁的,而陛下似乎要动摇了,众人立刻调转枪头。
“陛下,太子殿下可是您最疼爱的儿子,他的安危乃朝堂所系,臣等请陛下择一良才前往。”
前几日陛下被太子殿下催的不耐烦,可千万别想着为了将人打发走就同意啊。
众朝臣希望天佑帝的态度能再坚决点。
天佑帝的目光继续在人群里游弋。
很快,一个老头站了出来,“不若老臣去吧。”
众人哗然。
居然是“摆烂”了十几年的许国公,许峰。
有人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去瞥殿外的天。
这太阳也没从西边出来啊。
就连盛昭明也震惊不已。
他是找许国公当“助手”,没说让人顶头阵啊。
感觉到了他的目光,许国公朝他动了动唇角,又用眼神去瞄天佑帝。
殿下,看明白了吧?
陛下有主意呢!
盛昭明拧眉。
父皇为何突然改了主意?
在众朝臣的惊讶目光里,天佑帝朗声道,“既然镇国公宝刀未老,有心为国出力,朕就允了。”
自许国公卸甲归田后,他都婉拒别人喊他的封号“镇”,说是觉得力有不逮,有愧这个字。
此时,陛下重新喊许峰为镇国公,立刻又让人想到了他曾经威风凛凛的模样。
瑞王的人看了一眼,只觉得情况有些不妙,立刻有人上前道,“陛下,镇国公年纪大了,舟车劳顿的,且西北苦寒,还是换个人选吧。”
天佑帝充耳不闻,继续道,“我朝边境安稳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西北军需要边防巡抚督率,那北地也是需要的。”
他目光落在许国公身上,“而今镇北军并非是镇国公担任总兵,西北边境之事,北地极有可能也会发生......”
这,话里的意思可就耐人寻味了。
陛下想要干什么?
孙曦上前一步,“陛下说的极是,不若陛下想个万全之策,提前消弭隐患。”
天佑帝微笑颔首,“知我者,孙爱卿也。”
“朕想要在西北和北地的交界处,苍岭山脉附近设置苍岭总督军司,命镇国公为督军,统辖两营。”
众人面面相觑。
一下去督管两处运营?
这未免太儿戏了吧?
西北军有八万,镇北军有五万,加起来总共十三万的将士。
且不说两处军营将官配不配合督管,就是能配合,镇国公一人能忙得过来?
一把年纪了,别死在来回奔波的路上。
许是天佑帝说的“信息量”太大,众人一时间都陷入沉默。
天佑帝继续问孙曦,“爱卿以为如何?”
孙曦立刻道,“陛下,所言甚是。朝野上下将帅之才虽多,但难有镇国公经验丰富,多年领兵,深谙军营运转之道,有他担任督军,最好不过!”
哎呀,孙首辅这个马屁精,也不看看人家多大年纪了?
这合适吗?
孙曦不理一旁众人的眸光,继续念着“台词”,“陛下,老臣觉得镇国公一身本领也该让年轻后辈学一学,不若您再指派个年轻人作为副手同往?”
“你说的对。”
天佑帝的视线又落在人群中。
看来看去。
盛昭明“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儿臣恳请父皇允准,儿子还年轻,朝中有您坐镇,不若随镇国公去西北历练历练?”
“请陛下放心,儿臣一定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天佑帝起身大骂,“逆子!”
众朝臣连忙跪下,“陛下息怒。”
天佑帝恨铁不成钢的望着盛昭明,“好啊,让你别去你非得要去,一定要忤逆朕?”
说完,不等盛昭明回答,立刻道,“行啊,你要去就去,朕是管不了了。”
说着,拂袖离开。
“恭送陛下。”
等天佑帝一走,孙曦将盛昭明扶了起来,“太子殿下,快些起来。”
说着,又压着声音道,“给你看的册子,您到底看完了没?有人选了不?”
看在他刚才这么配合帮忙的份上,麻烦太子殿下快点选了人,好了了他的“事”。
盛昭明嘿嘿一笑,“孙首辅,本宫马上就要随国公爷去西北,这事晚点睡。”
孙曦知道他说的是事情,无奈摇头,“罢了罢了。”
他给安行写信说清楚,不是他不努力,是太子殿下不配合,可千万不能把他的“小秘密”说出去啊。
今日天佑帝的动作太大,诸多官员下了朝各自约了起来,准备各自去商议。
盛昭明则是拦住了许国公的去路,“国公爷,今日为何主动请缨?”
可与之前商议好的不同。
许国公看了他一眼,嘴里露出一丝苦笑,“殿下,还是自己去问问陛下吧。”
喜欢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