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麒麟宴-《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送走魏县令,陆家人回去了。

  里正却是将族老们又召集到一处。

  “明儿不是族里设宴吗?原本就是简单吃一顿,但这碑一送来,我寻思着怎么着也不能太磕碜了啊。”

  里正摸着胡须道,“这碑能立在咱们村头,看的是谁的脸面,大家心里应该清楚的很。这样,明日的宴席,我家多出五百文,添点好菜。”

  说完,里正期盼的看着众人。

  众族老心里都门儿清,俱是附和道,“我们也出五百文。”

  又闲聊赞叹了村碑几句,有个族老道,“要不要给明日的宴席取个名字啊?我看戏文上宴请状元郎啥的都有名字啊。”

  “哎呦,六郎还只是府试案首啊,咱们私下设宴庆贺是一回事,大张旗鼓取名字可要被乡里笑话。”

  “笑话什么?你们家孙子不也送去读书了?要我说,咱们就该取个名字,以后族里但凡有小孩考上童生,咱们就给设宴,若是考上案首,菜盘子就多些,得激励孩子们勤学苦读。”

  读书的好处,反正他们在陆家人身上看见了。

  也心动了。

  “六郎名字是启霖,听着像麒麟,眼下县里都称他是凤凰麒麟啥的,要不就叫麒麟宴?”里正问道。

  “哎呦,这个好,得茂啊,你不愧是上过几年学的,这名字取的好啊,就用这个!”

  一众族老定下,各自回家拿钱去。

  里正被夸得走路都跟踩在云里似的,乐滋滋的去找自家婆娘。

  “咱家应该还有几条腊肉没吃完吧?”

  里正媳妇白了他一眼,“没呢,咋滴,想拿出来添菜?”

  里正嘿嘿一笑,“对,这是村里的大喜事,有了这碑,以后我去镇上县里,办事人家都得高看我几眼。”

  “呦,又不是你孙子高中,你得意个啥?”

  里正媳妇没好气道,“我瞧着你最近尾巴都翘起来了,家里拿出去五百文还不够,连腊肉也不放过。”

  夫妻多年,里正对自己媳妇的脾气也摸得门儿清。

  这话有戏啊。

  里正立刻抓着她的手,整个身子也贴了过去,谄媚着,“媳妇啊,我就知道你是个心善的,谢谢媳妇儿!”

  “哼,老东西,大白天的也不害臊!行了,你要出去就给出去,我是管不了了。”

  里正媳妇一把甩开他,自去厨房整理腊肉。

  想到痴痴傻傻八年的陆启霖,而今摇身一变成了科考案首,她不由笑了。

  “真好啊。”

  抬手拎起菜刀,开切腊肠。

  手起刀落,花开富贵。

  “嗯,配菜就放腌雪菜。”

  又搭上一坛菜。

  ......

  回了家,陆老头将陆启霖叫回房里。

  “小六,这书给你。”

  他将一本泛黄的书册递了上来。

  陆启霖接过,低头一瞧,是一本“论语”。

  “小六,其实我小时候也想读书的。”

  陆老头望向论语的目光似有怀念,“这书,是当年我爹留给我的。”

  “他说他是考不上了,但可以等他从赌场翻身,翻了身有银子,就送我去学堂读书。”

  眼前的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曾是他儿时的梦。

  “小六,这书给你吧,阿爷和你奶年纪大了,不想去府城,你带着这本书去,全当是我俩跟着了。”

  陆启霖皱了皱眉,“阿爷,我也不与你绕圈子,你该知道,我们全家在外人眼里已经与明王是一条船上的人。

  以防万一,我们一家最好都去府城。”

  历朝历代权力斗争,是最残酷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他和大哥都喜欢未雨绸缪,这才想着要全家都去府城。

  陆老头点点头,“阿爷明白,但阿爷和你奶年纪大了,我俩在村里,也不随便出去,碍不着什么人。

  再说我们两个老的,去了府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实在是不自在。

  村子里,还有我大哥二哥,还有族里,若是说威胁,陆氏一族在这里,都挺危险的,这一个个的,总不能都跟着去。”

  这......

  陆老头伸手抚着陆启霖的脑袋,“小六,你别怕,阿爷和你阿奶不会有事的,咱们族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呢,你就放心去府城读书。

  也对大郎说一声,好好给王爷办差,咱家有你们几个,阿爷就是现在死了也瞑目。”

  陆启霖望着陆老头。

  陆老头眼神闪避,不敢看孙子。

  “您是真不想走?就是暂时离开几年,到时候还会回来的,您也不愿意?”

  陆老头眼神闪避,不敢看孙子,“阿爷老骨头了,真的折腾不动呢。”

  陆启霖叹了一口气,“我写封信去问问大哥。”

  等陆启霖出了房门,郑氏悄咪咪摸了进去,“咋样,小六没有不高兴吧?同意了没?”

  陆老头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当然不高兴,但也没说不同意,说是要写信给大郎。”

  郑氏长舒一口气,“那就好,小六不生我气就行。”

  “呵,我就说你总给我戴高帽,说什么我一言九鼎,我说了小六会听,合着你是怕他生你气?这才推我去说?”

  郑氏没话说,眼里都是笑意。

  “说我作甚?你不也把你的宝贝送了小六讨他欢心?咱俩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了。”

  陆老头在房里来回踱了几步,“大郎要是写信回来,也要让咱们去府城咋整?”

  小六年纪小,他还能坚持坚持,但大郎......

  也不知道咋滴,他看见大郎都端不起当爷爷的架子。

  郑氏眨眨眼,“要不,你跟着去?”

  “不可能,要去也是你去,我这个当爹的,一定要等儿子回家。”

  他要等老二回来。

  郑氏道,“反正咱俩不识字,那就不走呗,咱俩不挪窝。再说,咱俩留在村里,酒楼和仙织花的事也能搭把手。”

  家里商量过了,酒楼交给陆得旺一家打理,仙织花手工坊照旧开,仍旧是陈家负责。

  而他们几个老的,就负责山上那一大片的通脱木林子。

  至于家里的田地,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请人帮着照看。

  啥也不耽误。

  老两口聊着聊着,又聊到了王氏。

  “你说玉莲几个,会跟小六去府城吗?”

  喜欢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