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盛都,明王府。

  今日有官员拜访了明王盛昭明,陆启文便一直在花厅外的走廊等着。

  等那官员一走,盛昭明果然就召见了陆启文。

  他有很多幕僚可以商议事情。

  但这一次,盛昭明只带了陆启文一人回来。

  因为那些个幕僚都是未曾离开盛都时候招揽的,他虽信任,却也没有完全绝对的信任。

  “山中人”一事又事关盛都人,又牵涉甚广,他不得不防。

  “启文,刑部郎中来请我参加探春宴,闲聊之余却说了一个消息,陛下让锦衣卫调阅了十一年前的所有卷宗档案。”

  陆启文目光闪了闪,道,“王爷,您这次悄悄押送‘山中人’回京,陛下就命锦衣卫暗中接管了此事......或许,锦衣卫已经审出了有用的讯息。”

  盛昭明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然无缘无故,锦衣卫也不会翻陈年旧卷宗。”

  十一年前......可发生了不少大事。

  其中就有他那可怜的皇兄,当初的昭晖太子。

  “但父王并未召见我,也不许我多问。”

  盛昭明抓了“山中人”后,自是声讯出了不少东西。

  但这些东西呈交给陛下之后,陛下就让他不用再管。

  直到今日,他都在盛都待了快三个月,陛下都不再提起此事。

  他去请安,都只让他在盛都好生歇着,好生过个年,一旦他将话题扯到“山中人”,陛下就会岔开话题。

  陆启文颔首,“王爷,既然陛下不愿意让您知道,甚至也不愿意交由刑部和大理寺,想来背后主谋的身份......”

  他看了一眼盛昭明,见对方没有阻止他说下去,继续道,“想来身份不凡,或恐与您与陛下都有些血脉牵连。”

  若非事关皇室内幕,天佑帝不会三缄其口,就连查案也都是悄悄的。

  “山中人”一事,甚至很多低阶的朝廷官员都不知晓。

  只以为陛下疼爱明王,舍不得他在封地过年,特意召回盛都过团圆年。

  盛昭明长叹一口气,没有怪罪陆启文的大胆。

  能与他这样说实话的人,不多。

  他转身望着盆景中的绿梅,幽幽一叹,“启文在家中时,家里父母可会对你们兄弟有所偏心?”

  陆启文面色一顿。

  旋即笑着道,“学生家中父母倒是一碗水端平的,并未偏心。但乡野农家,大都是爱哭的孩子有糖吃,人之常情。

  比如我家小六,虽是我二叔的孩子,但常年跟着我父母生活。

  他年纪小,又会讨巧些,往日我爹娘自然对关照他几分。学生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偏心,倘若是,因为是幼弟,学生也不会放在心上。”

  盛昭明轻轻颔首,“原来都一样。”

  陆启文抬手给盛昭明倒了一杯茶,“王爷,有时候身在其位,考虑的事情便会多一些,您别往心里去。”

  盛昭明接了茶,轻啜一口,叹息道,“我不在意偏不偏心,只是为逝去的人不值,亲疏远近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我心里自有一杆尺。”

  陆启文静默不语。

  有些话他能接,有些话他却不能接,也不敢接。

  盛昭明自知失言,轻笑一声问道,“年关过了,元宵也过了,若陛下执意不想让我知晓,想来很快就会让我回封地去。”

  他抬眼含笑,“启文,这次你都没与家人一起过年,等陛下旨意一下,我们就回。

  到时候你半路就回平越县去,与家人团聚几日后再来府城。”

  陆启文却是笑着摇头,“学生跟着您先回府城吧。”

  他笑着解释道,“若无意外,学生弟弟这次会参加县试,待四月一到,便也会前往府城参加府试。”

  家里一切都好,他更想知道小六考得如何。

  盛昭明恍然大悟,“倒是忘了这事,凭小六的才学,一个童生定然十拿九稳。”

  陆启文躬身行礼,“借王爷吉言。”

  盛昭明想到了陆启霖,很快又想到了安行,不由叹道,“安大人此人要求甚高,你弟弟拜了他为师,算是一场好造化,却也辛苦的很啊。”

  陆启文抬眼,不解道,“王爷何出此言?”

  盛昭明哈哈大笑。

  “前几日在宫宴上,我与陛下闲聊,提了安大人收了一个农家子为记名弟子,你猜陛下怎么说?”

  “他说,安大人那高傲的性子,谁当他徒弟也是倒霉,别人家的师父可能是只盼着弟子考上。

  而安大人必然还要盼着弟子考得特别好,若是名次太落后,必然得挨骂。”

  陆启文:“......”

  陛下还真挺了解安大人的。

  不过,他对自己的弟弟有信心。

  盛昭明笑完,又安慰道,“不过小六这孩子聪慧,往日我出题考他就没难倒过,一定能考上。”

  又叮嘱道,“若小六来府城考试,你让他来王府小住,切记哈。”

  陆启文连忙道谢,“多谢王爷照拂。学生到时一定与他说。”

  至于小六愿不愿意,再另说。

  盛昭明喜滋滋的走了。

  若是“麒麟先生”住在他的王府里,他岂不是每日都能看见最新鲜的话本故事了?

  那孩子最好来府城读书,日日在王府里才好!

  回到书房,盛昭明召见了自己的侍卫,“府城那边有没有消息传来?”

  侍卫摇摇头,“并无。”

  盛昭明拧眉,“怎么会一封信都没有?”

  侍卫想了想,“虽没有信,但管家却让人打发送来了一个箱子,您现在可要看看?”

  “速速拿过来。”

  侍卫很快就拎了一个箱子进来。

  盛昭明打开箱子一看,却发现是三本厚厚的话本子。

  正是“悟空西行记”。

  盛昭明面带笑容的检查了书页和纸张,见没有任何问题,心中很是高兴。

  “来人,备车,本王要进宫。”

  ......

  天佑帝心情很不好。

  随着锦衣卫调查出来的蛛丝马迹越多,他的心头就越发沉重难受。

  此时,听见太监总管禀告说明王在外头求见,他更是烦躁不已。

  昭明这孩子,不会是又想来问他“山中人”进展吧?

  好烦躁,有没有?

  “王茂,你劝他回去,就说朕忙着呢。”

  喜欢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