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学海漫漫,其渊无岸-《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罗夫子带着人挤进去,就见亭子里已经到了县学的三个夫子,以及十个秀才。

  这个年轻的秀才,长得都端正秀气,身量都不矮。

  与他带来的十个身形高矮不齐的学子站在一处,对比非常明显。

  单论气势,见面就输了。

  罗夫子:“......”

  他安慰自己,没事的没事的,外表罢了,他带来的十个学子未来可期。

  松风学堂的弟子们也这样想。

  齐永瑞拉着常鸿,两个人遥遥站在一众松风学堂的学子堆里,朝着陆启霖不停挥手。

  更是大喊道,“陆算师,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身后,一众松风学堂的学子也激动道,“松风学堂,必赢!松风学堂,必赢!”

  他们这边热情高呼着,隔壁县学的学子们一片沉默。

  跟这些个孩子比起来,他们年纪都大上不少,自是不会跟着他们一起喊。

  陆启霖赶紧低头数蚂蚁。

  没眼看啊,没眼看。

  好尴尬的,有木有?

  一场夫子们私下约好的比试,一众其他学子都知道了,自然也瞒不过双方的山长。

  齐山长和宋教谕端坐在亭子中。

  听着外头孩子们的呼喊声,齐山长忍不住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对着宋教谕尴尬笑道,“呵呵,孩子们年纪小,呵呵,性子活泼了些。”

  他到底也没舍得说自家孩子们一句坏话。

  宋教谕轻笑,“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嘛,就该这样青春烂漫,朝气蓬勃。”

  齐山长松了一口气,“能与县学的秀才们讨教算学,也是我们松风学堂的幸事。”

  他说的客气,宋教谕却道,“松风学堂的学子们算学委实不错,听我们的学生说,好些题目最开始的答案,都是松风学堂给的,齐山长可莫要谦虚。”

  两人寒暄了几句,县学负责此次比试的夫子就开始讲解规则。

  “原是我与罗夫子出题,每人出三道,交由对方的学子们做,哪方正确答案最多者,哪方胜出。”

  “但今日,既然宋教谕和齐山长都在,不如就由他二人商量着出题,双方学子一同答题,更显公平。”

  原来的规则,不是特别公平。

  现在改的规则,倒的确更公正些,毕竟谁也不认为齐山长和宋教谕两个人会提前泄题。

  闻言,宋教谕一怔,旋即对齐山长道,“本是来看个热闹,怎得还要出题?”

  齐山长也笑,“早知道我远远来瞧,坐在这儿想躲懒都躲不掉。”

  他俩也不推辞,笑过之后就退到了远些的地方商量题目。

  双方各自先出一题。

  宋教谕出的很简单,齐山长出的却是极为复杂的题。

  宋教谕听后,不由惊讶道,“这会不会太难了些?”

  他都有些算不明白。

  齐山长摇摇头,“还好,中规中矩的题目。”

  陆启霖每次“上课”,他都躲在阁楼上听呢,这个算一般般的题目,就是复杂了些,要是用花叶摆的话,比较费“全株”。

  看齐山长这模样,宋教谕心头“咯噔”一下,松风学堂的学子算学水平都这么高了?

  容不得他多想,齐山长已经兴致勃勃拉着他开始研讨第三题。

  “教谕大人,不知道您有没有从盛都那听来的算学题?”

  宋教谕点点头,“有是有的,就是太难,或恐今日参与比试的学子都做不出。”

  就是他自己,也是用了笨法子挨个慢慢数,才数出了正确答案。

  齐山长闻言眼前一亮,“那就出这题啊。”

  越难越好。

  大家都做不出,他们松风学堂的麒麟子一定可以。

  若是他也不可以,他回家研究了肯定也可以,这样下一次算学课堂,他们松风学堂的学子会的可就更多了!

  宋教谕震惊的望着齐山长。

  这人是疯了不成?

  今日带来的十个人,一半连童生都不是,居然还要鼓励他出最难的题目出来?

  这么自信的?

  宋教谕忽然有些紧张。

  今日这场比试要是输了,他们县学的颜面可是要扫地了啊。

  齐山长跃跃欲试,“宋教谕,您觉得呢?”

  就这个吧,就这个吧,最难的那个!

  想了想,宋教谕还是点头。

  那就出最难的,把所有人都难倒了,他们县学赢的几率大一些。

  两人要来了纸笔,将三道题誊写在纸上。

  待拿到亭子中,参与比试的二十个学子已经互相隔开着坐好了。

  齐山长开始念诵题目,一连念了三遍,确保所有人都誊抄在自己的答卷上后,他大喊道,“开始答题!”

  陆启霖早在念题目的时候,就已经将前面两道题做了出来。

  听到第三道的时候,他眼前一亮。

  今有物不知其数,六六数之剩五,八八数之剩七,十十数之剩九。问物几何?

  这是一道同余题。

  也是他来了这个世界之后,听到的第一个此类题目。

  他不由望向宋教谕。

  这题目一看就不是齐山长能出的,那必然是宋教谕出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宋教谕的消息来源,约莫就是盛都那边。

  这样的算学题都出了出来.....

  他不得不怀疑,大盛朝的这位陛下是否也对算学有了兴趣。

  以后的科考,会不会有算学题。

  宋教谕迎上陆启霖的目光,微微一笑。

  他可听说了,这位陆启霖如今是整个松风学堂的红人,不仅特别会做事,也特别擅长算学。

  这盯着自己瞧,难不成是觉得自己出的题目太难?

  他朝陆启霖眨眨眼。

  对方却是垂头开始演算。

  齐山长在一旁急的抓耳挠腮。

  谁定的规矩,出题人不可以往答题人面前凑的?

  他好想去看看,他们的麒麟子是怎么算的啊!

  陆启霖答完,合上了卷子摆在身前,等着县学的夫子来收。

  一刻钟很快过去。

  众学子脸色难看的合上了卷子。

  最后一题也太难了。

  余曙更是暗自哀嚎,他在纸上画点,想要挨个去算,都没来得及画完呢。

  扫了一圈众学子的脸色,宋教谕轻咳一声,鼓励道,“今日比试,不是为了输赢。这最后一题,也只是想告诉大家,学海漫漫,其渊无岸。”

  齐山长则是兴奋道,“阅卷吧。”

  翠山亭的两根柱子上,一东一西,分别挂了两张大纸,写上了县学和松风学堂的字样标记。

  每拿到一份试卷,每对一个答案,便在各自的大纸上写一笔凑“正”字。

  很快,一张张试卷被拿起。

  陆启霖分的位置最远,他的试卷便在最末尾。

  轮到他的答卷被审阅时,双方比分已差两笔。

  十三比十五。

  喜欢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