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策别院,仙师十八等-《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

  听到说萧二先生出身儒家书院,谢端阳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佛修明州见了不少,道门修士就更不必说。

  但儒门的修士,还真没见过。

  儒家修法,与佛道大为迥异,除去养练法力外,亦是必须培养浩然之气。

  儒门的法术神通,或多或少都需浩然之气的辅助。

  浩然之气越加醇厚,神通威力就越厉害,而且有利于功法体悟,境界突破。

  这也是儒家许多修士,艺成后不居于灵脉之力,吞吐灵气潜修,而是下山投身大晋朝廷的缘由之一。

  非得借着红尘洗练心境,见识家国人事,才有助于浩然之气的养炼。

  虽然从入门起,要比佛道魔几家的进境慢些。

  但一旦修成,也是极为了得。

  不过谢端阳如此关注,却也不全是因为这。

  而是因为如同《明王诀》一般,儒门浩然之气同样也是有助于祛除他身上的煞气。

  当然,也不是一般儒家书院中培养驱运此气的法诀都有此效。

  不过浩然之气博大刚直,与煞气天生水火不容。

  祛除起来,要辛苦许多。

  而且成功之后,体内半点儿煞气不存,却是没有了《明王诀》纳煞气为己所用的妙处。

  如果不是因为这,找家书院习练浩然之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与燃灯佛宗一脉类似,儒家的书院颇有些有教无类的意思在其中。

  心中想着,谢端阳驱御黑虎,跟随在真空老僧之后,凌空越过那些凡人的营帐,直直朝着山上飞去。

  见他们有修为在身,那些大晋仙师供奉,以及身着僧衣的佛修,全然不拦。

  这也是论法大会的规矩,除去斗法较量外,依旧延续了阐经说法的传统。

  除去佛经义理外,也有关于修行碍难的讲解。

  明州那些没有高明传承的散修,自是不会错过这等好事。

  除非有要紧事,否则断然不会缺席。

  可能那些筑基境界的“大修”随口说上一两句,都可能令他们醍醐灌顶,少走数年弯路。

  如果金丹老祖兴致到了,亲自登台讲法,那就更是机缘了。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场各家庵寺庙观展示自身软实力的平台。

  除去正常开山门收徒外,若是在论法大会上见到什么资质悟性出众的根苗,自然也不会错过。

  而聚集了如此多的修士,来场交易会,互通有无,自然也是应有之义。

  这对散修而言,同样是难得的良机。

  因为种种原因,几千年下来,论法大会倒是越来越兴旺,超出原本划分地盘,分配修行资源的本意之外。

  因此之故,山下的阵法也布置得颇为简陋,可以说除去最简单的阻隔凡人迷幻作用外再无其它。

  以两人的修为,自是不会受其影响,一瞬便即过去。

  没了阵法聚拢生出的茫茫雾气,眼前景象大变,与凡人肉眼看到的截然相反。

  因为论法大会的缘故,此地数千年前既被修士以大法力修整过。

  径直将山头截去,打造出个方圆十数里的偌大平台出来,随意栽了些灵花仙树,以免得风景过于空旷。

  届时,这里就是斗法与阐经之地。

  虽然因为此地灵气稀薄,几近于无是以栽种的也是些不值钱的灵植。

  只沾染了些灵气而已,甚至无法入药炼丹。

  不过如此多年下来,却也有许多成材。

  甚至某些小宗门都无有此等底蕴。

  至于景色风光,更是绝佳。

  而半山腰,山间沟壑,以及山脚下的平地之上,则是建起不少建筑。

  宫阁楼馆,式样不一,只是均非凡力可以轻易打造。

  谢端阳此番是代表大轮寺出战,自然要去大轮寺所属的那家别馆休息居住。

  与本寺的规模相比,这里看上去就简朴许多,只一座九层高塔矗立山中。

  看似寻常青砖打造,实则佛光隐隐,倒有些接近藏经阁的布置。

  真空和尚就是本次大轮寺的代表,主管一应事务。

  入得塔内,先行唤过值守弟子点查了遍,确认无事发生。

  顺便也将谢端阳这位名义上的长老也一并介绍给他们认识。

  看得出来,这些低阶弟子,对于经年不在大轮寺中,只留个名字的他甚是好奇。

  不过碍于规矩与修为差距,表现得皆比较拘束而已。

  之后,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谢端阳依他所言,在塔中拣选了居中第五层作为这段时间的居所。

  距离论法大会正式开始,还有几日时间。

  真空作为大轮寺代表,事务还是比较繁忙,要与其它几家相互登门,还要去拜会主持一切的金光寺长老。

  其实谢端阳还是有些想认识下的,不过却被真空阻住。

  为了防止在斗法之前,互摸底细,是以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了规矩。

  他们这些“打手”,在大会前禁止私下来往试探,以免生出无谓事端。

  谢端阳略觉遗憾,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法力浑厚神识强大,根本无需休息,只在塔中稍歇了个把时辰,就自起身离开,往山下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几家佛寺不便拜会,去看看那些散修却是无妨。

  论法大会定期召开,此地早就形成了个固定坊市,平时也有散修依附着过活。

  只不过逢论法大会期间,修士格外多就是。

  到处可见有散修就地摆摊,摆出各式各样的物事。

  只可惜谢端阳历经天南、慕兰、突兀、大晋数地,储物袋中收藏怎一个丰富可言,眼光更是极高。

  这些低阶散修摆出来的东西,实在没几样能够入他眼中。

  寥寥数次出手,多半是拿下些炼器、布阵、制符这方面的传承心得,其中就有两本低阶的儒修功法。

  大晋乃是修仙圣地,自上古之时便是如此。

  多少万年下来,无数宗门家族覆灭,也有许多宝贵的知识随之散落四方。

  可能某家小门派当中,就有什么罕见的秘术典籍。

  想想天符门,即可见一斑。

  虽说被这些练气散修拿出来的,基本不可能有此等好东西。

  但开阔眼界见识,还是挺不错的,对于谢端阳自身技艺也有借鉴印证之功。

  就这样,且行且听,将坊市转过小半后,眼前忽地拥挤起来。

  数十上百号修士翘首以盼,排在栋红墙绿瓦,典型皇家气派的建筑之外。

  谢端阳神识一扫,便即了然。

  这座悬挂了块“天策别院”匾额的,俨然正是大晋那些仙师供奉所在之地。

  虽然明州素来是燃灯佛宗自留地,大晋朝廷势力延伸进来的晚。

  但“天策”的实力,依旧不输金光寺等任意一家。

  在半山腰等灵气稍为浓郁的地方建立别馆,对他们而言完全不算麻烦。

  但天策却很接地气地,特意在山脚下圈出块空地,与这些散修近距离接触。

  现在之所以聚集如此多修士,是因为天策别院这里贴出了告示,放出了二十个名额招揽修士加入天策,成为大晋供奉。

  不得不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天策毕竟背靠大晋朝廷,实力不输任何一家正魔宗门。

  虽然加入其中后,会分配各式任务积攒功勋,比宗门事务相对繁重危险。

  但回报亦是丰厚,无论灵石,功法,亦或者灵丹妙药等,都会对此开放。

  不仅散修,就连某些混得不甚如意的小门派或者家族子弟,对此也极感兴趣。

  只不过,天策别院也不是什么人都收。

  保底也要有练气十层以上的修为,而且必须得有项特别的长处。

  不拘是擅于斗法厮杀,亦或者灵根资质出众。

  再或者在制符炼丹等技艺上有所造诣。

  当然,如果修为在筑基以上,只要愿意,不会有任何阻碍。

  而且一加入,就自动拥有仙师十八等中第十五等的待遇。

  只是能够筑基,背后自然有一定背景,不会轻易加入别家。

  而且因为大轮寺等宗门,或许也会在论法大会上招收有缘的关系。

  是以最出色的那一批并不着急,只将其当作保底退路。

  目前在那里踊跃报名的,明显要差出一筹,在散修中只算是二流人物。

  “哪天离了金光寺,倒是可以考虑加入里面试试。”

  看着这副景象,谢端阳暗自思忖道。

  他注定不会一直待在金光寺中,时候到了,就该离开。

  而想要精进修为提升境界,最好还是背靠家大势力,才方便收集种种修行资源与情报。

  相比起其它宗门来,成为大晋朝廷供奉的仙师,倒是很适合自己。

  加入宗门的话,绑定较深。

  而且非是从小培养出的人,总是不够相信,谢端阳也已不耐隐藏修为,继续从头开始。

  而天策作为大晋招揽修士的机构,却是不论过往,大开方便之门。

  只要不是那种名声臭到家,杀戮成性的魔修外,基本都是张开双手欢迎,而且来去自由。

  何况,谢端阳还知道件秘事。

  再过二百来年,就是大晋皇室开启昆吾山封印的时候。

  虽然危险,但也是难得机缘。

  现在提前加入朝廷,多加经营,将来说不定就可以加入第一批探索的队伍之中,节省许多力气。

  喜欢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