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办公室的打印机正吞吐着文件,纸张摩擦的声响里突然掺进刘一珍的声音:“还有两个月就三甲评审了。”她攥着笔的手指关节发白,像攥着根救命稻草。
这话像颗石子投入静水,让原本各司其职的五个人都顿了顿。
朱丽丽刚核完的排班表在桌上滑了半寸。她抬头时,看见卞桥手里的题库手册突然合上,罗敏敏的笔在迎评计划表上洇出个墨点。
谁都知道,三甲评审能让全院人脱层皮。上一次评审时,她连续半个月住在科室,连做梦都在背消毒技术规范。
“听说别的医院连物业都考。”刘一珍的眼珠转得飞快,指尖在桌面轻轻敲着,“制度条文得一字不差背下来。”她这话半是提醒半是试探,毕竟刚上任副主任,这种全院性的硬仗,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卞桥清了清嗓子,把题库往桌上一拍:“上回评审我负责出题,护理还算好的。”她指尖点着手册上的重点标记,“医疗那边连手术记录的标点符号都查。”话虽这么说,却悄悄把手册往刘一珍那边推了推,
都是从新人熬过来的,谁不清楚这种时候的煎熬。
“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刘一珍的声音里带着刻意放软的试探,“没经历过这么严的评审。”
仲云盯着电脑屏幕的目光终于移开。她刚写完的论文初稿还亮在桌面上,光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几个字后面闪烁。办公室里的议论声像监护仪的杂音,她却只是伸手端起茶杯。
杯里的菊花已经泡得发白,像极了当年第一次参与评审时,自己熬得发黄的眼白。
“慌也没用。”她啜了口茶,声音平稳得像刚校准的监护仪,“该做的提前做好。”说罢又转向屏幕,键盘敲击声重新响起,节奏均匀得像给所有人的定心丸。
朱丽丽看着她挺直的脊背,突然想起几年前的兵荒马乱。那时候董阳还在争主任位,护理部天天像战场,连交接班都得揣着心眼。如今仲云掌舵,连打印机的嗡鸣都透着安稳。
这大概就是经历过风浪的人,才能有的定力。
“我下病房看看。”仲云保存好文档起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椅子腿,发出轻响,“有人找就打我手机。”她走得干脆,走廊里遇见的护士都下意识站直了喊“主任好”,这声问候让她耳根微热。当年自己还是小护士时,见了护理部主任都得绕着走。
内科病房的护士站里,新护士正对着制度手册死记硬背。仲云翻了翻她们的笔记,突然抬头问:“王姐,无菌包的有效期怎么算?”年资最长的王护士愣了愣,随即流畅地答上来,只是指尖在治疗盘沿蹭了蹭。
那是紧张时的习惯。
一路查到重症监护室时,关栀正带着舒果果练静脉穿刺。监护仪的滴答声里,新人护士的手还在抖,关栀握着她的手腕轻轻稳住:“进针时别慌。”这场景让仲云停下脚步。三年前关栀刚来时,也是这样被前辈手把手教着。
“范静,你来说说呼吸机参数调节。”仲云突然开口时,范静刚给8床换完液。她转身时碰倒了治疗车的托盘,酒精棉球滚了一地:“潮气量……根据体重算……”声音里的磕绊像没接好的输液管。
仲云没再追问,只是弯腰捡起个棉球:“老护士得给新人做榜样。”她的目光扫过护士站墙上的制度牌,突然看见关栀正悄悄给舒果果使眼色。
那孩子手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重点,连标点都标得清清楚楚。
离开时,走廊里的声控灯突然灭了。仲云摸黑往前走时,听见身后传来范静的声音:“我再去背背抢救流程。”那声音里的局促,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她抬手拍了拍灯,暖黄的光重新漫过来时,突然想起朱丽丽常说的话:“评审是试金石,能把真本事都磨出来。”
办公室的台灯还亮着。仲云推门进去时,看见刘一珍正和卞桥对着题库划重点,朱丽丽在给各科室打电话提醒补记录,罗敏敏泡的菊花茶在每个人桌上都放了一杯,
水汽袅袅里,五个人的影子在墙上挨得很近,像株紧紧扎根的藤蔓。
喜欢护理部主任
这话像颗石子投入静水,让原本各司其职的五个人都顿了顿。
朱丽丽刚核完的排班表在桌上滑了半寸。她抬头时,看见卞桥手里的题库手册突然合上,罗敏敏的笔在迎评计划表上洇出个墨点。
谁都知道,三甲评审能让全院人脱层皮。上一次评审时,她连续半个月住在科室,连做梦都在背消毒技术规范。
“听说别的医院连物业都考。”刘一珍的眼珠转得飞快,指尖在桌面轻轻敲着,“制度条文得一字不差背下来。”她这话半是提醒半是试探,毕竟刚上任副主任,这种全院性的硬仗,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卞桥清了清嗓子,把题库往桌上一拍:“上回评审我负责出题,护理还算好的。”她指尖点着手册上的重点标记,“医疗那边连手术记录的标点符号都查。”话虽这么说,却悄悄把手册往刘一珍那边推了推,
都是从新人熬过来的,谁不清楚这种时候的煎熬。
“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刘一珍的声音里带着刻意放软的试探,“没经历过这么严的评审。”
仲云盯着电脑屏幕的目光终于移开。她刚写完的论文初稿还亮在桌面上,光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几个字后面闪烁。办公室里的议论声像监护仪的杂音,她却只是伸手端起茶杯。
杯里的菊花已经泡得发白,像极了当年第一次参与评审时,自己熬得发黄的眼白。
“慌也没用。”她啜了口茶,声音平稳得像刚校准的监护仪,“该做的提前做好。”说罢又转向屏幕,键盘敲击声重新响起,节奏均匀得像给所有人的定心丸。
朱丽丽看着她挺直的脊背,突然想起几年前的兵荒马乱。那时候董阳还在争主任位,护理部天天像战场,连交接班都得揣着心眼。如今仲云掌舵,连打印机的嗡鸣都透着安稳。
这大概就是经历过风浪的人,才能有的定力。
“我下病房看看。”仲云保存好文档起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椅子腿,发出轻响,“有人找就打我手机。”她走得干脆,走廊里遇见的护士都下意识站直了喊“主任好”,这声问候让她耳根微热。当年自己还是小护士时,见了护理部主任都得绕着走。
内科病房的护士站里,新护士正对着制度手册死记硬背。仲云翻了翻她们的笔记,突然抬头问:“王姐,无菌包的有效期怎么算?”年资最长的王护士愣了愣,随即流畅地答上来,只是指尖在治疗盘沿蹭了蹭。
那是紧张时的习惯。
一路查到重症监护室时,关栀正带着舒果果练静脉穿刺。监护仪的滴答声里,新人护士的手还在抖,关栀握着她的手腕轻轻稳住:“进针时别慌。”这场景让仲云停下脚步。三年前关栀刚来时,也是这样被前辈手把手教着。
“范静,你来说说呼吸机参数调节。”仲云突然开口时,范静刚给8床换完液。她转身时碰倒了治疗车的托盘,酒精棉球滚了一地:“潮气量……根据体重算……”声音里的磕绊像没接好的输液管。
仲云没再追问,只是弯腰捡起个棉球:“老护士得给新人做榜样。”她的目光扫过护士站墙上的制度牌,突然看见关栀正悄悄给舒果果使眼色。
那孩子手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重点,连标点都标得清清楚楚。
离开时,走廊里的声控灯突然灭了。仲云摸黑往前走时,听见身后传来范静的声音:“我再去背背抢救流程。”那声音里的局促,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她抬手拍了拍灯,暖黄的光重新漫过来时,突然想起朱丽丽常说的话:“评审是试金石,能把真本事都磨出来。”
办公室的台灯还亮着。仲云推门进去时,看见刘一珍正和卞桥对着题库划重点,朱丽丽在给各科室打电话提醒补记录,罗敏敏泡的菊花茶在每个人桌上都放了一杯,
水汽袅袅里,五个人的影子在墙上挨得很近,像株紧紧扎根的藤蔓。
喜欢护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