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张羽这个人,骨子里是带着几分不服输的傲气的。
他打心眼儿里不愿意一直当个需要哥哥庇护的角色,总觉得那样一来,自己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活在对方的光环底下。
每次接受张尘的帮助,哪怕张尘语气再温和,态度再自然,他心里都会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别扭,仿佛那点帮助无形中削弱了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
在他心里,哥哥张尘的分量重得很。
从小到大,张尘为他操心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那些点点滴滴的扶持,张羽都记在心里,感激之余,更多的是一种不想再添麻烦的自觉。
他总琢磨着,自己已经成年了,该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总不能一辈子都让哥哥替自己扛着。
况且,他对现在这份工作是打心眼儿里满意。
尽管最开始这份售卖饵料的工作也是张尘帮助他发展起来的,但之后的一切都是他靠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安稳,让他觉得格外安心,也格外有成就感。
说起来,张羽真算不上那种野心勃勃的人。
身边总有人想赚更多的钱,可他却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每个月能赚到几万元,他心里都挺满足的——足够让他活得很舒适。
张羽向来不是那种花钱没有节制的人。
平日里吃饭,他更愿意自己在家做,既干净又省钱,偶尔出去聚餐,也总会下意识避开那些价格虚高的地方。
买衣服讲究实用耐穿,从不追什么新款潮流,一件外套能穿好几年。
在他看来,没必要为了一时的痛快乱花钱,每一分钱都该花在刀刃上,这样攒起来才踏实。
虽说过得节俭,但张羽心里头始终揣着个实实在在的小目标——攒够钱,买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埋了很久了,随着存款一点点变多,这颗种子也慢慢发了芽。
他总琢磨着,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不用再看房东脸色,不用为了涨房租发愁,更不用搬家时大包小包地折腾。
那扇属于自己的门,那片能让他彻底放松的小天地,光是想想,就让他觉得眼下的省吃俭用都有了奔头。
其实他已经有了辆代步车,性能还算可靠,刮风下雨时能遮风挡雨,回家也方便了不少。
车子解决了出行的难题,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把房子的事落实了。
至少目前来说,他心里再没有别的宏大想法,就一门心思盯着这个眼前的目标:每个月多攒一点,离那个属于自己的家,就能再近一步。
在他看来,钱这东西,够用就好,没必要为了追着更多的数字,把自己搞得太累。
眼下这种不富裕但安稳自在的日子,已经让他觉得很踏实了。
毕竟,回望刚毕业那会儿,张羽还只是个在别人手底下听差遣的小职员。
每天挤着早高峰的地铁去公司,对着电脑屏幕处理那些琐碎的工作,生怕哪里出了错挨上司的批评,工资卡上的数字也总显得捉襟见肘。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靠着自己的哥哥的帮助,慢慢攒下了些底气,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不算大富大贵,却足够让他站稳脚跟,不用再看旁人的脸色行事。
这份从依附到独立的转变,让他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已经比很多同龄人幸运得多,能走到这一步,也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了。
张羽心里有笔挺清晰的账,他盘算着,按照眼下事业的发展势头,再踏踏实实干上一两年,手头的积蓄应该就能够买到一套房子了。
一想到这里,他心里就像揣了个暖炉,踏实又敞亮。
他甚至偷偷想过,等真正拥有了那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腰杆儿或许能挺得更直些,到时候再遇上那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孩,也能有足够的底气站到她面前,认真地告诉她自己的心意——不再是那个需要顾虑“连个安稳住处都没有”的毛头小子,而是能给人一份踏实安稳的依靠。
目前来说,张羽的生活算是有点矛盾的,精神也处于自信和不自信夹杂的状态。
可张尘心里的想法,却和弟弟张羽截然不同。
毕竟他手里握着的底牌,实在是多到难以计数,那些旁人穷尽一生都未必能触及的机遇,对他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寻常物事。
自打有了系统的加持,张尘的自信心早已膨胀到突破了天际。
那种仿佛能掌控一切的底气,让他看待周遭的人和事都带着一种俯瞰般的从容。
试想,当一个人手里攥着旁人连想象都无法企及的外挂,能轻易跳过常人需要跋涉的千难万险,又怎么可能不信心十足?
仿佛这世间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没有他跨不过的坎,一切障碍在他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也正因如此,张尘压根没把弟弟张羽眼下取得的这点成就放在眼里,更谈不上半分认同他的自豪。
在他看来,张羽那点自鸣得意的“事业”,那点引以为傲的安稳,实在是太过渺小。
他心中的格局,早已被系统铺就的康庄大道撑得极大,自然瞧不上弟弟那点在他看来不值一提的“小打小闹”。
因此,今天张尘偶遇弟弟张羽,闲聊间听他支支吾吾地说起,面对心里喜欢的那个女孩,始终没勇气上前表白,话里话外满是犹豫和怯懦。
张尘听完,倒也没觉得意外,只是顺着他的话头,不紧不慢地多鼓励了几句。
“弟啊,依我看,你还是得再往前闯闯,干出点更大的事业来。不然心里那点底气总攒不起来,自信这东西,可不是凭空就能冒出来的。”张尘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笃定,他太清楚了,弟弟眼下这点局促和退缩,说到底还是自信心不足在作祟——总觉得自己拥有的还不够多,还没到能稳稳托住一份感情的地步。
其实在张尘心里,听完弟弟这番话,他已经悄悄做了个决定。
眼下他正忙着处理稀有金属那桩大事,等把这摊子事彻底理顺、稳稳落定之后,他打算再伸手帮衬一把,给弟弟再多铺条路,让他再搞起一个新的产业。
他打心眼儿里不愿意一直当个需要哥哥庇护的角色,总觉得那样一来,自己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活在对方的光环底下。
每次接受张尘的帮助,哪怕张尘语气再温和,态度再自然,他心里都会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别扭,仿佛那点帮助无形中削弱了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
在他心里,哥哥张尘的分量重得很。
从小到大,张尘为他操心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那些点点滴滴的扶持,张羽都记在心里,感激之余,更多的是一种不想再添麻烦的自觉。
他总琢磨着,自己已经成年了,该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总不能一辈子都让哥哥替自己扛着。
况且,他对现在这份工作是打心眼儿里满意。
尽管最开始这份售卖饵料的工作也是张尘帮助他发展起来的,但之后的一切都是他靠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安稳,让他觉得格外安心,也格外有成就感。
说起来,张羽真算不上那种野心勃勃的人。
身边总有人想赚更多的钱,可他却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每个月能赚到几万元,他心里都挺满足的——足够让他活得很舒适。
张羽向来不是那种花钱没有节制的人。
平日里吃饭,他更愿意自己在家做,既干净又省钱,偶尔出去聚餐,也总会下意识避开那些价格虚高的地方。
买衣服讲究实用耐穿,从不追什么新款潮流,一件外套能穿好几年。
在他看来,没必要为了一时的痛快乱花钱,每一分钱都该花在刀刃上,这样攒起来才踏实。
虽说过得节俭,但张羽心里头始终揣着个实实在在的小目标——攒够钱,买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埋了很久了,随着存款一点点变多,这颗种子也慢慢发了芽。
他总琢磨着,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不用再看房东脸色,不用为了涨房租发愁,更不用搬家时大包小包地折腾。
那扇属于自己的门,那片能让他彻底放松的小天地,光是想想,就让他觉得眼下的省吃俭用都有了奔头。
其实他已经有了辆代步车,性能还算可靠,刮风下雨时能遮风挡雨,回家也方便了不少。
车子解决了出行的难题,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把房子的事落实了。
至少目前来说,他心里再没有别的宏大想法,就一门心思盯着这个眼前的目标:每个月多攒一点,离那个属于自己的家,就能再近一步。
在他看来,钱这东西,够用就好,没必要为了追着更多的数字,把自己搞得太累。
眼下这种不富裕但安稳自在的日子,已经让他觉得很踏实了。
毕竟,回望刚毕业那会儿,张羽还只是个在别人手底下听差遣的小职员。
每天挤着早高峰的地铁去公司,对着电脑屏幕处理那些琐碎的工作,生怕哪里出了错挨上司的批评,工资卡上的数字也总显得捉襟见肘。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靠着自己的哥哥的帮助,慢慢攒下了些底气,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不算大富大贵,却足够让他站稳脚跟,不用再看旁人的脸色行事。
这份从依附到独立的转变,让他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已经比很多同龄人幸运得多,能走到这一步,也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了。
张羽心里有笔挺清晰的账,他盘算着,按照眼下事业的发展势头,再踏踏实实干上一两年,手头的积蓄应该就能够买到一套房子了。
一想到这里,他心里就像揣了个暖炉,踏实又敞亮。
他甚至偷偷想过,等真正拥有了那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腰杆儿或许能挺得更直些,到时候再遇上那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孩,也能有足够的底气站到她面前,认真地告诉她自己的心意——不再是那个需要顾虑“连个安稳住处都没有”的毛头小子,而是能给人一份踏实安稳的依靠。
目前来说,张羽的生活算是有点矛盾的,精神也处于自信和不自信夹杂的状态。
可张尘心里的想法,却和弟弟张羽截然不同。
毕竟他手里握着的底牌,实在是多到难以计数,那些旁人穷尽一生都未必能触及的机遇,对他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寻常物事。
自打有了系统的加持,张尘的自信心早已膨胀到突破了天际。
那种仿佛能掌控一切的底气,让他看待周遭的人和事都带着一种俯瞰般的从容。
试想,当一个人手里攥着旁人连想象都无法企及的外挂,能轻易跳过常人需要跋涉的千难万险,又怎么可能不信心十足?
仿佛这世间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没有他跨不过的坎,一切障碍在他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也正因如此,张尘压根没把弟弟张羽眼下取得的这点成就放在眼里,更谈不上半分认同他的自豪。
在他看来,张羽那点自鸣得意的“事业”,那点引以为傲的安稳,实在是太过渺小。
他心中的格局,早已被系统铺就的康庄大道撑得极大,自然瞧不上弟弟那点在他看来不值一提的“小打小闹”。
因此,今天张尘偶遇弟弟张羽,闲聊间听他支支吾吾地说起,面对心里喜欢的那个女孩,始终没勇气上前表白,话里话外满是犹豫和怯懦。
张尘听完,倒也没觉得意外,只是顺着他的话头,不紧不慢地多鼓励了几句。
“弟啊,依我看,你还是得再往前闯闯,干出点更大的事业来。不然心里那点底气总攒不起来,自信这东西,可不是凭空就能冒出来的。”张尘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笃定,他太清楚了,弟弟眼下这点局促和退缩,说到底还是自信心不足在作祟——总觉得自己拥有的还不够多,还没到能稳稳托住一份感情的地步。
其实在张尘心里,听完弟弟这番话,他已经悄悄做了个决定。
眼下他正忙着处理稀有金属那桩大事,等把这摊子事彻底理顺、稳稳落定之后,他打算再伸手帮衬一把,给弟弟再多铺条路,让他再搞起一个新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