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三皇五帝来了,都救不了你-《鬼背儒圣》

  顾墨没有说话,只是头顶着《阿房宫赋》,捏着拳,赤裸着上身,朝着其大步走来,嘴角似是带着一丝不屑。

  我的道,我的法,气吞宇宙,是吧?

  我是注定的皇者,必将驭世间,俯视万族,是吧?

  今日,你必死。

  我顾墨说的,三皇五帝来了,都救不了你。

  …………

  狐仙墓口。

  万余名大瀚皇朝最精锐的士卒,身披重甲,以自身精血为引,神魂为柴,组成了一座庞大到令人窒息的血肉阵基。

  他们口中吟诵着大风歌,声音汇聚成一股撼动天地的洪流。

  听: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霍耀立于杀阵中心,其双手不断结印,十指翻飞如幻影,每一次落下,都引动脚下地脉发出痛苦的哀鸣。

  小青山山脉的地脉龙气被其强行抽取,化作一条狰狞咆哮的土黄色巨龙虚影,缠绕在绝阵周围,与万军血气、绝阵杀气融为一体,构筑成一张覆盖了整个天际的、散发着灭绝气息的惊世杀阵阵图。

  地脉者。

  一地之脉搏也。

  小青山山脉,虽不是什么名山洞天,福地洞天,却也是绵延千万里的生灵栖息之所,是千万年大地精气自然流转的脉络所系。

  其地脉龙气,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厚重生机与绵长气运。

  此物,非一般人可取,亦非一般人敢动。

  毕竟其中承载的因果、禁忌,即使儒家圣人、道家天尊、佛家古佛,亦背不动。

  可它们不敢做,不能做。

  霍耀,却能。

  以一国之体背负其因果、禁忌,这就是“权柄”,这就是“权势”。

  惊世杀阵将成,可就在此时。

  却见两道顶天立地的身影,肩并着肩,如同两座太古神山,携带着无与伦比的威压,提前踏入了这绝杀之地。

  左边,毛发如金色神焰般燃烧,手中一根乌铁大棒缠绕着破灭星辰的煞气,正是神猿皇。他呲着獠牙,金色的瞳孔中燃烧着滔天的战意与怒火,死死锁定杀阵中心的霍耀。

  右边,龙袍加身,头戴帝冠,周身有四海虚影沉浮,万顷波涛随其呼吸而涌动,正是四海龙帝。他面容平静,但那双深邃如渊的龙眸中,却蕴含着足以冻结时空的冰冷杀机。

  神猿皇、四海龙帝。

  这二者,这二者。

  竟联袂而至?

  霍耀双眸不由的一缩,仿佛两颗骤然冷却的恒星,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冰冷颤栗,顺着脊柱瞬间冲上天灵盖。

  这绝非寻常的忌惮,而是一种面对天倾地覆、纪元更迭时,生灵本能的不祥预感。

  果然。

  一皇一帝,不过刚刚现身,却听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有名唱响:

  “雍州人龙,扶风郡韩氏,韩缜,见过大司马。”

  沉重的脚步声如同战鼓擂动,一位身披玄黄重甲,手持巨大青铜战戈的雄壮男子踏破虚空而至。

  这是一位强者,周身散发着镇压山河、不动如山的厚重气息,那手中战戈,刃口处流淌着玄黄之气,仿佛承载着一方古老世界的力量,仅仅是立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感觉。

  “益州人龙,蜀郡耿氏,耿无逸,见过大司马。”

  青光乍现,带着一股斩破天地的锋锐剑意,一位青衣剑客御剑而来,人未至,那凌厉无匹的剑气已撕裂长空,在虚空中留下久久不散的青色裂痕。

  剑修耿无逸,天骄榜排名四十九。

  其背上古剑,乃是神剑榜前十的利器,其中剑意内敛到极致,一旦出鞘,便是石破天惊。

  “青州人龙,济南郡烛氏,烛之武,见过大司马。”

  炽热的火光冲天而起,焚塌了虚空。

  一位赤发如火、眸若烈阳的男子沐浴在金色的神焰中走出,他周身缠绕着九条形态各异的火焰真龙,散发着焚山煮海、熔炼星辰的恐怖高温。

  武修烛之武,没落的武殿传人。

  传闻,济南烛氏虽是人,可体内却有着太古烛龙的一丝血脉,而如今的烛之武,有些返祖。

  “荆州人龙,南阳郡刘氏,刘秀,见过大司马。

  一道并不如何耀眼,却无比坚实、仿佛承载着大地厚德的身影出现。

  刘秀身着朴素的麻衣,面容平和,甚至带着一丝温润的笑意。

  然而,在其出现的刹那,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气运如同无形的金色洪流,瞬间冲刷过整片天宇,他站在那里,便给人一种天命所归、大势在我之感,平凡中透着极致的非凡。

  “幽州士族,公孙氏与袁氏,见过大司马。”

  一人身着漆黑玄甲,手持一杆仿佛能吞噬光线的幽暗长枪,气息冰冷、锋锐、带着刺骨的杀伐之气,如同北地最凛冽的寒风,正是幽州公孙氏的代表。

  另一人身披华贵紫袍,面容威严,周身缭绕着尊贵的紫气,手持一方流转着社稷山河虚影的玉印,气度雍容,却又深不可测,正是幽州袁氏的代表。

  公孙氏与袁氏,皆是幽州大族。

  他们本该是幽州人龙,有力的竞争者。

  只可惜。

  幽州出了顾墨这妖孽,他不仅得文、儒二道钟爱,甚至幽州一州之地灵,亦是对其青睐有加,导致刘文印借其气运后来居上,成就“假龙”之身。

  也就说。

  幽州气运,一分为三,分别为:公孙氏、袁氏、刘文印,三者瓜分。

  “兖州人龙,陈留夏侯氏,夏侯谛,呵,见过大司马。”

  一声冷笑,挟着滔天的怨与怒。

  轰隆。

  漫天金辉炸开,那不是祥和的佛光,而是燃烧着血色业火的“忿怒佛焰”。

  夏侯谛踏着这诡异而恐怖的佛光大道而来,每一步落下,脚下虚空都绽放出扭曲、鲜红的业火红莲。

  夏侯谛宛如一尊自地狱血海中爬出的怒目明王,双目开阖间,似有万千生灵生灭,万灵恸哭的毁灭景象。

  是夏侯谛,当初差点被霍耀斩于剑下,幸亏护道人与夏侯氏拼死相救,最终在佛门暗中出手下,逃得一命。

  如今,他复仇而来,杀机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