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别管了,我有用。”沈玉姝想起自己每回从空间拿粮食出来都得偷摸溜到厨房找面袋子和米袋子,不方便的很,怪只怪她前世考虑的不够周到,空间里什么都有独独没有麻袋。
小二还在等着父女俩商量出个结果来,沈安信拗不过她只能转身吩咐,“拿吧拿吧,连这些麻袋一块装到外头的牛车上。”
“哎,好嘞。”小二一叠声应下,来回跑了几趟,最后车上的麻袋比粮食摞的还高,走在路上还有人看稀奇。
父女俩又去了一趟杂货店把油盐酱醋也买了些,这一通转悠再回紫苔巷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
眼瞅着日头渐渐西落,沈玉兰等的快把大门看穿才把两人盼回来。
“宁嘉、宁言出来帮忙。”
沈玉姝特意回空间装的新粮,大米细面粗粮备的足足的,吃一个月不成问题。
至于蔬菜她拿了些葱姜蒜,几颗白菜和一篮子萝卜出来,这会儿难见几样新鲜菜,有的多是些秋日存的干菜。
今年遇上干旱估摸着干菜也很少,她打算过两天钉几个木头框子种些快菜。
冬天屋里有了炕温度高和大棚一个道理,除开自己吃的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呢。
把买来的东西归置好,她回厨房找沈玉兰,如今时辰有些晚要是炒菜沈安信怕赶不上出城。
她看着锅里翻腾的热水,干脆做疙瘩汤和葱花饼,路上冷飕飕的喝疙瘩汤能暖和些。
和沈玉兰一合计她做疙瘩汤沈玉兰来和面,毕竟在做饭一道上她就是个二把刀会说不太会做。
葱花饼做法很多,她选了烫面的法子这样不用费时去发酵。
面粉加盐一分为二一半开水一半凉水少量多次和成面团,揉好后放到灶台上醒发一盏茶(五分钟)的时间,这样做出来的饼子筋道冷了也不会发硬。
接着便是调油酥了,二比一的油和面粉搅拌成糊状,等面团醒发好擀开,涂一层油酥再洒一层葱花卷起来团成团再擀开,锅里油热把擀好的面饼放进去烙,等两面都成了金黄便能吃。
她絮絮叨叨和沈玉兰说了一通,看她点头便着手去做疙瘩汤。
数了数家里的人头约莫着舀了两碗面,倒水上手搓成絮状,白菜从中间劈开切成手指宽的细条。
热锅倒油放葱爆香,本来这一步该加西红柿炒的,可惜她们几个下山路上要看顾孩子,行李也多没办法拿菜只能用鸡蛋代替。
鸡蛋炒到半熟加水煮开,一边用锅铲搅拌一边把絮状的面疙瘩下锅里,等锅里的水再煮开便把白菜放进去,一勺盐两勺酱油再多几勺胡椒粉调味,出锅前再加一圈香油搅匀,香味立时飘得满屋子都是。
疙瘩汤刚做好,沈玉兰的第一张烙饼也出了锅,瞧着金灿灿的泛着油光,她顾不得烫手和沈玉兰一人一半分了吃着尝尝味,外酥里嫩合着葱香脆的很。
沈玉姝竖起大拇指夸道:“大姐果然有双巧手,我只说了一回就能做这么好吃,也不知道将来便宜了哪家小子。”
沈玉兰被她羞臊的红了脸,“胡说什么呢,小心二婶听到说你。”
“我是懒得说她了,你妹妹出去一趟回来嘴上越发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敢说,我只盼着她别在外面也这样,省的人家看她的笑话。”顾氏跨门进来,指着沈玉姝好一顿说。
“娘,看您说的,我是那么没分寸的人嘛,您放心出去了绝不给您丢人。”
沈玉姝转身见着顾氏,看了看手里还剩的一小块饼子,大步迎上去塞进她嘴里,“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顾氏嚼巴几口点头,“嗯,不错,你大姐在做饭这方面比你手巧,这饼子没有发面?吃着和之前的有些不一样。”
古人没有酵母粉都是靠自然发酵,吃一回馒头要提前一两天和面,这种不发酵的做法从她来了这里暂时还没见过。
“嗯,这是不发面的做法,而且饼子冷了也不会发硬。”
做出来第一张心里有了底余下的便顺当多了,顾氏也洗了手加入帮忙,一人擀面团一人看火一人给饼子翻面,不过一刻钟就出了一摞,香味把外面正归置院子的沈安信都引了进来。
“做什么呢这么香,我还在外头就闻到了。”
“爹,快洗手吃饭吧,再晚你就赶不上出城的时辰了。”
沈玉姝闻言起身舀了瓢热水到盆里,又拿碗筷给沈安信盛疙瘩汤,“爹快尝尝我做的疙瘩汤味道怎么样?”
她最满意这个院子的其中一个地方就是这个厨房足够大,有三个灶眼,热水什么时候都有不用等。
“好,等爹把手洗了就吃。”沈安信一边洗手眼神却瞟向灶台,黄灿灿的饼子摞在那里,看着就让人泛口水。
“两个孩子睡了?”
“没有,兄妹两个一路睡到城里刚进屋就醒了,这不是我把屋子收拾完出来看看,阿花阿草看着呢。”
沈安信点点头,坐到桌前先端起疙瘩汤吸溜了半碗下肚,随即喉咙溢出一声喟叹,“这疙瘩汤喝着舒服,胃里暖烘烘的。”
“那就好,我在里面加了胡椒粉,爹多喝几碗。”
沈安信咬了口饼子,顾不上说话一个劲儿的点头,等嘴里的饼子咽下去了才笑着回答,“爹就这么大的肚子是该多喝你的疙瘩汤还是多吃几张饼子。”
沈玉姝一想也对,她做了一大锅带回去一些家里也尽够吃,“那我给爹装一些带回去,也让爷爷和大伯他们几个尝一尝。”
她空间有暖壶,还是有内胆的那种一次可以装三升多,足够五六个人喝了。
沈安信却放下碗筷把要出去的女儿拦下,不住的给她使眼色,“不用折腾了,把那饼子带几张算了,汤带回去就冷了。”
沈玉姝晓得他的意思,这院子里住了不少人,她也不好大摇大摆的拿东西出来,只能顺着话头把这事儿给圆回来。
“对啊,我倒把这个给忘了,那下回吧。”
之前在后院上了山有自己的房间往外拿东西拿习惯了,来了城里是得多注意些不能像从前一样随意。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小二还在等着父女俩商量出个结果来,沈安信拗不过她只能转身吩咐,“拿吧拿吧,连这些麻袋一块装到外头的牛车上。”
“哎,好嘞。”小二一叠声应下,来回跑了几趟,最后车上的麻袋比粮食摞的还高,走在路上还有人看稀奇。
父女俩又去了一趟杂货店把油盐酱醋也买了些,这一通转悠再回紫苔巷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
眼瞅着日头渐渐西落,沈玉兰等的快把大门看穿才把两人盼回来。
“宁嘉、宁言出来帮忙。”
沈玉姝特意回空间装的新粮,大米细面粗粮备的足足的,吃一个月不成问题。
至于蔬菜她拿了些葱姜蒜,几颗白菜和一篮子萝卜出来,这会儿难见几样新鲜菜,有的多是些秋日存的干菜。
今年遇上干旱估摸着干菜也很少,她打算过两天钉几个木头框子种些快菜。
冬天屋里有了炕温度高和大棚一个道理,除开自己吃的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呢。
把买来的东西归置好,她回厨房找沈玉兰,如今时辰有些晚要是炒菜沈安信怕赶不上出城。
她看着锅里翻腾的热水,干脆做疙瘩汤和葱花饼,路上冷飕飕的喝疙瘩汤能暖和些。
和沈玉兰一合计她做疙瘩汤沈玉兰来和面,毕竟在做饭一道上她就是个二把刀会说不太会做。
葱花饼做法很多,她选了烫面的法子这样不用费时去发酵。
面粉加盐一分为二一半开水一半凉水少量多次和成面团,揉好后放到灶台上醒发一盏茶(五分钟)的时间,这样做出来的饼子筋道冷了也不会发硬。
接着便是调油酥了,二比一的油和面粉搅拌成糊状,等面团醒发好擀开,涂一层油酥再洒一层葱花卷起来团成团再擀开,锅里油热把擀好的面饼放进去烙,等两面都成了金黄便能吃。
她絮絮叨叨和沈玉兰说了一通,看她点头便着手去做疙瘩汤。
数了数家里的人头约莫着舀了两碗面,倒水上手搓成絮状,白菜从中间劈开切成手指宽的细条。
热锅倒油放葱爆香,本来这一步该加西红柿炒的,可惜她们几个下山路上要看顾孩子,行李也多没办法拿菜只能用鸡蛋代替。
鸡蛋炒到半熟加水煮开,一边用锅铲搅拌一边把絮状的面疙瘩下锅里,等锅里的水再煮开便把白菜放进去,一勺盐两勺酱油再多几勺胡椒粉调味,出锅前再加一圈香油搅匀,香味立时飘得满屋子都是。
疙瘩汤刚做好,沈玉兰的第一张烙饼也出了锅,瞧着金灿灿的泛着油光,她顾不得烫手和沈玉兰一人一半分了吃着尝尝味,外酥里嫩合着葱香脆的很。
沈玉姝竖起大拇指夸道:“大姐果然有双巧手,我只说了一回就能做这么好吃,也不知道将来便宜了哪家小子。”
沈玉兰被她羞臊的红了脸,“胡说什么呢,小心二婶听到说你。”
“我是懒得说她了,你妹妹出去一趟回来嘴上越发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敢说,我只盼着她别在外面也这样,省的人家看她的笑话。”顾氏跨门进来,指着沈玉姝好一顿说。
“娘,看您说的,我是那么没分寸的人嘛,您放心出去了绝不给您丢人。”
沈玉姝转身见着顾氏,看了看手里还剩的一小块饼子,大步迎上去塞进她嘴里,“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顾氏嚼巴几口点头,“嗯,不错,你大姐在做饭这方面比你手巧,这饼子没有发面?吃着和之前的有些不一样。”
古人没有酵母粉都是靠自然发酵,吃一回馒头要提前一两天和面,这种不发酵的做法从她来了这里暂时还没见过。
“嗯,这是不发面的做法,而且饼子冷了也不会发硬。”
做出来第一张心里有了底余下的便顺当多了,顾氏也洗了手加入帮忙,一人擀面团一人看火一人给饼子翻面,不过一刻钟就出了一摞,香味把外面正归置院子的沈安信都引了进来。
“做什么呢这么香,我还在外头就闻到了。”
“爹,快洗手吃饭吧,再晚你就赶不上出城的时辰了。”
沈玉姝闻言起身舀了瓢热水到盆里,又拿碗筷给沈安信盛疙瘩汤,“爹快尝尝我做的疙瘩汤味道怎么样?”
她最满意这个院子的其中一个地方就是这个厨房足够大,有三个灶眼,热水什么时候都有不用等。
“好,等爹把手洗了就吃。”沈安信一边洗手眼神却瞟向灶台,黄灿灿的饼子摞在那里,看着就让人泛口水。
“两个孩子睡了?”
“没有,兄妹两个一路睡到城里刚进屋就醒了,这不是我把屋子收拾完出来看看,阿花阿草看着呢。”
沈安信点点头,坐到桌前先端起疙瘩汤吸溜了半碗下肚,随即喉咙溢出一声喟叹,“这疙瘩汤喝着舒服,胃里暖烘烘的。”
“那就好,我在里面加了胡椒粉,爹多喝几碗。”
沈安信咬了口饼子,顾不上说话一个劲儿的点头,等嘴里的饼子咽下去了才笑着回答,“爹就这么大的肚子是该多喝你的疙瘩汤还是多吃几张饼子。”
沈玉姝一想也对,她做了一大锅带回去一些家里也尽够吃,“那我给爹装一些带回去,也让爷爷和大伯他们几个尝一尝。”
她空间有暖壶,还是有内胆的那种一次可以装三升多,足够五六个人喝了。
沈安信却放下碗筷把要出去的女儿拦下,不住的给她使眼色,“不用折腾了,把那饼子带几张算了,汤带回去就冷了。”
沈玉姝晓得他的意思,这院子里住了不少人,她也不好大摇大摆的拿东西出来,只能顺着话头把这事儿给圆回来。
“对啊,我倒把这个给忘了,那下回吧。”
之前在后院上了山有自己的房间往外拿东西拿习惯了,来了城里是得多注意些不能像从前一样随意。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